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产品简析

腾讯视频产品简析,第1张

腾讯视频腾讯集团数字内容版图中重要的一环,目前是国内主要几家网络视频行业参赛者之一。本篇文章主要就产品层面对腾讯视频这个业务进行产品分析,可以对腾讯视频的整体形态有一个了解。 腾讯视频是中国领先的在线视频媒体平台,腾讯视频作为腾讯数字内容中重要的一环,承接了数字内容对用户对分发的目的,主要面向终端消费者。 特色:自制视频以及丰富的影视版权 slogan:不复好时光 回溯2019年四季报,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为1.06亿。2020年第一季度季报,在数字内容板块,腾讯的视频和音乐服务会员数大幅上升,其中视频服务会员数同比增长26%至1.12亿。 1) app端 腾讯视频,腾讯直播助手 2) 公众号 腾讯视频,腾讯视频VIP,腾讯视频动漫,腾讯视频网络院线,腾讯视频VIP开放平台 3) 小程序 腾讯视频,腾讯视频doki,腾讯视频亲情版,腾讯视频VIP,腾讯视频草场地商场,腾讯视频成长版 4) 网页 腾讯视频网页版 总的来说,腾讯视频业务以app和网页为中心,依托微信生态,逐步形成较完整的产品矩阵 1)给哪些特定客户带来什么价值?   普通用户 :提供娱乐性数字内容,以影视剧为主   广告主:提供产品曝光 2)有什么资源和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 有足够资金购买版权,从而拥有许多版权视频内容 完善内容上游供应产业链,可以保持高质量且独家的内容产出 已有的巨量用户,收益增加 3)盈利模式,包括收入结构和成本结构如何? 收入结构:会员费用+广告费用+用户内容付费 成本结构:基础成本+内容购买成本+内容分成 基础成本指的是包括人力,服务器等基本企业运营支出 4)如何持续地为客户和公司提供收益? 持续性的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这里主要针对视频模块来说,即内容消费者以及内容生产者 1)用户 内容消费者,即内容观看者 2) 场景 用户在休息时间,比如下班后,想寻找一些视频,比如最新的网剧或者综艺,打发时间 用户在了解到某一部电影/网剧/视频很好看,且只有腾讯视频独播,于是就打开腾讯视频搜素名称观看,如果为付费或者会员,部分用户会选择付费或者开会员观看 3) 满足需求 1)打发时间,娱乐性需求 2)追剧,精神性需求 3)特定内容观看,满足特定知识获取的需求 1)用户 内容生产者,一般为企业所为,也有个人内容生产者 2)场景 在某些情况下,一般是自己了解或者是朋友介绍,了解腾讯视频的一些规则,即可向腾讯视频提供视频,以此换取金钱价值 3)满足需求 内容生产者与腾讯视频的交换主要以价值交换,腾讯视频需要比较高质量的视频丰富视频库,可以提供给内容生产者以曝光量,知名度以及金钱。 腾讯视频的营销策略主要有两个,一、价值观+全链路营;二、广投放/高覆盖。 以《安家》的营销为例子,腾讯视频提炼了该剧“爱与守护”的概念,根据剧集内容进行品牌的价值延伸,然后紧跟《安家》的剧情推进和价值输出,以舆论效应加强营销效果,这就是“价值观营销”。同时,围绕该剧联合包括日化、教育、数码、网服在内的九大品牌建立“爱+联盟”,剧里剧外、线上线下推出营销活动和物料,打通从认知到购买的全链路。 如《清平乐》,借势剧中北宋名仕,高效传递品牌故事和理念;紧跟剧情挖掘内容热点,助推品牌与剧中人共享“爱”;古今人物分屏碰撞火花,为支持帝后CP的追剧观众撒糖,趣味带动用户喜爱 腾讯视频在整体上缺少拉新方向的功能设计,这源于视频行业的区别,因为视频行业用户切换的成本相对比较低,用户通常是跟着内容而切换平台,即如果有一个视频内容为独播,则用户会自己进入腾讯视频 从产品功能上来看,留存主要有几个方面 主要为定期热门综艺、网剧、动漫,让用户有剧可追,此为网络视频行业主要的留存策略,其他功能相对来说为辅助 1)VIP会员,会员充值后,在会员期间留存比非会员高很多,同时VIP会员作为腾讯视频的一大主力,因此,产品上面的付费引导很强 2)签到,签到可以领取相应的礼品,如VIP或者优惠券(签到需要完成一些任务,这些任务可以刺激用户留存) 3)doki,增加人与人的互动社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有利于用户留存 截取最近50条播放记录,优化方向主要为以下几点 1)视频播放相关优化(VIP尊享HDR,d幕优化,播放交互优化等) 2)doki广场优化 3)直播优化 4)新增功能:青少年模式,追剧日历 1)盈利模式的探索 由于目前主流网络视频平台均属于亏损状态,商业行为从来就是逐利的,因此,会持续探索商业变现,目前来看超前点播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2)自制内容 目前网络视频行业实质上比拼的是各家内容,用户会随着内容而流动,未来大家会倾向于通过自制优质内容而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3)社交 视频网站目前主要以单向互动为主,用户之间的互动主要为d幕,评论。用户之间的多层次关系,可以让用户稳定停留在app上,内容+轻量化社交可以是下一个尝试 4)短视频 短视频是目前的风口,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娱乐。目前腾讯视频也上线了短视频模块,个人认为腾讯视频中的短视频应和抖音不同,其短视频更多是影视相关,通过短视频引导用户观剧,电影或者综艺。 以上为本篇内容,希望你可以有所收获。初次写文,对于整体认识相对比较浅,还请多多指教

