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功:千钧重任启新程

刘亦功:千钧重任启新程,第1张

在执掌一汽-大众3年多后,刘亦功成为而立之年的一汽-大众 历史 上,首位任上获得晋升集团级领导的总经理。2020年“双11”当天,52岁的刘亦功从一汽-大众总经理升任中国第一 汽车 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时隔一个月后的“双12”当天,一汽-大众总经理、党委书记的职位被潘占福接棒。汽势Auto-First注意到,在升任集团副总经理同时短暂兼任一汽-大众总经理的1个月时间里,刘亦功先后参加了上海进博会和广州车展两场重要活动,与代表一汽-大众参加进博会时签署采购合同不同,11月底举行的广州车展上,刘亦功首次以一汽集团副总经理的身份,巡馆一汽集团旗下参展的企业。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启新程”是刘亦功出任一汽-大众总经理时的上任感言,并以此形容未来一汽-大众的道路。从2017年11月接棒,到2020年1月在钓鱼台国宾馆以行业第一的业绩把酒言欢,再到2020年11月晋升一汽集团副总经理,刘亦功任上将近四年,一汽-大众鹏程万里。

从一汽集团纪委副书记任上接棒的刘亦功,被很多人描述为纪委书记出身的一汽-大众总经理。其实不然,接任张丕杰出任一汽-大众总经理更是刘亦功回归一汽-大众。11年前,刘亦功正是从一汽-大众走出去的,与纪委副书记的称呼相比,他更愿意把自己称作是回归。刘亦功曾任一汽集团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兼高级经理管理室主任、四川一汽丰田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作为曾在一汽-大众工作过15年的老员工,刘亦功先后在生产、行政、财务等领域工作,后又陆续在中国一汽及其下属合资公司工作多年。

务实、勤勉是刘亦功给很多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刘亦功任上,既赶上了奥迪品牌与一汽合资30周年这样的大事儿,也遇到了 汽车 行业放缓带来的挑战。捷达从一款车型独立为一个品牌也是任上发生的大事儿,其治下的一汽-大众成为拥有大众、奥迪和捷达三品牌的车企。尤其是在2019年行业遭遇急剧挑战的情况下,一汽-大众以212.99万辆的新高,成为中国 汽车 行业单一企业的NO.1。

2018年11月,恰逢一汽奥迪合资合作30周年。刘亦功说,三十而立,一汽奥迪30年,立了多项行业不可复制的标准和纪录。 首先是立了一个一汽-大众奥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形象。第二,经过30年的发展,一汽-大众自身在研发、制造、采购,包括营销在内的全领域都得到了强化,提升了能力,打造了队伍,形成了体系。第三,立在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从“全价值链本土化”向“全价值链共创”模式的升级上。“勇气、互信和平等,是未来一汽和奥迪深化合作的最主要的基调。

当刘亦功在一汽奥迪30周年庆典上,代表一汽-大众向方方面面尤其是500万辆奥迪车主,鞠躬表示崇高敬意和感谢时,现场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他作为一汽-大众 汽车 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真诚。而他在致辞结尾时所言:三十而立的一汽-大众奥迪,站在迈向未来的新起点上,将以奋发有为的全新姿态续写中国高档车市场下一个三十年的华章时,更是在传递一种向上的信心和力量。

一汽奥迪30周年庆典当天,现场播放的一个主题为“先行者”的视频,镜头对准的都是些过去为一汽-大众奥迪做出贡献的人。刘亦功说,这个视频的初衷就是向那些为一汽和奥迪合作30年的前辈们致敬,致敬他们的远见和勇气。正是他们的勤勉造就了一汽-大众今天的成就。

“1988年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刚开始,中国的 汽车 工业是空白,尤其高档 汽车 更是空白,一汽那时候还没有外汇,虽然干过红旗,但是技术不是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当时定下来的合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奥迪的导入,帮助实现‘三万辆轿车先导工程’,引进技术,引进管理,同时把资金引进来。30年回头看,一汽和奥迪的合作,既开拓了市场,同时真正实现了经验、资金和人才培养,扎扎实实把体系能力打造好了,这是这30年取得的成功很重要的点。”刘亦功告诉我,独有的“全价值链本土化”模式使一汽-大众奥迪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填补了中国 汽车 市场一个又一个空白,刷新着一项又一项纪录,看得见的是一汽奥迪500万辆车主保有量的高档 汽车 第一品牌,看不见的是30年来所成就的体系能力。一汽-大众奥迪是中国 汽车 行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最成功的典范。

