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对于旅游行业来说,如何利用好这些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客户来,网络营销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首选,不仅因为互联网网民人群高达4亿多,基本覆盖中国城市人群,还因为互联网具备多种丰富的表现形式,能够充分的展现旅游景区。DM互动营销中心观察了近几年旅游网络营销的开展状况,总结出旅游网络营销的,以期和同行交流学习。
策略一,以消费者为本,引爆旅游行业营销导火索
网络营销区别于传统营销的根本是网络的互动和跨时空特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回归。其核心是将原本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改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互联网络只能算是一种新兴的媒介,虽然这种媒介覆盖了传统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话、传真、电视、广播等)的大部分特点,然而网络的影响力却不止这些。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表示,触过网的人都明白,它所触及的不是技术也不是媒介,而是一种以信息为标志的生活方式,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市场营销手段的变化。对于旅游业来说,互联网的出现无疑是一大福音,网络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方便的资讯,更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展示方法与渠道。
策略二,个性化服务成为网络营销亮点
美国航空公司目前采用BrodaVison公司的一对一销售软件,加强其为经常坐飞机的人服务站点。通过编制出发机场、航线、座舱和餐饮喜好以及他们自己和家人爱好的简介表,这些人员可以提高订票过程的效率。借助这些简介表和快速联系乘机人员的某种方式,在学校放假的几周时间里,美国航空公司为孩子的父母提供坐飞机到迪尼斯乐园的打折优惠机票,这是一种全新的销售方法。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指出,网络营销具有以个性化迅速赢得数以百万计的用户的能力,这种能力正在创造出以前不能以快捷方式销售的产品以及巨大的商机。
策略三,服务体验,携程教你怎么“玩”
携程在南京禄口机场候开了一家“携程度假体验中心”,店面装修风格明快,店里摆放着几台笔记本电脑,穿戴整齐的工作人员来回走动请客人使用电脑,教他们如何上携程网预订酒店、机票或是度假产品,销售柜台则成了“陪衬”。这个度假体验中心和普通意义上的销售柜台不同,销售柜台面积小,主要是给销售人员做个基地;度假体验中心面积更大,气派,设备好,功能更多,客人可以使用这里的笔记本电脑直接下单预订酒店床位、机票和名目繁多的度假产品。
虽然度假体验中心给携程销售带来很大帮助,但“携程度假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却不是携程的销售人员,没有销售指标,销售部依然有专门的人员在机场内发放会员卡,并会把带客人带到这里进行亲身体验。正是因为没有销售压力,“携程度假体验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会像一般的销售人员那样喋喋不休地“推销”,在用户体验方面可以取得更好的诱人效果。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指出,体验式营销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标,不是卖东西,而是让消费者感受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爱上他们。显然销售型的服务会让顾客反感,而帮助、顾问式的服务则会让顾客赏心悦目。
策略四,小米+步q,线上线下整合营销
从发展趋势来看,网络营销的实施是必然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仍处于较低阶段,由于人才、认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网络营销发展起来尚需一个较长的过程,传统营销渠道以及策略仍然会在一个时期内占主导地位。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表示,对于传统行业进入网络,一步跨越显然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做法是把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紧密结合,两条腿走路,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更好地发展旅游市场营销,从而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兴旺。
