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男女大学生就业观对比研究的论文资料,急救呀~

关于男女大学生就业观对比研究的论文资料,急救呀~,第1张

序号 依托单位 一级学科 具体方向 项目名称

1 信息工程学院 120 120.99: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其他学科 基于NIOS-II的汽车报站器设计

2 信息工程学院 140 140.4599:电子物理学其他学科 太阳能—超级电容充电器的设计制作

3 理学院 140 140.505:低维物理 Co(OH)2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与性能表征

4 理学院 140 140.5099:凝聚态物理学其他学科 Ni(OH)2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光学性能研究

5 理学院 140 140.5099:凝聚态物理学其他学科 Bi2Te3 低维纳米结构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6 理学院 140 140.5045:薄膜物理学 脉冲磁控溅射制备二氧化钛(TiO2)薄膜及其光谱特性研究

7 理学院 140 140.505:低维物理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热电材料Bi2Te3纳米线

8 理学院 140 140.3055:激光物理 水下脉冲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和空泡运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9 理学院 140 140.505:低维物理 低温热电材料Bi100-xSbx纳米线的制备和表征

10 理学院 140 140.505:低维物理 金团簇几何结构和电子特性理论研究

11 理学院 140 140.505:低维物理 有机分子物理性质探究

12 理学院 140 140.3025:光谱学 蒙药材阿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

13 理学院 140 140.3025:光谱学 纳米颗粒CuS在THz波段的光谱响应

14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50 150.251:化学分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孕前和不同孕周妇女人体微量元素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

15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80 180.514:植物生理学 表达Th-DREB1E转基因拟南芥生物学特性及逆境响应研究

16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80 180.1755:毒理生物化学 三聚氰胺对小鼠各组织器官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影响

17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80 180.712:细胞工程 华北八宝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18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80 180.172:多糖生物化学 广西石崖茶多糖的提取及分析

19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80 180.511:植物化学 黄花蒿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抑菌作用的研究

20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180 180.37:分子生物学 华支睾吸虫与赫哲族人群协同进化的研究

21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 350 350.1:药物化学 花色苷抗氧化药物有效成分三维微观结构的模拟研究

22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 350 350.1:药物化学 香豆素类抗氧化药物有效成分的分子建模及最优构象确定

23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50 350.1:药物化学 民族药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24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430 430.552: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介孔分子筛对少数民族地区天然产物中有效成分的吸附、分离及组装研究

25 信息工程学院 510 510.501:有线通信技术 迷你型室内USB温湿度测量仪

26 信息工程学院 510 510.5015:无线通信技术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偏远山区监测野生植物的研究

27 信息工程学院 510 510.101:电子电路 小功率风力发电蓄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28 信息工程学院 510 510.805:机器人控制 音控智能狗的研发

29 信息工程学院 510 510.105: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 智能型教室节电开关

30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610 610.201:大气环境学 PBDES经呼吸途径暴露水平的研究

31 管理学院 630 630.4015:经营管理 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制造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32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720 720.4599:伦理学其他学科 关于复兴成人礼的必要与可行性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

33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730 730.2799:基督教其他学科 初探基督教的入世桥梁——以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参与团契活动的调查为例

34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730 730.17:原始宗教 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教祭祀仪式及其社会功能研究——以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祭天、祭风和祭署仪式为例

35 外国语学院 740 740.5011:英语 如何使中国大学的英文网站与国际接轨——中外大学英文网站的对比研究

36 朝鲜语言文学系 740 740.4535:朝鲜语文 东北地区朝鲜族学校朝汉双语教学情况调查研

37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750 750.37:中国民间文学 千里寻梦朱仙镇——探究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学意蕴及其创新状况

38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750 750.37:中国民间文学 关于北京名胜景点楹联文化的现状和校注

39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750 750.11:文学理论 当今中国小说“去精英化”问题的研究——以1998至2008为限

40 朝鲜语言文学系 750 750.99:文学其他学科 关于延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以民俗剧为主要考察对象