当前,互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度极高,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用视频APP看电影,如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视频是发展较好的视频软件,还有咪咕视频,乐酷视频等等。不过目前我国网络视频公司并不赚钱,比如优酷,它被阿里收购正是因为亏损太多。

相信大家对腾讯一点儿都不陌生,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他主要在 娱乐 领域方向发展,做社交软件QQ起家到各种 游戏 的代理。后来腾讯发展的领域日益广泛, 游戏 音乐还有电商等,只要是纳入腾讯旗下,那么一定赚钱!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互联网领域腾讯是盈利最多的,而且远远超过第二名。尽管如此,腾讯视频也同样要面临亏损的问题。

根据去年腾讯内部的财务报表显示,腾讯的净利润相比去年增长了19%,净利润即将达到千亿元。但是腾讯视频依旧亏损,尽管腾讯视频的会员数已经达到1.05亿左右但是亏损数额达30亿元!

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作为用户通常选择一款APP是因为其内容,所以,视频平台就要择优选择购买内容,这其中就涉及到版权的购买,要知道版权是十分昂贵的,腾讯视频之所以有高成本就是因为花费巨大版权投资,另外还有与同行业竞争、营销、技术维护等方面的花费。

除了外部原因还有腾讯视频自身的原因,腾讯视频在前不久推出了点播模式,利用高人气剧吸引用户开通会员,并把会员分成不同级别,只有高等级会员才能付费观看这些剧。这一模式早在之前爱奇艺就用过,不过现在爱奇艺不如以前受欢迎,开通爱奇艺会员的用户也相对较少。

庆余年这部热门剧相信你肯定不会陌生,腾讯视频的不合理收费就是从庆余年开始,腾讯的这一不合理做法也引得网友大批讨伐,纷纷在网上开麦怒骂腾讯视频。

其实超前点播模式此前就存在一段时间了,针对的就是会员用户。既然你愿意为该片花钱买会员了,如果再提前更新几集,也必然会有很多人愿意掏钱的,事实也证明平台这一步确实走对了。可就算是如此,为什么还要让会员们按顺序购买呢?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你要是可以随意购买之后的剧集,自然平台赚到的钱会大打折扣,按顺序购买,用户可发挥的空间就少了,你不买21集,就无法直接买22集,这是腾讯视频的一种策略。而这样的策略,真的合理吗?用户该为平台买单吗?

