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营销成功案例一:
方所: 文化 的例外还是例外的文化?
方所与例外的跨界混搭
方所与例外是毛继鸿做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商业品牌:前者主营图书,创立于2011年11月,先后在广州、成都、重庆等地的顶级商业中心开出体验店后者做的是中式偏现代服装,创立于1996年,目前有100家左右实体店,宣称年销售额10亿元。两者结合起来,方所里面卖衣服,外面配图书,再混搭以咖啡、植物及其他20多个国外设计师品牌,就氤氲和合为毛继鸿经常对外强调的“美学生活”,或是“中国价值”。
不可否认,从服装品牌传播的角度上看,例外的这种混搭跨界模式无疑有相当的创新之处。这种创新加上产品本身一定的温度,甚至有意无意引来第一夫人的青睐,并借着后者国家品牌与明星品牌的双重杠杆,摄取了巨量的消费者心智资源,让例外服饰一飞冲天。即使是方所,也似乎因此成为图书文化中的一种“例外”。按照毛继鸿的说法,当所有图书 渠道 都在承受微利甚至亏损的压力,而不得不遵循低成本运营铁律时,前者却任性地高举高打,把首家店开在广州太古汇这样顶级商业中心,且“两年后就实现了赢利”,2014年营业额更是高达6000万元。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众所周知,太古汇月租一般为每平方米1900元左右,根据方所官方公布的数据,其广州店总面积1800平方米以上,其中方所图书占地500平方米,营业额占2014年总额的35%,因此,2014年方所图书收入应为2100万元。由于图书价格比较透明,一般渠道毛利为码洋价的40%,初步得出方所2014年图书毛利大概在840万元左右。由此推算,即使不考虑其他成本,方所图书业务还在亏损。
这个亏损必然由例外服饰或其他国外设计师品牌来埋单。也就是说,方所目前还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书店来生存,必须依赖于前者。因此,至少目前来讲,方所还不是文化的例外,这是所有文化投资人应该清醒的地方。
方所成为例外的文化符号
当然,如果仅把方所看作是例外的一种品牌文化延伸,或者只是例外的一种品牌传播手段,又是极其成功的。根据有关数据进一步推算,2014年广州方所例外服饰及其他品牌总营业额约为3900万元,店租成本加上人工等其他成本及方所图书方面的亏损,即使有赢利,也谈不上乐观。但这样的财务数据,如果把它仅看作是体量近10亿元、却从来没花一分钱做过 广告 的例外服装的一种广告投放“正成本”,无疑是当下中国所有品牌传播案例中超级成功的典型。打广告不花钱甚至赚钱,除了例外服饰,目前国内企业中能够做到的还是少之又少。
何况,考虑到例外服饰依靠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通过“暴利性商业中心照样支撑起微利性的文化项目”这矛盾所营造的话语,在社会文化、商业文化领域所掀起的巨大的新闻效应,以及方所作为一种“类文化流行”本身给消费者带来的貌似毫无功利企图的全新体验,对于传播和提升例外服饰品牌文化形象的战略作用,更是任何财务数据都无法评估的。我们依稀看到了韩国品牌、日本品牌面临自身品牌弱势时转而进行“文化先行”的身影。
价值终点:从传播文化到创造文化
值得警醒的只是,携带日韩甚至美国迪斯尼等品牌的“先行文化”中,一般都带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与文化个性,而例外服饰中的“方所文化”虽然同样不乏阴阳、虚实、矛盾以及“无用之用”等代表中国文化的整体、辩证类文化意象,但其中蕴含更多的还是英国早期作家伦勃朗描述的那种炫耀性“明显消费”与“明显有闲”的“有闲阶层”生活方式。
当然,例外毕竟只是一个艺术性品牌,是商业上的“非主流”,结合例外自身品牌弱势、甚至国家品牌相对弱势的具体语境考量,毛继鸿这样做,也许一方面是一种短期商业策略上的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也透着一种长期战略模糊、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但无论如何,方所目前所呈现出的文化形态都不应、也不会成为例外的“主流文化”,更不是中国服饰的“主流文化”。
日本学者藤本隆宏曾把制造企业能力体系分解成三个层次:核心竞争力(即系统组织能力,包括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和更短交货期的产品制造能力,通过生产现场的改进活动或新产品的开发、不断改进生产工序和提高产品水平的自我改善能力,持续学习的进化能力)——深层竞争力(生产效率、生产周期、开发周期、产品合格率)——表层竞争力(产品外在设计、价格、通路效率、广告),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系也适用于例外服饰。只要例外还想作为服饰品牌代表“中国价值”走向国际市场,就应继续加强以上“中国例外”式的表层竞争力,即品牌价值传播文化,还应着重自身深层竞争力、组织力的培育,即品牌价值创造文化。