中国古话说,三十而立。刘亦功说,三十而立,一汽奥迪30年,立了多项行业不可复制的标准和纪录。 首先是立了一个一汽-大众奥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形象。之所以有这样的品牌形象,就是因为一汽与奥迪的合作成就了奥迪在中国的影响。第二,回到一汽-大众自身,经过30年的发展,从研发、制造、采购,包括营销等全领域的全体系打造都得到了强化。在国内和其他竞争对手比,一汽-大众奥迪依然是领先的。目前,一汽-大众奥迪所有的中方高管团队,基本都在不同领域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德方来的人只有三四年就走了。从人才培养和能力塑造上,提升了能力,打造了队伍,形成了体系。在生产、研发等方面,中方的水平提升同样明显。这个立,是一汽-大众的内涵和自身素质的立,这对未来合作同样非常重要。刘亦功认为,一汽-大众之前的成功发展和改革开放40年紧密相连,没有这样大的背景,就没有一汽-大众的今天。

当下,中国 汽车 工业出现了挑战,智能网联,新能源,共享经济等,国家的宏观政策也有变化。面临新的拐点,刘亦功说:“勇气、互信和平等,就是未来一汽和奥迪深化合作的最主要的基调”。以此为基础,一起加强合作,是一汽-大众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希望。

刘亦功表示,“全价值链本土化”是一汽和奥迪合作30年取得的成绩。面向未来,一汽-大众将把“全价值链本土化”升级为“全价值链共创”模式,并将开启一汽-大众奥迪中、德团队,与各方合作伙伴共创、共享、共赢的崭新画卷。第一,在合作的广度上,以价值链为方向进行延伸,比如从传统燃油车型到覆盖全细分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和技术,从产品研发制造到移动出行解决方案的合作,进行从生产销售到联合数字化、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等。另一个是深度,一是产品的研发上,双方启动了IZAF研发深化合作项目,中方和奥迪做了非常深入的研发的合作,中方研发团队的参与度是30%。计划2025年,中方参与的比例要超过50%,甚至达到60%-70%,一汽-大众奥迪自身做研发。在制造方面,今年建成投入使用的奥迪Q工厂,是奥迪目前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工厂。与此同时,一汽-大众还计划佛山工厂打造成智慧工厂的样板。刘亦功治下的一汽-大众,也通过和华为等中国领先的 科技 公司强化项目合作,提升智造水平,通过共创的形式,达到更智能,更先进的目的,让一汽-大众的实力更强。

刘亦功表示,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打越开,尤其制造行业的股比进一步开放后,既有利于增加市场竞争,也有利于本土化的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提升。在股比问题上,一汽-大众是目前合资企业里唯一的一家一汽控股的车企,即使中方控股,但是中外双方一直是平等、合作,不管是出席任何活动,还是包括内部的合作,都讲平等互信的。同时,德国大众在全世界的工厂,只有在中国是合资企业,但是大众恰恰在中国得到了巨大的成功。一汽-大众的成功,在于中德双方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使企业不断发展,能力不是体现在股比上。同时,股比上的开放,可促进更多领域、更高水平的开放。比如未来合资合作的布局,还是体现在自身能力的建设,和深化合作的发展态势上。

当时间聚焦在刘立功执掌一汽-大众后第三个年头的2020年1月,“聚力”之年的一汽-大众在2019年聚出了一汽-大众成立28年来212.99万辆销量的新高,“创变”之年的2020年则给出了232.5万辆的小目标。1月初的钓鱼台国宾馆,一汽-大众为2019年的强势答卷击鼓相庆,并吹响2020年昂扬再出发的号角。

