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的钓鱼城好玩吗?

重庆合川的钓鱼城好玩吗?,第1张

提及重庆市合川区,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入口酥脆的合川桃片,还是历史悠久的钓鱼城?

作为美食和旅游的两张名片,桃片和钓鱼城对于合川而言,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也正是依靠着它们,合川才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往。

从合川以钓鱼城来命名旅游文化节这一点,就能够说明钓鱼城对于合川的重要性。

钓鱼城之所以如此特别,是因为它曾经抵御了来自蒙古军队的攻击,并且因为这座城的顽强抵抗,使得南宋王朝覆灭的命运被延缓,甚至是改变了世界发展的格局。

关于钓鱼城的历史,重庆游品此前曾经有单独进行过详细的讲述,很多朋友应该也已经清楚地知晓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结起来就是,钓鱼城代表着一段英勇抗争的历史,是当时的人民为了自己所坚持的信念而拼搏的见证。正因如此,钓鱼城也成为了合川的精神象征。

目前,钓鱼城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同时积极创建5A景区,这段历史,应该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和铭记。

不过,钓鱼城的突出,也使得合川其他的特色显得暗淡。

包括4A级景区涞滩古镇,三江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以及合川历史上所涌现出的众多英雄人物,这些都是合川所拥有的历史文化以及可利用的文旅资源。

在2020年举行的重庆市第二季“双晒”活动当中,合川区荣获了“最佳营销奖”,这也是对其文旅发展的一种肯定。

重庆游品对合川的了解其实非常有限,去过钓鱼城和涞滩古镇,吃过合川桃片,看过相关的文旅宣传片,仅此而已。

如果换成普通游客,能够了解到的就更加有限了。那么,举办了12届的旅游文化节,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就全重庆市而言,各个区县其实都有举办自己的旅游文化节,类似巫山县的国际红叶节,江津区的东方爱情节等等。

在重庆游品看来,这些“节日”有着不同的时间节点以及规模大小,但是它们也都有着同样的目的——发展当地文旅事业。

这些“节日”更像是一种由头,作为吸引大众的一种宣传形式而存在,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它们也会不断完善,同时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当地旅游发展。

合川的旅游靠什么?肯定不会只是钓鱼城,它需要的是更加丰富的文旅资源的组合搭配。就像合川所提出的目标或者口号一样,要让人感受到合川的魅力,合川的奋进,合川的休闲。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此地地势险峻,被 嘉陵江、 涪江 、 渠江 三面环绕,自古就是有名的兵家雄关,目前已是国家4A级 旅游 景区。自1243年在钓鱼山筑城,到1279年陷落,钓鱼城军民在蒙古铁骑的威逼下坚守抗战36年,不仅多次打退蒙古军队的进攻,还曾改变了整个欧亚的格局。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号“成吉思汗”,定国号为“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建立后,开始不断扩张, 1218年,灭亡 西辽 、1219年西征 花剌子模 ,1227年灭 西夏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汗位。1234年,蒙古和南宋南北夹击,灭亡了金朝。之后,蒙古便把目光放到南宋身上,于1235年开始大举出兵南下攻宋。

蒙古对南宋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两淮、荆襄、川蜀。而川蜀因为地处长江上游,一旦被攻下,蒙古大军可顺江直抵南宋首都临安城,因此成为蒙古的首要进攻目标。为了阻击蒙古军队,南宋军民开始在川蜀修筑各处堡垒营寨,依托当地险要地形与蒙古大军周旋。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玠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 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 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昺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6316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