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公关策划案例精选

成功的公关策划案例精选,第1张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成功的公关策划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的公关策划案例篇1

1999年6月初,比利时和法国的一些中小学生饮用美国饮料可口可乐,发生了中毒。一周后,比利时政府颁布禁令,禁止本国销售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饮料。

已经拥有113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历史上鲜见的重大危机。

在现代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其负面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短时间内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影响,必将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稍有不慎,即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无形资产在倾刻之间贬值。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致命的伤害。

1999年6月17日,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依维斯特专程从美国赶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举 行记者招待会。当日,会场上的每个座位上都摆放着一瓶可口可乐。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依维斯特这位两年前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反复强调,可口可乐公司尽管出现了眼下的事件,但仍然是世界上一流的公司,它还要继续为消费者生产一流的饮料。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记者没有饮用那瓶赠送与会人员的可乐。

后来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宣传攻势说明,记者招待会只是他们危机公关工作的一个序幕。

记者招待会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8日,依维斯特便在比利时的各家报纸上出现——由他签名的致消费者的公开信中,仔细解释了事故的原因,信中还作出种种保证,并提出要向比利时每户家庭赠送一瓶可乐,以表示可口可乐公司的歉意。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比利时国内同期上市的可乐全部收回,尽快宣布调查化验结果,说明事故的影响范围,并向消费者退赔。可口可乐公司还表示要为所有中毒的顾客报销医疗费用。可口可乐其他地区的主管,如中国公司也宣布其产品与比利时事件无关,市场销售正常,从而稳定了事故地区外的人心,控制了危机的蔓延。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还设立了专线电话,并在因特网上为比利时的消费者开设了专门网页,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事故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如何鉴别新出厂的可乐和受污染的可乐,如何获得退赔等。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可口可乐公司都牢牢地把握住信息的发布源,防止危机信息的错误扩散,将企业品牌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随着这一公关宣传的深入和扩展,可口可乐的形象开始逐步地恢复。不久,比利时的一些居民陆续收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赠券,上面写着:“我们非常高兴地通知您,可口可乐又回到了市场。”孩子们拿着可口可乐公司发给每个家庭的赠券,高兴地从商场里领回免费的可乐:“我又可以喝可乐了。”商场里,也可以见到人们在一箱箱地购买可乐。

中毒事件平息下来,可口可乐重新出现在比利时和法国商店的货架上。

从第一例事故发生到禁令的发布,仅10天时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了6%。据初步估计,可口可乐公司共收回了14亿瓶可乐,中毒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万美元。

比利时的一家报纸评价说,可口可乐虽然为此付出了代价,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可口可乐公司渡过了艰难的危机时刻,但是这次事件却远未从可口可乐这样的欧美大公司中消除影响。

前不久,可口可乐的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欧洲总公司的总裁迈洛克斯,给所有的职工发出一封电子信函。信中说:“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应将此次可口可乐事件视为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我们必须引以为鉴,珍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

企业管理专家汤姆金认为,一般企业处理此类危机正确的做法大体有三步:一是收回有问题的产品二是向消费者及时讲明事态发展情况三是尽快地进行道歉。以此对照,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公司都做了,但却迟了一个星期,而且是在比利时政府做出停售可口可乐的决定之后。连比利时的卫生部长范登波什也抱怨说,可口可乐这样全球享有盛誉的大公司,面对危机的反应如此之慢,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专家还引用了其他著名企业面对危机时的反应,说明及时处理危机的重要性。17年前,有人想讹诈杨森制药公司,故意将杨森止痛片的标签贴在氰化物上,致使7人死亡。得此消息后,杨森公司当即决定,不惜损失1亿美元的代价,全部收回市场上所有的此种止痛片,使市场平息下来。另一个例子是烟草公司菲利浦?莫里斯。数年前,因为少量香烟的过滤嘴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污染,引起了吸烟者轻微的咳嗽,该公司立即决定全部收回美国市场上的同样牌号的香烟。这两家公司虽然损失不少,但因为处理及时,很快就获得了消费者的理解,利用危机处理,重新树立了公司的企业形象。专家认为,相比这两个例子,可口可乐公司虽然此次处理危机的力度并不弱但决策节奏显然慢了半拍。

