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奥运会是一项专为年轻人设立的体育赛事,糅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并将为推进这些领域与奥运会的共同发展而扮演着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青奥会与奥运会一样,每四年一届。夏季青奥会最长12天,将于仲夏举办。
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
国际奥委会在2007年7月5日于危地马拉城举行的第一百一十九次国际奥委会全会上一致同意创办青少年奥运会。
青奥会的目标包括:
1.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们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
2.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3.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
4.在节日般融洽欢快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
5.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
6.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
7.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
8.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
青奥会原则:
青奥会旨在聚集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年龄应在14岁到18岁之间——以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此外,还应该在奥林匹克精神方面成为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项目,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奥会项目
青奥会项目设定已经原则确定,它包括游泳(跳水、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奥运项目篮球或街头篮球)、拳击、划艇、自行车(小轮车、山地自行车)、马术(障碍)、击剑、足球、体 *** 、手球、曲棍球、柔道、现代五项、划船、帆板、射击、乒乓球、跆拳道、网球、铁人三项、排球(室内或沙滩排球)、举重、摔跤(女子自由式摔跤、男子古典式摔跤)等26个大项。
青奥会除了体育竞赛,更加注重在运动会举办期间的教育与文化活动。这包括关于奥运价值观的教育互动和论坛,讨论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反对使用毒品,使青年人成为真正的具有体育精神的人。互动活动将由著名冠军和来自教育、体育、文化界的国际专家,以自己丰富的经验直接指导年轻运动员们如何处理相关的社会问题等。这些活动还将通过网聊和博客与外界互动。
文化活动将结合奥运象征仪式(火炬接力、奏国歌、升国旗等)传播奥运精神和强调奥运价值观。此外,还将通过多文化的城市艺术、街道音乐庆祝活动和放映电影等形式,为青奥会锦上添花。
国际奥委会还将通过电子数字平台等最新的传播媒介,在青奥会召开前后,开展全世界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青奥会上。
新加坡青奥会
简介
首届青年夏奥会定于2010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届时将有约3200名运动员、800名裁判员及教练员参加此次盛会。比赛为期12天,比赛项目已经原则上确定为26个大项。同时,所有国家和地区奥委会还将在青少年夏奥会的教育和文化计划中派出代表。青少年奥运会的参赛运动员年龄在14至18岁之间,具体由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确定。国际奥委会只是规定了一个原则,即各项目只能选择一个年龄组的比赛,如:14至15、15至16或17至18年龄组。
会徽:青春之星
1月10日,2010年首届青奥会会徽在新加坡公布,该会徽的名字叫做“青春之星”(spirit of youth)。
“青春之星”会徽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处在最上头的是“热情之火焰”,强烈燃烧的红色火焰代表了求知的热情,以及积极正面思考的力量。此外,红色也是代表新加坡的颜色。
中间部分是紫色的星星,称为“冠军之紫星”,它象征着卓越和代表自己国家的荣誉感。
在紫星之下是“明日之新月”,新月代表着朝气蓬勃的青春,充满无限的可能。新月由绿色和蓝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新加坡这个岛国城市的绿色环境,而蓝色说明了岛国的平静。
最后,“新加坡2010”则由独特的字母和号码组合而成,显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者能够和睦共处。
吉祥物
利奥(Lyo)是“青奥之狮”(Lion of the Youth Olympics)的缩写。他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十分风趣,希望鼓励青年人积极锻炼,保持健康,享受体育给生活带来的乐趣。利奥象征着青年人的无限活力,以及青年人希望生活丰富多彩,充满热情,不断追求卓越的决心。
梅利(Merly)的名字取自“mer”(表示海)和 “ly”, 代表着青春与活力。作为一
利奥和梅利
位环保主义者,梅利认为每个人都应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共同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努力。同时她还倡导青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彼此间相互尊重。
2009年8月14日至9月6日,市民受邀参与了吉祥物的命名活动。活动期间共收到来自20个国家约375条建议。为利奥取名的是Sean Pang Yi Wei,而为梅利取名的则是Tung Chi Jun。Sean和Chi Jun均为新加坡人,他们也因此有幸成为发布仪式上最先目睹利奥和梅利风采的人。
利奥和梅利将在未来几个月现身众多新加坡2010年青奥会活动,为青奥会造势
体育图标
新加坡青年奥运会组织委员会20日公布了2010年青年奥运会26个比赛项目的运动标志图案。
这一组26个运动项目标志图案是在本届青奥会标志“青春之星”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图案中运动员头部为火焰造型,身体演化为紫色星星,代表着激情、奉献和运动精神。
新加坡青奥会总裁吴启元介绍说:“这组图案能让大家立即辨认出各项青奥会运动项目。动感的图案风格激发人们对青春、冒险、开放、趣味的向往。”
南京申办青奥会胜算几何?
