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真的是一道悬赏令吗,吕不韦如何营销自己?

一字千金真的是一道悬赏令吗,吕不韦如何营销自己?,第1张

其实不是悬赏令,只是为了显示出他的地位很高。吕子是丞相,还被封为文信侯。当时,仅他的仆人就有上万人。三年后秦庄襄王驾崩,太子政成为君王,吕不韦为相国。可以说,当时的吕不韦处于事业巅峰。不过也正是这个地位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众所周知,吕不韦的从政之道都是投机倒把。成为大秦的相国,他已经无法再升职了。另一方面,作为相国也必须要有作为,否则就会受到指责。

与春秋时代不同,战国是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现在我们熟悉很多名人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会多培养门主,一方面扩充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扩大影响力。在这方面,战国时代的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论国家地位、自身财产和实际影响力,吕不韦和这四个人不相上下,吕不韦想在这方面来争高低。于是,吕不韦门下就有三千名食客。

另外,他召集的食客也不是无事可做。吕不韦决定和这三千名食客一起,完成足以让大众信服的业绩,那就是写书。该书约二十万字,记录了吕不韦本人及其门下食客的见闻,这本书就是闻名至今的《吕氏春秋》。书写完了,吕不韦又开始为书做营销。为了显示出吕不韦和门客的成果,他命令把这本书放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城门旁边,而且还加了一个悬赏令:不论是增加还是删除,只要能修改一个字就赏赐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故事。

但其实这个并不是悬赏令。当时的吕子已经两次出任丞相,他好像是太子政的“父亲”,在秦国简直如日中天。这个悬赏令现在还挂在秦都的城门旁边。事实上,《吕氏春秋》完成后,确实一个字都没有修改。从这件事来看,战国时代吕不韦只是为这本书做了营销而已。

按眼下的基因遗传学来解释,小吕先生在商场上的所向披靡天下无敌,多半与他的父亲老吕先生有密切的关系。老吕先生曾敦敦告诫过自己的儿子,种田卖稻谷,获利嘛最多也就十倍可要做一名玉器贩子,赚到的钱可能就有上百倍。小吕先生秉承了父亲那算计精明的商业头脑,年纪轻轻就成了一名跨国贸易商人,走出了地窄人稀的小卫国,将自己的玉器铺开到了赵国的邯郸、秦国的咸阳。“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还不到30岁,他经营的吕氏集团已经是战国时期财富500强之首了。

不过,当时大学生最向往的职业排序表是“士农工商”,坐拥千万金的大企业家吕不韦非常不爽,他的身份就是那种最受轻贱的商人。因为这个缘故,吕先生在邯郸的上流社会一直郁郁不得志,哪个王室贵胄开了个鸡尾酒Party,没人会想起发张请柬给他。拥有的财富与所处的社会地位严重不相符,换来了吕先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郁闷得差点就想把家里的金山银山全摊在大街上现一现。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吕不韦深谙炒作之道,知道低层次的露富除了招来贵族们的不屑,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强盗们的刀子。白花花的银两再多,也要投资在有格调的事物上才会让上流社会对自己注目,才可以让自己撇掉商人的贱俗而拥有贵族的气质。

很快,烟花繁盛的邯郸城的拍卖界传出了一件大事,人间蒸发N年之久的“皓镧”夜明珠将被拍卖。这颗夜明珠也没啥了不起,只不过是传说中周天子的镇国之宝,谁得到了它就有资格和七国元首共进晚餐而已。这消息一传出,轰动的不仅仅是赵国的上流社会,各国的政要显贵、名士巨贾也闻风而动,蜂拥而来,把偌大的邯郸城挤得水泄不通。

盛大的拍卖会如期举行。照例是来一番歌舞先行,“捧心”文工团表演完了“千手西施”,接着就是小余与小钟的高山流水二重奏,完了又有据说是X家第几代传人的单口相声……台下的嘉宾按捺不住,名流们的大小跟班开始鼓噪起来。拍卖师司空图这才款款登场,手中捧着一个黑盒子,身后跟着一帮高薪聘请来的赵国皇家御林军当保镖。

