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触达是什么意思

高频触达是什么意思,第1张

互联网公司流行表达的黑话。很多次的传达信息。触达的定义为将通知类型的消息传达到制定区域。高频触达即为频率很高的将一些信息和消息传达到某些具体区域中。从链路、拉通,到势能积累、高频触达,再到OKR、trans,这些互联网公司的流行表达,往往让圈外人云里雾里,人们表示“明明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意思了”。不少圈内人也认为,一些黑话看似高深却没多少实际意义,甚至抱怨新人被迫将恶补黑话当作入职后的重要任务。

传统营销驱动方式

渠道驱动:发展渠道,增加渠道覆盖面和每个接触点转换率(开分店)

产品驱动:创造强价值(iPhone)

受众驱动:品牌驱动(打造品牌影响力)+粉丝驱动(打造共同信念)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改变

渠道驱动:电商带来渠道扁平化,发展渠道效率降低

受众驱动:受众自主意识更强,消费更加个性化,难以准确把握

轻营销以四两拨千斤

传统营销驱动模式,往往是大项目、重预算、长周期、大团队、重执行,且如今未必会取得好的效果

轻营销应势而生,结合互联网,以灵活的策略、精准的手段、精细的管理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

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

产品同质化:行业头部公司产品趋于同质化,产品名称百家齐放,产品责任极为相似

客户理性化、年轻化:第一张保单红利终结+客户获得信息渠道增加+客户趋于年轻,使得客户消费更加理性自主

营销方式老套化:传统产说会模式(高产会、酒会)、健康检测模式(甲状腺检测、鹰瞳检测)难以引流

保险行业面临的机遇

想要得到更多客户认可,触达消费者,通过营销侧创新,将更容易抢占市场份额

结合轻营销实现营销侧创新

连接圈层、开放界限、共享资源

连接圈层:遵循三元闭包原则,建立人脉杠杆传播体系,将弱关系转换为强关系

(借助抖音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带给感性体验为原则策划营销方案,精准受众)

开放界限:通过思想的碰撞,通过汲取别人智慧推动自己核心知识体系增长

(与同界、跨界公司达成战略促销合作关系,共同举办营销活动)

共享资源: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以共享互联网思维实现多向信息传播渠道

(客户资源、数据资源、媒体资源、新科技成果、新传播平台等全资源整合、共享)

短路径、强价值

使商业逻辑符合用户行为,不要让别人花费较多时间、精力

(行为最重要的维度是频次,行为分为高频行为和低频行为,切入到用户高频行为中,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分众传媒的掌门人江南春总是国内传媒界的教父级人物,这本《人心红利》是继其18年出版《抢占心智》2年半后推出的一本新书,但两本书确实相辅相承,分众对品牌营销的“道”始终贯穿其间。

本书中使用到的营销模型与方法论基本上来自于上本《抢占心智》,差别之处在于引入了如下看点:

1、从营销的角度解读了流量红海(流量红利见顶)背景下,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

2、疫情期间分众传媒逆势而上给品牌带来了什么独特的价值?

3、分众的数字化之路以及阿里投资分众后分众在全域数字化营销上得到哪些加持?

4、品牌如何用好分众的数字化营销能力带来新的增长?(案例、心得、方法)

接下来我会用分众传媒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视角来分章节解读一下该书,对于有价值的重点章节我使用的篇幅和数据也会相应多一些,那么就让我们先由简入繁,先从如下框架中的第一、二章节开始吧

一、这本书是写给谁看

江南春总做为传媒界教父级的人物,深谙营销之道的他写书本身就是一次营销的布道,用他自己在书中提到的概念就是要占据客户的心智,这两本书本质也是对分众在品牌营销方法论和能力进行推销的产物,如果按圈层来划分受众的话,第一圈层的受众应该是与分众有过合作的品牌公司的创始人、CEO和市场部头头(老客)第二圈层是分众潜在的客户中的决策者;第三则是分众的投资人、江南春营销理论的信徒;

二、分众的营销模型和理论框架

分众的核心营销模型就是针对品牌的主流人群,在其必经之处且封闭低干扰的场景下对其进行高频触达(见下面),如果把分众的广告比成货品的化用阿里电商人、货、场的模型来拆解为:

1、人(品牌营销的主流目标人群)

2、货(优质并直击人心的广告内容)

3、场(封闭低干扰、必经、高频)

                      图二

三、怎么理解这些概念

在两本书中江南春总都一直强调“饱和攻击”这个词,其实“饱和攻击”是原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提出的一种战术——即利用水面舰艇、潜艇和作战飞机等携载反舰导d,采用大密度、连续攻击的突防方式,同时在短时间内,从空中、水面和水下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向同一个目标发射超出其抗打击能力的导d,使敌航母编队在短时间内处于无法应付的饱和状态,以达到摧毁目标的目的。而“引爆”这个词则是分众梯媒和影院广告面向特点人群、在特定时间窗口和场景下进行高频广覆盖式的“饱和攻击”后达到的效果(将品牌认知快速在目标消费者脑袋里建立起来);

“饱和攻击”是个很好的概念,也很符合传播规律。但问题在于,分众在传播“攻击”中,究竟能不能做到真正的“饱和”?对广告客户来说,“饱和攻击”最需要的用户覆盖,是在不同地点、非重复点位上实现对更广泛受众的精准覆盖。虽然分众传媒在主流一二线城市有一定的资源量(电梯屏点位),但要做到更大范围、多层次用户的精准覆盖,光靠分众的终端数其实并不能做到真正的“饱和攻击”。

我们可以拿分众的客户“易车”为例,易车近年来的动作很大,除了承包了全国分众传媒20个小时的电梯广告轮播,还投了央视、湖南卫视(电视)、腾讯、爱奇艺、优酷(网站)、公交车身、候车亭(户外广告)等各种渠道… 可见,想要饱和攻击,单纯的投放一种媒介都是不可行的。

1、车身广告

2、户外广告

3、互联网广告

好拉,本人也该洗洗睡睡了,今天解读了本书的目标受众,分众营销的“道”,并对几点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后续我会在下周内完成三、四两个章节的干货分享,如果对你有收获的话,记得给点支持鼓励下下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6592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