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巡游都要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七下江南一共花费了超两千万两银子,比大清国库一年的收入还要多。江南向来是富饶之地,是清政府税收来源最多的地方之一,乾隆江南巡游一是为了考察吏治,遏制官员在这富饶之地腐化堕落。二是为了考察水利,江南常受长江黄河水灾的影响。三是为了召见江南知识分子,笼络人心。四是因为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他想效仿先祖皇帝康熙江南巡游。五是因为江南人杰地灵,是游玩的好地方。
江南是富饶之地,承担了清政府的大部分税收,乾隆江南巡游有考察吏治之意。在历史上,江南向来是富饶之地,乾隆执政期间亦是如此,江南承担了清朝的大部分税收,是清朝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所以历代皇帝对江南都特别重视,在这样富饶的地方,官员极其容易腐化堕落,相互勾结,所以乾隆下江南巡查颇有考察吏治之意,他想亲眼看看在自己执政期间,清朝是否真的有那么强盛。
江南靠近长江和黄河,多受水灾的困扰,乾隆江南巡游考察水利。在历朝历代,百姓都饱受水灾的困扰,所以兴修水利成为了一大民生工程,兴修水利投资大,耗时长,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尤其是有些官员借兴修水利敛财。所以乾隆七下江南势必要去考察水利。
乾隆七下江南多次召见江南才子,体桖民情,笼络人心。江南自古就是人才辈出之地,这里有很好的文化氛围,也是才子的聚集之地,乾隆每到江南都会召见江南才子,体恤民情,树立自己勤于执政,关心百姓疾苦,重视人才的形象,便于笼络人心。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他想效仿先祖康熙皇帝江南巡游。康熙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清朝繁荣富强,而且康熙曾多次微服巡访,体察民情。乾隆上位以后,也开始效仿康熙下江南巡查,但与康熙不同的时,乾隆的排场非常大。康熙每次下江南都是微服私访,尽量做到不惊动官员和百姓,而乾隆则不同,他大张旗鼓,他每到一处,便大摆排场,劳民伤财,因此消耗了两千多万两银子,比清朝一年的税收还要多。
江南人杰地灵,乾隆借七下江南游玩放松。借着七下江南,乾隆皇帝可以饱览山川美景,乾隆皇帝本就是一个喜爱游玩之人,他每次下江南游玩时间都会持续三四个月之久,从京城出发,路经苏州,杭州后返回。
历史上对于乾隆七下江南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下江南体恤民情,考察吏治,勘察水利对清朝的长治久安有积极的影响,但他在巡游过程中极其铺张,劳民伤财,七下江南消耗了两千万两银子,比国库一年的税收都要多,所以有人认为乾隆七下江南也是清朝走向衰败的起点。
因为下江南和“千叟宴”就是和珅在一旁帮他办的,当时乾隆下江南就是和珅在一旁陪同,钱财自然就交给他管理,后来乾隆为了让自己退位的体面,就让和珅帮他想办法,当时和珅就提议将民间七十岁的老年人请到宫中与乾隆一起吃饭,当时乾隆觉得这个想法特别好,所以就让和珅去监督办理,而这办理晚宴的钱财也就自然由出主意的和珅来保管了。
据历史记载,乾隆在世的时候非常重视文化,如果有人在他面前做了错误的诗或者文章,那就会让乾隆非常生气,所以那时候经常出现“文字狱”。其实乾隆也有让人非常不满的地方,比如他这一生非常看重权力,也非常喜欢热闹的地方,不管是什么样的宴会,他都要办得非常奢华,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曾经斥巨资去江南,这也是和珅的主意之一。
在乾隆要传位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办一个非常隆重的退位晚宴,所以就找来和珅想让他帮忙想个好办法,当时和珅就建议他办一个“千叟宴”,把城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接到宫中来,他们一起热闹的吃个晚饭,这个提议得到了乾隆的认可,毕竟他一直都非常喜欢热闹,而这种能够和百姓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他最喜欢。
既然这个提议是和珅提出来的,那么自然监督办理都由和珅来管理,所以钱财也就由和珅来管控了。我们可以从历史记载中看出,乾隆这一生其实过得非常奢侈,所以在乾隆死后,雍正就立即把和珅给处死了,也因为和珅,让雍正的国库充盈了不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