1,通过向媒体发布新闻稿的形式,间接透露有关信息,表明公司的立场和态度。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企业会先表明自己愿意与媒体和消费者沟通的诚意,然后说明将在查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后再向公众通报,或者先期停止问题产品的销售。而当问题已经查明,而且已经在解决或已解决得差不多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说,可以控制信息发布,以免发出不必要的信息。但风险是容易被媒体和公众认为态度不诚恳,从而带来不良影响。

2,通过新闻发言人回答媒体提问的方式,向媒体和公众透露他们感兴趣的信息。采用这种方式将考验企业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但处理得好,却可以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反之,则会给企业脸上抹黑。2005年年初,美国惠而浦因发现洗衣机质量问题而要召回部分产品时,由于其聘用的公关公司提供了正确的公关策略,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采访时表现得体,因此,一场可能的危机最终消于无形之中。

3,通过企业高层人士主动拜访媒体有关人士,以接受专访的方式,向媒体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取得相关媒体的理解,从而争取媒体的客观报道,避免因媒体掌握的信息残缺而造成报道失实或者不全面。这种方式尤其适用消费者投诉等危机个案的处理。

4,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向媒体和公众主动公开有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如果出现问题的原因已经基本查明,公司将在发布会上通过媒体向公众致歉,宣布回收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必要时甚至向消费者提供补偿或赔偿。在“苏丹红事件”真相查明之后,肯德基公司就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主动向媒体传达自己的产品已经安全的信息的。5,通过邀请媒体来公司现场采访的方式,传播信息,主动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安情绪。哈根达斯冰淇淋蛋糕卫生质量不过关事件发生后,公司为了挽回影响,邀请了一些媒体到公司在上海的中央厨房采访,表明公司食品生产没有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后,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之前已造成的负面影响。

成功的公关策划案例篇2

“超女”、“快男”的推出是的原本火爆的湖南卫视收视率再创新高,尤其是“第二节超级女声”大赛成为2005年中国演出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甚至到达了轰动全国的地步。而07年的“快男”也在短短3 个月时间内打了一场高效漂亮的闪电战。“超女”、“快男”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让那么多中国家庭的电视机同时集中到一个电视台,让那么多媒体跟踪报道,成为全国成像那么多百姓的街头巷议论轮的话题,这和他们所从事的公共关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销活动。它的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出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者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作为公共关系主体长期发展战略组合的一部分,公共关系的涵义是指这种管理职能:评估社会公众的态度,确认与公众利益相符合的个人或组织的政策与程序,拟定并执行各种行动方案,提高主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形象,争取相关公众的理解与接受。

公共关系包括组织、公众和传播三要素,接下来我将从这三方面对“蒙牛—超女”和“闪亮—快男”的成功进行分析。

首先,从组织上讲,社会学家认为,“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①,“超女”、“快男”这个组织的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从海选到预赛、复赛,层层淘汰,又层层设立复活机制,有决出的各赛区冠亚季军参加在星城长沙举行的决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也可以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内对选手进行包装。另外,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存、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环境,环境构成了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组织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能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组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外部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②就环境而言,“超女”、“快男”在这点上也处理得比较妥当,其内部环境诸如决策层、员工队伍、管理机制、文化氛围、精神面貌等都做到了和谐有序。

