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营销策划书范文 (一)
一、电视媒体
电视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电视广告已成为众商家广告的首选,一个生动具象的电视媒体,可以聚积所有人的眼球,凝聚消费者的目光;
二、广播电台
三、报纸传媒
四、 DM 杂志
DM 杂志,因价格实惠,内容丰富,可以吸引大量人的眼球,已成为医疗广告的一个重要有效推广手段;
五、户外广告
六、网络平台
在21 世纪网络已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网络营销成了各行业一个行之有效的必要手段;
七、广告礼品
广告礼品一改一贯手段,让客户在欣赏广告的同时,也享受到切身实惠,因此大受广大客户的青睐,如:打火机、拉画笔、挂历、一次性杯等等宣传企业文化及诊疗项目;
八、传单
九、早孕试纸
早孕试纸是年轻女性检测怀孕的必需品,早孕试纸里夹广告,已成了商家推广的热点;
十、优惠卡类
十一、义诊
体检卡、早孕卡、健康卡等各种优惠卡类;
十二、电话营销
医院设个专家热线,早已成为行业里不成文的规定;
广告营销策划书范文 (二)
一、名人攻略
名人可以是歌曲界、影视界、体育界和文化界,这些就看企业的需求、资源和时机了。需求是企业铁定的要求,一般不能轻易更改的,资源主要看策划的时候能找到哪些名人,时机就看当时所处的环境的态势,三者合一,筛选出最终方案。
事实上,名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大众主观愿望相交合而产生的客观存在。根据马斯洛分析的人的心理需求学说:当购买者不再把价格、质量当做购买顾虑时,利用名人的知名度去加重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借此培养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感情、联想,来赢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捧。如章子怡作成为可口可乐最新的品牌代言人,为了扩大效果,可口可乐选择北京郊区的一家艺术俱乐部举行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被布置成广告片的拍摄现场,邀请60多家中港澳台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以广告片的模拟拍摄为开场,引起现场记者极大兴趣。
二、体育攻略
主要就是借助赞助、冠名等手段,通过所赞助的体育活动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体育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参与,体育赛事是品牌最好的新闻载体,体育背后蕴藏着无限商机,已被很多企业意识到并投入其间。比如世界杯期间炒得沸沸扬扬的“米卢现象”。像可口可乐、三星等国际性企业都是借助体育进行深度新闻传播的。而作为中小型企业也可以做一些区域性的体育活动,或者国际赛事的区域性活动,例如迎奥运XX长跑等手法都是常见的。
三、实事攻略
就是通过一些突然、特定发生的事件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在活动中达到企业的目的。实事往往需要有前瞻性,可以提前预知的要提早行动,以便抢占先机;对于突发的事件,更好具有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反应。实事基本分为政治事件、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政治事件
20**年3月21日(美伊战争的第二天)以前,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看到或听到“统一”这一品牌,很多人总是联想到来自台湾的统一方便面。而在3月21日以后,这种情形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就在那一天,统一润滑油的广告巧妙地借用战争话题,以“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创意,非常贴切地迎合了中国观众对和平的期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月21日10:00,距伊拉克战争爆发不到24小时,“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的广告版第一次与全国观众见面,在战争报道中开始有了来自统一润滑油呼唤和平的声音。伴随广告,其内容也形成了新闻,引起媒体的铺面性的报道。据统计,统一润滑油在20**年3月份的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而且当月销售额历史性地突破了亿元大关。
