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基金投资“初体验”:还没有体会够赚钱的快乐,就开启亏损模式

“90后”基金投资“初体验”:还没有体会够赚钱的快乐,就开启亏损模式,第1张

林璐持有的六只基金全线飘绿,跌幅均超过3%,其中有四只跌幅接近5%。印象中,这是她自去年6月份投资基金以来,跌得最惨的一次:打开基金APP的那一刻,发现亏了1300多。

初入理财圈、试水基金投资,林璐代表着大部分非专业的年轻投资者。他们在去年股市、基金行情火热的时候冲进市场,希望分得牛市的一杯羹,“抄作业”、“跟风买”、“追涨杀跌”,是他们初涉投资市场的通病。

初入职场的95后陈海萍,还在读大四的原野,一人定居哈尔滨,一人在福州上学,却都是爱跟着理财博主买基金的人。去年初尝基金甜头之后,即使面对市场的大起大落,她们也坚定要从基金投资开始,走出自己的一条理财之路来。而首次基金实战以失败告终的李响,在自己“追涨杀跌”的冒进 *** 作后,仍懊悔不已。

去年年末,部分基金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催生首位千亿级规模的基金经理诞生,新基民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今年春节之前出现的派红包行情,更是吸引了不少投资小白蜂拥入市。尤其是重仓白酒等抱团股的基金表现抢眼,也成为不少新基民不断加码的重点。

“还没有体会够赚钱的快乐,就已经开启亏损模式或者接近亏损边缘了。”春节后开市以来,因白酒等抱团股大幅调整,年前大涨的公募基金损失惨重。林璐节前8000多元的持仓收益迅速缩水至2400元左右,其中持仓最多的抱团股基金在2月18日-3月4日期间,净值累计下跌了19.2%。李响在几只基金上一番 *** 作之后,最终割肉离场,4万元的本金亏损了4700元。

面对节后市场大变脸,摆在这些初入基金市场的投资人面前的共同疑问是:基金为什么大跌,还会继续跌多久,加仓还是清仓?

当市场反复震荡,考验非专业人士的风险承受能力时,其基金投资“初体验”可想而知;其所交的“学费”能换来市场个体的成长与成熟吗?

“抄作业”

去年9月份,还是大学生的原野在刷微博时,无意中看到了一位 财经 博主的理财账单,“看到收益很好,所以很心动,想要自己也尝试一下。尤其是发现支付宝里面10元就可以买,门槛低且 *** 作方便。“支付宝财富管理界面中的基金投资通道,让原野真正迈出了基金投资的那一步。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原野并没有任何理财知识,本金也都是平时兼职赚来的。“最开始是直接跟着博主抄作业,同时学习一点点基金的知识,买了白酒、新能源、军工这些板块的基金。”

石榴询财首席理财师、江苏省理财师协会秘书长南小鹏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既有专业的声音,更有非专业的博眼球言论。而后者,为了流量,很容易忽略基金投资的风险,夸大当期的收益。进而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时,对风险预期严重不足的跟风投资者,很容易引发赎回潮。

诚然,基金投资受追捧,与基金市场亮眼的表现息息相关,也让“炒股不如买基金”这句话愈发深入人心。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募基金市场共有7913只基金,整体基金规模为19.89万亿元,较2019年末分别增长20.92%和34.7%,且2020年度新发基金也以权益类基金 (包括股票型、混合型、封闭式基金)为主,新发基金规模更创下了3.16万亿的 历史 新高。此外,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平均业绩来看,2020年标准股票型基金收益率达54.99%,混合偏股型基金收益率达59.57%。

事实上,虽然持仓了大半年,但让林璐真正感受到基金能赚钱的是临近过年前的那段时间,“每天睡觉前打开APP,都能看到基金账户收益涨了几百、上千元,收益增长非常快。”

林璐记得,她基金里3万元的本金,在春节前收益超过了8000元。当时有朋友建议她落袋为安,而她选择的是持仓过年。而陈海萍则跟着理财博主,在年前赎回了白酒板块的基金。

加仓还是清仓?

画风突变!牛年开市后,基金开启大跌,市场给了基民一记重拳,也教育了年轻投资者。

年后,抱团股剧烈调整,使得权益类基金包括一些明星基金净值波动加剧,不少投资者节前赚取的收益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亏损。据Wind数据显示,牛年第一个完整交易周(2月22日-2月26日),43只(A/C份额分开计算)偏股型基金单周净值跌幅超15%,1247只(A/C份额分开计算)偏股型基金单周净值跌幅超10%。并且,大跌仍未止不。3月1日以来的4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经历着大涨(1.21%)——大跌 (-1.21%)——大涨(1.95%)——大跌(-2.05%),市场进入反复震荡状态。

3月4日,上证指数跌2.05%,创业板指跌4.87%,沪深300指数跌3.15%。当天晚上,林璐打开基金APP的那一刻,收益再次减少1300多元,累计收益由最高时的8000多已经跌至2400元左右。

“跌完收益跌本金”,眼看着收益正在急速缩水,林璐突然起了网络上的这句话,如果大跌再持续两天,或许她也将面临这一窘境。

而在今年1月份冲进基金市场的李响,在追求基金较高的收益同时,却没能忍受住市场的调整。“年前基金涨势喜人,我陆续入手了好几只。春节一过,行情急转直下。起初,我还补了几次仓,后面实在扛不住,就全清仓了。总计买入4万,亏损4700元。“首次基金实战以失败告终的李响,在自己“追涨杀跌”的冒进 *** 作后,仍懊悔不已。