从外部环境上分析,外部环境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公众,尤其对于“超女”、“快男”这类选秀节目而言,公众的支持与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作为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公众是以某个特定组织为核心而形成的特殊的利益共同体。以“蒙牛”为例,“蒙牛”以“超女”为平台,把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集中在年轻人身上,“蒙牛”获得“超女”的冠名费为2000万,加上15秒的插播广告及现场广告牌等,其投入总额在2800万左右。当然,“蒙牛”为“超女”贡献的远不止于此,在许多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和平面媒体广告上,都留下了“超女”们的倩影,而这笔投放费用则高达8000多万。前后两者数字相加,“蒙牛”的投入已达1.08亿。随着湖南卫视收视率和社会声望的急剧上升,“蒙牛”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时尚饮品,往往是一提到“超女”马上就想到蒙牛酸酸乳,喜欢“超女”的人也会“不可救药”地喜欢上蒙牛酸酸乳。由此可见,在“超女”的影响下,“蒙牛”将对象重点圈在年轻人这个时尚一族是极其明智的,它适应了年轻人对时尚疯狂追求的时势,可谓顺意公众,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蒙牛今年在酸酸乳上的销售收入至少20个亿,在酸性乳饮料上的平均利润有望达到30%。”根据某营销咨询公司的调研组在上海的调查报告,蒙牛酸酸乳已经成为“酸性乳饮料”的消费者第一提及品牌,在10—25岁女性的目标受众之中,酸酸乳的第一提及率高达45%。

最后,从传播要素上看,传播是“人们利用符号并借助媒体来交流信息的行为与过程”,③“蒙牛”请第一届“超女”季军张含韵为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并量身定做广告曲《酸酸甜甜就是我》出现在电视广告、广播以及一线二线城市的灯箱和路牌上,“蒙牛”的一切活动,如产品包装、海报、电视广告、网络广告、广播广告都与“超女”挂钩,“蒙牛”的300多场街头演唱及派发的200多万张DM,这些湖南卫视无法依靠自身网络完成的工作,又“蒙牛”来完成,既为“超女”推波助澜,也提高了湖南卫视的整体形象。而“快男”更是超越了“酸酸甜甜就使我”,打出“我最闪亮”的口号,并连续推出“闪亮新看点”、“闪亮新势力”、“闪亮新猜想”、“闪亮新人生”多种战略,使传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闪亮”、“快男”还及时有效地与全国各大主流媒体进行细致沟通,重视记者的反馈意见,把握企业品牌的宣传导向,通过传播达到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针对传播中出现的问题,将媒体分门别类,逐个击破,并专门为媒体定制稿件,反复与记者进行沟通。

终于,“快男”成功了,成功在于它取得了超过05年“超女”的高收视率,高投票率“闪亮”也成功了,成功在于它用最短的时间取得了滴眼液行业最高的知名度以及80%的市场增长率。整个项目的公关事件最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2007年仁和闪亮快乐男声这场营销闪电战也最终划上圆满的句号。

“蒙牛—超女”、“闪亮—快男”这个公共关系的案例充分表明良好的公共关系对政府、企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公关活动中充分重视公共关系形象与美誉度,企业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成功的公关策划案例篇3

一、事件描述:

1.加多宝集团背景

加多宝集团是一家大型专业饮料生产及销售企业,于1995年创立,同年推出首批红色罐装“王老吉”。1998年,集团以外资形式在中国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设立首个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及中国大陆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销往东南亚、欧美等地。

2.加多宝与广药集团商标权之争

2011年4月,广药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并提供相应资料,广药集团认为“2002年至2003年间,鸿道与广药分别补签的《“王老吉”商标许可补充协议》和《关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补充协议》“是当时任广药总经理的李益民收取了鸿道数百万的贿赂后,才签署了将租赁期限延长到2020年的授权书。李益民东窗事发后,广药集团认为上述补充协议无效,商标租赁期限已于2010年5月2号到期。

2012年5月12日,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书,加多宝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3.在痛失“王老吉”商标之后,加多宝以6000万打包冠名《中国好声音》,迅速以一种“地毯式轰炸”的营销方式变颓势为优势,建立起“红罐凉茶”的品牌-连锁加盟-形象。

4.加多宝沿袭了在营销策划王老吉品牌时一贯的定位思想,对加多宝凉茶进行了精准、明确的定位:正宗凉茶领导者——加多宝。大张旗鼓地宣传加多宝是正宗凉茶,直接挑战王老吉的正宗凉茶定位。 为了有效阻截原来的王老吉品牌,用了这样的广告语“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原来的配方”,并且使用与原来的王老吉广告相似的场景画面,试图让原来的王老吉消费者相信王老吉凉茶已经改名加多宝凉茶了,加多宝凉茶就是正宗凉茶的代表。通过此种策略,试图留住原来为王老吉品牌辛辛苦苦积累下的老顾客。