司空拍卖师神态肃穆地把黑盒子一举,不知哪里蹿出来的烟花噼里啪啦地腾空四放,“皓镧”夜明珠真身还没现场,那气势已经把人唬住了。打开盒子一看,似乎也就是普普通通的一颗大珠子,可大拍卖师司空图展示出的一份份权威鉴定书让人热血沸腾,天子的镇国之宝啊!立即有人高喊“200金”,招来满堂不屑的哄笑声,直接一句“700金”就把它抛离。

来到现场的除了有赵国宰相、战国四君子之首的平原君等赵国权贵外,还有不少因本尊不便现身而作为代表出席的各国大腕的秘密代理人,他们为了这颗天子的镇国之宝纷纷高举出价牌,价格一路飙升直到3000金。拍卖师司空图显然并不满意,鼓动如簧巧舌竭力渲染,说这可是无价之宝啊,谁拥有了它谁就将与国君平起平坐……台下的买家与看客听得是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情绪high到了极点,恨不得马上就把那粒珠子抢回家去。

一直隐忍不发的吕不韦这时平静地举牌:5000金,外加吕氏集团一半股权。全场哑然无声。早已经准备好的会计师数十双巧手在算盘上飞速拨动,结果出来了,按市值算,吕氏集团一半股权相当于卫国国库一年的收入。全场人还没反应过来,激动得手足无措的司空图一砸锤子,周天子的镇国之宝“皓镧”明珠便是杰出商人吕不韦的了。

经此一役,吕不韦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有哪个权贵想要开Party再忘了吕先生和他的夜明珠就显得很没档次了。据说连周天子也想邀请吕先生一起吃早餐,顺便看看自己祖先的珠子是什么模样。

实际上,这一切只不过是吕不韦自编、自导、自演的炒作大片而已。“皓镧”仅是一颗赝品,而拍卖师司空图则是他的一个家臣。靠这出疯狂而大胆的炒作,就成功地跻身上流社会,吕不韦乐得差点就把那赝品当成真的镇国之宝了。

名声大振,成了一名准贵族,吕不韦想做更大的生意,在炒作上继续投资。他还记得父亲的话,“你要能做政治上的生意,那真是会数钱数到手抽筋。”银子是其次,比尔?盖茨级别的人物已经不会在乎那掉在地上的美元,吕不韦要的是政治上显赫的地位,比“士”还要高一级。

很巧,他遇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孙秦异人,这一巧遇,顿时让吕不韦两眼放光,他找到了政治上可以投资赚一大笔的奇货。

这秦异人的故事说起来比肥皂剧还悲情,家庭主妇们听了准泪流满面。他母亲夏姬早逝,父亲安国君,已经被立为太子,是秦国未来的管理者。可是,安国君宠的是华阳夫人,老早就忘了那个短命二奶夏姬。最要命的是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秦异人排行中间,想见父亲一面,排队也要轮上一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秦异人活该倒霉,小小年纪就被扔到赵国当了人质,孤苦伶仃地受人冷遇。

秦国还真忘了自己有个王孙在当人质,隔三岔五就跑来揍赵国几拳,抢几块地盘。赵国虽然不敢杀秦异人,可给他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尽给残羹剩饭,拿他当叫花子看待。秦异人养个司机都困难,经常欠薪,差点就被车夫告到劳动局。

在常人看来,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落魄王孙,怎么会像“奇货”?可在商业大师吕不韦的眼中,秦异人就是一支前途不可 *** 的“潜力股”。况且,炒一炒,烂稻草也变珠宝,只要会炒作,有什么不可能?

