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转变营销模式 蓄力长远发展

房地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转变营销模式 蓄力长远发展,第1张

近日,各地在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分类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维护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目前,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陆续复工,一方面加快推进和实践线上营销模式,保“钱袋”应对当前挑战;另一方面持续加强土地储备,添“粮草”蓄力长远发展。

多地出台政策 保持市场平稳

疫情发生以来,在房地产用地及开发建设领域,各地采取了土地出让中止、建设项目暂停、复工延期、售楼处暂时关闭等一系列措施。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运转也一同经受着考验。

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多地也在有序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复工复产。

2月21日,河南省住建厅、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的若干意见》。从复工复产、为企业减负、信贷支持、住房公积金服务、防疫支持、防范法律纠纷等六方面出台了18条具体政策,以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2月24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分类有序推动建设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方案》,持续抓好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序推动建筑业企业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工作。

近日,江西省住建厅发文要求,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建筑企业复工复产,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坚决把疫情对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影响降到最小。

一位房企负责人表示,当前房企最难的是现金流短缺。弥补现金流的主要途径是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降低预售门槛、提早开工复工、保障建材供应、畅通物流运输、延缓偿还债务、延后税费缴纳等,帮助房企增收节支。他认为,相关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增加企业投资信心,扩大市场供给,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确保房企持续稳健经营,对于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的同时,业内普遍认为,房地产企业现阶段还是要打开销售回款的通道,尽量保持较快的去化速度。另外,就是拓宽融资渠道,在资金层面上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融资扶持。

房企谋变求存 蓄力长远发展

此次疫情,对房地产企业来说,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房企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

为应对售楼处关闭,促进市场活跃,一些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变营销模式,开通商品房线上售楼平台,运用互联网平台的力量,发挥在线售楼平台优势。同时,结合推出各种优惠措施,在特殊时期里积极应对变化,主动拥抱变化。

自2月13日起,恒大全面实施网上购房,并于18日启动75折特大优惠。据恒大统计数据显示,13日至15日网上认购累计47540套。截至18日,恒房通平台6天累计网上认购房屋68019套。到本月29日网上认购将达到15万套。

此外,融创御河宸院借助贝壳VR售楼部线上开盘,推出1472套房源,当天在线认购突破千余套。

房企内部人士说,大家的共识是疫情只是短期影响,线上营销主要是蓄客和预收订金,为后期销售落定创造条件。

“互联网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地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而中国的购房群体已经往新的趋势上来转移。”空白研究院创始人杨现领认为,线上交易将为整个行业带来阶段性的或者趋势性的结构性变化,重新塑造或者重新定义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未来。

房企在推进转变传统营销模式的同时,近期也开始在土地市场上活跃起来。

2月25日,华润+北科建+中交联合体以76亿元拿下北京海淀一宗地块,该地块的起拍价为60.34亿元,溢价率25.95%;2月18日,绿城斥资80.48亿元竞得北京两宗不限价宅地;2月14日,绿城以63.6亿元竞得一宗地块。据统计,从2月11日开始,北京已经进行了四场土拍,累计出让10宗地块,总计439.89亿元,绿城、首开、中交、首创、住总、华润、北科建、北京建工等均有所获。

除北京外,20日,香港怡和集团附属香港置地联合体以310.5亿元竞得上海徐汇滨江西岸金融港地块,并一举刷新内地土地总价纪录。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对此表示,近期拿地活跃的都是一些央企、国企以及地方性优势企业,在资金上较为充裕。目前土地价格相对合理,形成了拿地窗口期,账上有余钱的房企自然会出手。

“越是处于头部的房企越是在抢先拿地。”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趁着当前好的时机去获取成本低、位置更佳的优质地块,布局未来,是房企下一个阶段能否实现更大规模化的突破和弯道超车的先决条件。

本报记者 高莘

“对大部分疾病负有责任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反过来又被如此深远地改变了人的生活的文明所塑造。”

“如果说社会进步了,那也是所有社会成员合作努力的结果。”

——《疾病与人类文明》

亨利?欧内斯特?巴格里斯特

在工信部2月11日召开的全国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推动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企业的复工复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而在汽车产业中,汽车整车制造商便可称为“关键核心环节企业”。自从国家开始遭受疫情的考验至今,这些整车制造商便一直在做三方面主要工作:捐资捐物、自身防控、复工复产。2月13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每月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得知,截至2月12日,在全国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复产,占生产基地总数的32.2%。

但是,对整车制造商来说,复工复产也面临着重重挑战。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所说,汽车企业生产进度受阻,主要有以下原因:各地出台延迟复工通知、员工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人员防护物资不足难以支撑复工需求、物流运输不畅通。此外,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危机也对零部件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整车企业的复产。在这样的情况下,记者通过对国内几家主要的汽车企业采访得知,目前,企业主要以复工带动复产,在复工的同时为复产做好一应准备。对汽车企业和中国的汽车人来说,这次的疫情无疑是场考验,也是一场练兵。

汽车企业不畏挑战

记者在2月10日拨通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昊的电话,当时已经下午两点钟,陈昊刚刚结束了中午的会议,下一个会议在两点半。面对疫情,东风日产成立了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从1月23日起就开始每天开例会。他们的工作小组分为12个,负责不同的业务领域。陈昊说,每天他们都要对12个小组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确认。而他们的工作也都围绕着人的安全展开,不管是在春节假期内还是在对复产进行准备工作时。他说:“小到一个个人,大到一个国家,都在确保一个‘平衡’,既要确保人的健康,又要尽快恢复经营次序。一个企业放在大社会里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位于江苏常熟的奇瑞捷豹路虎表示,他们要做好六个到位才能向属地政府提出复工申请,经属地政府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工生产。这六个到位包括,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教育培训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厂区管理到位和企业承诺到位。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雪峰说,任何管理模式都应该契合现实的需要,从行业角度来看,汽车产业的研发、采购、供应、生产和营销是一个封闭性较强的成熟产业链,各业务板块的管理办公机制经过多年验证,总体来讲已非常成熟和高效,而这次疫情的持续影响,也可视作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各个厂商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反应能力的考验。

远程办公提升汽车企业管理水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次复工复产中,远程办公能力成为了车企的挑战,同时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作为身处疫情腹地的神龙汽车,因为是中法合资企业,总部设在武汉,品牌部市场部在上海,销售部各大区员工遍布全国,法方股东总部在巴黎,PSA亚太研发中心在上海,所以在平日,该公司的很多重要业务和会议都会通过远程办公的形式合作推进。所以,这一次,也让神龙公司意识到,这种已经习以为常的现场办公和远程办公相结合的方式在未来非常有坚持的必要。

“汽车产业是一辆快速行驶的列车”

“汽车主机厂、经销商、供应商、消费需求共同组成了汽车产业这辆高速奔跑的列车,一环套着一环。”陈昊对记者说。据了解,东风日产仍在对整体市场环境及整体产销进行研究。受疫情的影响和各地方政策的不同,供应链的情况每天都在更新,这为汽车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带来考验。因为政策的不断更新导致供应商复产情况的变化,从而供应链管理信息也要随时修正。同样的,经销商的开业也要依据疫情的发展和各地政策而变化。此外,经销店的客流也直接会影响到生产计划。

在采访中,这些制造商们都表达了对全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信心。他们同时认为,随着疫情的逐步退去,中国的汽车市场或许会迎来新的增长拐点。而到时,消费者对汽车的诉求点、购车方式,汽车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或许都会发生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499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