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第一股”带来的光环背后,行业始终摆脱不了的“垃圾食品”标签,以及近年来各种网红品牌对卫龙市场的侵蚀,都是创始人刘卫平心中难以消弭的隐忧。
| 作者:王喆宁
小浣熊、无花果、托肥......相信这是当年很多“80、90后”放学冲向小卖部的动力。
提起课后小零食,就不得不提当年五毛钱一包的“辣条们”,其中受欢迎程度一骑绝尘的,当属“行业扛把子”——卫龙。
作为很多人童年的回忆,卫龙这些年不仅成为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甚至走向国际市场,在海外购物网站上卖出“天价”,成为“网红”国货。
在创立近20年之后,近日,卫龙正式提交赴港上市招股书,开启上市进程。此前的3月31日,卫龙已完成Pre-IPO融资,以每股成本4.48美元募资5.49亿美元。卫龙总股本20.93亿,以此次融资价格估算,卫龙整体估值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一旦成功IPO敲钟,卫龙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辣条第一股”。
但即使上市,也不意味着高枕无忧。辣条始终摆脱不了的“垃圾食品”标签,以及近年来各种网红品牌对卫龙市场的侵蚀,都是创始人刘卫平心中难以消弭的隐忧。
酱干手艺传承自老妈
虽然很多人熟知卫龙的名头,却鲜有人了解创始人刘卫平的背景。
1978年,刘卫平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他的家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的创业方向。
平江县虽然坐落于小山坳中,但有着悠久的酱干豆制品制作 历史 。
据《平江县志》记载,早在300多年前,平江酱干就被清朝列为宫廷贡品。因此,当地几乎人人精通酱干制作的手法。
刘卫平小时候跟着妈妈学了不少手艺,也吃了不少苦。
除了学习大豆的筛选、浸泡、酱干卤制等工序,他还经常挑着扁担,走十几里的山路,把家里生产的酱干,背到公路边吆喝售卖。
高中毕业后,他选择随着打工浪潮南下。在广东打工时,他看到几千人的工厂被管理得井井有条,机器生产效率很高,随即被激发出创业的想法。
正逢1998年平江县遭受巨大的洪涝灾害,农业产量深受其害,原本作为酱干制作原材料的大豆,从7毛多钱一斤,瞬间涨到1.5元,酱干行业陷入危机。
当地作坊的师傅们,为了应对大豆价格的暴涨,想到用平价材料来代替。于是,面粉、面筋成了全新的原材料,被做成一款条状物售卖——味道与酱干类似,辣中带甜,价格便宜。这便是辣条的雏形。
· 刘卫平
刘卫平在那时看到了商机。
平江县位于山区,并不盛产小麦。当时许多生产酱干的作坊都转向尝试辣条制作,原材料很快供不应求。
在这种情况下,刘卫平想到,必须走出湖南,到小麦多的地方去。
很多老乡同行在同一时间赶往西安和洛阳,刘卫平却认为这两个地方离主干线太远,盯上了河南漯河。
1999年,年仅21岁的刘卫平,兜里揣着在广州打工的少量积蓄,前往漯河考察,几天后就让弟弟带人一同北上,开启了创业之路。
· 左一为刘卫平
彼时,漯河只有一家知名企业——双汇,刘卫平却坚信自己能做出名堂。事实证明,他的“赌博”式选址成功了。
最开始,刘卫平从小作坊做起。他首先将从老家带来的原材料豆皮,与母亲亲传的酱干手艺相结合,开发出一款“微甜、微辣、清爽、回味足”的食品。
有一次,刘卫平在吃牛筋面时,觉得味道很好,受到启发,就找到了生产牛筋面的简易膨化机。他让店主改进了模具后,利用新的机器,在牛筋面的基础上添加了焦糖和辣椒面,生产出了日后的辣条主打产品。
他几乎承包了产品的采购、制作、售卖等一系列程序,每天早起贪黑,推着三轮车在漯河的大街小巷叫卖。
就这样坚持了3年,直到2002年,刘卫平不再满足现状,用这几年攒下的钱,进行了设备改良,开始批量生产,与同期的小作坊相比,产量大幅上升。
2003年,因为崇拜偶像成龙,刘卫平便将品牌取名为“卫龙”,注册了“卫龙Weilong”商标,正式开启了扩张之路。
利用“群众路线”打响名号
当时卫龙辣条在年轻群体、中小学生中十分受欢迎。刘卫平深知产品需要以消费者为中心,因此,他专门安排团队,在放学时间守在校门口,让学生免费品尝不同口味的辣条,逐渐让他们记住了“卫龙”的名字。
