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编程交换芯片构建的星融云网络

基于可编程交换芯片构建的星融云网络,第1张

基于可编程交换芯片构建的星融云网络

在云网络中,组成最底层网络的交换机实际上在不同的部分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云网络实际上对这种不同的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下图所示的云网络中,所有交换机实际上被分为三个不同的角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叶子交换机通常部署在每个声卡机架的顶部,因此也称为ToR交换机):

1).脊柱交换机,构成云网络的技术骨干交换机。

2).ServerToR,位于物理网络机柜顶部的交换机,将所有网络服务器连接到云网络。

3)GatewayTOR,位于网关设备服务器机柜顶部的交换机,连接云与外界(互联网或云的其他部分)。

不言而喻,三个人物角色在云网络的不同部分有不同的日常任务,他们要解决的总流量的特点和他们要花费的硬件平台的配置都是不同的。在传统的交换芯片网络中,人们只用一套固定的解决逻辑来解决这种不同的需求,但在可编程交换芯片网络中,情况就不同了。

在以可编程交换芯片为核心的交换系统软件中,业务流程和监控软件不再受最底层芯片工作能力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开发、设计和定制。根据不同需求和不同场景,定制不同的消息格式解决方案和转发逻辑,使芯片的三条生产线协同工作,在不破坏系统软件整体特性的情况下,在芯片的消息格式转发中完成本场景的需求,从而大大提高系统软件的整体效率。

可编程芯片可以为不同角色的交换机分配不同的转发逻辑和硬件平台配置:

1)对于主干交换机:最重要的日常任务取决于显示一个简单的、螺旋电缆三层多路径转发安全通道。另外,在Asterfusion的协议无限云网框架中,规定可以承载二层转发表项的大负载就足够了。

2)对于服务器ToR而言,最重要的日常任务取决于展现对虚拟测量连接点的全局认知,卸载和转发虚拟网络。另外,在Asterfusion的协议无限云网框架中,只要求其能够承载本地二层转发项。

3)对于网关ToR来说,最重要的日常任务取决于承载负载、解决网关ip中复杂的 *** 控、转发对策以及大型空机房中路由器的工作能力。另外,在Asterfusion的协议无限云网框架中,对于其二层转发表的工作能力极低。

自然,在该框架中,人们可以彻底选择集中式或分布式系统的实体模型,并将NAT、SLB等一些功能扩展到网关ToR和/或服务器ToR。

星融云网络中的交换机产品全部采用可编程芯片架构。交换系统软件的开发者根据可编程交换芯片所呈现的高级计算机语言,按照顶层业务管理系统的要求,开发出所设计芯片的报文格式解析和转发逻辑,然后将该逻辑免费下载到可编程交换芯片的解决方案生产线上,使可编程交换芯片按照定制的步骤解决网络总流量和报文格式。从其逻辑和实际效果来看,可编程交换芯片不仅是一级交换芯片硬件配置的技术发展趋势,也是SDN这一核心概念在支撑点网络硬件配置芯片上的突出创新。可编程交换芯片使网络在保持优良性能的前提下,前所未有地逼近软件定义的未来发展趋势。

因此,云计算技术的运营商可以根据荣兴Asterfusion的云网交换机,轻松构建手机软件可编程、按需定制的云网,在云上搭建业务流程的灵活智能的网络服务平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00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29
下一篇 2022-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