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傩戏是如何发展来的?

仡佬族傩戏是如何发展来的?,第1张

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民间信仰的原始宗教,巫觋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巫傩祭祀仪式。民间传说是傩神爷爷和傩神娘娘繁衍人类,仡佬族把傩神爷爷和傩神娘娘看作自己的祖先。后来,人们治病消灾,求子祈福,延年益寿等都要祈求自己的祖先傩神爷爷、傩神娘娘,而且是每求必应,因此,仡佬族把傩戏表演称为“冲傩还愿”。 求祖先降福,总得让他们高兴,总得酬谢,于是就有了酬神、娱神的仪式活动。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康熙年间形成傩戏向各地迅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 所以,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精华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这就是傩舞。

新晃侗族傩戏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的鼓声、“推”的小锣声之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

“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年间的1419年从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

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

“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

“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发展而成,常用的曲调有“溜溜腔”、“石垠腔”、“吟诵腔”、“垒歌”等。

“咚咚推”的表演在舞蹈中进行,演员的双脚一直是合著“锣鼓点”,踩着三角形,不停地跳动。老艺人介绍,这种踩三角形的舞蹈,是根据牛的身体而来,牛的头和两只前脚是一个三角形,牛的尾巴和两只后脚又是一个三角形。是侗族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咚咚推”。

侗族源于我国古代百越的一支,秦汉时称为“骆越”,魏晋以后称为“僚”,侗族就是僚的一部分。古代文献史册上称侗族为“洞人”、“峒人”、“洞蛮”等,其自称为“甘”,宋时音译为“仡伶”,明以后称“峒僚”“峒蛮”“峒苗”,或误称为“苗”。新中国成立后,称为侗族。

侗族人在唐宋以前就已定居于此地。先民为百越中的骆越,或干越的后裔。至今仍保留了较多骆越人的习俗和文化。

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侗族原无本民族的文字,使用汉字。后来以侗语南部方言为基础,以贵州省榕江话为标准音。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的原始宗教。

新晃侗族傩戏,仅存于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的天井寨一处,湖南境内别无侗傩。

早期的傩堂戏角色,以其面具造型来识别。行当以生、旦、净、丑四行为主体,随后向更细致的分行方面发展,但是,无论是傩堂正戏还是大本戏,均以“对子戏”为主,或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或老生、老旦。

傩戏长期在傩坛演出,艺人多为法师出身,其剧目又多具宗教色彩,某些剧中人物亦为傩坛所祀神祗的化身,因此,傩戏的表演具有浓烈的宗教风格。

傩戏根植于农村,因此也收到了一些民间歌舞和说唱的表演成分。清末,七甲坪的傩戏艺人与辰州戏艺人互相交流融会,形成今天带有辰州高腔唱腔的傩戏腔。

通过这种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傩戏的表演艺术的程式化,同时也收到了少量袍靠戏程式和点将、起寨、过兵等。

傩戏声腔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法师腔、傩坛正戏腔和傩戏腔这三个发展阶段。法师腔是傩坛法师所哼唱的曲调。

旋律多口语化节奏自由,属朗诵体。只是具备了某些戏曲化因素。傩坛正戏腔多属法事程序,正戏腔是发展傩戏腔的基础,其旋律和节奏虽简单,但音乐形象已渐鲜明,行当已成形,唱腔结构已渐严谨。

傩堂戏腔随同傩堂小戏,大本戏的形成而产生。它承袭了全部巫傩音乐的遗产,保持了浓郁的“巫风”,成为湖南省戏曲音乐系统中自成一格的古老声腔。

巫傩艺术有着“封闭式”的历史,互相很少进行横向交流。均以当地语言为其舞台语言。因此,强烈的地方性就成了它的重大特征,虽有局限性,但体现了他丰富多彩的音乐性。

沅陵七甲坪辰州傩戏共有21种曲调,常用曲调有“姜女调”、“范郎调”、“下池调”,特殊情节中亦有“差兵调”、“过关调”,多五声征、角调式,亦有羽调式和角商交替调式。情调古朴,旋律具山歌特色。

在傩祭中,面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傩祭之风盛行的商周时期,为了在摊祭中获得强烈的祭祖效果,主持傩祭的方相氏佩戴着“黄金四目”面具。《周礼·夏官》说: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末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摊,以索室驱疫。

方相氏成了驱鬼逐疫、消灾纳吉的神化形象,那模样神秘可畏。

在摊戏表演中,面具则成了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也是傩戏最为重要、最为典型的道具。演员佩戴面具是傩戏区别于其他戏剧的重要特征。

新晃侗族傩戏现存面具36副,其中三国人物12副,包括关公、刘备、张飞、关平、周仓、王允、吕布、貂蝉、华佗、蔡阳、甘夫人、糜夫人。其中关公面具使用率最高,所有三国戏,关公均有出场。

傩神2副,包括姜良、姜妹。传说中的侗族人祖先。此面具不为演员所戴;仅供冲傩时供奉。

神鬼面具6具,包括土地、雷公、雷婆、小鬼公、小鬼婆、瓜精。

动物面具3具,包括公牛、母牛、狗。

其他人物13具,包括刘高、官员、秀才、巫师、王婆、强盗、癞子各1具;差役2具、兵丁4具。

新晃侗族傩戏的头饰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剧中各种角色戴上面具之后,头上均缠约8尺长的黑色丝帕,帕两端从脑后长拖于地,表演时,头帕自双肩搭过,双手各执一端进行各种象征性的表演。

新晃侗族傩戏是发生在元代之前、宋时的戏剧在南方的遗存,它至少已经存活了660至700余年;是我国早期南戏传承至今的“活化石”。

新晃侗族傩戏的存在,证明了贵州地戏,并非“明太祖朱元璋派颍川侯傅友德率兵30万出征云南,从江南各省大量移民来此‘填南’,而由军队带入贵州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非明代受弋阳腔影响而形成的戏剧形式。

正如《天府掳瘟》所描述:“新晃侗族傩戏不信巫术不驱傩,而祭祖。”说明我国戏剧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咚咚推”正好是这一阶段存在于世的证明。

傩戏的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此外还有一些取材于《目连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故事的剧目。

1956年,中央民间音乐普查小组曾对新晃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咚咚推”音乐进行过调查。1981年,新晃文化馆吴声先生深入天井寨调查,撰写了《新晃侗族傩戏源流及艺术特点初探》,揭开了新晃侗族傩戏的神秘面纱;1992年,经怀化市群众艺术馆抢救,天井寨村民根据记忆制作了全坛面具,恢复了新晃侗族傩戏的演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6428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