通过实地考察,刘卫平熟知了大众偏爱的口味,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步改良,开发了面制品、豆制品等12种口味的辣条。
为了让辣条更容易装在兜里,他让工厂师傅将原本长12厘米长的外包装,改小一圈,又将原本简易的透明包装改为铝箔、铝膜包装,使产品外包装焕然一新。
除了改良产品,刘卫平还十分重视营销。
他的目标首先是漯河当地的群众,不仅雇佣了大批农民进行地推,围绕漯河,在各个小区、超市、学校等地张挂卫龙辣条的海报、分发广告,还开展 健康 常识讲座、写小软文等,给大家普及辣条的知识。
“群众路线”很快见了成效,卫龙的名号逐渐打响,辣条开始向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售卖。
针对新老客户,刘卫平要求,每日如若客户订单不足600单,就不开发新客户,这样不仅能保障出货量,也规避了供不应求的风险。
2004年,在刘卫平的努力下,漯河平平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全国首家成立公司的辣条企业,其主打产品就是“卫龙辣条”。
在扩张期间,刘卫平一直没有忘记技术才是底气,他将赚到的钱全部用来改造生产车间。同年,他一次性投入几百万,从欧洲买到一条生产线,并把包装机从半自动变为全自动。
不仅如此,他创立了一整套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包括对产品质量、产量等的把控,还请了专业的质检团队进行监督。
稳扎稳打的扩张与生产相结合,短短几年时间,卫龙就在河南多地建立了休闲食品工厂和基地,并且向全国进军。
风生水起背后危机四伏
多年发展中,卫龙始终难以摆脱的行业困境,集中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2005年,央视曝光了湖南一家生产辣条的地下黑作坊,卫生环境极其恶劣。此外,还有报道称一些辣条添加违禁成分。
新闻一出,负面影响迅速席卷整个行业,原本很多人觉得辣条“看起来就不干净”,现在甚至认为辣条“就是卫生纸做的”。
此后许多年,辣条都被扣上“垃圾食品”的帽子。
当时很多不合规定的小作坊都被查封,辣条的市场需求也一路下滑,整个行业变得萧条,人人自危。
风波中,卫龙辣条作为行业领头羊,一直也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苦苦挣扎。
2015年,卫龙旗下的亲嘴烧、大面筋,由于以不合格产品替代合格产品,受到漯河质监局的处罚。2019年,辣条行业乱象再遭央视“3·15晚会”曝光。
为了洗清“垃圾食品”的印象,刘卫平邀请到专业的摄影团队,走进车间,拍摄内部流水线及工作情况。照片发到微博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0万。虽然也有网友质疑这是在“摆拍”,但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辣条生产“暗箱 *** 作”的猜测和担忧。
· 卫龙生产车间内部照。
近几年,刘卫平着重发力营销,利用潮流 时尚 元素,不断让品牌在年轻人中“出圈”。
它先后邀请赵薇和杨幂为旗下新品代言
· 赵薇代言卫龙“经典”系列;杨幂代言“亲嘴”系列。
2015年,卫龙推出辣条版《逃学威龙》,拍摄了恶搞小视频,大火了一把
2016年,卫龙自导自演天猫旗舰店“被黑”事故,首页铺满表情包,吸引了一大波眼球
同样是2016年,眼看直播行业兴起,刘卫平请到当时著名网红——“富士康第一质检员”张全蛋进入工厂,借助电商平台做直播,过程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每天都有几十万人观看直播
· 张全蛋活动海报。
每年“双十一”网店的主页形式,卫龙都能玩出新花样
它模仿苹果手机推出“辣条7”产品
近年来,“来包辣条静静”“来包辣条压压惊”,更是成为年轻人脱口而出的潮流用语。
卫龙不仅在国内营销玩得风生水起,连国外用户都被卫龙辣条“吸粉”了
但无论营销玩得多么溜,最终还得产品说话。如今,卫龙即将上市,公司在招股书中也表示,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把握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未来增长机遇。