策略五,绿色营销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旅游业“它是个资源型产业,有赖于自然的馈赠和社会遗产”,但在现实发展中,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已受到质疑,“旅游者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世界有太多精美如画但很敏感的环境受到破坏,而且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些有损环境资源现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本身的发展。因此,旅游业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绿色营销。首先,树立以资源价值观为中心的绿色营销观念。其次,确定绿色营销目标。再次,树立绿色营销组合战略。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表示旅游业在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和目标的基础上,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价格、包装、分销、促销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始终贯彻绿色原则,并科学地予以组合运用。加强开展绿色旅游营销,是使旅游业真正成为与环境友好、和谐的产业,是符合旅游者回归大自然、爱护旅游生态环境的潮流,是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条极富生命力的营销策略。
策略六,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旅游品牌营销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的建设,以品牌为核心进行营销也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我国旅游业品牌建设的的精髓应在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但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品牌营销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还远远不够,致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不能有效延长。因此,必须首先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才能使旅游产品利于不败之地。比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是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再现,这个主题公园正是因为很好地挖掘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全国主题公园旅游处于低谷的情况下,它却能以年均效益1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发展。同时,要注意“深度”挖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需要不断融入创新因素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原有基础的延续。其次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旅游产品要走品牌化道路,要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这是品牌营销的主要任务。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表示,旅游品牌营销依据旅游本身文化特色,策划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赋予旅游产品品牌强大的生命力,然后根据成功地塑造品牌目标形象的要求、目标市场状况以及自身的综合条件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和组合传播的方式,所选择和组合的传播方式要能够全面、准确、直观地表现出品牌的目标形象特点来,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经济条件,要注意对投入与产出效益的研究,尽量花最少的钱而取得最大的效果。另外,旅游公共部门(政府及各旅游行政部门)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营销方面主要集中于对地区、省和全国的整体性促销上,从而带动旅游业有序健康的发展。
策略七,优势合作才能克敌制胜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规模已经不是克敌制胜的唯一法宝。中小规模旅游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实现跨区域合作,建立统一的旅游资源研发中心和统一的网络营销平台,互通有无,协力合作,形成强大的“虚拟旅行社”联盟,利用地域优势与大型旅游服务机构同台竞争。清华大学总裁班网络营销专家、知名讲师刘东明指出,电子商务是“抗强扶弱”的有效手段,自20世纪末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经上演了无数次“小鱼吃大鱼”的成功实践。对于旅游服务这种资源分散,个性化要求高的行业,谁的资源整合能力强,对市场反应快,谁就掌握了竞争优势。
策略八,资源与市场之间横向整合