自然事件
在20**年SARS早期,威露士就成立专门应急小组,“防止病从手入,请用威露士洗手液”系列广告与广州各大报媒疫情报道同步出街。而在连续增加自身曝光率之后,率先在广深首个大规模无偿捐赠6万瓶洗手液,一举奠定了其在消毒市场的霸主地位,更公众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当然诸多企业在防止非典方面大动脑筋,成功者不乏威露士一家。在SARS疫情爆发中期,白云山反其道行之——一方面通过免费派送板蓝根等增强自身品牌美誉度,一方面大力推广“板蓝根指纹图谱”研究成果,在很好的新闻营销事件中,无形之中使自身产品美誉度和销售更上一层楼。
社会事件
在中国“第一宇航员”杨利伟返回地球的同时,印有“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标志的蒙牛牛奶就即刻出现在全国的各大卖场中,配合着身穿宇航服的人物模型和其他各种醒目的航天宣传标志,“航天员专用牛奶”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一时之间,蒙牛利用中国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这一喜人事件进行了新闻营销。
在“神舟五号”发射前夕,农夫山泉出资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国航天工程事业,作为回报中国航天基金会授予农夫山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赞助商”和“中国航天员专用饮用水”两项荣誉称号,并允许企业以此展开商业活动,于是,农夫山泉没有费周折就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新闻营销。
四、活动攻略
是指企业为推广自己的产品而组织策划的一系列宣传活动,吸引消费者和媒体的眼球达到传播自己的目的.。比如来自企业产品为主的新品发布、做研讨会以及经商商会;也可以从社会角度进行公益活动、慈善活动等,也从企业战略角度进行与合作签约、领导人物的到访、股票的上市、行业的联盟等等。这些都可以令公众和媒体对企业和品牌投来关注的目光。
其实,一些新闻是可以创造的,通过制造一些新闻,特别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其媒体关注度也增大。在活动中,邀请记者现场参与,最终总能发一些新闻报道。
A、新闻(品)发布会
向媒体发布最新的关于产品、技术、事件、活动等方面的消息,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传达给目标群体。
B、参加行业展
考虑参加各种形式(如有关数码、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展会。
C、举办研讨会
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相关团体组织合作举办各类研讨会,从而达成合作意向,影响决策和抉择,并通过这些部门、机构的特殊地位,发挥一般宣传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
D、经销商大会
与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定期举办经销商大会。
E、产品促销活动
可以和大型商场、网吧等单位合作,利用节假日客流量大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促销手段和方式方法。
F、领导人物的到访
邀请政府领导视察、邀请团体参观,此类活动影响面广。
五、娱乐攻略
利用娱乐节目带动新闻事件,利用娱乐新闻促进产品销售。
如电影《手机》中所有的角色都使用摩托罗拉的手机,而走下银幕的摩托罗拉更是将其新款手机A760与《手机》的广告宣传紧密相连;宝马公司也不寂寞,不但让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到哪里都开着那部张扬的BMW,而且在荧屏之下也与《手机》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国美电器也斥巨资全程赞助电影《手机》全国巡回公映,邀请《手机》剧组的导演冯小刚和主要演员葛优、张国立、徐帆、范冰冰等相继亲临国美电器商城开展明星与消费者”亲密接触”促销活动,通过《手机》,我们完全可以看见新闻营销的一种整合,在电影中把相关产品嵌入其中,达到完美的结合与整合,并配合电影的宣传、活动进行推广。
六、概念攻略