然而,多数网红零食都无法逃避“上市即高光”的困局:三只松鼠在上市后遭遇大股东减持,百草味市场份额逐步下滑等,都昭示卫龙继续扩张的路并不好走。
虽然卫龙努力向高品质靠齐,但始终难以撼动行业产品被钉上“垃圾食品”的标签,再加上“3·15”晚会频频曝光,又被消费者投诉在辣条火锅中“吃出虫子”......行业困境令人步履维艰。
在经历了2016—2017年的高光时刻之后,卫龙这两年的营销影响力也不再像此前那样强势,在年度热门事件中卫龙参与或发起的事件占比逐渐下降。目前,从短视频平台抖音上的粉丝数量上看,卫龙与三只松鼠还相差甚远。
此次上市,或许是卫龙蛰伏两年多后再次向市场的一次宣战。
当下网红食品行业竞争激烈,摆在刘卫平面前的劲敌越来越多。前有零食“巨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绝味,后有新秀品牌乡乡嘴、麻辣王子等,各品牌产品多样化发展势头明显,“网红”卫龙如果始终依靠辣条这一条主营路线,可能需要更足的后劲了。
近日,“辣条界扛把子”——卫龙赴港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据媒体报道,目前卫龙正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合作,计划于2021年在香港IPO,拟募资10亿美元。
尽管卫龙官方暂未作出回应,但这更增加了外界对它的猜想与好奇。曾经不起眼的5毛街边零食,如何逆袭成网红食品,营收49亿元,并将开启它的资本扩张之路。
小作坊的大生意
说到辣条,不得不提到“中国辣条之乡”——湖南平江。
据统计,目前全国辣条企业近1000家,行业年产值约为580亿元,而平江县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辣条的年产值达200亿元。江湖传言,全国90%以上的辣条经营者,都是平江籍。
而平江也正是卫龙创始人刘卫平的家乡。
1999年,高中毕业的刘卫平带着弟弟刘福平从湖南平江“战略转移”到了小麦的生产地河南漯河,开起了面筋小作坊。
但他并未满足于小作坊带来的收益,从传统小吃牛筋面中找到灵感,开发出中国第一根辣条麻辣丝。而后改良设备,实现批量化生产,于2003年注册“卫龙”商标,成为中国辣条行业第一个品牌。
2005年,卫龙迎来成长期,卫龙小面筋、大面筋相继问世,成为80、90后的美好回忆。
卫龙的破局之道
为确保品质,刘卫平花费数百万将包装机改成全自动,设立质量管理机构,还打造了全自动化无菌生产车间。
在流通渠道上,当许多辣条企业还在批发给乡镇超市时,卫龙已经选择进驻大型商超以及连锁便利店,建立起全国性的经销商网络。
2015年,卫龙正式布局电商渠道,进驻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台。根据小派的统计,卫龙目前在天猫旗舰店共有309万粉丝,品类超过20多个,其中大面筋、魔芋爽、亲嘴烧、小面筋、风味海带月销均在5万 。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卫龙可谓是坐稳了国内辣条界的头把交椅,更是一度登上美国奢侈食品榜单,售价约为11美元,折合人民币80元左右。
在天猫海外平台上,半年来辣条的出口增长超120%,卫龙辣条卖到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成为辣条最大进口国,其次为新加坡、韩国、美国。
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其中,仅辣条品类年产值将近600亿元。而卫龙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一位,约为8.1%。
而据卫龙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卫龙营收为49.09亿元,同比增长43%。品牌创始人刘卫平在卫龙食品2020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对外表示,今年卫龙的目标是72亿元。同时,根据2018年计划,卫龙2021年要卖100亿。