这种模式会以某种关联关系为纽带形成,比如一些发展成熟的旅游目的地,依托于目的地营销系统平台,整合本地化的各种星级酒店和旅馆资源;以同星级酒店跨区域网络营销联盟,满足该星级顾客特别是固定会员群体的需求;以经典旅游线路为核心整合线路中不同酒店资源,成立网络营销联盟平台;以其他的某种关联属性为基础,成立旅游业网络联盟及其网上营销中心。在原有资源和能力基础上的深度推广和系统提升,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上下游产业链形成深刻变革。
策略九,网络营销口碑虚拟化
旅行社发展电子商务应认真研究网络的传播特性,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说,口碑的作用是很大的。在我们过去的认知中,口碑的形成,主要是在相互熟悉的人们之间口口相传。但是在网络世界里,口碑却是通过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进行传播的。它无影无形,来去无踪,具有明显的虚拟化特征,因此很容易被我们所忽视。但是,由于网络所特有的无限延展性,信息传播可以有效突破时空限制,瞬间到达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对于有意涉足旅游电子商务的旅行社来说,如何通过不断努力,在网络世界中形成了良好的“虚拟口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目前来看,不少旅行社对于如何在网上宣传自己,似乎还比较懵懂,企业的品牌传播方式也有欠妥当。比如,有些旅游经理人求成心切,往往不分场合和对象,急于表现自己;也有些朋友不顾别人的感受,在各种论坛、BBS和群组里面大量发布自己旅行社的广告信息;还有极少数人在网上交流过程中,表现轻浮,盲目自大。如此种种,不但不会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相反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景区已有2万余家,各种新的景区又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众多的景区中脱颖而出,吸引游客?在诸多成功因素中,科学的景区营销是关键。一、 树立科学的营销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营销观念。景区营销发展到今天,观念、认识、方法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是提的最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仍没有在景区的营销过程中得到贯彻,并且这一口号的无处不在已经冲淡了它的基本含义和有效性。事实上,“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为尊重人(包括员工、游客、销售商),更体现为为游客提供增值的服务。景区的产品可以带给游客超出他(她)期望的体验,他(她)就很满意,然后对他(她)的亲人、朋友或周围的人讲整个游玩的美妙感受,促使他们也来景区消费。这是一种最有效,也最经济的营销方法。景区营销一定要树立这种广义上的“以人为本”认识,以游客为导向设计产品、设计营销策略。二、 做一个科学的营销规划“规划就是财富”已成为业界共识,很多景区在开发前都做了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包括修规和控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总体规划可以在景区的总体定位、发展战略及景区发展各要素安排上进行总体的部署和安排,营销规划在总规中虽有专门章节,但是毕竟还是粗线条的勾勒,并且满足不了景区营销的动态性特点及要求;修规或控规对景区景观和各项工程建设提出要求,但多是“硬件”的,对于营销、管理等“软件”方面的内容却没有涉及。因此,景区还应该有营销的专项规划。一个科学的营销规划是保证景区营销工作得以有效开展、达到预定目标的必要内容,而且从长远来看,景区做专门的营销规划是一个趋势。这样可以根据景区实际的建设情况适时的进行营销工作,从而避免盲目的、冲动的、无序的开发市场,科学的营销规划可以事半功倍,目标准确,更有效的使用资金,从而带来丰厚的收益。三、 景区产品科学定位景区要想在纷争的旅游市场中取得优势,就得在信息传递中把自己的突出特色宣扬给广大消费者,并能牢牢抓住消费者,让自己的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景区可以采用以下定位的方法:1、攀附定位攀附定位是一种“借光”定位方法。它借用著名景区的市场影响来突出、抬高自己,比如把三亚誉为“东方夏威夷”,把云台山誉为“北方九寨沟”。采用这种定位方法的景区并不去占据攀附对象的市场地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而是以近、廉、新的比较优势去争取攀附对象潜在顾客群。采用这种定位方法不可与攀附对象空间距离太近,因为这种定位是吸引攀附对象景区的远途的潜在顾客。另外,对于已出名的景区和具有独特风格的景区不能随便采用此种定位方法,这是景区经营之大忌。2、心理逆向定位心理逆向定位是打破消费者一般思维模式,以相反的内容和形式标新立异地塑造市场形象。比如,宁夏的沙坡头,内蒙古的响沙湾本是沙漠,一般游客不会把次作为旅游的目的地,而景区也利用此逆向的定位,把此打造成以沙漠文化为表现形式的旅游胜地。游客也正是逆向思考“沙漠怎么还能旅游”,从而产生兴趣前来游玩。3、狭缝市场定位狭缝市场定位是景区不具有明显的特色优势,而利用被其他景区遗忘的旅游市场角落来塑造自己旅游产品的市场形象。比如山西省的大寨本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由于历史上“学大寨”的事情,山村开始走旅游发展道路。他们以洁净的山泉水、清新的空气、知名的旅游产品(大寨核桃露)、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干净卫生的住房条件,用比市场低得多的价格去占领附近城市的休闲旅游市场和美术院校校外写生市场。