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济的企业故事

陈李济的企业故事,第1张

三百年前开始“中药现代化”

“三老”不是倚老卖老,而是倚老求新

提起中药,有一个名词大家肯定耳熟能详———“中药现代化”。说白了,就是已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发展,既不能忘记传统,又要与时俱进。这固然是因为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产业发展要与国际接轨;而更深层的背景是,中药发展如果不能常变常新,企业就无法“长寿”。405年“陈李济”的发展,就是这样一块“活化石”。

“老字号、老地方、老产品”,这是“陈李济”内部一句叫“三老”的名言。“老字号”容易理解,“老地方”是指几百年始终在北京路这一处所在(8年前才搬家至现址),“老产品”则是指乌鸡白凤丸、壮腰健肾丸等老产品一直延续。说到这儿,如果你认为“陈李济”倚“老”而避新,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陈李济”能活到405岁,时至今日仍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中药企业,常变常新正是关键。最叫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它创造了蜡壳药丸的制作工艺,这是当时中药行业里“领导药品包装新潮流”好长一段时间的一件盛事。

蜡壳药丸在300年前是贵重药品的代名词。岭南天气潮湿,如何防潮湿防霉变防虫蛀,以满足远足人群甚至海外购货的需求?另外,当时的广州已是对外通商的口岸,常有海外香料送到广州。如苏合香丸中的苏合香是地中海盛产的一种芬香树脂,可用作治心绞痛等心脏病,但却极易挥发,如何保存?……在一系列这样的社会需求下,300年前已具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陈李济”创造性地用蜡壳包裹,能使药物保持数十年不变。“陈李济”蜡壳丸的问世,也引发了那时北京、杭州等其他中药制造中心中药包装的革命,一直到后来为全国制药业广泛应用。

令人瞩目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门选择“陈李济”的蜡壳丸生产工艺,拍成电视录像片,向全世界广为推荐。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这在“陈李济”产品身上又一次得到印证。

“这其实就是当时的‘中药现代化’。”广州陈李济药厂厂长李国驹笑道。 一个“诚”字诞生“陈李济”

存心济世讲诚心讲诚信,坚持取信于民

相信每一位熟悉“陈李济”的人,都会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相传405年前,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北京路194号)经营一间中草药店。一次,李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于是日复一日在原地苦候失主,终于原封不动把银两归还失主陈体全。陈感念李的高风亮节,将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并将草药店取字号“陈李济”,寓意“存心济世”。可以说,没有诚信就没有“陈李济”。

因诚信而生的“陈李济”,在日后的经营中,自然将诚信当作“看家本钱”。而事实上,诚信也正是经商特别是经营中药生意的“生命线”。原因很简单,同样是药材,你取自原产地道药材还是旁门,是上等还是末等,制作工序有没有“偷步”……都将直接影响药效。

“所以,诚信能直接决定一个老字号活多久。”李国驹举了一个例子,说几百年来“陈李济”虽然一直处于广州北京路闹市,但在临街铺面中从来只售成药而不卖药材。为什么?就为取信于民,“如果直接卖药材,大家就会猜:是不是将卖不掉的劣等药材,拿去做成药了?” 四百年前就用“职业经理人”

两姓合股经营搞资本合作搞“董事会”

对大多数“各领风骚几十年”的现代企业来说,作为“四百年不倒翁”的“陈李济”的确是一个传奇。但专家们认为构成传奇的核心机密,正是直到今天大多数企业仍在孜孜追求的优良体制。

“商号从一开始就采取了资本合作。”李国驹分析说,当初陈姓、李姓两商人合作投资开办药肆,并写立合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俨然就是股份制的雏形,不是单一家族企业,更不会因某一家族的兴衰而起伏。

实际上,“陈李济”的管理,在封建社会里的确与众不同。比如两姓合股经营,两族轮流选任司理(厂长)。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两姓族长在无意中形成类似今天的董事会,董事会成员共同监督、同舟共济;二是司理执行两姓既定目标,就像今天的职业经理人,无能者下一届就会自动落选,每年换另一姓氏司理,从而充分化解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单一的经营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这不正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吗? 品牌推广无师自通还有VIP

盯住,“高端客户”,“贡品陈皮只送不卖

令人惊讶的是,几百年前的“陈李济”,竟无师自通品牌推广艺术。

清朝有科举,每逢京试学子云集。对今天的商人们来说,这些所谓的“高端客户”肯定是极力争取的对象。而粤商“陈李济”几百年前就想到了在这些未来的达官显贵们身上大做文章。