当时在2019年 汽车 行业极富挑战同比下滑8.2%的严峻市场环境面前,聚力之年的一汽-大众累计实现终端销量212.99万辆(含进口车)。其中,大众品牌终端销售139.8万辆,同比增长0.5%;奥迪品牌终端销售超过68万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4.2%;捷达品牌在车型推出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销量达到4.3万辆,月均数据突破万辆,一炮打响。在生产终端,一汽-大众五地六厂达成全年产量203万辆,为寒冬下的中国 汽车 产业注入发展强心剂。

在“2020一汽-大众新闻年会”上刘亦功说,令人瞩目的销量数字背后,是一汽-大众深刻的自我进化。2019年,一汽-大众在品牌建设、体系升级、数字化转型、新业务拓展等各领域攻坚克难,为“聚力”之年画上了圆满句号。好的产品需要强大的研发体系作为支撑,2019年,一汽-大众建成了全亚洲最大的 汽车 试验场,总投资9.6亿元的新技术开发中心开工建设,业内首创、规模最大的智能网联 汽车 模拟仿真研发中心落成,一汽-大众的本土化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全年累计开发9款中国专有车型,更好满足中国客户多元化需求。2019年,一汽-大众既有探影、全新奥迪Q3,捷达VS5等多款高品质传统能源车型,亦推出了宝来•纯电、高尔夫•纯电、奥迪e-tron和奥迪Q2L e-tron,新迈腾GTE等抢眼的新能源产品,以细分化、高端化更新产品矩阵,巩固领跑优势。

面对“新四化”重塑 汽车 产业格局的浪潮,一汽-大众主动出击,“双摩”布局,积极 探索 新业务。大众品牌首个共享出行项目——“摩捷出行”已在长春、成都等城市落地,运营车辆超过5000辆。由一汽-大众与大众中国合资成立,一汽-大众控股的摩斯智联 科技 有限公司也于去年3月成立,为一汽-大众自2019年起生产的所有大众品牌车型提供数字化服务,包括自2020年起基于MEB打造的车型。摩斯智联也将成为一汽-大众探寻智能交通等新兴领域的拓路先锋。

刘亦功将2020年的一汽-大众定义为“创变”之年,着力激发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势能,聚焦“经营、战略、体系”三方面,力争在新一轮变革中夯实领跑优势,树立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大众品牌将推出“相生共赢3.0”战略,聚焦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营销数字化转型、精进高质量销售管理、助力渠道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方向,加速推进营销变革。与此同时,大众品牌将在2020年聚焦“精本立新”,核心围绕“营销管理、伙伴共赢、客户运营及数字变革”等方面开展工作,以更充足的底气迎接挑战。秉承创变精神,奥迪品牌将制定“守正创新”的行动战略。以守正,夯实产品布局,品牌向上,销售提升,渠道赋能,用户经营五大核心,稳固当前豪华车市场的用户基盘。聚焦管理和业务双线创新,驱动业务和组织形态变革,激活组织效能,深耕长效发展机制,布局未来增长轨道。捷达品牌将继续秉承用户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品牌认知,以灵活的店面形式覆盖至更广泛的市场,免除用户的后顾之忧。捷达品牌将继续在精准洞察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围绕用户推进产品、渠道和营销工作,塑造消费者信赖的 汽车 品牌,与更多的年轻用户一起,开启美好出行生活。

以“体系创变”驱动,在“创变”之年,要想实现既定目标必须依靠体系力,上下同心,系统作战。为此,一汽-大众聚焦“体系创变”,对生产、质量、研发、采购、人力资源、组织流程等各领域进行优化,构筑坚实的“体系后盾”,全力支撑公司年度目标的落地实现。

12月12日潘占福接棒一汽-大众总经理、党委书记的时候,汽势Auto-First注意到,中国一汽集团公司对刘亦功任职一汽-大众期间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刘亦功任职期间,正值 汽车 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面对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刘亦功同志率领一汽-大众凝心聚力,打造行业领先的产品力和品牌力,进一步巩固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实力;带领公司围绕双方股东的战略部署,推动公司各项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令行业瞩目的经营业绩。“攻坚2018”,四座新工厂全面建成投产,10款车型顺利投放市场;“聚力2019”,带领一汽-大众重回乘用车企业销量冠军;“创变2020”,面对疫情,带领一汽-大众快速响应,积极防控,科学统筹,精准施策,全力推动复工复产。与此同时,以2025战略为依托,推动电动化、数字化转型,为一汽-大众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根据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我校的办学条件及市场的人才需求,特申报开设金融与营销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既懂金融,熟知金融产品,又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营销技能,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理财、一般工商活动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我校开设此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开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必要性