国际奥委会日前正式宣布,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的国家奥委会已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申办2014年第二届青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其中中国确定为南京市。
在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广州紧张筹备2010年亚运会的背景下,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大城市自信地朝着青奥会这项全新的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迈开步伐。
青奥会是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倡导下诞生的,其初衷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参赛运动员的年龄限制在14岁至18岁。与奥运会一样,青奥会也有夏季和冬季之分。2010年,首届夏季青奥会将在新加坡举行。
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为什么会对这项年轻的赛事感兴趣?申办成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
从南京近几年对体育赛事的热情,不难看出这个在经济上充满活力的古都希望通过体育进一步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带动经济发展的雄心壮志。
江苏省是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的东道主,南京在2006年和2008年还承办了斯坦科维奇杯和钻石杯等高水平篮球赛事,新近出炉的国际象棋超级赛也是相当大的手笔。由此来看,申办青奥会应该是一脉相承之作,这些高水平赛事的背后或许是南京迈向国际化都市的宏伟蓝图。
那么,南京有能力举办夏季青奥会吗?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教授认为,青奥会至今为止还没有办过,赛事的规模和各种情况还不十分清楚。不过,青奥会的设项比奥运会少得多,而全运会设项基本上是参照奥运会而来,举办青奥会的难度应该不会大于全运会。南京在4年前刚刚举办过全运会,又依托着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从各方面看应该有能力举办青奥会。
众所周知,奥运会的申办非常激烈。相比之下,青奥会目前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申办的难度要小得多。目前,同样提出申办的还有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墨西哥、波兰和土耳其,其中并没有发达国家的身影。在卢教授看来,南京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长期关注中国体育发展的卢元镇认为,青奥会接近于大运会,参赛运动员基本上是业余性质的。与奥运会相比,青奥会更接近文化教育的范畴。卢教授表示,举办青奥会对于中国体育的发展是有益的,因为它提倡青少年体育和业余比赛,这项赛事对于中国体育的体制转变或许会有些好处。
卢元镇强调,面对青奥会这项赛事,千万不要把金牌看得太重,如果那样就违背了举办青奥会的初衷和理念,更不要说采用一些超常手段追逐金牌了。另外,中国运动员隐瞒年龄的问题比较严重,而青奥会对运动员的年龄要求更加严格。举办青奥会本来就是图个热闹,如果南京申办成功应该把它办成青少年体育、业余体育的盛会。
青奥会能给南京带来什么
再过50多天,国际奥委会将在温哥华投票选出2014年夏季青奥会举办城市。作为分别来自亚、欧、美洲的三个申办城市之一,南京机遇难得。毕竟,此次竞办青奥会的城市不是太多。不过,南京面对的压力也可想而知——北京刚刚举行过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季奥运会,2010年首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又将在新加坡举行,这些都近在眼前。
但是,压力面前,南京依然充满热情地全力以赴申办第二届青奥会。“申办青奥会、以及如果最终能够胜出举办第二届青奥会,将从各个方面提升南京这座城市。比如进一步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环境、扩大城市国际影响力等,最终受益的将是700多万南京市民。”南京体育学院副院长王正伦说,“而且,由于现有场馆能基本满足青奥会比赛需要等因素,南京申办、举办青奥会本身的成本并不高。”
奥运理念提升城市文明
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设想,青奥会的主题不仅仅是比赛,它看重的是运动员之间的交流以及和全世界青年朋友的互动,并以此让奥林匹克的核心价值——卓越、尊重和友谊能更广泛地被青年群体接受。
和奥林匹克运动打了30多年交道的原北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部长张清对此有着自己的解读。“近年来,世界青少年营养失调、肥胖症居多、沉迷网络等社会问题已引起国际奥委会的关注。”他说,“这种背景下,和奥运会侧重于竞赛不同,青奥会更注重对青年人身心健康的教育,国际奥委会希望青年人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
南京申办青奥会的诉求正契合着国际奥委会的这一理念。“南京有700多万市民,其中有230万人是青少年。”南京市社科院的周庆刚博士说,“他们是南京未来的主人,让他们接受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的洗礼,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这些无疑会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
行动早已开始。11月,南京市百万青少年支持申办青奥会活动在南京奥体中心举行。现在,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参与到申办青奥会志愿者的行动中……这些行动不仅仅是支持南京申办青奥会,更是让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在南京青少年和整座城市中传播和普及。
城市将因青奥更美丽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年级学生周璟豪是南京青奥会申办形象大使,去年奥运会期间,他在北京参加了奥林匹克青年营,除了领略到奥运带给城市的激情和荣耀,他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北京“天很蓝,水很清,很美丽”。他认为,如果能承办青奥会,那南京的城市面貌一定也会有很大变化,这座古老的城市将因青奥会更加美丽,也更加宜居,每一个市民未来都将从中受益和感到快乐。
