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是如何打造知识体系的?

李叫兽是如何打造知识体系的?,第1张

李叫兽是如何打造知识体系的?

知乎上有个问题:李教授是如何收集整理信息的?以下是李教授自己的回答。

灰色部分是马骁·宋在文章中添加的评论。

我如何建立一个知识体系?

我想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期望答案是书单,但是我想告诉你,没用。

我想大部分人都经历过高中,你会发现高考650分的人和450分的人的书单基本是一样的。书单本身不能造成知识体系的差异,连联系信息量本身都不能。

但为什么有的人总让人觉得“有见地”、“有启发”、“能说能笑”,有的人却不能?

这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接触到了更多的信息,找到了更适合搜索信息的网站,或者偶然得到了绝密书单,而是因为他们处理信息和阅读书籍的方式不同。

而我会讲我是如何整理资料,得到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前方鸡汤预警)

1、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看书的时候,每次看到有用的知识,我都会停下来寻找联系——看看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理论解释。

比如,我在一本关于神经心理学的书上偶然看到这句话:

人的爬行脑(大脑中控制人的欲望的部分)更喜欢视觉信息,而不是抽象信息。

这句话非常简单,任何人阅读、学习甚至记忆它都不会超过5秒钟。

但是我现场学习了一个多小时。(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往往追求的是看书的乐趣,而不是在每一个知识点前停下来思考任何一个问题。其实思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一般人都做不到,真的。)

我问自己:我遇到的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不找出至少五种现象,我是不会罢休的。(其实这是刻意的练习。丘吉尔早年在印度服役,他让父亲把英国议员的辩论记录寄给他。他先看辩论题目,然后假设自己是议员来辩论,再看议员们真实的辩论词,以便学习和进步,于是丘吉尔练就了他非凡的演讲能力。)

首先,我想到了iPod的文案,“把1000首歌装进你的口袋”。这句话显然比“小体积大容量的mp3”要好得多,因为它说的是“人脑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视觉信息”,“口袋里装1000首歌”可以是更多的视觉信息。(不在乎李叫兽的例子是否准确,而在乎他的行为模式是否值得借鉴)

既然如此,还有哪些视觉文案?比如“能拍星星的手机”?“只化在嘴里,不化在手里?”

除了广告文案,这个理论还能解释哪些现象?

对了,“理论的传播”本身就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

“只要抓住机会,即使能力不高,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句话由来已久,只是没有被大家提起。

直到雷军说“风口上,猪都能飞。”与之前的抽象理论相比,这是一种更加形象化的表达,自然朗朗上口,从而被记住和传播。

哦,说到“朗朗上口”,很多谚语已经流传了很多年,朗朗上口,那么它们是“形象化”的吗?

事实上,谚语没有说:

“同时实现多个目标”

“你手中的机会是最重要的”

“敌人现在害怕了”

“不要第一个炫耀”

“你有更好的机会早点行动”

相反,说:

“一石二鸟”

“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敌人像鸟一样害怕”

“打爆一只鸟的头”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除了谚语,人们还能说什么?

这是很自然的谣言。事实上,谣言也是视觉信息:

“wifi会杀精”,而不是更抽象的“wifi有害健康”;

(在广告文案的写作中,注意具体和细节,因为细节带来画面感。你说我们客栈调子好,不如说“西檐下有一把八十二岁油纸伞”具体,有画面感。)

还有什么?

古人对抽象现象的解释也是形象化的(所以更容易理解)。为了解释下雨的原因,他们创造了雷公电母和龙王,这两个都有清晰的视觉形象。他们更容易相信龙王那样的视觉信息,而不是抽象的自然原因。

甚至很多伟大的演讲都是可视化的。例如,马丁·路德·金没有说:

“我们追求人人生而平等,我们要减少种族歧视!”

相反,说: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与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享兄弟情谊。”

还有什么?我喜欢足球,突然发现球员的绰号也是可视化的,比如“独狼罗马里奥”、“小坦克鲁尼”、“小跳蚤梅西”,而不是抽象的“走自己的路罗马里奥”、“勇敢的鲁尼”、“灵活的梅西”。

……

“爬行大脑更喜欢视觉信息”,这句话简单到1秒就能看完,但是这样看再多的书有什么用呢?