5. 2013年2月4日,加多宝官方微博连发四条主题为“对不起”的自嘲系列文案,并配以幼儿哭泣的图片,引发上万网友转发。

“对不起,是我们太自私,连续6年全国销量领先,没有帮助竞争队友修建工厂、完善渠道、快速成长„„”

“对不起,是我们太笨,用了17年的时间才把中国的凉茶做成唯一可以比肩可口可乐的品牌。”

“对不起,是我们无能,卖凉茶可以,打官司不行。”

“对不起,是我们出身草根,彻彻底底是民企的基因。”

6.2013年3月26日,凉茶创始人王泽邦第五代玄孙王健仪携家族成员在深圳召开“凉茶创始人王泽邦后人媒体见面会”。会上,王氏家族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从未将祖传秘方授予广药集团使用。同时,王健仪对广药集团滥用王泽邦及其他先祖的肖像注册商标及利用其先祖的名字、凉茶创始年份进行广告宣传等行为表示强烈抗议,并称将依法捍卫家族的合法权利。

7.2013年4月26日,加多宝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将通过@中国扶

贫基金会,向雅安灾区捐款1亿元,用于灾后重建。我们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二、事件评述、影响

很显然,失去王老吉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老商标,是加多宝集团的损失。但加多宝集团的成功,在于改名后重新打回市场的主动出击地位,从而被大众认可。而且,加多宝在与广药的商标诉讼中,被视为民企与国企争端的又一个“牺牲品”,已经成功在消费者心目中营造了“弱者”的形象,其悲情公关备受业内称道,赚了不少同情分。

其次,加多宝选择赞助《中国好声音》,是一次成功的公关活动。因为《中国好声音》与加多宝推行的“正宗凉茶”战略相关联。中国中小企业要打造强势品牌,公关活动必须指向品类,与品类形成响《中国好声音》演绎了一场场“原创”的声音,而加多宝想抢占“正宗凉茶”的品类,相互之间形成了呼应,从战略上实现了加多宝重新塑造凉茶品类领导品牌的目标。

随后,加多宝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不仅在覆盖面及影响力最大的央视媒体上投放广告,而且选择重点区域的媒体,如消费者对凉茶认知比较深厚的地区浙江的卫视、广东的南方卫视、体育频道等,进行地毯式狂轰滥炸般的广告投放。

运用广告宣传:我们改名了。在各媒体上传播“全国销量第一的红罐凉茶,现改名加多宝”的更名信息,从而印证了广告宣传口号——“怕上火,现在喝加多宝”。在消费者接受改名的事实后,加多宝

马上又在广告宣传中称:“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达到“名改质不改”的目标,让原来支持王老吉的消费者同样支持加多宝。

加多宝微博4日发布“对不起”系列主题微博,这个看似道歉、实则叫屈。仅仅一天,这条微博很快被转发了2万多次。在转发和评论的人中,大多数对加多宝表示同情,不少人把焦点指向国企与民企之争,加多宝又进行了一次很成功的营销。

日前加多宝,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出1亿专项赈灾资金,无论是08年的汶川还是10年的玉树,加多宝都不仅仅是一捐了事,在关注灾情的同时关注灾后的重建,更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召更多的企业共同为慈善事业做出努力,再次唤起了各方对企业慈善观的讨论和关注。

其实,加多宝整个品牌运作的核心就是重新塑造一个凉茶品牌——加多宝。从痛失“王老吉”商标之后,加多宝似乎一切都从零开始,可是它很巧妙地利用各种各样的营销策略,展开了精彩绝伦的营销大作战,将原来红罐凉茶王老吉十余年积累起来的“怕上火”的宝贵心智资源,移植到更改的新品牌“加多宝”身上,从而抢占凉茶品牌的领导地位。