据悉,卫龙食品每天生产辣条三四千万包,已经占据全国辣条行业的10%。仅卫龙旗下的魔芋产品,年销售收入就达到了8306万元,同比增长170.03%。
靠营销出圈
除了成功的渠道建设外,卫龙另一个亮点是它的鬼才营销。
1)借势营销
2016年9月,苹果推出新品iPhone7的当天,卫龙借势出圈。推出了一波「苹果风」营销,为旗下辣条制作了一系列苹果风格的广告,正面展示了辣条产品的「高端」形象,还有模有样地分析了辣条的成分。
2) 邀请明星代言
2010年,联手人气明星赵薇强势袭来,重磅推出“卫龙”经典系列。2012年,卫龙力邀当红人气女星杨幂加盟,倾情代言“亲嘴烧”“亲嘴豆干”等系列产品。
知名艺人代言带来的超高人气和影响力,使卫龙的品牌竞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品牌形象升级
为提高品牌形象,卫龙邀请专业摄影团队,拍摄公司流水线与车间。还推出了简约风的辣条包装,全白的底调+搞怪语句,非透明包装放弃旧有包装向消费者直接展示产品的理念。
新包装干净清爽的外表体现出来的高级感,一改辣条往昔的低端廉价感。
卫龙的危与机
2018年8月17日,卫龙的“亲嘴烧”就登上过宁波市镇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黑榜。不合格原因也是因为检测出山梨酸含量0.219g/kg,脱氢乙酸含量0.0989g/kg,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
2018年9月4日凌晨,卫龙食品在其官方微博对此作出回应,称卫龙产品完全合法合规。
卫龙称,自2007年开始,调味面制品(辣条)一直执行各地方标准(其中以河南省执行的《调味面制食品地方标准》(DB41/T515-2007)及湖南省执行的《挤压糕点地方标准》(DBS43/002-2017)为代表)。
2019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危险的辣条,生产条件极不卫生,无任何卫生防护措施。受此影响,卫龙陷入信任危机中。
由于辣条的售价相对便宜,以5毛、1元居多,这些低成本的小食品为了保证各环节的利润,在生产环境及工人要求上就难以达到国家要求,难免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辣条虽好吃,但如何摘掉“垃圾食品”的帽子,对于卫龙来说,等待将是重重考验。
总体而言,卫龙的发展之路较为稳健,但这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依然时有出现。
此外,生产品种单一,也是卫龙增长的瓶颈之一。目前卫龙正在不断丰富产品链,但品类扩充无法一蹴而就,随着零食巨头在辣条方面的争相布局,未来辣条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辣条第一股要来了。
据路透社旗下IFR报道,以生产辣条而闻名全国的卫龙食品计划明年在香港IPO,募资10亿美元。目前公司正与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合作,商讨明年下半年上市事宜。
此前,卫龙曾频繁地进行股权变动,被业内看作是为上市铺路,几年前也有上市传闻。
可见,卫龙的野心越来越大,创始人刘卫平曾提出需要更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和研发成本,这或许也是卫龙计划募资10亿美元中需要用到的部分。
提到卫龙,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但这些年的卫龙,发展迅猛,早已不是你印象中那个辣条品牌了。
卫龙的诞生,还要从一场洪灾说起。
1998年,湖南遭受特大洪灾,农作物受损严重,酱干的主要原料黄豆产能下降,价格大幅上涨,对原有的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为了降低成本,酱干作坊的三位老师傅,用面筋替代豆干,却误打误撞,做出了味道相仿,价格却便宜很多的替代品,也就是如今辣条的雏形。