品牌营销成功案例二:
场景营销案例解析
罗辑思维的“混搭”场景模式
罗辑思维是一个自媒体,由罗振宇和申音一起创办。据说萌生这个念头也很偶然,在2012年12月21日这个 传说 中的世界末日,二人在一起聊天中突发奇想,假如世界真的就此毁灭了,我们应该做点啥?在此需求推动下,二人决定创办一个学习型的虚拟社区,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利用各自领域的媒体优势,将之办成一个知识学习和分享的平台,网聚了大批 爱好 学习新知识的年轻粉丝,这就构成了场景营销所谓的“入口”。
如果仅仅是有一个免费的学习的平台,这倒没什么稀奇,基本大多数社群都是如此,免费的谁不会?罗辑思维经过一年运营后,发现免费并不可靠,终究付出是要得到回报的,可如果立即收费就面临巨大的压力,收费后粉丝都跑了怎么办?
好奇害死猫,这两个创业者决定破釜沉舟测试下收费模式,于是史上惊人的事件发生了,第一次在5小时内售卖会员费160万元,第二次24小时售卖800万元。截至1月,每期视频点击量超过100万,微信粉丝达到108万,有投资机构对这个学习型社区的估值约为1亿多元。
上述这些并不是其最大亮点。然而在2014年聚集了大量粉丝的罗辑思维在 中秋节 这天策划了一起卖月饼的线上活动堪称经典一战,事后分析归纳有如下几点值得 总结 。
1.抓住场景关键核心点,以众筹的方式完成相关价值点在此场景中的彼此连接和整合。在整个售卖月饼的价值链条中,有如下几个关键核心点:购买用户是谁?什么产品表现形式?如何来售卖和配送?如何能最大价值地彼此分享和传播?
罗辑思维在月饼 *** 作起始阶段,即完成了两个众筹的准备,为后期项目的推进做好铺垫。
其一,众筹资本团队。罗辑思维发起合伙人入股的众筹模式,本金为1万元,使用周期3个月,年化收益率20%,即该理财产品每人收益最终为500元。最终有3000人报名,200人成为本次项目的资本合伙人。而最终罗辑思维为感谢自家会员的支持,额外发放特别红利500元,最后每位合伙人收益为1000元。
其二,众筹合作伙伴。在产品发售配送和产品形象设计环节并不是罗辑思维的长项,为此将之外包给专业的团队一起合作,通过众筹的模式完成了合作伙伴的选择。最好的配送服务公司和最好的设计师,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是零瑕疵,让消费者无可挑剔,利于彼此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
众筹的本意并不是非法集资或画饼忽悠,而是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一种凭借信用为基础的合作模式,这部分群体既是投资者,也是消费者,更是未来用户的意见领袖,大量的新用户将通过这部分原始的意见领袖的引导和推荐完成产品早期的破冰之旅。
2.构建场景销售目标群体定位异常清晰,以“85后”年轻群体为主要消费群体,打通的是会员间的横向沟通交流,俗称“C2C之间的关系”。
针对年轻目标群体的消费心理和习性,所以该月饼比较另类,可以单人付费购买,单人代付购买,可以靠人品和人气而“多人代付”购买,甚至可以赤裸裸地宣称“求勾搭”“撒欢打滚求月饼”“哭泣着求月饼”等形式,这种极其热烈而新潮的表达方式让“60后”和“70后”觉得很丢脸,但“85后”和“90后”却很喜欢。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群体间的这种传播宛如吃了鸦片一样上瘾,我购买了一定要我的亲朋好友或私密好友来分享,赤裸裸地不加任何掩饰,又何须任何掩饰?来吧,一起嗨皮吧,不过一块月饼而已。
3.场景的传播原始动力是“游戏和娱乐”,没有这些的场景毋宁死。在场景中,你是什么不重要,甚至一条狗也没关系,关键是要引起群体的关注和喜欢。游戏和娱乐是场景具有活性的催化剂和黏合剂,让消费群体亲自体验并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并喜欢上这些内容,而且乐此不疲。
罗辑思维设计了一个“月饼节 *** 榜”,节 *** 王可以在当年农历八月十六和罗胖一起晒月亮晒星星。这个数据是动态的,根据每天不同时段的月饼销售情况随时更新榜单数据,这个榜单不仅对当事人有刺激性,即便是大群的旁观者等好事之徒均纷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种榜单本说明不了什么,但根据中国人群体的尿性,只要是排行榜有排名,必定成为饭后茶余的谈资,这无意中提升了用户的黏性。这种微妙的心理是典型的心理学中爱慕虚荣的表现,但在现在的趋势下,又有谁去真的在乎呢?