41 历史文化学院 770 770.7099:专门史其他学科 人口外流对鱼木寨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42 历史文化学院 770 770.702:文化史 江西畲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和思考————以贵溪县樟坪畲族乡为例

43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770 770.99:历史学其他学科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保护与开发模式

44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2914:国际贸易学 陕西省西安市机械行业出口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以西安北方秦川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45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13:宏观经济学 宝鸡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调研

46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99:经济学其他学科 电子书阅读机获得学生市场认可的约束条件调研分析

47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13:宏观经济学 对北京高校的学生关于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观的变化趋势的调查(以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48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717:财政管理学 贵州省基础教育转移支付效果的研究--------以独山县打羊乡为例

49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572:农村产业经济学 中国农用地流转过程中收益分配模式的探讨——以重庆长寿区农用地流转为例

50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572:农村产业经济学 北京市昌平区香堂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新模式

51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13:宏观经济学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途径研究

52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2914:国际贸易学 金融危机对云南省花卉出口的影响——以通海花卉为例

53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2914:国际贸易学 金融危机下广东玩具生产企业的出路——以东莞玩具出口为例

54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99:经济学其他学科 产业结构重塑对灾区经济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为例

55 经济学院(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790 790.733:信贷理论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

56 管理学院 790 790.593: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民利益影响研究

57 法学院 820 820.3055:刑法学 延边地区留守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58 法学院 820 820.3035:婚姻法学 《婚姻法》在撒拉族穆斯林群众中的适用状况调查——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为例

59 法学院 820 820.104:法社会学 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性争议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对策——基于北京市海淀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研究

60 法学院 820 820.3099:部门法学其他学科 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一以河北霸州民办养老院为例

61 法学院 820 820.302:民法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现状和法律制度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市香堂村、韩村河等为例

62 法学院 820 820.99:法学其他学科 关于湖南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矿难“赔命价”的调查与研究

63 法学院 820 820.303:劳动法学 黑河口岸对俄出境务工人员劳动权保障现状调查

64 法学院 820 820.304:民事诉讼法学 医疗纠纷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适用研究——以北京市、河南省永城市、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地区为例

65 法学院 820 820.3025:经济法学 民族地区性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研究——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66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840 840.99:社会学其他学科 大瑶寨传统医疗制度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博弈——以广西省桂林市兴安县漠川乡显里村为例

67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840 840.61:组织社会学 新课改方案中劳动技术课对解决“三农”问题作用研究

68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840 840.99:社会学其他学科 新农村建设中宗教与村民自治——以宁夏吴忠市高闸镇周闸村为例

69 理学院 840 840.3799:文化社会学其他学科 我国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以贵州省黄果树管理区白水镇新寨塘水井地为例

70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850 850.5: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散杂居回族社区清真寺在城乡一体化和族际互动背景下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以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为例

71 马列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850 850.101: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 国内中文民族主义网站研究

72 马列主义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850 850.5: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 僜人女性社会地位研究

73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850 850.99:民族学其他学科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比丘尼——以峨眉山伏虎寺为例

74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850 850.103:民族经济 关岭布依族传统竹编工艺资源及开发调查研究

75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502:广播电视理论 电视传媒对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研究-以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嘠洒镇花腰傣文化为例

76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99:新闻学与传播学其他学科 藏族题材电影中的藏民形象分析

77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602:传播理论 广告对少数民族地区青年人服饰观念的影响——以湖南省凤凰县18-25岁消费者为例

78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6099:传播学其他学科 WEB2.0 环境下的网络事件营销

79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602:传播理论 广告对少数民族生活形态的影响的研究——以大理白族居民的消费行为为例

80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99:新闻学与传播学其他学科 民族文化的产品化和品牌化问题

81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99:新闻学与传播学其他学科 2008年中国企业网络危机公关调查研究

8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6099:传播学其他学科 北京市海淀区高校校园报纸传播效果研究

83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99:新闻学与传播学其他学科 自然灾害对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影响研究-------以汶川地震后对绵竹年画的保护和传承为例

84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860 860.6099:传播学其他学科 2000——2008年本土企业网络口碑营销类型与效果调查研究