在南京提供给国际奥委会的青奥申办文本中可以看到,南京交通网络及基础设施到2014年完全能够满足青奥会的办赛要求,不需专门新建其他交通设施。据了解,一旦成为青奥会举办城市,一些既有的城市规划虽可能会提前拉开建设序幕,但城市整体的现代化建设仍将有序地进行,不会出现到处是工地的情况。
南京在城市环境保护方面也会因青奥会有“跨越式发展”。“2003年至2008年,南京环境保护直接投入达到累计近70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市环保局有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说,“可以预计的是,若申办青奥会成功,南京在继续完善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加快推动节能减排和促进工业生态化升级转型等方面都会有‘跨越式发展’。”
“能代表国家申办青奥会,这对南京而言是一次宝贵的重大的历史机遇。2005年在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就给城市的面貌和形象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变化。”周庆刚博士认为,“若能最终申办青奥会成功,必将极大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推动南京更早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宏伟目标。”
申办青奥无需新建场馆
事实上,在去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内很多城市都在积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去年哈尔滨举行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广州将举行2010年亚运会,深圳将举行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天津将举办2013年东亚运动会……作为一个承办过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城市,南京拥有良好的体育比赛设施,不需要多大成本便可承接青奥会这样的世界高级别赛事。
和现代奥运会略有不同的是,青年奥运会明确提倡节俭办赛,不鼓励新建体育场馆。市青奥办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南京不会为青奥会比赛新建任何新的体育场馆,“南京现有的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已完全可以承接绝大多数赛事。”这位负责人说,“国际奥委会对我们现有的体育设施也比较认可。”据了解,南京在现有体育设施方面比竞争对手波兰的波兹南和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更有竞争力。
国际奥委会希望青奥会举办城市能有专门的地方供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之外进行交流,南京将建设青奥村供运动员居住。值得一提的是,青奥村也并非专门为青奥会建设,而是利用市场手段和商品房开发结合在一起。在我市提交给国际奥委会的青奥会申办报告中,青奥村是距河西奥体中心往南10分钟车程的一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项目的一部分,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青奥会结束后,这些住宅将作为商品房向市民出售。”
一次积极的“城市营销”
南京申办青奥会正引起世界的关注。上周,有德国哥廷根市市长签名参与的“支持南京申办青奥会”横幅从万里之外的德国寄到南京,里面落满了德国人的签名。
“这就是申办青奥会带来的,申办让世界认知、了解和支持南京。对南京而言,申办青奥会也是一次面向世界的积极营销。”周庆刚博士说,“我们倘若申青奥成功,将会进一步提升南京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增进南京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合作与友谊,我们这座城市也将因此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和奥林匹克运动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清对南京申办青奥会还有着更高的期待。“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的‘创新产品’,包括国际奥委会内部都有对它认识不清楚的地方,2014年才是第二届青奥会。”张清说,“若能获得举办权,南京或许不只是办一届‘无与伦比’的青奥会,更会设定出一个‘南京模式’,在青奥会的发展中树立一个标杆,‘南京模式’或许能引领青奥会的发展,那将是南京留给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的一笔财富,世界也将因此更加注目南京,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2001年,北京取得2008奥运会举办权,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体育营销系列活动,通过与国际知名导演合作拍摄宣传片、倒计时纪念活动、奥运场馆全球征集以及吉祥物、标志展示等,大力宣传、提升北京的国际形象。之后中国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相继掀起了“体育营销”热。一蹶不振的中超联赛开始焕发新的生机,球市和球迷都渐渐恢复往日的火爆场面;“环青海湖自行车赛”让青海省这个西部高原省份与体育喜结良缘,旅游业趁机勃发;网球大师杯、F1赛事着陆、世博会申办成功,上海向全世界展现了蓬勃的经济活力和生活情调的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体育营销热在树立城市品牌、打造城市名片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能量,毕竟,体育营销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更带来旅游、餐饮以及地方制造业等整个价值链的巨大发展契机。济南作为中国东部GDP大省的省会,城市营销面临如何突出包围圈的问题:北部北京、天津依托政治中心优势,城市定位和宣传已经非常成熟;南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文化异军突起。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体育突围成为政府和百姓的共识。济南拥有中超联赛的“常青树”鲁能泰山,主场更是中超的金牌球市;2009年全运会将在济南召开,对于期待已久的济南市民来说,这是一场难得一遇的盛会。全运会对于济南,不仅是引进了一项体育赛事,更是对旅游业、制造业,尤其是城市建设的巨大促进。时机已到,济南准备好了吗?
