爆点法则=引爆口碑

爆点法则=引爆口碑,第1张

一个产品想要成为爆品,找到用户痛点是油门,找到产品尖叫点是发动机,引爆用户口碑是放大器。

法则1:一个核心族群

通过小众影响大众,通过大众引爆互联网。引爆小众就是引爆一个核心族群。小米的核心族群是发烧友,苹果的核心族群是设计师,京东的核心组亲是IT男,亚马逊的核心族群是文艺女青年。

千万不要忽视小众,特别是意见领袖。能够深刻洞察一个核心族群,针对一个核心族群开发产品,甚至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法则2:用户参与感

人类并不一定会受到新鲜事物的诱惑,反而更喜欢以新方式看待熟悉的食物。

如何引爆用户参与感?

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总结了一个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总结就是:用病毒性的内容激发用户参与的热情。

Airbnb有三个让用户参与的核心武器。

1、大数据。利用Facebook数据来强调这个房东与你有几个共同好友。

2、高逼格。装修风格别致,让你想把这些有逼格的住处到处晒。

3、社交电商。住户能够与房主建立更多联系。

法则3:事件营销

当当在2014年双十一花了500万做社会营销,在微博上推了一个“敢做敢当当”的营销活动,阅读量超过2.5亿,但是百度几乎没有提高。核心原因是因为双十一是天猫的一个事件营销,它能够把其他电商的营销活动全都覆盖掉。

借势营销

明星元素变明星病毒

奔跑吧兄弟》在节目中放大明星特点,将个性标签病毒化,并最大程度曝光。此外,单独设置不同主题加大宣传炮火,从不介意用老梗来唤起群体的情感和记忆。

社交货币就是通过分享、谈论像《奔跑吧兄弟》这样的话题,传播能够凸显自我独特性的信息。就是刷存在感。

方式一: 正能量社交货币。 要说在综艺节目中,哪个将正能量结合得这么好,非《奔跑吧兄弟》莫属。单看节目,明星要参加节目,就得放下偶像包袱,激烈拼抢,长时间奔跑,成员之间要不放弃,不抛弃,讲技巧,讲策略,这种团结、奋进、拼搏的“奔跑精神”本身就是行动正能量。再加上《奔跑吧兄弟》坚持将节目理念与社会行动结合在一起,就让“正能量”的风格更加突出。

方法二: 争议社交货币。 虽然《奔跑吧兄弟》社交营销做得好,但它好像也从没离开过争议。殊不知,这才是社交传播的精髓。有争议性的话题,曝光量才能呈几何级数增长。比方说,节目一开始,微博江湖上流传的是“抄袭韩国节目好不好”的争议。中国网民一向有“哈韩”和“倒韩”两种对立的立场,因此这个话题迅速被热炒,节目未开播就引起了巨大关注。节目开始网友吐槽得越多,节目火爆时的反d也就越大。

方法三: 热点社交货币。 《奔跑吧兄弟》选择以热点作为内容的爆发点,不断将信息推送到观众关注中心。像蓝翔挖掘机火的时候,《奔跑吧兄弟》推出了各个明星 *** 作挖掘机的图片,不仅提供给对应的明星发布,并且在《奔跑吧兄弟》官方微博上力推。

据说,《奔跑吧兄弟》有一个强有力的营销团队,其中有一支数十人规模的顶尖“段子手军团”。这批几乎都是90后的段子手,他们不仅是极为优秀的内容生产者,同时也是拥有百万级粉丝的渠道。正是这群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的90后段子手,以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创意互动传播模式掌控着新媒体SNS几个大平台上的热门话题风向。

造病毒

一是创意。宁当榴莲,不做香蕉。榴莲是爱的人爱死,恨的人恨死;香蕉是既不讨人喜也不讨人厌,无任何特点可言。

二是支点。持续重点关注第一拨受感染者,不断引爆。

三是杠杆。扩音器,放大器,如微信、微博,用户的口碑比央视都管用,最直接的口碑就是发朋友圈。

爆品战略-读书笔记17

1、借热点之势

对于没事就拿出手机刷微博的小编来说,热搜榜就是每天吃瓜的乐趣所在。当然除了微博我们其实还可以从各大平台上看到热榜,在热榜中我们可以寻找合适的题材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2、节日热点

“无节日,不营销”充分的体现了大家对于借节日之势的营销手段,甚至有的企业通过借势节日进行营销的销售额就占据了整个销售额的大半。

3、借权威之势

说到这个大家可能不了解,但是一说到百年老年、国家认证、技术专利、非遗传承、行业第一等等,小编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都懂了吧。一般这些词汇都会被用在企业对外宣传和展示上。

4、借圈子之势

说到圈子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社群吧,尤其是前几年的付费社群,可以说是非常火热。同样品牌也可以通过圈子来精准客户、做了极致推广,这也是一种借势营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3132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