85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870 870.5:博物馆学 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博物馆传播学为立足点

86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870 870.5:博物馆学 旅游业发展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申遗后的大足石刻为例

87 教育学院 880 880.24:教育社会学 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师资队伍重建的调查研究

88 教育学院 880 880.51:普通教育学 教师有效关爱和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 ——以安徽省铜陵县太平中心小学“妈妈老师”戴春霞为例

89 教育学院 880 880.27:教育心理学 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半教半农”教师心理状况研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高坪镇为例

90 理学院 910 910.45:人口统计学 壮汉民族平均预期寿命差异性的统计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为例

去云南拍婚纱照挺漂亮的。在艾琪视觉摄影拍的,拍了好多丽江的景色

拉市海的景色最美了。跟在我们老家拍的感觉完全不同,表情自然,特别是婚纱与景色结合的感觉。然后在网上选片,产品是给我们快递到温州的,很方便,一次性收费性价比也比较高,没有坑,楼主慢慢选,这个不能着急的。

台湾是我国较早发展民宿的地区,近年来,大陆的民宿开始迅猛发展,目前民宿主要分布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南方著名景点和旅游目的地城市,如杭州、丽江、大理、阳朔等地,具有天然的“地利”,民宿数量增长较快,品质也很高,已经成为当前国内旅游住宿的一大趋势。

现有农家乐逐步淘汰,加速提档升级

国内农家乐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四川地区,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而闻名。这是依托乡村资源,提供一系列餐饮、休闲、住宿的旅游服务产品。农家乐更强调功能的实用性,在设计风格、装修格调、主人文化等方面考虑较少或没有考虑。关于民宿与农家乐的区别也一直是行业内被谈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民宿和农家乐的区别,尚停留在“是否有独立的卫生间”。

从早期的发展来看,农家乐不仅能提供当地特有的体验活动,还结合了地方资源,并能凝聚地方向心力。但随着后期“遍地开花,一拥而起”的急剧发展,个体经营的局限性让农家乐逐渐出现了一些诸如缺少规划、缺乏乡村文化内涵、缺乏前瞻性、同质化、发展后劲不足、经营者素质不高、服务市场意识不强等问题。

而民宿,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住宿方式,它有别于传统酒店、饭店、宾馆,也有别于简单体验乡土风情的农家乐。它不仅可以满足基本的餐饮住宿、文化休闲需求,还能让游客与民宿主人有更深入的交流,获得新的体验与认知,形成新的人际关系。并且,通过意境的营造和建筑品质的提升,给游客带来比传统农家乐更高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更潮的硬件设施与服务、更好的精神享受与住宿体验。

当下的旅游消费市场,70、80、90 后正在成为社会的主力军。这类人群受教育程度高,平日工作压力较大,对于“健康”和“幸福”的概念,有着与上一辈人完全不同的理解。他们消费更加理性,更追求内涵、品质和服务,更懂得生活。民宿模式恰好符合了他们追求自我解放的需要,同时满足人们追求情怀的需求。因此,随着个人度假旅游市场逐渐发展,居民旅游深度和频次的不断增加,中等水平以上的民宿数量会不断上升,而传统的农家乐由于资金不足、技术欠缺、文化缺失将慢慢失去竞争优势,逐步被市场淘汰或转型向更高层级的民宿靠拢。

民宿市场竞争加剧,价格回归理性

目前,民宿的市场价格普遍较高。人均单价在500元以上,几乎接近国内普通五星级酒店的均价,精品民宿更是接近2000元左右。造成如此高价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市场的稀缺性与消费者的尝鲜心理,使民宿市场火爆;

第二、民宿打造过程中,很多精细化的设施会提高运营成本;

第三、民宿的住宿容量小,又带有非标准性特征,因此,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将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第四、一般的酒店开发者都具备较多的产业链相关资源,而个体民宿投资者往往需要自行设计、自主经营等,这无形中会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

此外,还存在一部分民宿定价过分文艺化、噱头化。动辄每晚几千的房价,功夫全花在装修上,文化内涵却单调雷同,缺少了民宿本身情怀涌动的核心本质,远离了大众,演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乡村酒店、会所”。