当然“节 *** 币”就相当于消费积分了,当用户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呼唤罗胖为其服务,可以想象下啊,当偶像听命于自己的召唤而消费者却作为一种“大爷”般的为所欲为是多么具有赏心悦目的一种感觉啊,对,场景营销要的就是这种眩晕感。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啥很多明星送餐、明星代卖等网络活动会在互联网上掀起如此大的风波,都是虚荣心惹的祸。
这些内容设置本身都是为了增加用户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得他们动起来,而不是处于静默状态。过去传统营销的单向传播,是大喇叭式的传播模式,而在这种场景的诱惑下,社群间的交流忽然变得有趣起来,我愿意参与,我愿意给你打赏,我愿意当一种大腕或大牛的感觉,没关系,只要你参与了,就会找到这个感觉。
这种社群是生态的、活跃的、持续的、激情的!
4.社群的商务力量是场景营销中虚实融合的基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一群人自发地组织在一起,在互联网平台上纵横驰骋,彼此守望相助,从此人生都将大不同。在社群中社交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是两个永恒的主题,所以营造归属感和价值分享的场景氛围就成为这个组织的关键。
粉丝的黏性决定了场景是否可持续,粉丝的口碑传播将成为这个社群能否长大的核心要素。所有的活动均围绕这两个核心指标展开,所以当罗胖策划月饼这个事件出现后,立即一呼百应。
案例思考:
本案例中就场景营销的入口导流、价值连接、彼此关系、参与互动、娱乐风趣、口碑传播等几个核心要素做了阐述。场景无处不在,关键是在构建信任的基础上完成厂家与用户、用户与用户间的价值分享和交流,从这个角度上看,场景本身即为平台,是一个具有利他性的微生态体系。
三只松鼠的产品说话场景模式
产品永远是王道,是营销的子d。在场景营销中产品的设计也非常重要,有人提出“产品极致化思维”和“工匠精神”,甚至上升到开发者或持有者的“情怀”等要素。这些内容都是吸引消费者的切入点,但仅从产品而言,做得极具特色的当数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仅仅定位在“85后”年轻女性群体,面对这个群体“萌货、无节 *** 、求包养”的调性,整个三只松鼠的品牌调性突出在为“主人”服务上,让客户满意。当然这种软性的服务固然很重要,但很多企业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来达到这点,所以此点并不能形成相对的差异化,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跟随。
为了有效地区别于其他休闲类坚果食品的品牌调性,三只松鼠在产品设计上重点聚焦消费者的痛点,将痛点转化成痒点,以此构建产品的独特场景,极具魅力。
痛点一:选择碧根果作为爆品,碧根果最大的痛点在于不好剥。
三只松鼠意识到当用户使用传统生产工艺加工的碧根果,最大的痛点在于果壳不好剥,为此很多厂家不惜成本,随产品赠送一个特定的铁钳子,以此来将果壳夹碎,方便食用。但大多数食客在使用这种 方法 时往往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夹得太碎,成了粉末状,无法食用另外一个情况是四处飞溅,不卫生。为了解决此问题,三只松鼠利用膨胀冷缩的原理在加工环节重新调整了生产工艺,使得流水线上出来的产品膨化度大大提升,冷却后自然剥离,消费者只需轻轻一剥,果壳当即脱落,非常方便食用。很多用户为其起名称曰“手剥核桃”。