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记者就听到这样一则故事:考生们为应付考试动脑费神,必买成药定精、提神、进补、以防身体染恙,考试完毕,还带一些成药回到家乡。“陈李济”看到这是一个宣传推介产品的好机会,于是就派员到考场附近,或卖药、或半赠半卖、或人手一丸全部赠予,并送上印有宣传的纸扇。与此同时,还跟踪揭榜,如某人中举或当了进士,则大肆宣传:某某考生服用陈李济养心宁神丸,精神爽利、笔走龙蛇……

“陈李济”的王牌产品陈皮,只送不卖更是“陈李济”历来眼光长远而灵活经营的典型例子。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杆草”,第一就是陈皮,所以又称“广皮”。而古时最出名的陈皮就出自“陈李济”。陈皮原料以新会柑皮为最佳。每年冬柑收获,“陈李济”必派人前去采购。回来后按收购年限分类放置在木楼上进行加工。陈皮贮存越久越珍贵。原本只是用于本厂原料的陈皮,成了特有的珍品,成了广东历年向朝廷敬献的贡品。这样好而且产量有限的东西,如果换了别的厂家可能要“吊起来卖”,但“陈李济”却只送不卖———送给一些优质客户,或重要社会公关对象,搏回的“陈李济有好药”的声誉,岂是陈皮价值所能抵的? 送茶赠药早早写入老铺条规

讲企业责任,组义务消防队救人救火

“打造一流中药产业”是眼下的流行语,就这一最具中国特色产业的企业精神而言,从优秀的“老字号”中汲取营养,未必不是良策。最简单的例子,眼下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公司中流行的“企业责任”,“陈李济”早就有啦。

广州一直为华南大都会,而“陈李济”身处北京路(以前是永汉路)闹市中心,门前过客每日成千上万。在饥民、难民较多的旧社会,常有行人晕倒,不省人事,“陈李济”铺中的员工见状必出门营救施药,代其通知家人。夏日炎炎,烈日当空,广州街头各种挑担、拉车苦力众多过往,“陈李济”又在人行道设茶缸,免费供应茶水。而令人尊敬的是,这并不仅是好心的冲动,而是写入老铺条规的要则,延续了几百年。

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记者还看到一件“古董”———从英国进口的消防水q。清末民初,广州城池围绕、没有马路,横街窄巷,民房多为砖木结构,居民又以木柴为燃料,经常发生火烛。而官方没有设消防设备,一旦有火灾,各家自理。老百姓在遇火烛时常常束手无策,损失惨重。“陈李济”司理和股东研究,决定成立义务消防队,购置三部消防车,上面有手压的水q、火勾、水桶、大小绳索、斧头、竹梯等等,还有一药箱随行,以备救急。消防队旗黑色,上书“陈李济”三个白字(消防车、木桶也写上),一旦某处发生火灾,队员立刻停产出动。此善举深受市民好评,一时传为羊城佳话。有这样的口碑,老百姓们平时买药,首先就想到北京路的“陈李济”,就不意外了。

股份制改革、品牌打造、创新意识……这是现代企业常挂在嘴边的一些时髦词汇。但你也许想不到,这些所谓的最现代营销理念与管理思想,早在几百年前,广州一家中药“老字号”在日常经营中就已悄悄实施。

它就是“陈李济”。405年前,“陈李济”刚刚诞生时,可能根本没想到,它会成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企业之一,比大名鼎鼎的同仁堂还要早69年;411年后的今天,当人们为筹建陈李济中药博物馆,耗时四年慢慢梳理它四百余的年历史时,却发现“四百年不倒”是一个必然———一家现代企业所应拥有的完美素质,几百年来的“陈李济”皆一一具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发出向中医药强省进军的全省总动员令,而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文化立场,411岁的“陈李济”都是一个让人瞩目的符号。

王老吉药业所推出的绿罐软包装王老吉和红罐王老吉的市场定位不

同,前者定位于中低档市场,后者定位于高档市场,二者在广告时段和营

销上互相配合.王老吉药业2005年王老吉凉茶系列收入超过2亿元,总收

入超过5亿元.毛利润率食品系列为43%,低于药品的毛利润率61%.