是企业为自己产品创造的一种“新理念”、“新。潮流”。在新闻营销中,完全可以把理论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启动,先推广一种观念,有了观念,就有了新闻价值。如移动PC的命名,它的目标客户对电脑的移动性有较高的需求,但他们需要使用电脑的空间仅仅局限于办公室和家中;同时,他们对产品的价格又比较敏感。在经过详尽的市场调查后企业发现,笔记本电脑代表着轻薄、时尚、品味甚至身份,台式机代表着高性能、高配置、低价格、普及应用。在这两者之间,以往是“台式机CPU”笔记本电脑的生存空间,有市场但名声差,企业卖得“犹抱琵琶半遮面”,用户用得“倒是无情却有情”,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于是一个单独的品类——“移动PC”横空出世了,果然引起媒体的兴趣。
七、价格攻略
产品的价格关系着国计民生和消费者的直接利益,因此价格问题是新闻媒体一个永恒的话题。所以价格战一直是广大消费者和新闻媒体注视的焦点,只要 *** 作得当,必定会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例如格兰士、金山都是通过价格的全面下调,引来了众多大众和专业媒体的争相报道。表面上看这些企业利润有些损失,然而由于媒体的炒作,使这些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了知名企业,销售额的大幅上升自然导致了利润的相应增长。
八、挑战攻略
挑战策略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与竞争对手挑战,证明自己的实力,二是虚拟一个目标,进行类似自我的挑战,最终形成新闻事件。如交大铭泰杀毒软件就进行过两种做法,一次是与瑞星试比高,下挑战书比赛杀毒能力,另一次是虚拟了一个目标,要做吉尼斯世界大全。由于事件本身具有轰动性,必然引发媒体的密集报道。
洗衣液是近年新崛起的日化新品类,随着安利等外资直销品牌把洗衣液带进中国,洗衣液市场开始快速萌芽,蓝月亮等靠洗手液起家的本土企业嗅到了商机,迅速抢占了这片蓝海。此后洗衣液在洗涤日用品中的比例迅速增长,而洗衣粉等产品份额不断下降,此消彼长间,折射出洗衣液市场的强烈爆发。特别是随着2012年《我是歌手》节目的热播,赞助商立白把“洗衣液”变成了网络热词,知名度迅速蹿升。
外资逆袭,硝烟弥漫
与日化类很多产品不一样,在洗衣液这个品类上,本土企业的确给我们长了脸。从2008年开始至今,蓝月亮连续4年蝉联国内洗衣液销售的冠军,其先知先觉的市场触觉,在本土企业营销教材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外资当道的日化领域,蓝月亮不仅在洗衣液、洗手液方面双双摘取市场占有率第一,而且还登上由工信部企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品牌指数的榜首。蓝月亮的成功吸引了同行,甚至是外行的眼光,一时之间,外资日化企业纷纷跟进,本土品牌连连效仿,都想在这个空间巨大的市场分一杯羹。
外资日化企业有着先天的品牌优势,切入市场便十分容易,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汰渍、碧浪、奥妙的策略都大同小异,都是“低价进入”。这让消费者看到了更多甜头:一是大部分超市的黄金堆头位置成了洗衣液们的小集市,消费者在导购员的声声呐喊中纠结地选择;二是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到底还能有多低?洗衣液的利润到底有多少?这些都是洗衣液带给我们的切身感受。
洗衣液市场虽因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等巨头的加入而变得烽烟四起,但要想通过价格战来击垮对手的可能性却不大,主要原因是洗衣液市场仍然在不断壮大,其一线城市的普及率约20%,而二三线城市仅有10%左右。所以,大品牌的加入会加大消费者对洗衣液的认知度,迅速增加市场需求,帮助做大整个蛋糕,但却不一定会蚕食对手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在洗衣液市场竞争的第一阶段中,价格战只是入场券。
营销破局,借力使力
“大家把掌声送给我,我把掌声送给妈妈……穿上妈妈洗的裙子,那柔软的感觉,妙不可言。”随着童星林妙可高高跃起,重重地扑向极其柔软、蓬松的睡床时,芭菲洗衣液一炮打响,2009年在北京奥运会余热未了的大背景下杀出重围,让业界为之一震。芭菲在上市的首月即迎来开门红,在大型超市及传统渠道中销售全线火爆,很多超市每天卖出200多瓶直至断货。
实际上,芭菲聪明地走了一条与蓝月亮不同的道路,其在三个关键点上做得非常到位:
首先,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借力林妙可做代言人,并设计与其名字有关联的广告词“妙不可言”,而林妙可当时是热议的人物,可谓是“事件营销”和“话题营销”双剑合璧的成功例子。