因为制作简单,早期的辣条生产门槛极低,市面上涌现出大量的小作坊产商,然而,平江是山区,当地并不产面粉,本土企业既无原料优势,也无销售优势,想要产品卖出去,还是需要合适的地区。
1997年到1998年,高中毕业的刘卫平还在广东的一家台资企业打工,看到后来听从老乡建议,刘卫平决定到漯河碰碰运气。
漯河是河南食品行业重镇,不仅有双汇还有南街村、澳的利、北徐等本土食品龙头企业,更吸引了美国高盛、美国杜邦、日本火腿株式会社、韩国乐天、中粮集团、旺旺集团、正大集团等国内外重量级食品企业纷纷到当地建厂投资。
于是1999年8月,刘卫平登上了2153次列车,凌晨3点来到漯河。
事实证明,他的背水一战是对的。
2000年,刘卫平与老乡一起吃饭,发现了一种叫牛筋面的食物。后来,刘卫平找到了牛筋面的生产地,那也是只有一台简易膨化机的小作坊。
刘卫平交了押金,让店主改进模具,一周后产品出来。他又加了点焦糖和辣椒面,变成一种咖啡色的产品,有点像鳝鱼,于是就起名叫“鳝鱼条”。
后来又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辣条”、“麻辣丝”。凭借对食品的死磕精神,刘卫平的辣条反复制作好几遍,最终有了满意的产品。
类似的死磕精神,还有蜜雪冰城的张红超,最初凭着自己对冷饮的理解琢磨出几个配方。但是,头几锅试制的冰淇淋味道都不理想,张红超也不死心,一锅不行,调整配方再熬一锅,连续几天,不停地尝试,搞的试吃的伙计都快吐了。
说回卫龙,一开始为了推销麻辣丝,刘卫平开始蹲守工厂附近的学校。每当放学,他就在校门口摆摊吆喝,甚至免费邀请学生试吃。
有一个小细节是,为了方便学生直接将辣条揣到衣服口袋里,刘卫平还将原本12厘米的大包装改成小一号,这也能看出刘卫平过人的商业头脑。
学校的初试水很成功,让刘卫平的麻辣丝获得了如潮水的好评,于是,从2002年开始,刘卫平的牛筋面生产量猛增,从一台机器逐步增加到几十台到2003年,刘卫平为自己的辣条注册了商标“卫龙”,据说,卫龙的发明,还是在刘卫平和明星成龙名字中,各取一字。
次年注册公司,并陆续在河南漯河、驻马店、扶沟多地投放生产基地。
为了推销辣条,据说卫龙坚持采取的是“群众路线”。通过街头发小广告、写软文报道、开 健康 常识讲座等形式,来推广自家辣条。
有传闻称,早期刘卫平雇佣了大批农民摆地推,并以漯河为中心,辐射周边100公里、200公里,从家乐福、沃尔玛,到学校和社区的小卖铺,将海报、挂旗张贴得到处都是。
按照刘卫平的说法,“卫龙”辣条最开始是扎根漯河,必须先把漯河市场打开,再拓展到郑州,然后再到河南全省、全国。
开拓市场之初,卫龙辣条对经销商设定了“每天600件”订量的标准,若是一天没有达到600件的订单量,就不会开辟下一个客户。这对于卫龙来说,既能保证产品的销量能够跟得上去,同时有量做基础,客户也会越来越重视。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小的辣条俘获人心,卫龙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卫龙的野心,远不止漯河。
在多地有了越来越多的知名度,卫龙也面临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那就是品牌形象过于下沉。
就像很多人一提到辣条,下意识会觉得是垃圾产品,一提到卫龙,也会心照不宣的觉得是低端产品。
怎么解决这个存在已久的痛点呢?卫龙想到了一个办法, 苹果营销。
“250g超大容量,劲道耐嚼亲嘴道。9月13日起售,限量500份”
“Weilong研发室研制全新辣度口感,2100 辣度跑分更贴近全国人重鲜重麻的舌尖喜好,让辣更有温度”
这逼近苹果的带货文案,简约的产品设计,黑白灰的色调逼格,在当时可谓新奇,更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记住了广告,更记住了卫龙。
这一场消费者的心智战役,卫龙可谓打的漂亮。
与此同时,卫龙在线下也没少费心思。
Hotstrip 7.0发布次月,卫龙官微发布了一组图片,不同口味的辣条被当做展品陈列在玻璃展示柜内。不论是装修风格还是商品陈列,都与iPhone线下店如出一辙。
有数据显示,2天时间,这条微博的转发数超过3.5万,评论数突破1.4万。
营销触网的过程中,2015年,卫龙的销售也开始向线上进军,短时间内,卫龙迅速入驻天猫、京东、1号店、淘宝商城等各大电商平台,迅速积累大量粉丝,粉丝也在百万量级。