新创企业产品营销的另一个选择———密集性分销“好,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密集型分销”。教授提高了嗓门。“密集性分销方式下,每个想分销你的产品的人都受到鼓励,其目标就是让你的产品到达终端消费者所能到达或可能购买你的产品的所有地方。冲动型消费品如糖果、点心等,以及时尚产品,一般比较适合密集性分销。请看下面这个案例!”案例二:闪电营销,“壁上行”(Wallwalkers)密集型分销的胜利肯·伯田(KenHakuta)是使用密集性分销方式的高手。20世纪80年代,他在运用巧妙的、创造性的营销计划的同时,运用密集性分销方式为推出“古怪的壁上行”提供了支持。因为他采取了“闪电战”方式幸运地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公共关系网,带动了令人吃惊的需求量,美国的每个商店都想销售古怪的壁上行。古怪的壁上行物如其名,是一些用塑料制成的小章鱼,如果将它们扔到墙壁上,它们就会一条腿压着另一条腿顺着墙慢慢走下来。从CBS晚间新闻中获知这是“最新时尚”之后,每个零售商都想销售壁上行。肯知道时间是最重要的,他应该利用这一超常的消费需求,在最快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壁上行走进尽可能多的商店。他知道,尽管他有日本制造商的“独家许可”,但是便宜的降价品的竞争很快就会到来。为尽快完成大规模分销,肯授权玩具和小商品分销商将产品推销给零售商,而不是使用自有销售力量和分销小组。分销商发动整个分销体系,迅速将产品送达渴望成为壁上行行动一部分的所有零售商。肯给这些分销商一个额外的加成,作为他们构成分销链一部分的报酬。这样做,他在每件壁上行上获得的利润比使用自有销售力量和分销系统的情况下有所减少。然而,他正确地估计到,使用这种间接分销系统销售的产品总量要高得多。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销售了两亿多个壁上行,获利总额比竭力组建并使用自有销售力量和分销系统所能得到的利润要高得多。不仅如此,他还得以在降价品成为重大影响因素之前充分利用了巨大的消费需求。案例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适当的案例,给人的启示可能超过宏篇大论的讲道理。读完这个故事,马上有人作出了评论。“我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最大收获是,肯正确地揣测到‘壁上行’的产品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因此没有打算采取同样以大众市场消费者为目标的其他产品的销售方式。如果他计划开展长期业务,那么零售商关系就变得重要起来,肯的公司与大众零售商之间签订更直接的合同就可能是有道理的。他将壁上行作为千载难逢的一次短暂机会是非常正确的。壁上行为他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利润’———这是个不错的成绩,何况只有一年的工作,而且开始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任何资产。”图新求稳,分销渠道的平衡管理术“前面的讨论,仅仅是一种对分销渠道选择的静态分析,作为一个创新图变的创业家来说,还应当考虑,如果分销渠道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可能会更有价值。”教授始终抓住创业这条主线。“尤其对于持续革新、变化巨大或者引入新产品或新型号的产品系列来说,更是这样。比如,随着时间的变化,根据产品变化而改变分销渠道,通常是极佳的战略。如果你能将高声望的产品与高声望的分销渠道联系起来,将较低声望的产品与较低声望(通常利润空间也较小)的分销渠道联系起来,就很有可能创造出一种你和分销渠道双赢的局面。”“随时间推移而改变产品的分销渠道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与不同类型渠道成员的需要和价值有一定关系。高档次的渠道成员,他们希望销售具有排他性的、认知价值高的产品。他们不愿意和低层次、低利润的零售商在同一产品上就价格展开同台竞争。高档次商店认为,他们有更好地服务和购物环境,他的价格理应当比大众化市场竞争者高一些。”低档次渠道成员的需要则完全相反,能够和高层次商店销售同样的商品,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他们想告诉大家,他们有和高档次商店一样的东西,而且价格更低。面对这种情况,对由不同渠道构成的庞大体系进行管理,并且维持微妙的平衡,对许多企业家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也许失败可以教给我们更多,课程结束之前,让我们来看个例子———在分销渠道平衡管理方面遭到失败的新创企业Super�scope公司。”