当然,三只松鼠的另外一个产品夏威夷果在此点上可谓下尽了功夫,也非常不错。夏威夷果最大的痛点是必须用锤子去砸,而且未必砸得好,往往食用起来非常麻烦。三只松鼠将这个产品在生产环节增加一道工艺,将产品切割一道缝隙,同时在袋子中附赠一个小起子,用户只要拿出这个小起子,在那道缝隙中轻轻一撬动,立即裂开,非常方便食用。
痛点二:碧根果在食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将手弄脏弄黑。
三只松鼠为了解决此问题,在每个包装袋中增加了湿纸巾,用户吃完后,不用起身去厕所洗手,只需要抽出湿纸巾,将脏手擦干净即可。
痛点三:碧根果一袋装为210克,每次食用往往吃不完,密封不好下次会导致产品受潮,碧根果将比药都难吃,往往会非常遗憾地扔掉。
为了解决此问题,三只松鼠早期采用的是条形夹,置于袋子中,用户只要吃不完,可以从袋子中拿出来立即夹起来给予密封,后来经过不断改良,产品升级迭代后采用扣嵌式封装袋,提升了食用方便性。
痛点四:碧根果的果壳处理难点。
在这点上,男人们食用是在哪里吃就放哪里,吃完后一起打扫,但总会留下些“余烬”残渣,形成事实上的环境污染。而女性群体大多会垫一张纸,但往往起身时也会不小心带动,果壳散向四周,很多女用户为此非常痛苦。
早期三只松鼠采用的是附赠航空垃圾袋,但航空垃圾袋最大的问题是使用过程中不方便,放置麻烦,还不如直接扔到垃圾桶里方便,但随后的产品改进就令人叹为观止了。经过巧妙的设计,采用硬卡纸,纸叠起来就是一张卡片,展开后就成了一个“水立方”体。这样,使得每次吃完的果壳可以轻松放到“水立方”垃圾小纸盒中,最后一起倒掉,最重要的是这个小纸盒可以反复使用,为此不知道有多少女性群体爱煞了它。
客观地说,一个小小窄众群体的休闲娱乐坚果类食品,能做到这么多小细节是非常难得的,背后代表的深刻含义是,企业在设计这个产品场景的时候,不是单纯以产品为核心构思如何精美,如何“高大上”的,而是重新回归到人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性为导向,重构产品这个场景的关键要素,使得用户在使用这个产品过程中,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感受最终在心目中对这个产品刮目相看,继而加深印象并大加赞赏。
这个时候,产品本身并非静态,而是会说话的。会说话的产品可以和消费者进行无声的交流,间接会得到用户的拥趸和忠诚。
有人说“产品极致化思维”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我深以为然。并且认为这种极致不仅仅体现在产品本身上,而且包含在用户使用的每一个环节均需极致。
案例思考:
有人说三只松鼠爆品选择碧根果并不赚钱,这种打法一般人玩不起。但当我们在思考场景营销的时候,不能忘记的一点是,你总得有一款产品形成销售规模,否则形不成规模优势,这是不经济的,最终也不挣钱。所以,爆品的选择关键是你成功了没?如果成功了,就构成了场景营销的价值循环链,即“造势爆品→拉粉聚客→口碑传播→多点围攻”的 商业模式 才能转动起来。没有粉丝就没有一切,粉丝对于产品这个场景的偏爱是最直指人心的 营销策划 活动。
事件营销经典案例有哪些?2016年事件营销经典案例盘点:
1.PAPI酱 从“2200万”到与罗胖低调分手
2016年4月,在由罗辑思维主导的「网红PAPI酱广告资源招标会」上,上海丽人丽妆以2200万元拍下,被认为“创人类历史上单条视频广告最高纪录”,PAPI酱成为史上最贵网红。
——美生康贝网络整合营销机构
然而,随后的质疑声中称,这场招标会其实是一场“阿里家宴”而已。而就在几天前,罗辑思维从papi酱撤资,低调分手,表示将全力做新产品“得到”。这所有的一切,不管是不是联合炒作,但这次史无前例的自媒体网红标王拍卖,已经载入中国互联网的营销界史册。
2.深夜食堂《一千零一夜》,淘宝内容营销新战场
淘宝通过大数据发现,晚上10点是一天流量的最高峰值。于是淘宝团队在淘宝二楼打造了一款季播栏目,“一千零一夜”是第一季,以淘宝美食为主题。