书可能会说明理论,但是别人用理论解释现象,不代表你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论解释现象。

所以当我看书或者接触任何一种资料的时候,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理论,我总会问自己:这个理论还能解释哪些现象?还有什么?还有什么?(一般要找到5个以上)

这是因为真正导致人与人之间知识水平差异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加,建立联系的收获会越来越大。

当你只有一种知识的时候,增加一种知识可能就是增加一种知识。但是当你拥有一万个知识的时候,接触一个新的知识可能意味着增加五千个知识——因为你已经和其中的一半建立了联系。(最近在听薛老师的《薛兆丰北大经济学教程》。他说的每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理论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从学习理论到找现实的例子,都是学习巩固的好方法。)

2、构思知识的多种用途

当我接触到一种新的知识时,我不应该只想着“过去的哪些现象可以用这种知识来解释?”并思考,“有了这些知识,我能改进哪些行动?”(所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就是这样。我们大多数人的问题是,学了知识之后,只知道一个概念,为了完善它而与工作生活毫无联系。)

比如还是上面那个知识点,“人的大脑喜欢可视化”。有了这些知识,我可以改善哪些行为或工作?

首先是我自己的微信官方账号。再过几周,我可能会写“产品的象征价值”。如果是视觉上的,不如改成“给用户一顶合适的帽子:你的产品会像帽子一样影响他们的形象。”

还有我的演讲,比如前段时间的《你为什么从Hi文案开始写》,我把两种文案风格(追求语言华丽VS追求影响用户感受)拟人化为两种人——X文案和Y文案,从而让人一下子记住。

还有,我甚至想过,以后求婚的时候,不应该说“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而应该说“希望有一天我们都70岁了,还能在XX的沙滩上手拉手散步。”(更直观)

总之,当你学习一门新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提前想好——这门知识会如何改变我的行为?我将来可能如何使用它?

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的问题不是缺乏知识,而是想不起来在某个时候应该用什么知识。而这种事先的假设(以后我可能用这些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让你形成“自动触发”。当你到达某个问题时,你可以立即想到相应的知识。(对应的,就是生活中观察到的任何细节。你应该训练自己把它和你所知道的理论联系起来。比如假期带孩子去玉渊潭公园,一个卖回族传统面包的特别火。我去看了一下,他们写的是“10元两个,11元三个”。结果,所有排队的人都买了三个面包。实际上,10元两个是定价理论中的锚价理论。)

这就好比一个熟练的司机在突发情况下开车时,不加思考就知道放油门、踩刹车、踩离合器——这些知识已经形成了“自动触发器”,可以轻松应用。

3.试着去探究事情背后的原因。

大部分人都满足于给定的任务和日常生活,不想去探究事情背后的原因。然而,当其他人停止思考,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习以为常时,有些人仍然积极探索答案。(与上一条评论相同)

比如有一次出去吃饭,走进一家很便宜的餐厅,里面有盖浇饭,看到这个菜单:

同行的朋友觉得这样的菜单让他们觉得不舒服,不知道选什么好。但都是让老板推荐几个菜就开始吃,忘记了刚才“难受”的挑选过程。

但我受不了这种模糊的感觉,希望探究背后的原因。然后想着想着,突然想到很久以前看到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研究人员随机找到两组消费者,在两组人面前呈现一系列昂贵的果酱,并为他们提供品尝机会和优惠券。

不同的是,A组的消费者面前有6种不同的果酱,b组的消费者面前有24种不同的果酱(我记得在《影响力》这本书里看过这个心理实验。心理学的许多理论对市场营销非常有用。)

结果发现,A组有30%的人最终买了果酱,而B组只有3%的人买了——都说选择多是好事,但是选择太多让B组的消费者在比较的过程中筋疲力尽,最终放弃购买。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决策麻痹”,是指当选择太多的时候,人们会因为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比较选项而直接放弃决策。(其实就算不了解这个理论,你也应该听说过“选择恐惧症”这个词,或者有自己的亲身经历。你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这不就是餐馆菜单的问题吗?店主觉得自己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但是这么多的选择太消耗消费者的大脑,最后降低了所有选项的吸引力。

然后我会继续想,还有哪些事件和这个类似?

例如,肯德基为了方便选择,菜单上只有20多道菜,甚至推出了套餐来简化选择。

比如很多互联网公司越来越喜欢“单品爆款”,而不是“人海战术”。(这里你可能会想一些反例,比如服装品牌的风格,h&和小黑裙哪个模式更好?理论的应用总是有局限性的,这个道理你应该懂。)

再想想,有了这些知识以后我还能改善什么行为?

原来是有的。

我在筹集资金的时候用过一次这种技术。一开始队友们都说:“有个XXX公益项目。请支持一下,捐点钱,随便你!”