1、具有广泛的就读需求

据了解,2003年,全国有中等职业学校20250所,招生数500多万,在校生2000多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分别为46.6%和52.1%。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比例虽逐年提高,但2000年仅达到5%左右。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很不相称,大力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与规模相链接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有旺盛的就读需求和充足的学生来源。而且,金融与营销专业目前在全国的高职高专学院中尚未开设,我校首创这一专业,不与其他学院形成竞争,能把握这一先机,必定能为我校带来极好的发展契机,为市场培养急需的人才。

2、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随着金融业的混业化发展,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理财、租赁、信托、担保、财务等全面兴起,市场营销必然广泛深层次地嵌入金融行业,因此整个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

目前,银行业的从业人员90%都是知识技能单一的传统型员工,缺乏既懂金融、熟知金融产品、又具有营销技能、特别是客户开发与管理的能力的人才,目前的营销队伍是由单一专业人员甚至非专业人员组成。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复合型人才占营销队伍的比例不足3%。从专家预测、银行业招聘会,行业就业指导等相关材料显示,未来银行业急需以下人才:客户经理、高级营销策划、营销总监、国际结算高级经理、高端个人理财人员、贷审人员、人力资源总监、产品开发专业人员、风险管理主管、利率分析师、稽核监督员等。正如招商银行的招聘广告所说:“有金融专业背景、市场营销经验,具有较强市场分析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有外语特长者,如精通英语、日语、韩语者优先”。“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产品的延伸,银行业务中原来的传统业务已有相当变化,需专门人才来做,但现在我们人才很紧缺,希望通过招聘,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保险业潜在的市场排名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及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我国的保险事业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呈飞速发展的态势。国内保险机构的队伍需要不断壮大,保险专业人才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巨大缺口。据预测,在未来5至10年全国保险行业,包括银行业代理保险,需要从业人员100万人以上。以上海一地为例,未来五年,上海金融保险从业人员需求看涨,从业队伍中外资企业人数增长将更迅速,预计到2006年,上海现有68家港澳台和外商投资金融保险企业,其从业人员总量至少增至8万人。

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证券市场已经初具市场规模和市场形态,1997年底,证券市场总值约占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25%,但是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在金融深化作用下,中国证券市场将加速发展,未来十年将接近或达到新兴工业化国家今天的平均水平,因此,以目前市值规模相比较,市场发展有200-300%的广阔空间。与此相对应的是对证券发行、投资、评估、交易人才的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目前证券从业人员中受过证券专业系统教育和训练的人员不足二成。

随着WTO的逐步开放,将会有更多外资金融机构抢滩中国,他们在抢占市场之时,必然会把目光盯在国内金融人才身上,实行“就地取材”“雇员本地化”,而现有金融与营销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此外,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正进行深入的人事制度和人力资源机制的改革,将逐步从目前固定僵化的用人制度向人力资源的市场化转化,这样就为职业学院毕业具有 *** 作应用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许多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目前学校已设立就业市场开发办公室,积极开发毕业生就业市场,以“进口畅,出口旺”作为检验办学成绩的标尺,全面开创招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二)、开办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条件与能力

1、专业设置基础牢固我校自1983年招生以来,先后开办了银行经营管理、银行财务会计、合作金融等金融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客户经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课程,同时承担了多年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市场开发、客户经理等各类培训班的教学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全国成人高校的品牌学校和品牌专业,为全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培养了数万名金融管理和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是我校在过去金融专业在基础上,突出市场营销这一主题,在营销市场上定位于金融业这一特定在领域,对金融与市场营销进行有机整合的新颖专业,它充分利用了我校在金融、市场营销方面的师资、实训、行业管理优势。因此,开设金融与营销专业基础扎实。

