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季翻番,在收入问题上腾讯云如何体现发展质量优势?

连续三季翻番,在收入问题上腾讯云如何体现发展质量优势?,第1张

连续三季翻番,在收入问题上腾讯云如何体现发展质量优势?

文|曾铃

来自|高新翔灵(xiangling0815)

发大财的互联网大佬会吸引无数双眼睛的目光。第三季度腾讯24%的超估收入环比增加。不可避免地被大众媒体感叹腾讯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同时也总是被挖一些奇怪角度观察没落的好人忽略。

在纷繁复杂的财报数据信息中,有一个数据信息应该是最受关注的:从不多谈实际收入标准值的腾讯云,从未听说过“今年前三季度收入超过60亿元”的公布数据信息。

2020年腾讯发布的两份财报中,云服务器的收入在这里的前两个季度翻了一番。这次已经是第三季度翻倍了。现在终于要发布具体营收了,可见“60亿”里有很多小故事。

云计算的“收益”不仅仅是大账号PK

在各种新闻媒体的评测或PR稿中,技术有多强大(AI、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技术、5G……)和绿色生态有多丰富多彩、有多吸引人是最常被讨论的话题,而收益问题却很少被云计算厂商讨论(只公布大数字),这意味着大家已经对各地的技术、协同绿色生态思想等话题讨论惊叹不已。

云计算的收益其实是一个很难讨论的话题。

在这个增加收入和市场份额的商业过程中,制造商必须在短时间内持续购买IDC和网络服务器,以赶上销售市场的步伐。这些机器设备大多非常昂贵,创业者不需要考虑。即使是巨头也要花很多钱不断增加xen、kvm、hy等必须付费的硬件配置(最典型的就是网络服务器和集成ic)和专用虚拟化工具(硬件配置和工具软件也可以自己开发),但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谈的。

此外,云计算的维护成本相当高。早在十年前,世界云计算就已经有6.23亿千瓦/年的用电量。加上人工服务和平时的维护,费用是显而易见的。某巨型云计算厂商7-11月第一季度亏损11.65亿。

归根结底,云计算无论如今多么辉煌,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资金投入和长期盈利的行业。在公司级销售市场远未发展的现阶段,这类物品的收入似乎并不是很重要。毕竟云计算还没有进入“资金投入到位,客户边际收益增加,迅速下降”的舒适环节。

但是,我觉得收入的意思是没有意义的。不仅仅是大账号的PK。

综合IDC2020年7月发布的《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以及已公布的各种云计算的营收数据信息,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同样百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腾讯云产生大量的营收(每百分之一产生5.83亿的营收,而可比厂商只有3.23亿)。代表这一点,腾讯云对云计算销售市场的相对市场份额和收入市场份额进行了转移,提示了总产出中“销售市场占多少,收入占多少是相对的,至少不会相差太多”的广泛数据信息规律性。腾讯云摆脱了,相对较低的市场份额创造了相对较高的收入。

所以收入数字越来越有意思。一方面,巨大的绝对值和各种为了营收的资金投入,让中小云计算厂商的机会越来越小;另一方面,规模以上的云计算游戏玩家,由于销售市场和收入市场份额的转移,可能仍然会有很大的变化。

客户质量高,腾讯云的明显“相对优势”?

我们知道,市场份额是由公司产品的总销售额和这种商品的总销售额决定的,总收入是每种商品的总销售额和价格的乘积。

虽然现阶段并不清楚腾讯云的实际市场份额,但是从总收入的角度来看,如果加上腾讯的客户数量,可以判断腾讯云的客户付费率非常好,客户质量非常好,也就是中后期的付费意愿会非常强烈。

就像两个大型商场,一个肉菜市场大,一个地面利用率高。腾讯云现在主要表现为“地面利用率”高,潜在付费意向最少。

2020年5月,2018腾讯云未来峰会在广州举行。腾讯云高级副总裁谢岳峰讲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历史时间机遇”的英雄诗句,但简单翻译他的说法,只是客户需求的增加(从简单的IaaS到整体解决方案)。我们要把产品做得更深,和合作伙伴有更深的联系。

有趣的是,客户的需求是从底层到解决方案,这就是所需的转化。也说明积极拥抱这种转型的腾讯云,在客户质量上越来越高。毕竟客户要付出很多钱,客户要和腾讯云大量沟通而不是线上付费vip会员协作,这样客户粘性才足够提高。

长期以来,腾讯云一直觉得客户的要求是“向上”的。对外开放宣称“打造了包括OEM、协同解决方案、新项目、服务项目、转售等五类合作模式在内的技术创新合作伙伴绿色生态管理体系,实现了与合作伙伴的共赢”。