4.变换市场定位 变换市场定位是一种不确定定位方法。它主要针对那些已经变化的旅游市场或者根本就是一个易变的市场而言的。市场发生变化,景区的特色定位就要随之改变。四、景区产品组合首先要对自己的旅游产品有所认识,根据景区所提供旅游产品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组成完备的营销组合,然后再来考虑其营销策略的制定。1、景区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产品景区的产品不能仅仅理解为旅游地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还应该包括必要的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游客观赏和参与的活动项目、景区的管理和各类服务等。景区产品的实质是服务,而不是风景名胜本身。风景名胜不能通过购买发生所有权的转移。2、景区产品营销组合因素:(1)景区吸引物。景区吸引物就是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它是景区旅游产品中最突出、最具有特色的景观部分。旅游从某种角度讲也可称作“眼球经济”,游客正是观赏景区某一特定物才不远千里、不怕车马劳顿赶来旅游的。这是景区赖于生存的依附对象,是景区经营招徕游客的招牌和幡帘,是景区旅游产品的主要特色显示。没有这个吸引物,游客就不可能来景区旅游消费,尤其在今天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吸引物不仅靠自身独有的特质来吸引游客,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塑造和宣传才能起到应有的引力效果。(2)景区活动项目。景区活动项目是指结合景区特色举办的常规性或应时性供游客或欣赏,或参与的大、中、小型群众性盛事和游乐项目。景区活动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文艺、体育表演、比赛,民间习俗再现,各种绝活演艺,游客参与节目,寻宝抽奖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是景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而且还可作为促销活动的内容。(3)景区管理与服务。景区产品表达形式尽管呈多样化,但其核心内容仍是服务。服务的特点就是它的提供与消费常常处于同一时间,每一次服务失误就是一个不可“回炉”修复的遗憾的废品产出。在服务过程中的管理尤显重要。实际上管理就是最核心的服务。景区管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员工的管理,二是对景区的管理。不管是哪种服务,都要以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要为宗旨,为游客服务。(4)景区可进入性可进入性指的是景区交通的通达性。由于很多景区处在交通不方便的偏僻地区,使得游客进出景区大受限制,甚至交通成为营销瓶颈。景区的产品销售过程与有形商品销售不同,是景定人动,游客必须来到景区享受服务,经营要靠大量的客流。目前,在国家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影响景区可进入性的不是主干交通,往往是景区门前的最后“十公里”,必须引起重视。五、景区如何选择市场1、景区要先以地域为界去选择市场 景区对旅游市场的选择是分层次的。首先要以地域为界去选择市场,然后再考虑其他影响旅游的因素。在以地域为界选择市场时,应该遵循由近到远、逐步扩大的原则展开市场营销。2、景区营销要瞄准中心城市以景区所在地为中心,以距离远近为半径,按地域把旅游市场划分为近、中、远三个梯次,分别对应于景区企业市场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无论哪个梯次都要以该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主攻目标市场。因为消费也有梯次传递的规律,一般是从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小城市,最后到农村。时尚消费更是如此。旅游是一种时尚消费,所以重点要抓中心城市旅游市场。3、特殊群体的市场这类市场大多数以宗教、登山、户外运动为主,多数游客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前来旅游。六、同区域的联合营销1、注重文化的同源性同一区域内的旅游景区,无论其旅游资源是以自然风光为主,还是以人文景观为特色,都会被打上深刻的区域历史文化的烙印,只是各自景区旅游资源载体所呈现的区域历史文化内涵的侧重方面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不同的特色组合在一起,才铸就了一个区域深厚而独到的旅游魅力。旅游者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时,往往不会只根据对一两个景区的好坏做出自己出游线路的判断,而会筛选几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作为候选目标,选择其中对自己最有吸引力的一个地区来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由于财力、时间、交通和旅行社的线路安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长线游客在到一地游览时,也都不止参观当地的一两个景点,而是会尽可能地多游览几个景点,全面了解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因此,各个景区在市场推广活动中,将景区景点的宣传推广与所在地域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割裂开来是极不明智的,进行联合营销十分必要。