吕不韦找了个机会和秦异人到酒馆里喝酒,三言两语,就打消了落魄王孙的疑虑,成为他的经纪人。对秦异人的策划、包装以及推广等一系列市场炒作活动,吕不韦开始全权负责。

一件货品想顺利推销,首要的事是当标王、卖广告,请权威人士做代言人,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华阳夫人没有子嗣,又最受宠爱,把奇货秦异人卖给她最合适。再由她担当代言人,负责向安国君推销。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八面玲珑、人脉通天是基本功,吕不韦很“偶然”地认识了华阳夫人的姐姐。由姐姐穿针引线,商业巨子吕不韦,非常荣幸地成为华阳夫人沙龙上的贵宾。经常一起喝喝咖啡,看看踢踏舞,听听编钟这类流行音乐什么的,一来二往,吕先生和华阳夫人成了老朋友。

自家的玉器铺里入了新货,吕不韦很不经心地拎几件“小玩意”,请夫人笑纳。趁华阳夫人摸着那些珍稀玉器爱不释手,吕不韦开始为自己的“奇货”秦异人造势,说异人这孩子难得,懂事,孝顺,在赵国山长水远的,也天天惦记着夫人您和安国君……

能把生意做到500强之首,吕先生的那张嘴可不简单,舌头上长着一朵朵莲花,连石头听了都会点头。华阳夫人这时又忙着摆弄手里那温润的玉器,吕不韦把鹿说成马都同意,随口就说,是啊,我就知道那孩子不错。尽管她压根就不记得那个异人是圆还是扁。

玉器笑纳多了,华阳夫人拿得手软,不当广告代言人不太说得过去。听说异人那个乖孩子只不过是漂泊久了,稚嫩的心灵很疲累,想回家吃吃家常菜。这要求小儿科,夫人很爽快,给吕商人开了张实打实的支票,说这事包在她身上。

到了晚上的黄金时段,华阳夫人猛打广告,凑在安国君耳边对他进行催眠,张嘴异人闭嘴异人,说那个孩子每餐饭前先默诵老爸的名字三遍,说他没钱买圣诞礼物准备亲手编织两件毛衣寄回家……凡是广告都有虚假成分,华阳夫人心想咱这叫作艺术夸张,没存心欺骗消费者。

安国君心里一咯噔,这不提倒忘了还有个儿子。久而久之,枕头风吹多了,那个面目模糊的儿子,在安国君心中成了忠孝仁勇为国为民的优良品种。这么好的商品,还是自己 *** 制造出来的,只此一件,安国君怎么会放弃?点点头,说异人那孩子是该回家了。

在赵国如法炮制,吕不韦一路疏通打点。反正吕先生富可敌国,最愁的就是手里的银两花不完。四处替秦异人张贴海报,让赵国上下都知道这位秦国王孙的形象是正面的,温和的,与人为善的。一句话,赵国实在没有理由强留秦异人。强大的公关攻势打下来,秦异人回秦国也就波澜不惊,自然而然了。

回到秦国,吕不韦加紧了对秦异人从外到里的包装。

华阳夫人的娘家是楚国。吕不韦已经是阔佬兼贵族,对时尚一向留意,“楚风”流行什么难不倒他。商品交付给买主之前,找来形象设计师为秦异人量身打造了一副“楚”包装,束腰的长带既长且飘,两手的袖口又阔又空。秦异人这款新形像,比文坛上大名鼎鼎的纯情小生悲情偶像屈原还楚国。穿了一身楚服去见华阳夫人,这招果然杀伤力强大,甚是讨得华阳夫人的欢心。华阳夫人立马就认秦异人做了干儿子,还给他取了个新名字,子楚。

到了安国君那一关,子楚开始玩深沉了。夜里不睡觉,拿着枝蜡烛,走到安国君卧室的窗前,望望星空,摇摇头,汹涌的叹息声一浪接一浪。叹息声攀升到120分贝,用棉花(资讯,行情)塞住耳朵都听得见,安国君只好起床当心理辅导师。子楚同学的心理问题很多,大到中东热点、伊拉克战事、全球反恐战争,小到楼市疯狂、油价飙升、猪肉涨价,都令他眉头紧锁寝食难安。安国君太满意了,这件奇货会忧国忧民,不像是个纨绔子弟败家二世祖,看来那广告童叟无欺。

