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保险转型之困:拒赔遭遇连续败诉 个险代理人数“大滑坡”

新华保险转型之困:拒赔遭遇连续败诉 个险代理人数“大滑坡”,第1张

行业传统营销体制瓶颈下,新华保险开启转型,然而重疾险性价比偏低且多发拒赔案件,以及个险代理人规模缩减,都成为了转型路上不可忽视的问题

《中国 科技 投资》龙秋月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关于新华保险(601336.SH)的三则民事判决书,因拒绝按照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给予保险金,新华保险被法院判处履行保险合同义务,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对原告进行理赔。其中的两起案件中,新华保险与原告之间的争议主要在于,原告在投保 健康 无忧重疾险时是否如实告知病史。另外,记者通过分析发现新华保险的重疾险也存在性价比偏低的情况。

此前,新华保险发布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个险代理人规模为44.1万人,同比下滑16.2%。针对此现象,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解释称,“20世纪90年代,营销队伍人均收入是2000-3000元,但经过几十年,目前整个行业平均收入仍是3000-4000元,与队伍的留存率不太匹配。”

重疾险性价比争议

记者发现在新华保险官网上,目前仍在销售的重大疾病保险有六款。以 健康 无忧C6款重大疾病保险为例,该款重疾险的投保等待期为180天,与同类型重疾险对比,投保等待期较长,例如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保险”)的邮保安康2021重疾险等待期为90天,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年人寿”)百年康佳倍重疾险等待期同为90天。一般来说,重疾险的等待期越短越好,因为被保人在等待期出险,无法获得赔付

从重大疾病赔付来看,中邮保险的邮保安康2021重疾险赔付次数为1次、赔付比例是100%基本保额;百年人寿的百年康佳倍重疾险赔付次数为1次、赔付比例为100%保额,且60岁前首次额外赔付100%保额。相比之下,新华保险的 健康 无忧C6款重疾险赔付次数为1次、赔付比例则是取保额、保费、现金价值三者中的最大值,赔付看似是多重选择,实则消费者未达到受益最大化。

一位保险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在配置重疾险时,可以关注该保险在重疾保障上的赔付比例。如果确诊可以给予100%甚至200%的赔付保额,对于消费者来说保障性更强。如果是同类型、功能性相似的重疾险,则应该考虑价格的高低。

在保费方面,以一位30岁的男性为例,投保30万保额、保至终身、缴费30年期,新华保险的 健康 无忧C6款重疾险、中邮保险的邮保安康2021、百年人寿的百年康每年保费分别为7410元、5644元、4584元。在同类型的重疾险中,新华保险的 健康 无忧C6款重疾险保费偏贵。

据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公布的最新保险消费投诉数据,新华保险疾病保险纠纷投诉量仅次于平安人寿,位列第二,同比增长235%。

随着新业务价值表现承压,新华保险出现退保金上升、保单继续率下降的现象。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退保金为85.61亿元,同比增长56.3%;退保率为1.0%,同比增长0.3%。对此,公司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部分产品保单存量逐年增加。此外,新华保险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是88.8%,同比下降2.2%。

个险代理人数锐减

除了产品本身存在性价比较低的问题,新华保险的个险代理人队伍规模也在半年内急速缩减。

新华保险此前一直追求做大销售队伍规模,但其半年报数据显示,个险销售人数从年初的60.6万人减至44.1万人,同比下滑16.2%。受新华保险调整销售渠道的影响,截至2021年6月末,新华保险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人数为3.54万人,较上年末减少900人。新华保险内勤员工减少871人,缩减2.4%。

对此,新华保险解释称,在行业传统营销体制遭遇瓶颈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 探索 传统营销模式转型,开展人力清虚。其中,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月均合格人力10.5万人,同比下滑22.2%;月均合格率为19.1%,同比下滑7.3%;月人均综合产能3105元,同比下滑13.2%。

新华保险副总裁李源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传统的寿险营销员制度有“四个不匹配”,分别是业务员队伍和客户的年龄不匹配、产品的供给和客户的诉求不匹配、销售场景和模式不匹配、销售队伍底层人员的收入和留存率不匹配。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华保险在招聘业务员时,对学历要求是本科及以上,对年龄的要求是35周岁以下,且需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协调能力。然而,新华保险现有业务员大部分是高中或大专学历的60后、70后群体,但如今保险的消费群体已经向80后、90后倾斜。业务员与消费客群之间存在的年龄差、学历差使得业务员在营销时受阻。

保险从业人员徐明(化名)告诉《中国 科技 投资》记者,“现在的年轻人保险意识比较强,有着自己的判断和认知能力,比如他们要投保一个重疾险,会对这份保险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这种情况下会倒逼销售人员变得更专业,才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如今80后、90后消费群体普遍喜欢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自主购买产品。一位90后消费者告诉记者,“相比线下购买保险,我更喜欢在互联网上自己了解保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找相关的保险,直接明了地看到保险条款,而不是被保险业务员牵着鼻子走。如果确定了要购买某款保险再去线下购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向《中国 科技 投资》记者表示,在保险代理人规模不断缩减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分流业务到银保渠道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借助银行等“优势”渠道拓展业务。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不排除部分保险公司通过线上获客、展业,金融业务线上、线下融合也是个趋势。

徐明告诉记者,“在传统的营销时代,客户对于保险的认知以及保险产品的条款关注比较弱,更看重的是保险公司的大小或品牌的知名度。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客户搜索捕捉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且方便。因此,以前的人海战术、人情单已经不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保险销售。”

针对新华保险业绩、代理人数下滑等相关问题,记者致函新华保险,截至发稿,对方未回复。

第一,股东优势,第一股东中央汇金,宝钢和苏黎世金融集团也是很有实力的大股东。

第二,投资能力优势,新华投资团队战绩辉煌,公司成立以来保持15年连续盈利。

第三,团队优势,新华海淀联合营业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支保险业营销团队,世界保险业泰斗级人物梅蒂大师曾为此亲赴北京拜访团队长金爱丽女士,后者也是现任中国财富论坛理事长。

第四,分红模式,新华采用保额分红方式,为国内首创,确保客户利益最大化。

第五,全国联保,异地通赔,理赔快捷,并且已经有过跨国理赔的案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新华保险的全称是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是一家大型寿险企业,还是很靠谱的。

作为一家老品牌的保险公司,新华保险表现怎么样,到底可不可靠呢?答案在这:新华保险是正规公司吗?旗下产品怎么样?

一、新华保险公司介绍

新华保险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市,是一家全国性专业化大型寿险企业。

公司主要股东有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新华保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步上市。

2019年,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人民币1381.31亿元,总资产规模达8789.70亿元,连续多年入围《财富》中国和《福布斯》世界500强。 

二、新华保险靠谱吗

判断一家保险公司靠不靠谱,我们可以从相关的公开信息披露数据来分析。

我们来看看新华保险公司的相关数据:

1、注册资本

新华保险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119,546,600元。

2、保费收入情况

保费收入情况反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

2019年新华保险的保费收入情况如下:

可以看到保险业务收入是保持增长的。

3、偿付能力

我们来看一下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偿付能力反映了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

原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应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应低于100%且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以上,三者都满足才能是偿付能力达标。

三、总结

新华保险是一家传统的保险公司,从上述的内容来看,还是比较靠谱安全的。

作为大公司,所需的运营成本并不低,所以但是新华保险旗下的保险产品保费相对比较贵,性价比不是很高,并不具有很大的优势。

望采纳!

资料来源:奶爸保知识整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71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