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术”实在谈过太多了,今天就特别说说“道”吧!
我非常喜欢问自己“Why, What, How" 三大问题:
- 客户为什么要买?(Why)
- 我可以卖给TA什么?(What)
- 我要卖的产品如何解决TA的问题?(How)
乔布斯说,客户并不一定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我们要告诉他们。是的,客户有的时候的确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像如果回到三百年前,到了天儿热的时候,人们能想到的就是买把扇子,没人会想到要买电扇、空调或冰箱。但其实无论买什么,大家都是为了满足同一种需求,降温,或者说是解决痛点,热!销售人员需要做的是找到这个痛点,并且告诉他你的产品可以如何解决他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从应要求(demand)提供产品(product),延伸到为需求(needs)提供解决方案(solution),需求是Why,产品是What,解决方案是How。
Why, What, How的问题,对于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产品的销售尤为重要,这类客户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很正常的,他们通常只知道自己的问题,而且还很有可能是表象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销售就一定要提出引导式的问题,帮助客户抽丝剥茧,共同找到问题的实质,再提出解决方案。我曾经遇到公司新销售转达的客户需求,说客户的供应链管理总监想让我们提供一份所有在供应链上解决方案的清单,尤其是一些新出来的理念、方法、标准,他想看一下,并从中选择一些请我们公司的专家去做咨询。要知道,管理方案千万种,不分来由的推荐是大忌。但由于对方职位比较高,我们很难再有机会重新约谈,又不想放弃。 不得已,我就提供了一份看似专业,但晦涩难懂的清单给他,于是就有了第二次面谈,打着解释说明的旗号。这一次我陪着这位新销售一起去了,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了客户真正的问题是:他所在的一家民营企业,老板自己是做大了,但跟随一起成长的供应商还处在野蛮生长状态,尤其仗着自己与公司“发小”般的交情,依然无视管理。这位采购总监是空降兵,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小有成效,但鉴于公司内外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的日子很不好过。所以他不仅需要引进有效的管理方法,还希望这个方法或工具有个响当当的名头,以便于他在公司内的推进。基于这样的Why,我们就知道在原来清单中的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太适合他,所以就给他建议了一个平时少有人问津,但由一家知名国际机构背书且适合他的项目。跟他讲述完这个项目如何帮他解决问题后,总监非常高兴,当场就邀约技术专家见面。
十年前,我刚开始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接到的第一个项目是给一家法国知名酒企管理他们经销链上的假酒问题。这个问题的痛点是比较清楚的:由于经销商为非法牟利,用真酒瓶装假酒,与纯真货混在一起卖,造成了他们声誉和经济的双重损失。当时我特别想把这个项目拿下来,虽然技术老师说不太好做,但我还是费劲力气、威逼利诱,让他借用监管链的理论套了个方案出来,结果合同也签了。但在执行过程中,总是有各种问题被客户质疑,我心里知道我们的这套方法论用在这里有点牵强,但合同都签了,总得交活儿啊,最后总算磕磕碰碰把交付物都完成了,但这家客户也成了一票头生意,他们从此就再也没找过我们。我当时真心觉得技术老师不给力、墨守成规、不愿变通,但一年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有了新的感悟:问题不是出在技术的身上,而是我当时太想出单。反思自己把这么牵强的方案卖了,应该各类销售谈判技巧用得都不错吧?但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站在客户的立场,需求和方案的匹配度不高,仅仅为了签单,有点霸王硬上弓的感觉。后来我听说这家酒企用工商去销量最大的夜总会突击检查,效果出奇的好,而且成本极低。
有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放弃。如果我无法解决客户的问题,那还是如实相告。少做一单,说不定能赢来一车呢!
