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理论

麦穗理论,第1张

麦穗理论,将决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三分之一确定标准,第二个三分之一验证标准,第三个三分之一,只要遇到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即是自己的最优选择。

这个选择理论,也是理性分析的一种科学性的工具。我们在平时招聘选择、挑选货品时都可以采用此理论。

用37%理论,是三分之一理论的数据化版。用37%的时间找到“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然后在剩下的时间里,遇到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即可选择。这样选择是相对不后悔的选择。千万不要一味的为了寻找最优而最终一无所获。

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其关键时刻做选择的质量。同样道理,企业的经营绩效,很大程度上是一系列决策的累加效果。决策是我们自己与全世界的博弈。在既定的商业场景中,只要用对了决策框架,就可以大幅提高决策的质量。

很多优化理论的前提是未来情况已尽在掌握,决策的目标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显然与现实不符,现实的情况是每个决策点均是信息不充分情况下的判断,人们决策的目标是为了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紧要关头甚至是为了活下去。

一只蚂蚁在海边布满大大小小石块的沙滩上爬行,蚂蚁爬行所留下的曲曲折折的轨迹,绝不表示蚂蚁认知能力的复杂性,而只表示着海岸的复杂性。当我们把人当作一个行为系统来看的时候,人和蚂蚁的认知能力类似。

蚂蚁在海边爬行,它虽然能感知蚁巢的大致方向,但它既不能预知途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物,其视野也是很有限的。由于这种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所以每当蚂蚁遇到一块石头或什么别的障碍时,就不得不改变前进的方向。蚂蚁行为看起来的复杂性,是由于海岸的复杂性引起的。

人们在决策中就有点像这种海边的蚂蚁,只能根据有限信息和局部情况,依照不那么全面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决策。管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认为:一切决策都是折中,只是在当时情形下可选的最佳行动方案。这更接近于一种逐步逼近的战略。

麦穗理论就是在此场景下的一个决策框架:苏格拉底带着学生们来到一片麦田前,说:你们走进麦田,一直往前走不要回头,途中摘下一支,也只能摘下一支,你认为最大的麦穗。

麦穗理论的要点:把麦田分为三段,走过第一段时,只观察不下手,在心中把麦穗分为大中小三类;走过第二段时,验证第一段判断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走到第三段时,摘下遇到的第一支属于大类中的麦穗,尽管可能不是最大的一支。

现实中的最优决策只能存在于理论中,更像是理论学家对过去的模拟。而我们追求的是满意的决策,通过麦穗理论的方法,就可以轻松实现满意是结果。

刘润老师的五商学院主要讲述的是商业理论,但经过长期的听读,发现其不仅仅是商业方法论,而且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管理、人生道理,甚至是生活方法。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找到理想人生伴侣的决策方法论——麦穗理论。

在讲这个理论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2500前,三个学生问了西方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可能与我的战友苏格拉磊有点关系吧,哈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人生伴侣呢?

苏格拉底带着学生来到一片麦田前,说:你们走进麦田,一直往前不要回头,途中摘下一只,只能摘一只,最大的那只。

第一个学生走进麦田。他很快就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于是就很高兴的摘下了这支麦穗。可是,他继续往前走时,发现有很多麦穗比他摘的那只要大很多。他很后悔下手早了,只好遗憾的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学生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不知不觉,他就走到了终点,却一支麦穗都没有摘。他也很后悔,没有把握住机会,总觉得有更大的在后面,最后错过了全世界。

第三个学生吸取了前两者的教训。他把麦田分为三段,走过第一段麦田时,只观察不下手,在心里把麦穗分为大、中、小三类;走过第二段时,他还是只观察不下手,验证第一段的判断是否正确;走到第三段,也就是最后一段时,他摘下了遇到的第一支属于大类的麦穗。这可能不是最大的一支,但他心满意足地走完了全程。

苏格拉底的这三个学生的决策,不正是著名管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的“满意决策”论吗!西蒙认为: 一切决策都是折中,只是在当时情况下可选的最佳行动方案。为了满意而不是最优! 所以我们决策时应遵循这些原则:

1.定下最基本的满意标准;

2.考察现有的可选方案;

3.如果有可选方案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就不在寻找更优方案。

那么,我们怎么确定这个“最基本满意标准”呢?

其实苏格拉底的第三个学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

第一个三分之一,观察,并把“大类”麦穗定为“最基本的满意标准”;

第二个三分之一,验证,验证第一部分确定的标准是否正确,如正确则确信,如不正确则修正;

第三个三分之一,决策,采用西蒙的满意决策论,摘下“大类”中的第一支,就不再寻找更优方案。

《指导人生的算法》一本书中,提供了另外一个方法: 分两段就行。第一段的37%用于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第二段的63%,选择满足“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的第一个方案。

那么这传说中的37%是如何算出来的呢?今天在这里不讲了,实在太复杂,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翻一番那本书。只说说怎么用:

假如,你打算在19-40岁之间,也就是用21年的时间寻找理想的人生伴侣。如果你相信37%理论,那么就可以用着21年的37%=7.77年来交往不同的男士(女士)。到19+7.77年=26.77岁的时候,坐下来,确定“最基本的满意标准”。然后,嫁给(取一位)从那一天开始你遇到的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男士(女士),并不再寻找更优答案。

不仅仅寻找人生伴侣,这个麦穗理论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是适用的。如你想买房,假设你想用三个月的时间来买,那你就用37%的时间,也就是33天去看房,确定“最基本满意标准”后,从第12天开始,遇到第一个好于这个标准的房子,就毫不犹豫的下手买就好了。如此种种……

总结:不要追求“最优决策”,只要追求“满意决策”就好,OK!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6727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