1828年,王泽邦创

始王老吉凉茶

1956年,公私合营

王老吉分为两支

王氏后人在香港/东

南亚注册王老吉

国内王老吉并入国

企,今王老吉药业

1997年,加多宝推

出红罐王老吉

2002年,王老吉药

业统一海内外品牌

2004年,王老吉药

业与同兴药业合作

2003年,红罐王老

吉从两广走向全国

提供配方租赁20年专营权

租赁15年海外商

标使用权

资料来源:公司报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陈李济”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389年。当年创业,有这么一段传闻:

1600年岁末,南海县商人陈体全,收得货银回广州。船到广州后,他匆忙上岸。货银遗落在船上,被一位名叫李升佐的同船旅客拾获。李升佐也是南海县人(西樵区李村),颇谙医道,在广州开设一间中草药店。李升佐不见利忘义,整日在码头伫候,终将遗银璧还失主。陈感李高义隆情,品德诚实,意欲酬报,被婉言谢绝,于是他诚恳提出,拿出遗金半数,投资于李经营的中草药店。李谦辞再三,终不能却,只好应允。于是,两人用红柬写下合伙文书,曰:“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样”。并将其店号定名为“陈李济”,意为陈李二人合伙经营,同心济世,自此,“陈李济”的店号就在广州城南双门底挂将起来。

陈李合资后,李致力于搜集古代固有成方、验方,选用上乘药材原料,悉心研究炮制技术,终于以精湛的工艺,制成多种别具一格的古方正药。清朝初年,“陈李济”的产品已在国内颇有声誉。为了扩大影响,他们每年趁学子赴京应考之机,运送大批产品至京展销。蜡丸,这种独特的药品引起人们的注意,那神奇的疗效更使它逐渐赢得了声誉。学子们考完试回到各地便以京都见闻来传播“陈李济”的蜡丸,并视为珍品馈赠亲友。从此“陈李济”蜡丸便名闻遐迩,成为“广药”的代名词。

有一次,同治皇帝偶患感冒,腹痛、吐泻不止,御医合议,建议试服“陈李济”出品的“追风苏合丸”,果然奏效。皇上大喜,遂钦赐“杏和堂”三字为封号,同时钦准该厂储藏用作原料的“旧陈皮”为贡品,多年向朝廷进贡。因此,在清同治年代,该厂又称为“陈李济杏和堂药厂”。

“杏和堂”这一封号,在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商标法”时,该厂便将此三字组绘成盾型商标,立案注册,沿用至今。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7年)被迫停用,陈李济药厂改名为广州中药二厂,统一使用“广中”牌商标。拨乱反正后,于1979年重新恢复陈李济厂名和“杏和堂”商标。

陈李济药厂的整个发展过程,可概括为:创建于明末,兴起于清末民国初,发展于新中国建立后。创业初期,药厂只雇三数工人,前店后厂,手工生产,是典型的小作坊形式。后来由于产品声誉日高,加之善于经营,除赴京展销外,产品还远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据史料记载,当时“陈李济”出品的一粒“追风苏合丸”,在云南省怒江、西双版纳一带,可售一个银元。那时国内中成药行业已形成了北京、广东、江浙三大基地,其中北京以同仁堂为代表,江浙以杭州胡庆余堂为代表,广东则首推“陈李济”。19世纪20年代,随着出国谋生华人,“陈李济”的产品被引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印尼等地。清咸丰六年(1856年)又在广州十三行开设一个批发所,作为产品输出、洋药原料输入的口岸贸易机构。1900年,英法联军入侵广州,老铺不幸毁于炮火,遂将药店暂迁佛山豆豉巷(现为升平路)。英法联军战事既平,即复厂广州,佛山为支店。后来有人因此讹传陈李济药厂始创于拂山,此乃误会。佛山支店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前才申报歇业。

1922年,“陈李济”在香港皇后大道中206号开设香港支店,1935年又在上海北四川路开设上海支店。后因抗战爆发,不便经营,遂将上海支店职员改派往新加坡大马路再设分店。1942年香港沦陷时,香港支店转往澳门新马路开设澳门支店,因营业不景气,不久便告歇业。1948年,又曾在马来西亚筹办分厂,因人事不和而中途废止。1948年冬,到台湾筹设支店(地址在台北市博爱路),虽推出十几个产品共五六万盒,后因伪币贬值,无法维持下去。1935年以前,每届年关前夕,该厂必派员带货赴潮安县开设临时批销点,营业额甚大,信誉甚高。所有这些支店和分点,形成了一个跨省、跨国的经济网。民国初年,已进入产销的“黄金时代”。

摘自《广州著名老字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445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