随着社会资本的涌入,民宿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由于民宿可简可繁,可小可大,投资方式简单,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大量民宿产生。根据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发布的《民宿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民宿客栈达到20万家,同比增长超过300%,民宿总量急剧增加,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比如云南楚雄的黑井古镇因为饱和度太高,为了争取游客资源不得不保持低价经营。

因此,随着民宿供给市场的日益见顶,民宿产品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在未出现新的消费升级点的情况下,民宿客房的均价可能会受制于行业竞争而逐渐回归理性,处于下行,然后维持在一个合理稳定的价格区间。

民宿+传统观光类景区协同发展

国内传统的4A、5A级景区大多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在带动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在资金、政策、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较大。比如:几乎各个知名旅游景点都有便利的旅游交通线路直达景区,源源不断的传送大量的游客。但依托于品级较高的自然风光、人文遗迹的传统景区,还停留在观光游览的方式,在深度体验及旅居生活的理念、基础设施的容量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充分。随着景区知名度的逐渐提升、旅游消费的升级,体验式旅游渐渐取代观光型旅游,一些景区或受制于自然资源保护限制,或因当初未充分考虑景区远期的增长容量,因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升级和补充。最明显的就是,住宿服务设施逐渐饱和甚至达到极限,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

而在传统景区周边,分布着大量村庄,这些村庄内部大多道路狭窄、崎岖不平,网络也未完全覆盖,缺乏停车场、指示牌、消防设施等,零星的住宿也仅仅是以自主经营:类似招待所性质的快捷旅馆、农家院为主,卫生条件差、住宿餐饮标准不达标,仅能提供简单的餐饮、小吃或旅行装备的简单贩卖服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宿。因此,无法充分享受景区的溢出效益,取得中高端消费者的青睐。未来民宿可以根据传统景区边缘的村庄,利用闲置民房,开发建设民宿。这样,一方面可以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设施的完善,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的销售,促进乡村旅游及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旅游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压力,迅速扩大和提升旅游景区的接待服务功能,从而促进传统景区从单一观光向多角度观光、从一日游向多日游、从忙碌游玩到放松身心、从低层次消费到高层次满足、从来一次到来多次的转变。

民宿产品特色化,产业集聚化

从整体来看,我国民宿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硬件设施上高度雷同,相互抄袭,缺乏特色;休闲体验上,主要以观光、采摘等简单的农事活动为主,缺乏对民宿核心价值“闲适”、“分享”、“体验”的挖掘;旅游情怀上,入住游客与民宿主人的交流欠缺,背离了民宿“主人文化”情怀的内涵。这种现状无法满足旅游者们日益增高的旅游需求,制约着整个民宿行业的发展。因此,在下一阶段,民宿产品的特色化和集聚化将成为阶段发展的重点。

特色化方面,民宿经营服务将回归“民”的本质内涵,在主题风格、文化体验、特色服务上更加体现民宿主人的个性化,将民宿主人的审美趣味、生活态度融入到与游客的互动交流中。如台湾民宿的个性化服务:民宿主人根据当地食材亲手做早餐,把客人当朋友,分享他们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私房景点,带客人旅行,亲自解说当地人文生态等。民宿主人具备艺匠精神,不断追求极致美感,真正做到“卖生活”而不是“卖房间”。文化产品体验上,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乡村艺术文化、风俗习惯等都会引起游客的极大兴趣,这也是民宿可以包装凸显的特色。未来民宿可结合当地特色资源,针对不同主题,开发深度娱乐休闲体验。产品类型可涉及养生保健、乡村休闲、民俗娱乐、艺术课堂、文化沙龙、野外扩展、水上项目等。针对高层次旅游者需求,定制个性化旅游产品,如滑雪、登山、滑翔、野外生存等也会相应出现,并逐步向产品专业化、品牌化的成熟阶段发展。

集聚化方面,民宿的集聚化并不是产品标准化的复制集合,而是产品特色各异的互相补充聚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4972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