吕不韦处心积虑,如愿以偿,把自己的“奇货”秦异人,从一个中下之资平庸无奇的王孙,炒作成一个有担当有情义的皇子。

安国君当了秦国的管理者后,顺理成章立子楚为太子。不到三五年,子楚就坐上了秦国的第一把交椅。商人吕不韦,一步步拿到了自己投资在政治上的回报,先是宰相,后是仲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份之尊贵无人可匹敌。把一个沦落在异国他乡当人质,随时都会丧命的王孙炒作成为一位君王,成本低廉,回报却高得惊人,是迄今为止任何一位经纪人所望尘莫及的。这桩极为划算的生意,证明吕不韦不愧是中国历史上天字第一号的经纪人。

春秋战国

可以说,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商业行为就已经开始存在。虽然由于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商业活动并不多见,商业贸易也算不上庞大,但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进而也使的规模不断增加。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如白圭、子贡、管仲的著名商人,他们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来进行商业活动,从而使自己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作为一批将商业理论化的先驱者,他们为中国商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后世也将他们的一些商业理论或者看法奉为商业活动的准则。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人的商业智慧其实是极为强大的。

利用“名人效应”建立商业竞争中的优势

利用自己的身份增加商业可信度在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被打上一定的标签,这种标签的产生依据可能是工作性质、生活环境、道德水平以及教育程度等。每个人都在这样的标签之下生活,也基本上都进行着符合这类标签的事情,社会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维持着井然有序。

一旦有人说出或者做出不符合此类标签的事情,便会遭到质疑与群嘲;相反,如果一个人利用他的标签进行同类性质的活动,那么他的所做或者所说的可信度便会大大增加,从而吸引到一大批人。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中最常见、最广泛的标签便是上层贵族与下层平民两类,平民只能从事耕地等劳务活动,贵族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权势来对朝政进行掌控。

子贡

子贡便是一个很好地利用自己身份来进行商业游说的例子。虽然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得到来自各国上层贵族的普遍喜爱和推崇,但它在民间却流传甚广,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学习,如孟子、荀子等便是如此。

而子贡作为孔子的亲传弟子,本来就获得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彬彬有礼而谈吐不凡,孔子对其"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的高度评价。

从侧面证明了他的能力之强。子贡便很好的将自己名师高徒的身份标签利用起来,再加上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能力,从而使许多人都对其的意见与观点深信不疑,子贡也就在进行商业活动时显得顺风顺水。

以原有的资本为基础扩大商业活动在春秋战国时,商人依旧是一个被主流社会十分歧视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愿意投身其中,而只有更少部分人才能够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缔造一段佳话。此外,由于古代社会性质的限制,大部分下层平民的生活仍旧处于一个温饱的状态,若是赶上灾荒年或者暴政,那么就连基本的生存也会变成问题,自然不会省出多的资本来从事商业活动。

因此,如果一个人出生在物质条件较为宽裕的家族,且拥有一定的商业从事经历,那么这个人如果选择投身商业,就已经在起跑线上领先了当时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也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巴寡妇清雕像

作为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巴寡妇清在历史上的意义不可不谓不大。虽然古代对男子经商有着强烈的鄙夷,但由于女子地位较低,就使得女子从事商业受到的舆论阻碍反倒小得多。

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出生的家族本身就可以说是一个商业家族。

不但有着充足的本金来扩大商业活动,还有着许多商业经验可供她学习,从而尽量避免失败。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资本还可以体现在政治之上,由于封建社会的官僚作风十分严重,如果一个人掌有权势,便可以为其扫平诸多商业经营中的障碍,但同时也会极易形成贪污腐败之风,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提升自己的眼光与判断能力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将商业与政治联系起来经商是否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看经商者个人的能力是否出众。然而,许许多多的其余因素,如政治环境却会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经商的失败,对个人来说可谓是无妄之灾。但是,如果商人能够将自己的商业活动与当时的政治进行很好地联合,那么无疑会使商业更加成功。