2、内部规划井然有序

为了培养出高素质金融与营销的专业人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职高专发展专门职能机构,校领导亲自参与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规划的策划和制定,明确了职业教育以实践训练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全面规划和运作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教材的组织与编写等,力求培养出既符合国家教育部门标准又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

3、教学设施完备齐全

学校具备优良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校建有1500平方米的多媒体电化教室10间、一大模拟银行和两间信息化会计实验室,拥有225多台教学用计算机。所有计算机实验室实现了局域网环境,新建了校园网络工程,安装了光纤接入网络服务器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值得提出的是,我校的上级主管机构是中国农业银行,既具有完整的商业银行业务,又全面代理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理财等金融业务,因此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习与实训场所和条件。

4、教师队伍充足质高

我校以“双师型”为重点,一方面选派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进修研究生课程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坚持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下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企业挂职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引进和聘用“双师型”教师,我校现已聘用银行专家、会计师、经济师、保险经理、证券师等数十名参与教学和实训,以完善师资队伍。目前我校能胜任本专业教学的老师有26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我校还聘请的数十名专家教师 。本专业教师是一支素质高、实力强的师资队伍。特别是我校近三年来,应行业发展急需,为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保险业、其他企业等举办了大量各类培训班,尤其是客户经理、市场营销培训,深受欢迎和好评。近年来,我校教师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15项,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出版专著6部,自编教材2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2篇。

此外我校在图书建设、教学和生活环境、经费支持、领导能力等方面均具备了开办新专业的条件。

(三)我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发展方向

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我校将以市场为导向,以金融领域职业岗位与营销技能的需求为基础,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行校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学校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紧密联系的优势,使教学与金融实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本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措施如下:

1、充分体现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以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结构为基础,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主线,明确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建立以培养金融行业中服务、营销、管理等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行业拓展和职业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中心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创新教学计划和教学手段

我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计划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对学生“两基两能”(“两基”是指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两能”是指相关职业基本技能和岗位专业技能)的培养。在全程教学计划中将必修课程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岗位)技能及实训课、选修课等四大类,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上,加大技能课和实训课的比重,使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整个教学计划的约40%。

通过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 “两基”,教学内容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多种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实践教学体系由职业(岗位)技能课和岗位实训课组成,占全程教学计划的40%左右。运用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运用计算机等手,通过点钞、储蓄存款、对公存款、代收代付、财务会计、国际结算、保险实务、证券投资实务等技能训练和实训,结合市场营销场景演绎,培养学生的“两能”。我校已与中国农业银行南湖支行、先锋支行,中国泰康人寿保险公司长沙分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逐年增加学生顶岗实习、跟班实习的机会,安排学生充当临时客户经理、保险营销员等。此外,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能更多地参加社会公共活动,体验公关环境、运用营销知识和公关技巧,提高学生营销技能。如让学生参加广告设计、营销策划、会议接待、客户谈判、媒体宣传、产品试销、联谊活动等事务。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和讲座式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重视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除继续发挥投影、广播电视教学等常规电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外,组织教师对专业主干课程CAI课件的研究和开发,加速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使之在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3、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本专业实行多证考核和培养模式,对专业考核合格,德智体诸方面符合要求的学生,发给国家承认的相应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同时要求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技术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本专业涉及的主要资格证有:金融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证(国家正在筹划)、保险代理人员资格证书、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营销师、会计师、金融英语过级证、理财师等。

4、加快科学实用创新型教材的建设

我校将按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重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引进和编写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课程教材。2005年将完成编写5套银行类高职高专教材,拟编写金融业务 *** 作手册,2006年全面建成适合该专业学习和实训的教材体系。学校将联合名校教授、金融专家、营销专家、一线 *** 作员工、本校教师共同编写教材。同时通过从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收集各种单证、 *** 作文本、制度文件等,编印成 *** 作手册,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技能。

综上所述,我校开办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从必要性来看供需两旺,从可能性来看各项条件完全具备,因此,我校开设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具有必然性。学校在国家教育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办学导向和办学特色,通过务实的改革和创新,必定能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及对口升学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可逐步过渡到两年。