超前点播模式是被验证成功了的?

其实早在2019年12月份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在播出《庆余年》的时候就首次推出了超前点播模式,当时该模式就备受争议,很多会员用户表示自己已经是花钱了的,现在还要在花钱去购买,这不就是花了两份的钱吗?当时有人对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提起了诉讼,法院认定爱奇艺推出的“付费超前点播”是对会员构成违约了的。

然而,对于视频平台来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超前点播模式,从那之后一再针对精品剧集上线该模式,《与君歌》、《千古玦尘》、《陈情令》等在上线超前点播模式后,很多剧集单日点播量超过了1亿次,视频平台赚得盆满钵满。也正是因为该模式太赚钱了,视频平台才会对于该模式乐此不彼。

当然了,《扫黑风暴》的独家版权被腾讯视频购买了,为了赚取利益,平衡投入成本,平台上线超前点播是必然的。此前的超前点播模式,有的是一次性购买一周的剧集,有的是一次性购买剩余的剧集,而此次《扫黑风暴》本就是一天更新一集,于是腾讯视频采用了单集购买的模式。考虑到用户观看视频的连贯性,用户必须按顺序购买,而不能单独购买未点播剧集后续的单剧集。

于是,很多人都认为腾讯视频此举涉嫌诱导消费和捆绑销售,会员用户本就是花钱了的,他们有权利去选择单剧集购买。很多媒体也站出来批评腾讯视频为了利益,“吃相难看”。

“超前点播”“顺序点播”到底有没有错?

可能在腾讯视频等视频平台来看,这些影视剧集他们是花钱买来的版权,他们有权利去进行定价,制定播放规则,甚至于去设定超前点播模式该推出怎样的剧集购买方式。在他们眼里,只要运营得当,花出去的版权费都能凭借此赚回来。无论是平台普通用户还是会员用户,都应该遵守平台的运营规则,就好像很多协议最后都会添上一句话:“本公司享有该协议的最终解释权。”

但是,在运营框架内,会员用户是已经付钱了的,他们是可以享有平台剧集的观看权利的。这种影视剧与付费点播的院线电影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一部电影播放时间短,一次性购买和消费也能符合商品交易买卖过程性。而一部电视剧有几十集,他们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你不能在前面售卖一部分后,再诱导用户进行会员之外的付费,这是一种极不光彩的诱导消费的营销手段。

用户不是韭菜,视频平台需要理智运营

这两年各大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他们对于用户的争夺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用户数量成为平台价值评判的重要标准之一,可以说用户的选择将会直接决定平台的生死。没有用户吸引力的视频平台,将很快失去商业价值,沦为行业末流。于是各大平台纷纷推出自制剧、购买优质剧集的版权,打造平台IP,目的就是为了左右用户的观影平台选择。

但是,即便是如此,平台也不能利用自己的主动性地位来要挟用户,采用捆绑消费、诱导消费的方式来从用户手里拿钱,这不是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平台该干的事情。用户的权益应该得到保护,视频平台在进行用户业务运营的时候更应该看清楚这一点,要知道用户才是平台赖以生存的根本。

即便是前几年火爆的电视付费点播模式也允许用户进行单集购买,而不是强制用户按照顺序购买剧集的。试想一下,如果只是普通用户,没有购买会员,也就不能超前点播,而你要想超前点播要先成为会员,再花钱去点播,这就是两份钱了。

笔者认为如今的很多优秀剧集被网络视频平台买断之后,播放形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但无论如何平台都应该以用户的基本利益为准则,再去进行业务运营,任何形式的运营都不应脱离这个底线。腾讯视频采用的超前点播模式本就存在诸多争议,还强制用户按顺序购买,就更不应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784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