除了营销,卫龙这几年在品类上也在一直 探索 多元化。
据《北京商报》在2019年的报道称,卫龙食品目前已建有漯河平平、驻马店平平、亲嘴豆干、卫来食品等多个生产基地,主要进行调味面制品产品的生产。
目前,除了辣条,卫龙食品的产品还包括魔芋粉、薯片、锅巴、牛肉、凤爪、卤蛋、辣条火锅等。
卫龙的产品早已不止是辣条,其产品线正在不断丰富和扩大,比如2014年,卫龙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第三个食品生产基地,干脆面、魔芋生产线也由此建成。
2017年前后自热食品热潮爆发,卫龙积极跟进,并面向川湘渝重口味人群推出了自热火锅品牌“背锅侠”;2018年,卫龙推出了“自来熟”辣条火锅产品,布局方便食品市场;2019年卫龙在天猫上售卖酸辣粉和炭烤小香肠,2020年卫龙又推出了全新的溏心卤蛋系列产品。
按照官网的介绍,目前卫龙已打造出面制品、豆制品、魔芋制品、蔬菜制品四大类几十种产品。按照刘卫平的说法,仅2019年,卫龙使用面粉、海带、大豆、辣椒、魔芋等农副产品近20万吨。
为了应对新的变化,卫龙也开始在研发上发力,专门设立了辣味休闲食品中央研究院,经过专业研发人员对产品口味、配料、包装等的体验论证,研发辣条新品。
今年年初,刘卫平还对媒体透露,将要投建全新的工厂与车间,打造更加智能化的卫龙。
从营销到产品,脱胎换骨的卫龙,这几年增长很快。
在2020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卫龙董事长刘卫平曾透露,2019年卫龙整体营收49.09亿元,其中终端直售收入25.5亿元,流通渠道18亿元,电商渠道收入5.59亿元。相比于2018年收入35亿元,增速近43%。同时,刘卫平表示,2020年卫龙的营收目标为72亿元,预计在2019的基础上增长近47%。
卫龙此次谋求上市,跟企业的增长潜力也不无相关。 整个市场有多庞大呢?
目前,据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预测, 2020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其中, 仅辣条品类年产值将近600亿元。
辣条是一个利润率很高的产品。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辣条的平均毛利率接近50%。然而这个行业还未出现全国性龙头,就算占比最高的卫龙,市场份额也不到整个行业的10%。
卫龙制定了100亿的销售目标
但看似增长迅猛的背后,卫龙并不是没有隐忧。
实际上,辣条企业谋求上市, 食品安全一直是企业绕不过去的心病。 即使卫龙努力用行动证明“干净、卫生”,但也曾屡登食品安全抽检黑榜。
据公开资料,漯河市卫龙商贸有限公司控股的平平食品截至目前涉及的司法案件中,排在首位的案由即是产品责任纠纷,高达39件。
2015年,漯河市质检局发出处罚通知称,平平食品生产的亲嘴烧、大面筋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并罚没款合计8.57万元。
经过315曝光辣条事件之后,卫龙在2019年表现为三个重点:深耕终端、主抓铺市、侧重陈列,顺势发布“关于卫龙休闲客户禁止代理竞品”的通知,规定经销商不得代理竞品。
第二,是 竞争对手越来越多。
辣条的高毛利特点自然引得资本竞相加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盐津铺子等网红零食品牌也相继进入辣条行业,毕竟爱吃坚果的人,与爱吃辣条的群体并不冲突。
事实上,在高端站稳的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早已经尝试过下沉路线,希望用此前积累的品牌知名度、消费者接受度以及死忠粉叠加的客群基础向卫龙发起冲击。
其中一些品牌的上升速度明显。比如根据快消品网统计数据,上海及周边地区散装休闲食品销售,2017年卫龙位列第5,盐津铺子位列第10。一年之后,2018年卫龙维持排名,而盐津铺子提升至第7名。
由此可见, 即将上市的卫龙也有着不少窘迫,能否长期经受众多竞品的夹击还需要市场检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