这就促使腾讯云不仅要像以前一样玩IaaS,还要在业务流程上做一些延伸。如果合作方要求,会增加一些自主创新的玩法,比如协助OEM(一种专业代工生产的产业链模式,通常涉及到和很多客户的谈判合作)做CRM(客户协会智能管理系统)。OEM通常迫切需要该系统的软件,可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市场开拓的高效率,应属于SaaS服务项目)。

这一方面说明,在腾讯云,云计算不仅会精准定位“公用事业”等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会渗透到客户运营中。另一方面,腾讯云作为云计算服务平台,有自主创新和扩展的途径,但并没有积极尝试与PaaS和SaaS做生意。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其实很多云计算厂商走的路才刚刚开始进一步分裂。有些厂商在商业逻辑思维上还是一致的,他们很快就吸纳了“小批量”的客户。一些厂商在协作上更多的是未来技术期的紧密合作,而腾讯云则是盯着这些有深度需求的客户。

不能说谁对谁错。至少,随着信息时代的进一步超级进化,当“使用云服务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不是一个时髦词汇的时候,拥抱更复杂的用户需求可能是一种更合适的发展趋势。腾讯云似乎在期待一些合理的布局,但最终的结果只看销售市场的测试。

腾讯云,大量室内空房间

在腾讯财报披露腾讯云营收之前,腾讯云本身的精准定位也发生了变化。国庆假期腾讯机构产业结构调整中,腾讯云成为腾讯产业互联网重点工作组CSIG的关键。在腾讯的概念玩法中,这类主战场业务流程的“收益”并不“简单”。

在腾讯,一个有趣而不寻常的情况是“主业”无利可图,无利可图。无论是PC时期的QQ,还是移动互联网时期的手机微信,它们的使用价值完成,都是基于社交媒体绿色生态的总流量,并注入到腾讯的每个产品系列中。

腾讯几千亿的消费互联网科技王国,靠的就是手机微信,但手机微信这个社交媒体本身并没有多少“营收贡献”(付费本身不能算作社交媒体的一部分)。不能不考虑手机微信的收入,手机微信是腾讯的商品,给腾讯客户带来连接价值。换句话说,考虑它的收入是错误的。

未来腾讯云将全程拥抱产业互联网,这与QQ和手机微信的市场定位类似。其精准定位是为客户、顾客、合作伙伴、制造业带来使用价值,具有承包消费互联网技术和产业互联网的功能。

事实上,随着全世界产业链转型发展的浪潮,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正如著名调查机构IDC所说,这些正在寻找产业互联网步伐,努力实现转型发展的传统行业,必须有一个具备强大技术工作能力的智能系统云服务平台和丰富多彩、完善的绿色生态管理体系作为支撑。

这恰好是腾讯云的优势。

自2014年以来,腾讯云已有2000多家合作伙伴,60多个解决方案,典型包括智慧零售服务(如永辉智慧门店及各类应用)、金融信息服务(如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合作)、公共文化服务(如公安云、政务云、工业云)。特别是数字广东)、文化旅游产业服务项目(如与云南省、重庆市合作的“一部手机游云南”、“一部手机游武隆”等)等。此外,腾讯云还深度涉足工业生产、房地产、小型汽车、生物基因等行业。

在财报公布后的例行管理层电话会议上,腾讯CEO刘炽平觉得,为制造业和客户创造财富的工业互联网,“未来一定会有商机”,而工业互联网最初的周转机会来自云业务流程。“腾讯的云服务器提升非常快,市场份额不断增加”。

综合来看,自身对互联网融合行业“商机”的精准定位,腾讯云的营收被“拆分”为两部分:

可以比较,比如“60亿人民币”,这涉及到外部市场竞争,所以一定要尽力把大数做大,提高客户质量;

不能考虑的是腾讯云的云计算为腾讯的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创造了多少使用价值。这些的实际意义并不低于可衡量的收入。是一个长期的机会,看似高不可攀却很实用。看看微信就知道了。

转过身来,在腾讯的财报中,只有腾讯云“一季度三个季度持续增长”、“60亿人民币”这样一个关键词,只是一个开始,这是腾讯对未来云市场想象的起点,除此之外,还是一种表达腾讯云更高质量发展趋势和更为关键准确定位的心态。

[结束]

曾湘玲

1好奇心日报、品途商业评论等2017年度十大创作者;

2.虎啸奖评审团;

3AI互联网媒体《智能量子论》创始人;

4.作家:【移动互联网新形势下的商机】等畅销书的创作者;

5.《商业》、《商业评论》、《销售》、《市场》等近十家杂志的软文作者;

好奇心日报、佩奇、虎嗅等近80个栏目的6位创作者;

7“脑星”(脑匠),定义明确,演变为“自媒体平台”,成为制造业。

现为“今日头条问答签约创始人”,多家高科技智能企业顾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0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30
下一篇 2022-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