2016年8月10日晚十点,“一千零一夜”第一集《鲅鱼水饺》上线,在朋友圈引起一阵刷屏。据了解,视频播出后,截止到第二天中午12点,这加水饺店在14个小时内卖出了6400件饺子,按照以前的速度,这些饺子得卖13年。这样的成绩似乎比什么十万加还要振奋人心;而且淘宝食品全行业成交增长了11.86%,水饺所在的水饺/馄饨类目,更是暴增了488%,绝对算得上一次叫好又叫座的营销活动。
虽然随后的《一千零一夜》播放量一集不如一集,但总的来说,作为淘宝的首档视频栏目,这已算是一次较为成功的试水。此后的淘宝二楼,将成为淘宝内容营销新玩法的阵地。
3.苹果风卫龙辣条,成功转战互联网
作为传统食品品牌,卫龙应该算是互联网化最成功的品牌之一了。从最早的一系列苹果风外包装、官方网站,到最近的自导自演天猫店被黑,每一次都能赚够眼球,掀起一波热议火一把。
从营销角度来说,卫龙辣条处处模仿苹果风,本身就是一个亮点。如果你是手机品牌,各方面模仿苹果,不论做到再好,都摆脱不了山寨的嫌疑;但如果你是个休闲零食,各方面模仿高大上的苹果风,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不论是哪种营销套路,这一路走来,卫龙似乎已经渐渐把“垃圾食品”这个标签远远甩开,朝着“年轻人的休闲食品”一路向前狂奔。
总结
如今,是否造成大规模刷屏,似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营销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每个人都在争做刷屏活动、微信十万加,但是真正做出来的没有几个。如今这些能达到刷屏级传播效果,做成全网覆盖的现象级活动,已经被互联网巨头的包揽。似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往后的刷屏事件中,互联网巨头们将占据一大半壁江山,而其他体量、流量太少的品牌和公司,出头的机会将更加渺茫。
011、耳熟能详的钻石
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公司戴比尔斯,先是通过与爱情拉上关系,创作出广告界金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引得男女谈个恋爱都与钻石斗个你死我活。接着把自家的开采工人裁掉,减少全球钻石供应量,以提高钻石价值。再出版一个钻石切割标准,即做裁判也做球员,彻底垄断钻石产业。无可否认,戴比尔斯的钻石,是过去一个世纪里最成功的营销策略。
2、西捷航空的圣诞礼物
圣诞前夕的一个夜晚,西捷航空机场工作人员将一个巨大的“蓝色礼盒”秘密送往候机大厅。第二天,候机中的乘客们被这个巨型礼盒所吸引,原来这是与“圣诞老人”进行交流的对话屏幕。只需要扫描自己的登机牌,屏幕中就会出现一位蓝衣圣诞老人,他不仅知道你的名字,而且对你想要的圣诞礼物也充满兴趣。
乘客们纷纷走到屏幕前,向这位总是“呵呵”笑的圣诞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圣诞礼物心愿。小到玩具、运动装备,大到大屏幕电视机,这位圣诞老人收集到了一条长长的礼物心愿单。如果在无聊的候机时间中,能和圣诞老人开心对话已经让你欢乐不已,那么接下来发生的绝对不只是惊喜。飞机降落,乘客们像往常一样在传送带旁等待自己的行李。
信号灯亮起,音乐声响起,空中飘起雪花,圣诞奇迹登场!瞬间,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礼物出现在传送带上,等待被主人认领。幸福来得太突然,乘客们万万没想到几小时前许下的圣诞愿望居然真的变成了现实。在拿到专属礼物的那一刻,大家脸上写满了惊喜和感动。而这次活动被制作成了视频,在外国的一个视频网站上获得了极高的播放量,这是平时以相同的资源投入在广告上带来的收益不能比拟的。
