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兔减肥饼是传销吗

巴比兔减肥饼是传销吗,第1张

巴比兔减肥饼不是传销。但是营销模式遭质疑

这款名为巴比兔的减肥饼干在网上被炒热,除了天猫、京东等平台出售外,出现了大批微商推广代理和出售。关于该产品代餐能否成功减肥、代理销售不佳难以退款的争论质疑声也开始多起来。

经调查发现,该款代餐减肥饼干实际仅有食品许可,甚至官网联络电话接线员也不承认有减肥功效。更为可疑的是,品牌宣称的澳洲授权公司仅在澳大利亚注册但并无实际经营行为。“巴比兔减肥饼”通过购买商品发展代理,将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作为计算报酬的依据,发展代理获返利和分红的方式遭到质疑。

据巴比兔官网显示“巴比兔”是澳大利亚澳创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创立于2015年,广州芬丝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澳创集团强强联手,拿下巴比兔在中国的总经销权。

扩展资料:

从“巴比兔官网——广州芬丝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巴比兔”是“广州芬丝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销。

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点击搜索:

二、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首页搜索框里输入“广州芬丝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点击搜索:

三、点击搜索出来的结果,即广州芬丝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通过搜索结果可知,该企业为正常存续状态,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单,不属于传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猎奇营销以次充好 消费者购买“网红食品”需留心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商报网  发展“下级”代理赚钱 巴比兔的营销模式遭质疑

参考资料来源:巴比兔官网  走进巴比兔

近期王思聪质疑莲花清瘟胶囊的药效营销模式以及以岭药业是否合规合法提出的质疑。我们不能因为他是王思聪而提出的这些质疑,就不深入的去想。以岭药业到底哪里不合规不合法,以及它的药效和营销模式,哪里不符合经营?这个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一、莲花清瘟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功不可没。

莲花清瘟不管是胶囊还是颗粒,都是在SARS病毒盛行的时候研制出来的。在中医领域中,无论是SARS、流感还是此次的新冠疫情,都是属于疫症的一种,使用莲花清瘟来作为新冠肺炎用药,也是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莲花清瘟不仅可以针对新冠肺炎的治愈率及轻症转阴,都是具有显著的临床功效。

二、莲花清瘟在此次疫情无偿捐赠国家危难之际也显示出社会责任感。

连花清病胶囊/颗粒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开始时,连花清病胶囊立即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价值1000万元,让患者尽快使用。此后,湖北疫区药品供应达到900万箱,大致估计湖北省45万人使用连花清病。武汉所有方仓医院也使用了莲花清瘟。 在此次疫情中,以岭药业做法凸显了这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果在遭到质疑,会寒了爱国企业家的心。我们反观一下王思聪,在此次疫情中他所付出的,有没有这家药业的企业家付出的多。难道是因为想买莲花清瘟没有买到,所以才对这个企业做出这样的质疑么?

如果王思聪本人要是有任何的实锤,或是有任何以岭药业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以及药效不管用的实质证据和营销模式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证据都可以拿出来,而不要这样式的说的不清不楚。至少你也应该提供一个方向,让执法人员如何去查,查什么。我们不希望有任何的诽谤,也不希望你用一个公众人物的形象来影响一个爱国企业的正常发展。

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作为 “后起之秀” 的拼多多成为了当下县域和农村市场的“香饽饽”,据拼多多财报显示, 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265.5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192.1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46%

不仅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活跃用户数也实现快速扩张,数据显示, 2020年底,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已经达到7.884亿人,较上一年底的5.852亿同比增长35%,一举超过阿里巴巴的7.79亿, 着实令人难以看懂。

不过,这些“亮丽”的成绩单背后,隐藏着的是拼多多花样百出的营销套路,比如大家熟知的 “多多果园”“砍价免费拿”“分享得好礼” 等一系列活动。活动虽然形式创新,不过仍然抵挡不住用户“质疑”的声音,许多网友甚至评价: 不仅非常坑,还把其他平台带歪了,直接卸载。 也有网友认为:拼多多的营销套路违背了商业诚信。

而且最近还有用户直接起诉了拼多多,报道称:

然而,我们从拼多多的官方微博发现,拼多多给出的回复是“ 活动真实有效哦,已经送出了709万件了”。 对于此现象,本人认为还是应该辩证地看待:

十几年前,淘宝开启了中国的电商互联网时代,不仅方便了网民的购物生活,而且进一步拉低了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然而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拼多多于2015年起步,创新推出拼团购物新模式,并通过病毒“裂变”式营销,迅速占据了县域农村的广阔市场,甚至连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人手注册了拼多多客户端。

不过,虽然拼多多的营销方式有些极端,甚至引起了一些群体的极度反感,我们还是要看到它为低收入群体做出的“让利”,去年8月,拼多多公布的财报显示, “百亿补贴”实施一周年后,平台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高达91.14亿元,同比净亏损4.11亿元。 而且还通过平台帮助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户销售农产品。

我们通过最新一期拼多多的财报可以发现,平台的活跃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电商巨头阿里,且仍然有持续增长的态势。那么很多人会问: 拼多多会不会发展到后期,补贴力度越来越小,割用户的韭菜呢?

答案其实很明显。 一方面,拼多多所说的“长尾”活跃用户数其实水分还是挺大的, 比如平台存在大量的刷单、大量的商家、一个人甚至可以开10个店铺,而且通过朋友分享的链接点击后,产生的推广用户流量也十分可观,只不过这类“被营销”的用户不一定会“买账”,顶多就是帮助朋友“砍一刀”,随即便卸载软件。

另一方面,拼多多的营销模式还是非常粗犷。 对于阿里而言,如今已经坐拥线上线下各类商超,以及菜鸟驿站等自营或控股物流体系,对于京东而言,更是已经在全国140余个城市推出的时效承诺服务,这些都是拼多多的短板所在。就目前而言,拼多多还仅仅停留在最原始的 “购物-分享-砍价-拉新户” 等低附加值的营销模式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4883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