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是李白故里谁说了算?
关于李白的身世、祖籍和出生地,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因而,“李白故里”也远不止新闻里所说的四处。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在他的著作《李太白别传》中就列举了如下几种说法:
陈寅恪认为,李白家本西域胡人;
胡怀琛认为,李白乃突厥化之中国人;
麦朝枢认为,李白先世是凉武昭王后裔李达摩后一代,即唐高祖李渊从兄弟辈;
郭沫若认为,李白是生于中亚碎叶之汉人;
罗香林认为,李白是玄武门之变中死难的李建成之后。
倘若展开充分的讨论,参与“李白故里”争夺的,就不止目前的两国四城,而会更加纷繁,热闹。
关于李白身世、籍贯的种种说法,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李白自己的叙述,第二类是李白生前亲友的记载,第三类是后世学者的意见。
以我的了解,关于李白家世、籍贯的争议,将长时间地持续下去,不大可能达成一致的意见,甚至有可能,永远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我认为,与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还不如:大家暂时放弃、忽略后出的各种观点,把事情简单化,回归本源,认真地倾听、尊重一下李白本人的意见。换言之,究竟何处是李白故里,由李白自己说了算。
李白本人前后三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家世,如下: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长江。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上安州裴长史》)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三处诗文,分别作于李白30岁、34岁、57岁时,皆为心智成熟的时期。综合三次自述,其祖上先后居住之地分别为:金陵、陇西(咸秦)、楚汉。李白族叔李阳冰《草堂集序》和生前挚友之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也都说李白先辈是陇西成纪人,跟李白的自述相吻合。综合他的自述及亲友记载,可以确定:李白的出生地是甘肃天水,生长地为四川江油,远祖发源地可追溯至南京。
文学史家之所以在李白家世、籍贯问题上争论不休,主要原因据说是李白诗文中自述似有难言之隐。其实,这种猜测的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它有可能是一个伪命题。李白自述的粗疏,可能是诗文特点(措辞简要)所致,并非李白有意掩盖真相。所谓难言之隐,不过是后人的多疑或不怀好意。诸种说法,皆起于近代以降,颇有近人为学术而疑古立异之嫌。先把李白当做一个撒谎者,接着又对李白生前亲友的话置之不理,然后去研究他的身世,这跟缘木求鱼有什么两样?
即使按照清人王琦的说法,有“当隋之末,其先世以事徙西域,隐易姓名”之事,仍然可以肯定,李白是汉人。
商标化李白难载厚重文化期待
在我们的文化表达中,崇拜先人多半要去其故地瞻仰一番。李白出生地,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追忆与膜拜,俨然成为朝觐的诗国圣地。自然有必要弄清诗仙生于何处,这关系到你我的朝觐路不致迷失。当对着“冒牌货”表达对先辈的敬仰,不仅是浪费感情,更是玷污了心底那份文化期待。
四地争夺李白故里,本身并无不妥。真相越辩越明,争论之后,或许终会给出一个极具说服力的答案。这个答案,无疑是对整个民族的文化追忆与崇拜情结负责。
而问题是,既有争论模式真的能还原历史真相吗?从新闻呈现的信息看,江油与安陆将对“李白故里”的争夺,诉诸工商总局批复和法律裁定。就这样,原本纯粹文化范域的分歧与“工商”、“法律”等词汇有了联系。然而,工商总局与法院果真能成为这场纠纷的合格判决者吗?需要厘清的是,行政与司法裁定从来不是解决文化争论的最好方式。“李白故里”的商标归属地并不必然等同李白出生地。尽管工商总局或法院有权判定商标的使用权,却终究无法给李白生于何处做出定论。
四地争夺李白故里,看似热闹,而背后的逻辑很是滑稽。争来争去你来我往,在意的始终是“李白故里”的商标使用权,而非为了求证出一个真相。尽管公众看到种种经济手段加入了这场争论,但始终没有等到严格的文化考证。一个本属学界争论的命题,政府成了主要的诉求体,其本身就寓意丰富。实际上,就算商标争夺战尘埃落定,于“李白故里是何处?”的最初发问也没有多少意义。
又有谁真的在乎李白生于何处呢?江油?安陆?天水?托克马克?都在乎,抑或都不在乎。这场纠纷,本该有更现实的注脚。无非是为了一个市值可观的商标,仅此而已。热闹背后,答案更加迷离。该去何地寄托对诗仙的膜拜?显然不是商标化的“李白故里”。一个民族的文化情结,终究不能被一个商标所牵引。概念化的“李白故里”,承载不起全民朝觐的厚重执着。
谁动了我的李白?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精神的也好,物质的也罢,留下的好东西可谓灿若星河。被人拿走几件东西,实属正常,慈禧老太太就曾经说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只要友邦满意了,咱东西多的是!于是大英帝国博物馆、法国卢浮宫都将那些来自东方的神器奉为至宝。但是,无论是外国友邦还是国内的一些地方,有些东西不是说想拿走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拿走,比如李白。
为何两国四地对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如此看中?显然与市长、宣传部长家的族谱没有太大关系,而实为增加地方文化底蕴、提升地方知名度、提高当地民众自豪感、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噱头。中国人都有寻根问祖的传统,追溯到上古时期甚至石器时代也不无可能,于是各地都纷纷申报远古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伏羲、女娲等这些无详细历史记录可考的名人为自己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因为谁也不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服其他人,只好各地共享。
共享是个很美妙的词语。如果不能确切地表明对某个事物的拥有权,又不想挑起争端,就可以使用“共享”。我国的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和吉尔吉斯斯坦国的托克马克市比较能够与时俱进,他们也想对“李白”进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可拥有话语权的四川江油就不答应了,凭借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江油亲笔题写了“李白故里”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们宣称“李白”这杯羹只能独吞,不许共享!