济南机遇
济南并不缺乏机会,1988年第一届城运会在济南举办,这是这个城市第一次接触到大型体育赛事,但那时普遍缺乏营销自己的信心。进入上世纪90年代,济南成为国内少有的可以称为“足球之城”的城市之一,但与沈阳、成都一样,都没有依靠足球做出宣传城市、树立品牌的突破,也许这不是哪个城市的错,治疗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阳痿不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2004年亚洲杯在中国举办,济南作为四大主场之一,担负了8场比赛的赛事安排,尤其是半决赛放在济南,让省体一度成为国内最火爆的球市。借助亚洲杯的外力,济南也进行了一些城市改造,但现在看来,这些工作大多流于表面,比如对高架桥两侧的房屋进行“换顶”,虽然车队经过可以看到美观的效果,但“换顶”容易蒙蔽政府对于这些“不够美观”的楼房的关注,可能此后五年、十年都不会对其进行必要的彻底改造,无论对于民生还是城建,都有害无益。但这些努力都足以显现出一种视野,那就是依托体育进行城市营销。
近观眼前,2009年全运会是济南不得不面对的一场挑战。相比于机遇,2008北京奥运之后的济南全运,更像是一支暂时落后的球队,反超的难度可想而知。
全运会对于济南的城市营销策略,并非无迹可循。北京、上海已经有了几年的体育赛事营销经验,每一次活动本身以及后续发展之路,都是济南可以扬弃的标本。上一届全运会在南京举办,南京的各项准备差强人意,也可以为济南提供最直观的经验。承办体育赛事可以带来收益,现在几乎是所有城市的共识,但要真正达到“城市营销,经济搭台”的目标,我们要做的还有更多。何况,济南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直观收益,更有依靠全运会改善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重任,这一任务的艰巨,是其他城市所不曾遇到的。
从北京、上海、广州举办多届全运会、大运会的经验来看,体育营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万不能将举办某一项赛事看成一劳永逸的事情。一个赛事绝对不仅仅只具有举办时的影响力,而是有很长的延伸效应。比如奥运会的进行时间不足一个月,但是它的前后效应最长,从准备申办到最终举办,会长达10年之久。
体育应当具备带动提升城市硬件条件的功能,并且体育营销城市应该形成合作和多边价值的机制。综合赛事的延续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赛事主办方的支持,与其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是取得营销效益的保障。上海与F1赛事签订了7年合同,形成了延续效益,避免了场馆建设后被闲置。此外,赛事本身带来的多变价值也应当被充分考虑,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旅游和文化价值,济南在这方面具有不啻于南京的自然条件,“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风光具备走出山东、为全国乃至世界所了解的潜力。
济南行动
经验颇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还有国外丰富的城市营销案例。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适应济南特色,打造对济南有益的体育品牌。济南为全运进行的城市改造工作从2007年便显现出来,“9·29”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会议是济南为全运进行全面筹备的标志,计划两年投资120亿元完成魏家庄、振兴街、发祥巷、馆驿街等30个片区的改造,涉及棚户区改造用户2.4万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被提升到高于体育赛事的地位。目前济南约两千亩土地正在施工,已经动迁用户约1.6万户。
济南为全运所做的努力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信心。全运会带动了济南新形象的崛起,“东荷西柳”的场馆建设特色取意于北京奥运会“鸟巢”,以奥体文博中心为重点的济南东部新区将成为充分展示现代韵味和时尚魅力的济南新东门。而济南的中央地带被称为“泉城会客厅”,2009年全运会期间,泉城路及周边的区域将是展示人文底蕴、彰显泉城特色、提升城市形象的核心。在此之前,济南将完成大明湖扩建、环城公园通航及景观整治、芙蓉街——曲水亭街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将军庙街改造、舜井街-解放阁片区改造建设、省府前街两侧改造、恒隆广场建设等系列工程,涉及城市景观、居住环境、经济载体等多个方面。
此外,济南的道路建设一直是引人注目的重点,北园大街、山师东路、经七路延长线、二环东路的施工改造不断影响着市民的生活,城市道路改建涉及面非常广,在这方面,济南还缺乏一次性改造的决心,相关专家也曾表示对这方面的担心。激发济南活力,我们还缺乏信心和决心,场面的优势不代表射门机会的成熟。不期一击可成,只待时机反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