古代商人

尤其是在古代,皇帝的权力被无限放大,他们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心情来进行,这就使政策本身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摄于皇帝权威,不管是官员还是平民都不得不遵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某些组织或者个人造成便利。

在《货殖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商人: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绘物,闲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

乌氏倮本身是一个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商人,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稳定程度来说,他都可以在这一方面形成稳定的收入。但他却巧妙地将自己的商业经营与当时的政治结合起来,通过进贡珠宝来讨好国王,从而使国王为自己的商业活动提供便利,最后赚得远超以往的财富。此外,通过这一系列的 *** 作,他本身也在政治上树立了一定地位,"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再度使自己在商业经营上有了很大惠利。

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商业发展借用哲学上的话来说:事物是永恒发展变化的。尤其是在商业中,这一特点体现的更是明显。商业活动是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来进行的,这种市场需求越大,该种商业的经营也会变得越容易,也就越能获得成功。

吕不韦

但是,伴随利润追逐的目标,更多的商人也会蜂拥进入市场需求极大的行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供大于求的情况,从而使本行业的盈利甚至是成功变得更加困难。此外,市场的商业需求是一直变化的,火爆的商品变得不值钱,冷门的商品变得值钱,都是十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对一个商业来说,拥有长远的目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吕不韦的"奇货可居"观念则是将商人的长远目光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早期从事的商业活动本身就是将货物以低价买进,之后高价卖出来谋取利益,最后积累了但一定财富,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目光长远味道。

而后来吕不韦对嬴异人的评价更是如此,"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他将在秦王众多子嗣中不起眼、不不受重视的嬴异人定位后来秦国的太子首选,并通过一系列的 *** 作将其送上秦王之位。而吕不韦最后也如愿以偿封侯拜相,拥有了巨大权势。在众多人都不看好嬴异人的情况下,吕不韦却选择大力扶持,他的目光之长远也就可见一斑了。

范蠡

合理利用客观的外部环境来创造商业优势

符合天时地利的商业活动更能成功司马迁曾经说过: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无论是人的任何活动,都需要与天地的道理与规律相互配合才能够成功,商业自然也不例外。白圭在从事商业活动时,便将天时与农业结合起来。他认为,农业的丰收与歉收是以三年为一小循环,十二年为一大循环,如果能够在合适的时机进行货物的囤积和甩卖,便可以最大化地保证自己的利益增长。

范蠡对此也持有相同的看法,认为商人需要掌握基本的天时变动的规律,从而根据这个规律来制定商业策略。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如果人能够尊重规律并以其为基本底线,那么便会很快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优势来。

注重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对症下药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或者行业,做到对市场信息的调查永远是正确的选择。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般,只有明确了敌方的信息,才能够做出具有针对性的粗略,从而更好地获得成功。

孔子游历诸国

子贡在跟随孔子游历的几十年间,对各国的势力、需求、政治情况等信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他将这些信息运用到自己的游说当中,在最大化顾客利益的同时,也谋得了自己的利益。久而久之,愿意与他经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他商业活动的范围与规模也就一直扩张,最后形成了一股大势力。

总结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具体环境已经与现代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正确的思想却永远不会过时。无论是从起家、经营、扩张还是保持发展这些方面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人们的思想都可以运用其中,从而给现代人以深深的启发和思考。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思想或者决策也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如果不能根据具体环境的变化来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或者改进,那么便会形成生搬硬套的局面,不但不会获得成功,还会迎来惨痛的失败。

参考资料:

1、《浅析中国古代商人的营销谋略》

2、《浅析国学智慧在营销中的运用》

3、《史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4697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