案例三:短视扼杀了Superscope公司——未实现平衡目标20世纪80年代后期,Super�scope公司购买了在高保真组件上使用Marantz标签的权利。在Su�perscope公司购买之时,Marantz是高品质音响组件的首家制造商。Marantz的分销与其高层次形象保持一致。他们有一个选择性非常强的分销渠道———只选择美国各大城市中最有声望的和最好的音像“顾问”/批发商。Marantz的生意利润很高,但销售量并不很大。Marantz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战略将目标市场仅限于高收入的音响材料分市场。基于这种有限而利润率却很高的目标市场,Marantz与一个高层次的音响市场共同成长起来,利润率每年都在10%左右。Superscope公司不满足于Marantz的成长潜力。他们推断,该品牌的被认知价值是如此之高,如果进一步扩展分销,增加广告预算,将大大提高销售量。当Super�scope公司与大众化市场零售商和分销商商量这件事时,他们都非常愿意购买和推销Marantz系列产品。沃尔玛、凯玛特或CircuitCity这样的零售商对于销售高品质、高毛利率的产品是求之不得的。他们的做法就是对价目表进行打折,大大提高销售数量。他们为吸引顾客流量,不惜亏本销售Marantz。他们推断,中层市场消费者会乐于利用这个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到高层次的产品。于是,Superscope开始实施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通过大规模地扩张分销渠道来迅速提高Marantz产品的销售量。他们开始向大众化市场上的零售商提供产品。他们鼓励这些零售商采用豆腐块广告方法,在每周的传单和报纸夹缝中大做Marantz产品的广告。很多像CircuitCity或凯玛特等零售商的传单上都载有临时性削价和其他各种特别优惠的广告。一开始,分销扩张计划的销售效果非常明显。在随后的两年中,Superscope公司的Marantz产品销售量翻了一倍还多,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公司的利润总额增长更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Superscope变成纽约非常热门的一只股票。之后,事情变得乱套了。高层次的排他性零售商对于大众零售商的削价竞争和过度宣传感到十分吃惊。高层次的顾客十分世故,他们愿意去凯玛特花较少的钱购买原来需要在高层次专卖商那里购买的产品。所以高层次零售商就没了生意。他们怎么办呢?这些高层次专卖商开始拒绝销售Marantz的产品,转而投靠其他将选择性分销权仅仅授予互相不存在价格竞争的高层次专卖渠道的音响设备制造商。一开始,Superscope公司并不在意失去这些分销渠道,因为来自大众零售商的巨额订单远远能够弥补高层次企业方面的损失。但是,一旦大多数高层次零售商都停止销售Marantz的产品,它的威信和声望就开始真正遭到损害了。高层次零售商开始诋毁Manrantz产品,把它说成是由凯玛特这样的商店销售的“廉价品牌”。大众营销商也不再乐意接受Marantz产品较高的批发价,因为该产品在他们的商店里不再像以往那样畅销。这种批发价格压力给Superscope公司的利润空间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于是,Superscope公司决定以低得多的成本和较低的质量在海外制造Marantz产品,以增加利润。这种生产方式的变化一时保持住了Superscope的利润水平,但是也为高层次“痛击Marantz者”提供了更多口实,他们为Marantz产品质量的下降制造了更多流言。大众化市场零售商开始削减订单,因为Marantz产品的消费需求状况日益恶化。Superscope公司的销售额陡然跌落。他们试图引进一款“金牌”Marantz产品,在国内生产并只在高层次商店里销售。高层次商店断然拒绝了Superscope公司的想法,因为他们感觉该公司在Marantz产品问题上背叛了他们。他们不愿信任Superscope公司,不愿在金牌Marantz上重蹈Marantz其他产品的覆辙。Super�scope公司变得门庭冷落,Marantz的名字也失去了原先具有的大部分价值。教授点评:Superscope公司犯了几个错误。他们没有为其分销和零售渠道创造长期价值。当他们扩展分销,使分销渠道相互成为价格竞争者的时候,他们用部分归功于高层次零售商的Marantz的声誉,反过来损害了这些高层次零售商。他们没有给予高层次零售商期望的应有排他性分销权,丧失了这些高层次零售商对他们的信任。他们在降低价格的同时,也降低了品牌的质量。他们为获得巨额短期收入和利润而牺牲了长期的市场定位和被认知价值。他们的短视扼杀了公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471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