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阻止无限流量卡时代的快速到来?

谁在阻止无限流量卡时代的快速到来?,第1张

谁在阻止无限流量卡时代的快速到来?

经常被一个游戏广告刷屏。是这样描述的:“开始只有一把刀,所有装备全靠捡”。越来越多的手游需要移动加持,移动硬件需要流量驱动。我们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小米推出了不限流量卡,支付宝推出了蚂蚁宝卡,然后三大运营商也陆续推出了不限流量套餐。美丽的名字:让我们拥抱5G时代。但是,所谓的5G时代,网速能有多快?无限流量卡有几个坑?为什么无限流量卡的推进速度这么慢?

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经有了无限流量卡的雏形。当时是广西某运营商营业厅,推出省内不限流量套餐。当时价格从70到100元不等,可惜当时没有引起手机用户的注意。反而让无限流量卡的推广速度更慢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时的网速其实很慢,流量消耗很少。一个月两三百兆的流量,用的精力比较少,尤其是价格方面,套餐费基本不会超过五六十元。往前走,一个月只有百兆流量,够用一个月。

那么,用户对无限流量的需求是什么呢?据新闻统计,超过一半的用户觉得无限流量卡限定的流量峰值根本用不完。所以他们才觉得花再多的钱也没用。也是观念问题。

5G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快。

5G时代即将到来,但人们还没有做好迎接它的准备。基于5G的通信网络网速更快,下行速度可达100Mbps/秒,也就是说,每步一部多G的电影,只需十几秒钟就能下载完毕。而人们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的体验更加方便快捷,甚至不用等待,网络服务马上就到。

另外,运营商基站的无线信号覆盖率和发射信号强度都比无线wifi好几个档次,这样无线上网速率几乎可以达到很大的区域,比使用无线wifi更有选择性。人们可以在极速网络中体验通信网络。

事实上,5G代表了极快的网速,而当我们进入5G时代,意味着网速问题带来的等待基本不受限制,从侧面增加了个人边际效率的提升。工作更快,网上消费更快。从这个角度看,提振内需具有促进商业产品快速流动的性质。

经营者的观念偏离了市场运作规律。

运营商一直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早期的跨省漫游费到后来的套餐费,运营商特殊的垄断地位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创新必然会经历一个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阵痛期。

此外,运营商要想创收,只能依靠现有业务进行跨行业整合,业务决策效率低很多。所以之前提出的限量无限流量卡套餐并不是真正的无限流量,只是流量套餐作为噱头的销售,只是一种吸引用户的手段。

在5G网络提上日程之前,所谓更快的网络体验意味着更多的流量消耗,而对于运营商来说,高流量也意味着更多的收入。只要没人提供无限流量套餐,总能回到盈利的点上。

互联网模式加速无限流量卡的到来?

事实上,对运营商垄断地位的威胁从微信时代就开始了。微信的短语音功能使用户能够听到朋友的声音,后来扩展到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随着微信用户的快速增加,用户之间的交流降低了电信运营商的语音套餐使用率,运营商开始反思,艰难转型。后来运营商负责人也做了互换调整,结果变化不大。

去年初,中国广播电视总公司(简称中国广电)通过了其申请运营商资质的审核,成为第四家电信运营商。随后,中国联通混改拉开序幕。这意味着原有的电信运营商将加入更多的社交基因,加速将支撑快速转型。

但在互联网公司和运营商联合推出无限流量卡后,无限流量卡套餐也随之出炉。似乎一场以流量为主角的新革命即将开始。

为什么无限流量卡实际上不能无限使用?

随着不限量套餐的推出,不限量流量卡并不是不限量流量。有些是限量的。当月消费超过300元后,流量自动升级为不限流量,可享受不限流量使用。当流量使用量达到40G时,传输速率将降为仅3G网络,而单月使用量超过100G者将停止使用流量服务。

你会发现这个时候推出的不限量流量卡时机刚刚好。因为现在有限制,如果是5G网速,100G上限必然不够。目前最佳网速还是4G网络提供的。在这种网络覆盖下,100G的数据包可能够用几个月,运营商可以大胆收取高额的数据包费用。匹配的无限语音通话其实是2000分钟的限制,一天67分钟就够了,而且这和流量模式是一个套路。

所以运营商推出的限量套餐,意在抢5G网络到来之前的空窗口期,用限量套餐代替不限量使用的概念,真是别出心裁。但是,用户又不傻,可以傻乎乎的钻钻套?所以,运营商还有另外一种手段。

用互联网公司做诱饵,抓住贪婪用户的心。

互联网的概念本身就是新技术的代名词,互联网公司的创新模式使得用户的抵触心理相对较低,这让他们有了用户基础。互联网公司为了提高用户的利用率,推出了各种卡套餐的组合,加上漂亮号码的选择,本身就很有吸引力的无限流量变得更加真实。一段时间后,整个用户的套餐资费平均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至少在5G网络过渡期,这样的无限流量卡套餐组合会成为主流,很大一部分用户会参与其中,从而达到运营商的目的。

我觉得运营商自然愿意盈利,用户当然愿意得到更好的服务。纠结于利益归属会让不限量流量套餐卡变成限量使用,这是阻止不限量流量卡时代到来的最大障碍。

作者:耿飚|来源:iDoNews专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01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