古代建筑、名人、传说都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品味和历史底蕴,不知道吉国对“李白”是如何进行文化营销的,但江油、安陆、天水都打出了口号、做出了实效,李白没有做过的事情“被他们传说”了,李白没住过的房子“被他们遗迹”了,李白没到过的地方“被他们导游”了……凡此种种,无非是一个“利”字。
利,会意字,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之意,咱可以引申为“为钱财而快刀斩乱禾”,先下手为强。在“李白争夺战”中,既得利益者为的是物质利益之争,除此之外也会表现出一种文化自豪感,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湖南两地关于徐静蕾祖籍的拉锯战,这种完全出于免费“寻根”的做法令人唏嘘不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名人效应与地方文化、地区经济之间有了一种天然的纽带,某人一旦成了名人,集万千宠耀于一身,满地皆为贵气,鸡犬便可升天。至于像我这种无名小辈是永远不会“被冠名”的。
关于名人故里之争,早已不是新闻了,梁祝故里之争,老子故里之争,以至于“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当地的领导没有能力去打造自己的城市,就挖空心思寻找祖宗的那点东西,为自己装点门面,但是我也绝不相信因为你生拉硬拽了某个历史名人来做招牌,你那里就会好起来,就会变得有文化了,或者经济就发展了,这真是可笑的推理,荒唐的法则。
其实也不能一味责怪这样的做法,也或许他们真的是好心好意,经济当头的社会现实,千城一面的结局是城市管理者与决策者无法避免也没有能力避免的,于是我们的很多城市有了大小之分,却没有特点和自己固有的内涵,我们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传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更不能拿出一个像样的招牌来吸引世人。羞涩难耐之下,折腾一下名人也就成了他们上演滑稽喜剧,严格来讲是悲剧的最好理由!
其实笑话过后,我们该不该反思我们的城市建设,这或许是我们很多领导者需要拿出很大勇气来面对的问题,如果说文化的魅力与历史的厚重感是潜藏在我们血液里的,那么我们一手高举经济的牌子却一手打着名人招牌,为他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塑一尊铜像,把城市个性的深层问题,挂在脸上,当作幌子,也就成了可笑的面子工程。即使某个名人名正言顺就是你那里的人,也无济于事!你也没有能力让整个城市变得体面起来!
一个文化大国,一个最具特色的民族,最具文化内涵与传统的民族,今天怎么变得如此苍白起来?笑过之后,是深深地悲哀与叹息!我们用钢筋混凝土无情的掩埋了多少在国外看来是唯一的东西,却又不知羞得建起了在国外看来到处都有甚至是垃圾的东西!
我们渴望文化,正是因为我们曾经粗暴的践踏了自己的文化!用经济的车轮无情的碾碎了自己特有的气质,无奈的屈服于大一统的面孔!
李白用一生的豪情与特立独行的个性,尤其是千古不朽的传奇诗句成就了他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即使挂了他的牌子,我们也依然距离他很远!他到过的很多地方在当时或许对于他来讲的确是因为具有了某种特点或风情吸引了他,也或许根本就是他在某个更好的地方喝醉了酒,不得不在你那里停留!没留下诗句,也至少吐了一地!
山东济宁的太白楼以及他留下的诗作,无可辩驳的说明,李白确实在济宁生活过,但庆幸的是,济宁没有无知的去申请什么故里,济宁人深知那或许只是山东人的好客与运河两岸商贾云集的热闹景象让诗仙豪情激荡而留恋停留,可我们确有理由说李白是济宁的荣誉市民,这或许是能博得诗仙兴致淋漓,挥手成诗的最好理由吧?!名人不是你自己的,他们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于品格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由此,故里已不再重要,这是我们该好好想想并反思的时候了,现在行动还不算晚。
李白作为唐代的“诗仙”,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在今天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背景下,国内很多的城市为了开拓旅游市场,都在争夺李白故里的身份。参加这场竞争的居然还有一个外国城市,这个城市就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
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中亚的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是个高山国家,海拔比较高。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是比什凯克,就是苏联时期的名城伏龙芝,位于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边界附近。而因李白出名的托克马克,就在比什凯克以东不远的楚河南岸。
国人对托克马克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如果提到碎叶城(也称素叶城),知道的人就非常多了。唐朝时国势强大,为了经营西域,唐朝曾在西域设了很多军镇,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安西四镇,分别是龟兹、疏勒、于阗和碎叶。唐朝的边塞诗中,碎叶、轮台、楼兰出现频率非常高,差不多就是西域边塞的代名词。碎叶城作为大唐管控西域的战略节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白出生于碎叶城是有史料记载的,但是对于碎叶城的具体地理位置,虽然能够明确是在西域, 但具体在哪里却一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一直以来流传着三个看法,一是郭沫若认为的焉耆碎叶,二是张广达考证出来的楚河流域,也就是现在的托克马克。另外还有一个说法认为碎叶城在新疆哈密附近。
其实关于碎叶城到底在哪里,不仅是今天让人们感到困扰,在唐宋时期就已经让人摸不着头脑了。由于西域的地名相同的比较多,各种史料提及碎叶时都语焉不详,因此三种说法各有各的根据,始终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