在旅游产品的广告宣传推广上,既强调区域旅游整体品牌的打造,又突出各自景区独到的旅游资源魅力。参与联合营销的会员景区在涉及旅游地资源开发、产品和线路设计、产品组合包装、定价、客源市场分析、营销战略的制订实施、旅游相关信息资源共享、知名度和整体形象的塑造上,要坚持目标一致性、利益共享性,强调行动协调性、投入多元性,共同出谋划策,发挥各自所拥有的资金、技术、区位、人才、信息、知名度、营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 “合力效应”来达到凭个体力量不能达到的营销效果。2、缔造区域旅游统一品牌在宣传中突出各自特色的同时,力求找到优势景区之间进行联合营销的经济合作点和文化结合点,变互相拆台为共同搭台。优势景区应当结合各自的品牌效应和优势项目,搭建项目更加齐备、价格更加优惠、市场更加规范的区域旅游平台,构建出统一的品牌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宣传互惠、客源互流,消除纷争和避免资源的浪费,进而推动区域内景区的管理建设,促进交通的改善,降低旅游成本,增加效益。3、权责明晰实现共赢目前,很多地方的旅游景区景点不是由当地统一的政府部门管理,而是分别被众多部门所管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景区景点的独立法人资格。体制障碍直接导致了景区经营管理的混乱与低效,造成有些景区强调部门或地区个体的经济效益,忽视联合协作,自我封闭、各自为政。景区之间因信息、技术沟通不畅,致使区域景点条块分割,景点遍地开花,重复雷同建设,资源浪费严重。所以,要想建立旅游景区联合体,必须尽快建立全区协调机制,尽快理顺经营机制,打破部门间的利益纷争,明确各自职责,实现政企分开,真正把旅游景区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在市场经济中自主发展、自负盈亏的企业,以现代企业理念规范其经营,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七、景区的深度开发景区虽然受地域限制,但发展市场的空间还是无限的。景区可以采取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内涵型发展模式,一种是外延型发展模式。1、内涵型发展模式内涵型发展模式是指景区企业在景区内开展多种经营,全方位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提升景区服务档次和扩大服务内容。旅游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是游客的基本需要,随着旅游消费的档次提高,进而发展到健(健身)、教(教育)、休(休闲)、度(度假)、疗(疗养)等需要。这些都是主流需要,此外还有诸多个性化的需要。按照市场营销理念的认识,需要就是市场,这么多的需要给景区服务提供了无限的空间。2、外延型发展模式外延型发展模式就是指景区企业在景区以外发展经营活动。这种发展模式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来实施的。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1)主业延伸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也叫一体化发展模式,就是将景区业务向有联系的行业发展。面对旅游市场向前延伸到旅行社、旅游交通行业开展业务,向后延伸到饭店业、旅游商品生产行业开展业务,横向则投资开辟新的景区。这种模式不管向哪个方向发展,都离不开景区原有的经营主业,都是以原先的主业为中心向外围逐步拓展的。这种市场发展模式需要景区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投资发展模式,需要慎重对待。(2)围城打援模式。这是一种多角化发展模式。其意不在于主业的转移,而是要在跨行业的两个行业领域同时经营,利用相互的影响作用取得综合经济效益。(3)管理输出模式。这是一种经营效益出色的、有名的景区企业利用专业化管理技术,向同行业扩张的发展模式。八、营销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信息的管理贯穿景区科学营销的全过程。不仅在制订营销规划之前需要收集和分析信息,更要注重在营销实施的过程中收集和分析市场的反馈信息、竞争者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善营销计划。综上所述,景区的营销工作比常规的产品营销要复杂。景区由于产品的特性:不可移动、不可复制、即时产生、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同时进行,因此营销工作就区别于常规产品的销售。制定体系化的营销策略就是重中之重,有了科学系统的营销策略才是完成整个景区的销售任务的保障。随着大众化旅游和国民休闲时代的到来,在肯定旅游景区仍然是观光旅游基本需求的同时,景区也面临着广大散客在目的地消费多元化和体验生活化等方面的新需求。与之相应,景区景点规模日益扩大(截至2016年,我国的景区数量已经达到了26000多家,其中A级景区达到了7000多家,其中高星景区达到了1500多家,其中包括5A级景区213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那么,景区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营销呢?