其次,芭菲不跟蓝月亮争“洁净”的概念,转而强调“柔软”的特点,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皇室用棕榈油精华解决衣物“发硬”的问题为背景,主推柔软、节能、环保等高端诉求,让许多用了洗衣粉还要用柔顺剂的小资欣喜不已。实际上,芭菲正是抓住了“柔软”这个差异化的卖点,抓住顾客希望衣物柔顺,但又不想太麻烦地使用柔顺剂的心理,通过童星稚嫩的话语向消费者传达了诉求。
再次,芭菲在外包装设计上下了很多工夫,比如20度倾斜的瓶口,使得倾倒的时候更省力;再如瓶盖的刻度标识,方便消费者辨别用量等。这些人性化的设计,加上温馨、靓丽的紫罗兰颜色外表,让芭菲在女性消费者面前显得十分有吸引力。因为这类产品的大部分购买者是女性,而女性的消费习惯本身就是感性大于理性,所以诸如颜色、形状等外观因素,以及人性化的创新和细节都是勾起她们购买行为的关键。
芭菲让广东中山的美日国际集团赚得盆满钵满并不是偶然。1995年成立的美日集团,能迅速成长为日化行业的黑马,实际上在一些营销策略的时机上把握得恰到好处,比如1998年,美日邀请金像奖影后张曼玉为樱雪沐浴露代言;再如1999年,香港四大天王黎明赴法国巴黎为无限美洗发水拍摄广告;还有后来签下电眼美人关之琳、舞王郭富城等。在千禧年前后,文化娱乐业发展迅猛,香港电影、电视剧向国内特别是华南地区渗透得非常快。美日集团看准时机,牵手当时的香港巨星,借助香港翡翠台、亚洲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向当时大量热衷于泡“肥皂剧”的家庭主妇播放广告,以此树立了十分“香港范儿”的品牌形象。
芭菲成功延续了美日的营销思路,林妙可大热后,使大量男女老少成为“可可粉”,而不容置疑的是,“可可粉”中有大量的妈妈。
靠代言人长期曝光的弊端在于营销成本过大,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要靠广告和终端促销来支撑,一旦这两方面无法长期满足,就会使品牌认知度下降,这和靠低价进入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能靠一时的热度和优惠留住消费者,品牌忠诚度和口碑无从谈起。
蓝月亮不是中国最早做洗衣液的,但却是中国对洗衣液最早进行营销策划的。从郭晶晶到杨澜,蓝月亮不惜重金在央视播放广告,在卖场搞人海战术,结果是换来多年的洗衣液市场冠军。但是,当大量竞争对手进入的时候,高毛利就一去不复返了,价格战把洗衣液从以前的每公斤30元变成现在的10元,像蓝月亮这样靠洗衣液吃饭的企业怎么办?跟着降价肯定不是长久的办法,选择合适借力的“支点”才是关键。
借力的“支点”有三种:一是借助热点平台。如立白赞助“我是歌手”显然要比周迅代言的效果好得多。二是借助热点事件或话题,如碧浪洗衣液在年初结合大热的喜剧电影《泰囧》,联合孩之宝玩具公司,做了一个有趣的微博互动活动。三是借助热门互联网工具。如蓝月亮借助微信,消费者关注其公众账户后能够看到所有产品信息,以及一些洗衣的分类知识或技巧,还有1号店的促销信息。这对品牌忠诚度的打造十分有意义,关注者一般都会愿意主动查阅信息,甚至可以即时地与客服人员进行互动、咨询。
更重要的是,微信可以随时转发信息到朋友圈,这样便形成了正面口碑的传播,而这在未来,1条口碑信息比播放10次电视广告的效果还会更好,因为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只会相信亲朋好友的推荐。
渠道创新,整合资源
几年前洗衣液刚兴起的时候,威露士公司旗下的卫新洗衣液,曾经尝试联合西门子洗衣机来捆绑销售。但实际上,这种方法有一定的误区,因为耐用品和快速消费品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营销概念,尽管两个产品之间有关联,但买西门子的客户不一定会提着2桶洗衣液离开,因为在购物目的性、携带便捷性和销售专业性方面,客户都不认为他们之间会有一起购买的必要,这就好比卖影碟机顺便卖爆米花、卖跑步机顺便卖矿泉水一样的道理。
但这个例子却给我们另外的一种思维,即洗衣液的营销渠道是可以多样化的,销售渠道也许大同小异,但营销的资源实际上非常丰富,比如在卖洗衣机的时候,顺便给顾客一个衣物护理的小册子,其中可以植入洗衣液的品牌和使用方法;再如在高档服装标签卡上,贴上建议使用某牌的洗衣液以便更好地保养等,这些都是未来有益的尝试。
营销渠道是需要不断挖掘和开拓的,但其关键在于如何把所有的营销资源整合起来,以达到1+1>2的效果。比如一个有购买需求的顾客在微博搜索时便看到好友在参与一个活动,了解之后便对品牌产生了好感,跟着网店的链接就下了单,随后又分享自己使用之后的感觉,又形成了二次的口碑传播。
所以,洗衣液市场空间依然巨大,未来行业竞争的焦点在于卖点及整合各种营销渠道和通路,在提升品牌认知度的同时,更需要品牌口碑的形成和消费者黏性的提升,企业只有在“关键支点”上下功夫,方能四两拨千斤地撬动市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