(二)、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能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咨询、经济中介、工商企业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从事业务 *** 作、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型高、中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以银行方向为主体、以保险、证券和投资等专业方向为选择和补充。通过三年的学习和训练,既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提供扎实的基本技能,也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规格和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具有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良好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说服能力,一定的文字写作与处理能力,英语阅读与处理英文事物的能力,计算机 *** 作与应用能力,较强的社交和公关能力,一定的个人才艺素养。

(3)专业核心能力。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理财等领域所需要的现代金融业务基本知识与业务 *** 作技能;市场拓展、市场营销知识与技能,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知识与方法;经济金融法律基本知识,经营管理策略。

(4)本专业学生必须通过国家级考试。计算机和英语需通过3级水平考试,并获得相关的专业等级证书。同时鼓励学生报考相关专业职(执)业资格考试,以获取相应证书,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职业岗位群

由于金融业外延的扩展和市场营销的广泛应用,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多元化的就业岗位群。主要范围有:

1、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银行金融机构,从事业务 *** 作、市场营销、产品开发、投资理财、业务监督、风险分析与控制、经营管理等工作。

2、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担保公司、咨询评估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业务 *** 作、市场营销、产品开发、投资理财、业务监督、风险分析与控制、经营管理等工作。

3、一般工商企业的市场策划、市场营销、财务活动、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及其他事务。

4、其他部门,如政府职能机构,需要相关金融知识背景的专门人才。

(四)、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

1、熟练掌握金融基本业务 *** 作流程,具有较强的珠算、点钞、微机 *** 作等岗位技能,能从事金融各项资产、负债业务和各类综合业务。

2、熟悉保险业务各个环节的工作,具有保险拓展、保险营销等单独从事各种保险业务的能力;具备从事证券发行、证券投资、交易、评估等各环节的实际业务的 *** 作能力。

3、具备较强的会计核算、帐务处理、报表编制的能力。

4、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策略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市场调研、市场拓展、客户开发与维护能力。

5、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撰写本专业的文件、调查报告、评估报告等。强化演讲技巧和公关活动训练,提高营销技能。

6、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用英语与客户进行简单的交流,达到国家英语应用能力A级水平;

7、熟悉常用的金融业务系统。达到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2级水平。

8、熟悉金融基本业务的国际惯例。

9、能准确理解国家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法规。

(五)、课程设计和内容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制及学生特征,本专业教学计划设计以实用性、 *** 作性、前沿性、知识性为原则,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四大类。具体参见课程设置。

(六)、实践性教学

职业教育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应以实践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岗位 *** 作应用能力的重要过程。

(七)、成绩考核

学生考核分考试、考查。所有必修课的理论部分必须通过考试,实训课应以按规定要求完成各 *** 作环节作为考试通过,所有选修课采用考查方式。教务部确定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安排教师评定成绩。

(八)、专业特色

1、专业设置的独创性

实践表明,金融业的发展规模、业务经营格局等均已形成,而市场营销既是金融业的重要环节,也是金融业的薄弱方面。本专业是在金融专业基础上,突出营销切入点,既有专业的创新性,又符合金融业发展对人力资源培养的要求。

2、教学计划新颖实用

我校具有金融类专业教学的优势,同时,由于行业的特色与支持,我校长期与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等单位有密切的合作和联系,因此教学计划的设计能与行业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高度结合。

3、注重实践与实训教学

本专业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与实训课程的教学。在校内外广泛建立了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实训条件,以确保教学效果。

4、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

学生通过考试可获得相应毕业z书,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证书,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其它证书。

(九)、其他教育环节

1、入学教育

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和专业教育,主要讲解《学生手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2、军训

对新生进行军事训练,除进行队列训练和内务训练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作风,把军人的优良作风带进校园,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以及爱国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文明作风,时代感、使命感,造就具有健康心理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

4、劳动教育

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如打扫卫生、栽花植树、整理内务、扶弱帮困、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等。开设劳动教育讲座,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5、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校园文化、使学生的智力、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学校在教学的不同阶段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书法、音乐、舞蹈、文学、演讲、主持等,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毕业教育

全面总结学生在校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志向提出指导性建议,教育学生热爱所学专业,识大体、顾大局,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激励自我创业、到经济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鼓励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发奋图强,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584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