市场究竟怎么了?杨德龙认为,市场还处在震荡探底的过程中,这一轮下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节前市场的情绪过于亢奋,一些优质的股票受到追捧涨幅过大,获利回吐是调整的一个主因。他认为经济面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从资金面来看,央行回收一部分资金,以及市场担心货币政策转向,还有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再次向上,这些是引发短期调整的一个原因之一,但是属于外因。

博时宏观表示,本轮调整具有全球普遍性,高估值的国内权重抱团股和海外 科技 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跌,海外美债长端利率超预期回升或是导火索,但更多是A股中长期性价比指标已相对极端所致。

在南小鹏看来,2020年基金的高收益,是建立在以消费,医药,新能源等行业绩优白马股,叠加疫情流动性宽松,形成的业绩估值双重上涨。但是,随着这些绩优股估值严重高估,透支了未来两到三年的业绩,自然面临调整。同时,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时,对风险预期严重不足的跟风投资者,很容易引发赎回潮,导致基金经理被动卖出股票,诱发进一步下跌。

杨德龙表示,面对市场调整,投资者应通过长期持有来等待净值回升。“这个时候再去卖掉优质基金其实并不划算,虽然短期的走势谁都无法预计,但是从长期来看,优质基金依然是值得持有的。”

平安基金表示,部分优质的蓝筹白马调整后,投资机会正逐步显现。接下来,投资者要保持耐心,等待优质资产的估值回到相对合理区间,用更好的性价比投资这些优质资产。蓝筹白马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他们的经营基本面也都是比较稳定的,仍然具备较好投资价值的。

博时基金指出,“短期来看,我们对A股市场依然持谨慎态度,建议适当降低仓位,防御为上。中长期来看,在坚实的宏观基本面支撑下,A股在全球范围内仍具备较好吸引力,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初次试水基金投资的年轻投资者,正期望通过基金投资走向更远的理财之路。

对于新手投资者如何买基金这个话题,杨德龙建议,“首先要认真筛选基金,选择长期业绩比较稳定,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这方面可以参照基金的季报,看重仓股是不是业绩优良的股票。同时,要考察基金的净值波动率,选择净值波动较小基金可能更好一些。”

南小鹏表示,投资者应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优质基金,如激进的投资者选择股票型,稳健的投资者选择混合型,保守的投资者选择债券型。另外,配置的比例应该适当,如20%或30%的家庭金融资产,一般不建议比例过高。此外,应尽量控制持仓成本,避免倒金字塔加仓抬高成本。最后,坚持长期持有,避免追涨杀跌。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林璐、陈海萍、原野、李响为化名。)

因为基金投资的风险不是特别大,而且可以当成社交的工具。说起股票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就算没有接触过股票也听说过股票,也知晓股票的涨幅度是非常夸张的,可以一夜造就百万富翁,也可以让很多人都血本无归。而基金和股票有相似之处,基金同样是属于中高风险的,只不过基金的购买形式是将用户的资金交给靠谱的基金经理去投资,很多基金内的组成部分其实都是股票。也就是说,用户把钱交给基金经理,让他们来投资,从中获取到收益。

基金投资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种投资方式,很多90后也开始购买基金。一方面是因为培养自身的理财意识,理财观念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90后也很需要拥有理财观念,来管理他们的资金。实际上基金只是投资理财的一部分,理财产品和股票也是属于投资理财的,但是前者风险太大,后者收益太小,很多人就把目光放到了基金上面,培养理财观念的同时进行投资,从中获取一部分的利润,这样也能增加自己的收入,最次也能够培养完善的理财观念,不管是哪样结果都是可以接受的。

另一方面90后把基金投资当成了社交工具,许多人买基金不是真的想从基金中分一杯羹,而是想要通过基金这种方式来进行社交,注重的是社交性而不是基金投资,换成其他的投资形式他们一样可以接受。而基金正好是很多90后喜欢购买的投资产品,所以才会有更多的90后涌入到基金市场,用基金的话题来引动交流,纯粹的当成了社交的工具,对他们来说,社交的作用属性是要大于基金投资的。

     根据2020年发布的《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显示,在2020年上半年新增的基民中,“90后”群体超过50%。新进入基金市场的群体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随着最老一批90后已迈入30岁大关,这的新基民都是90后,甚至00后。

      90后可以说是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一群年轻人,获取咨询的能力非常强,这部分90后的投资者大多是通过朋友介绍,理财博主而开始购买基金的。

      有部分90后投资者在大学学的就是金融专业,接触金融知识比较早也比较全面,开始接触基金投资也比较早,为了不让对基金的概念只停留在书本上,他们往往对实际参与基金投资蠢蠢欲动,利用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费开始接触基金投资。

      还有一部分在学生时期就开始基金投资的是理财意识觉醒的比较早的一批人,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世界那么大想出去看看的旅行经费的需求,有的是为了实现水果口红自由等等。

      也有不少90后基民是受到朋友的安利开始投资基金的,开始可能是在朋友的下买了一些基金,然后再慢慢开始漫长的基金学习之旅。

      90后的这一批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获取资讯,刷微博,刷短视频等等,第一次购买基金可能来自于向理财博主抄作业。

      在投资基金的初期,90后基民买基金的特征倾向于跟风买入和短线交易。在经历了市场的教训之后才开始慢慢成长,其中有不少90后基民一开始都是韭零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679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8
下一篇 2023-04-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