而我想到了自己的经历,觉得这么说会增加捐赠者的决策成本(他还需要考虑捐多少),于是建议队友改成:“帮帮这些孩子,捐10块钱!”(反方向)

因此,筹资数量大幅上升。

很多人可以容忍生活中的奇怪现象和模糊。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此熟悉,一切都可以正常了。

但是我受不了这种暧昧和无知。

比如我在武大读本科的时候,在快递点看到一个牌子:

看到后觉得有点奇怪,然后停下来想了想,拍了下来。

最后我才发现奇怪的地方:快递公司把“武大分部”这样的信息放在显著位置,却把“申通快递”这样的信息边缘化了。

从设计上来看,这个品牌的核心信息是“武大分店”,但“武大分店”对于一个放在武大的品牌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大会有“华科分会”这种牌子吗?

但对于申通快递来说,这样做是合理的——对于他们的快递员来说,所有的品牌都是“申通快递”,所以“申通快递”这几个字是没用的。他们更关注“华科支行”或“武大支行”等信息。

所以这个品牌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并不是“以用户为导向”。(这一点反映了我们的一个普遍问题。我们不一定真的理解我们每天喊的话。就像经常喊“以用户为中心”的口号,往往会造成一种反人类的产品设计。不要急着吐槽别人的产品。先检查你的产品。)

然后想,还有人研究过这个吗?

后来学了心理学之后又学了透视画法的理论。人思考问题,习惯性的从自己出发,而不是从对方出发。(还有一个角度,叫“内心视角”,往往把自己想得比别人好,所以你问一个公司的三个联合创始人,你对这个公司贡献了多少?他们的答案加起来必须超过100%。)

那这个还能解释什么现象呢?比如我以前发简历的时候,名字直接是“resume.pdf”而不是“李靖.pdf”。

比如早上看到太阳,大家都会说“日出”(自我视角),而不是更客观的“地球自转”。

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历史上的“洞见”事件,路径往往惊人地相似——当大多数人对反常现象视而不见,放弃思考时,总有人选择解释它,探索它。因为他们不能容忍自相矛盾,模棱两可,模棱两可。

例如,x光的发明:

伦琴在做研究的时候,发现阴极射线发射器及时用纸板盖上,房间另一端的氰铂酸钡屏还会发光。

其他很多研究者也发现了这种现象,但都解释为“设备遗漏”等原因。然而伦琴无法接受这种牵强的解释,于是花费精力探索,终于发现了X射线。

结论: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写完之后,发现好简单: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看到知识后,问问自己:这些知识还能解释哪些现象?还有什么?此外.....设想知识的多种用途——问自己:这些知识能用来做什么?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探索事情背后的原因——当一些不寻常或有趣的事情发生时,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理论或知识可以解释?类似的事件有哪些?

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这个答案。他们更期待的是一套特定的工具,比如思维的模板,整理知识的软件,搜索知识的网站或者优秀的书单。

但我提供的是一种“看不懂”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像“俯卧撑训练法”一样。它不能让你看到后长出胸肌。你要付出很多努力来训练自己。

事实上,洞察力、知识网络等能力的增长,确实与肌肉增长的原理相似。肌肉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刻意训练来刺激肌肉纤维的生长,而洞察力等能力也需要大量的思考、练习和探究来刺激新的大脑突触的生长。(所有的知识都很简单,难的是能不能执行,就像我可以告诉你一分钟如何减肥,但你自己却无法坚持。)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呢?不仅仅是多读书,多接触世界,而是要有“好奇心”,总想去结交人脉,用知识去提升自己现在的工作,问“为什么”。

小时候,当你看到天空空是蓝色的时候,你会问:妈妈,为什么天空空是蓝色的?所以你一直在进步,在了解这个世界。(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写过一本书《吸收心智》,说儿童的学习能力超乎成人的想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问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而我们长大后却忘记了这种能力。)

直到那时,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习惯了一切,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渐渐失去了洞察力。当你开始认为天是蓝的是因为它一直都是蓝的,公司有这个规定是因为它一直都是这样,某个偏方是有效的是因为它已经这样一千多年了,那么你就失去了洞察力。

异星战场教授对哈佛商学院长达几十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和取得一般成就的人最大的区别是两点:

1.他们相信自己,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2.他们喜欢问为什么。他们不能容忍自我矛盾、模棱两可、模棱两可,他们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

最后,借用乔布斯的一句话:

作者:宋来源:宋(ID:zhongguowenlian)

注:阅读相关建站技巧请移至建站教程频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692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2
下一篇 2022-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