道对了,不代表不用术。站在客户的角度,我真心觉得我给TA推荐的产品是对TA有好处的,那也没有必要让他被竞争对手挖去了,该促单还是要促单。把注意力放在“道”的一,与“术”的一上面,不断修炼,成果自然就出来了。一加一必会等于二,你不写,它还是等于二。
有不少人追问:新浪微博的下一步到底如何。我认为,虽然活跃度下降,但是新浪微博仍然是社会化营销的第一平台。 对于微信,它是最具未来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不仅适合媒体属性,更适合服务属性。就像丁香园CTO冯大辉所说:“对话即服务,对话即搜索”。微信用对话的方式展开了移动互联网的重新想象。 微博、微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谈起微信营销,被问起的第一个疑问就是:微信如何有效拉粉? 正好最近要给正和岛的企业家沙龙讲一次微信营销,一并做个总结。 1、微信拉粉的王道:有性格的内容。 雷军曾说过一句话:病毒营销的关键不在渠道,而在内容。这一条适用于微博,同样适用于微信。 但是,同微博不同的是,这个内容必须很有性格。微博上每天可以发很多条,微信公众号基本每天只能发一条,这就要求更加性格鲜明,与众不同。 要想打造有“性格的内容”,首先要确认你的产品定位,也就是你的公众号名字。对于机构、媒体账号而言,就用品牌名字就可以。但对于个人公众号而言,首选是自己的名字,其次是选择一个有性格的名字。 比如,我的账号最早向起名“互联网创新观察”,扔到微信群里讨论了下,觉得太虚,就直接用了“金错刀”。 再比如,和菜头的微信号叫“槽边往事”,icon就是一个大大的“槽”,主要是分享新鲜资讯,整的很特别,也是一种路子。 其次,要把产品定位变成产品性格。就像做微博一样,首先要界定你的微博性格,才能确定其他的。 微信的这种性格要比微博更加强烈,更加不装才行。 而且这种性格是全体验的,从你的微信回复语,到自我介绍,再到微信文章。 鬼脚七(taobaoguijiaoqi)的公众号是体现有性格的内容比较强烈的,他花了很多心思在细节上。比如,我们现在用的回m可看全文,此前有的人用L,有的用N,测试了很多遍,发现m最合适,大小写都可以通吃。 “有性格的内容”的另一个关键是干货指数,在微信上,只有干货指数比较高的才会有高的传播,以及高的粉丝增长量。我现在的粉丝数是几千,其中,《从张小龙说起:曝点腾讯数据挖掘的真相》这篇文章在一天内就带来一千多的粉丝。 2、微信拉粉的术:寻找有效渠道。 凡是不有效的渠道都是耍流氓。 我对不够有效的渠道深恶痛绝,我们曾用过一家音乐播放的图片位,从数据上看非常漂亮,后来仔细一查不少是作假流量。非常坑爹。 目前来看,这几种渠道室比较有效的: A、从微博上拉粉。想尽一切办法置入公众账号或者二维码。 B、通过门户的科技专栏也很有效。有条件的可以这么来。 C、朋友圈的推荐。 D、微信公众号的互相推荐。 3、微信拉粉的术:制造有效互动 互动是微信的王道。很多微博高手猛一上微信,并不习惯,就是因为微博虽然有互动,但是大多数还是单向发布的多。微信不一样,互动量很大,我前几天写个关于阿里陆兆禧的东西,在微信上做了个问题征集,半天就回复了600多条。 有效互动的方法: A、语音。这是罗振宇的“逻辑思维”的做法,每天,罗振宇会发一段语音,回复语音中的两个文字,可以看到一篇好文章。 B、测试游戏或调查问卷。 C、用户投稿,或让美女晒生活照,作为微信配图。 D、对用户的留言进行回复。我个人认为,销售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多些真诚少些套路,不需要刻意使用任何技巧,把所有的技巧融入一言一行中,让对方产生信任,促成成交。三流销售靠产品,二流销售靠理念,一流销售靠人格,有的销售轻轻松松就能创造优良的业绩。买卖双方都没有把它当做是一种销售行为,但实际销售却已完成了。通过买卖的交易过程彼此交心,从而达到相互尊重相互为对方创造价值。这种成交是他们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销售最高境界。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