擅用“事件营销”
景区事件营销是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景区外部发生和景区内部策划型事件进行营销组合,运用新闻、公关等手段正面宣传,吸引现实和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以达到丰富景区现有旅游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增加景区收入和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
旅游景区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向现实的或潜在的旅游消费者提供景区产品信息,引导消费行为,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反馈顾客的意见。事件营销的效果正在于塑造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提高目的地知名度以及增强旅游综合能力等方面,它已经成为实现旅游景区营销的有效途径之一。旅游景区可以借助社会生活中的良性事件作为载体进行营销,策划相关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例如湖南张家界“飞越天门山”的一系列营销活动,让张家界景区成为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焦点。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景区若擅用事件营销,“一夜爆红”的奇迹随时可以发生。
紧跟“泛娱乐”营销
景区跨界综艺节目营销成趋势。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热播让不少旅游景区从默默无闻到远近闻名。仅在2015年,就有超过200档综艺节目在全国的卫视频道中播出,《爸爸去哪儿》让地处大西北的沙坡头红透半边天,《奇妙的朋友》让观众记住了长隆??品牌营销纷纷锁定综艺节目。
不过,这种合作大部分是浅层次的,合作形式单一,比如简单的节目取景拍摄、场景和品牌植入等。如何在后期传播中将节目IP资产放大,借助节目之势,长品牌“威风”,才是最考验功夫的环节。长隆景区跨界营销方式可算作成功的泛娱乐营销范本,对各大景区的娱乐营销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2年至2015年,长隆景区深入参与过《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奇妙的朋友》和《奔跑吧,兄弟》等5档国内火爆的综艺节目的拍摄。
值得注意的是,长隆不仅在前期拍摄上积极配合,在后期节目的营销上也充分调动积极性,将节目中的众多明星、节目打包成为一个整体,向外界传递出国内众多明星和综艺节目都来玩的信息,将营销过程进一步演唱,从而强化品牌形象。如长隆利用新奇好玩的H5,以虚拟的明星朋友圈作场景,利用明星发微信记录个人在长隆录综艺节目时的所见所感,让长隆的游玩体验在一个虚拟的明星朋友圈扩散传播,短短一周时间,该H5的分享转载量便高达15万次,效果非常明显。
借“直播”的网红之风:据统计,2016年直播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2020年将达到600亿元,有机构甚至认为到2020年,直播将成为价值千亿的行业。
在网红直播经济的热潮之下,“旅游+直播”成为旅游行业的热议话题,旅游遇上了直播,遇上了网红经济,引领了旅游行业营销创新玩法。
早在今年5月份,去哪儿网已经联合“斗鱼直播”对外宣布推出一系列“旅游直播”节目。当时,10余名网红主播赶赴广州长隆、四川九寨沟、云南大理、香港迪士尼及泰国普吉岛、韩国济州岛等八大热门景区景点直播。
截至目前,已有很多传统景区试水了网红直播营销活动。如位于西安的华清宫景区在七夕节时召集77对情侣体验传统的大唐婚典仪式,仪式全程被拥有超高人气的美女主播在两大直播平台同时直播,又通过新浪微博话题讨论等功能引发线上数百万人的关注和讨论;再比如,梅州客天下景区在十一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直播客天下,声动梅州城”活动,邀请明星通过一直播、火星、美拍、唱吧、全聚星五大平台同步直播景区,并以小型音乐会形式为景区吸引了大批音乐粉丝,活动期间,直播累计曝光量突破千万。
影视IP植入更容易被接受。据了解,近年来,旅游产业的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特别是在影视作品中,越来越多的景区和旅游产品随之深入人心。从《非诚勿扰》中的北海道、长城、三亚,到《阿凡达》中的张家界景区,景区通过冠名电视剧场、精彩剧情、设置电影场景等特殊形式,通过电影快速提升了当地的影响力。由此可以看出,植入式广告对于旅游业来说具有很明显的推动作用。
据携程旅行网的调查显示,83%的游客会因为一部喜欢的影视作品而去其拍摄地旅游;91%的游客认为,相比一些商品在影视剧种的植入广告以及单纯的旅游宣传片,旅游目的地通过作为拍摄外景地在影视作品中做宣传更能让人接受。
整合“一体化”营销
大众旅游时代,营销早已不是一个景点,一个景区单独的事情,更多的是全村、全镇、全县,乃至全省的统一旅游营销。一体化营销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对旅游者的客户关系管理,强调以“旅游者想要什么”为中心,要求旅游目的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从各自不同角度与顾客沟通时有统一口径、统一的品牌个性、统一的顾客利益点和统一的销售创意,形成集中的品牌冲击力,及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系统的旅游者信息反馈,进而动态性调整促销策略。未来景区的营销单靠自身的力量发力应该受限很大,除非资源本身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点,从目前OTA的“酒店+”、“景区+”产品整合后带来的销售业绩的提升就可以得出结论,景区整合周边相关资源、跨界营销是非常有必要的营销模式。
总结: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景区营销的重点是突破传统,创新营销模式,构建广播、电视、报纸、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相结合的全媒体旅游目的地营销体系;注重以体验为核心的营销设计以及有效利用好新媒体资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