3、雀巢咖啡打开日本市场
雀巢咖啡在当初打入日本的候非常困难,因为当时的日本人相对于苦涩的咖啡,更喜欢一直喝习惯的茶。雀巢咖啡曾经在日本做过调查,发现日本人表示喜欢雀巢咖啡的味道,但却怎么样都卖不出货。后来雀巢咖啡请来了,常年儿童精神科工作的克洛泰尔·拉帕耶工作。力排众议,他先从小孩入手,推出了咖啡糖。咖啡糖一下子受到了全日本的欢迎,自然而然,咖啡的销量就逐年上升了。独特的切入点带来的是巨大的收益,从此雀巢咖啡便在日本打开市场,随之而来的利润自不必多说。
4、拼多多的宣传
拼多多是2015年9月成立的,上线4个月的时候,单日成交量就突破了1000万,仅一年时间,月成交量就达到了10亿元。光这样说你可能不是特别有概念,对比着说,这成交量相当于唯品会成立三四年后的成交量,可以说拼多多的发展非常迅猛了。拼多多发展如此神速,拼多多到底是如何迅速崛起的呢?相信大家一定曾被微信里拼多多的提现金活动链接叨扰过,而其提现机制就是为了让新用户了解并下载,达到宣传效果。而且这个领现金的活动也有自己的排查机制,通过在一些APP上发布任务达成的条件很难领取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人自发的为拼多多做宣传,而拼多多看似为这样的宣传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这样做带来的效果是无可估量的,现如今,拼多多的名号可谓无人不知,这样的效益比之在春晚前后投放广告所带来的也不遑多让。
5、米其林“带货”模式
相信爱去旅游的都知道《米其林旅游指南》,但米其林并不是专职做旅游的,而是做轮胎的,为了卖轮胎,米其林通过汽车旅游的领域切入,还顺带做软广。有没有发现这套路好像有点熟悉?这个模式其实现在随处可见,那些抖音网红每天发视频顺带卖货,其实也是一样的套路,一边用视频吸引,一边卖自己的货。而这样通过内容进行带货的模式,米其林在1900年,也就是一百多年前就开始做了。
6、杜蕾斯紧跟热点,快速创作
网络红人,商业大腕,娱乐明星,这些人的一举一动都被网民看在眼里,同时也是网民茶余饭后的话题中心,利用热门事件进行二次传播是现在品牌营销惯用的手段,玩的好不如玩的巧,在热点出来时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并且能够很好的get受众的G点,杜蕾斯无疑是其中的翘楚。杜蕾斯在快速跟进热点的同时,其符合品牌调性的能力也是值得学习的。不可否认,性话题本身就具有天然的话题优势。杜蕾斯的内容由一批在两性行业摸索多年的人员执掌,沟通方式、沟通禁忌都非常有经验,以产生相关内容或以另一种角度阐述的非常娱乐化方式与大众谈论两性。
7、星巴克音乐推送微信
把微信做的有创意,微信就会有生命力!微信的功能已经强大到我们目不忍视,除了恢复关键词还有回复表情的。这就是星巴克音乐营销策略方案,直觉刺激你的听觉!通过搜索星巴克微信账号或者扫描二维码,用户可以发送表情图片来表达此时的心情,星巴克微信则根据不同的表情图片选择《自然醒》专辑中的相关音乐给予回应。这种用表情说话正是星巴克的卖点所在。只是笔者一直不明白表情区分是全智能的,还是人工服务呢?
8、招商银行爱心漂流瓶
微信官方对已漂流瓶的设置,也让很多商家看漂流瓶的商机,微信商家开始通过扔瓶子做活动推广。使得合作商家推广的活动在某一时间段内抛出的“漂流瓶”数量大增,普通用户“捞”到的频率也会增加。招商银行就是其中一个。招商银行发起了一个微信“爱心漂流瓶的活动”:微信用户用“漂流瓶”功能捡到招商银行漂流瓶,回复之后招商银行便会通过“小积分,微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在此活动期间,有媒体统计,用户每捡十次漂流瓶便基本上有一次会捡到招行的爱心漂流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