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社群运营感兴趣,这篇文章就是你的菜。
第一部分
什么是社区?
1.1解组测试帮助您识别真正的团体。
这不是一个社区。我有一个退出测试。如果群里有两个人退出这个群,他们之间会有联系吗?如果离开了群,两个人没有任何联系,这个群就不能叫社群了?
社区中的成对链接维度越多,这个群体的质量越高。比如分享公众账号,互相加好友,互相交换手机号,一起预约,一起合作,都是链接维度。也可以通过频繁的互动来加强链接的维护。比如经常见面吃饭,就意味着经常强化链接维度。如果你认同这个判断,你自然会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好的社区是很难有规模增长的,否则两两链接的信息量会大到无法监控和管理。
1.2很多带社区的在线训练营是真正的社区吗?这些学生属于这个团体吗?还是有区别?
有了对退群测试的了解,我们就很容易判断出训练营的人是学员,而不是社团。不像线下大学,他们在校园环境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空之间的深度链接。但也有一些训练营规模较小,运营成功,可以让线上的学员彼此建立多维度的联系,从而演化成社群,但规模不能太大。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当社区学生达到一定数量后,如何增加他们的粘性。——要么分化成小团体,但这是成本极高的,要么加强训练营学习打卡管理,但这不是社团,是教务。
1.3社区和微信商盟的区别?
微信商业渠道联盟可以有几十万人,但其本质是渠道,因为利益是连在一起的,不是一个社群。
1.4在企业建立学习型社区要注意哪些坑?
企业适合围绕兴趣爱好建群,比如羽毛球群,可以长期维持。建立学习小组最大的坑是变成业务培训班,而不是兴趣拓展班。
1.5小鹅通今天发布了一个“小社区”功能,但目前互动性不强。你觉得那个功能是社区吗?
任何软件功能都不能称之为社区,因为它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链接维度。我的准则是我只需要判断链接维度。维度越高,社群越牛逼。
补充问答:
Q1。张梅:大叔分化出来的小主题还是大社区下的社区吗?
——大叔:差异化是无限可能的,你应该在IP阵营看到过。
Q2。剑书:社区是否属于某个网络俱乐部?
——大叔:对,小圈子里的社团,或者小利益圈子。
第二部分
2.1什么是好的社群结构?
[1]有灵魂人物;
【2】多重势能,有大咖(5%)、中咖(20%)、普通人(75%);
【3】各种性格,老司机调戏小清新永远是小区里的运营亮点;
【4】各种各样的标签,总有你意想不到的牛逼人出来解决你的问题的地方。
2.2如何有效筛选社群成员,不同社群应该如何设置门槛?
根据以上四点来匹配人。
一个好的社群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自觉不自觉地满足了这种搭配模式。
大部分社区拉人,根本不考虑人员配备,只考虑规模。死亡是正常的。能量越大,阈值越高。
包括:
[1]有人推荐;
【2】完成一项任务;
[3]初步筛选;
[4]支付;
[5]动态淘汰。
2.3对于想做社群的人来说,意味着有潜力建立社群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一个小区的前期规划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点?
【1】只要你认为你有能力捧一群人,你就可以建一个团。
【2】你最好有一个铁杆助手。她最好是高颜值的女人,不怕被人取笑的女人,然后有耐心,愿意为大家服务。
【3】记得我前面说的拉人的四点。
问题和答案:
Q1。做社群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叔叔:
【1】产品或服务是极其好玩的,比如乐高。
[2]产品或服务极其复杂,例如改装的智能手机汽车。
[3]产品或服务是高度情绪化的,例如关爱失去自己家庭的家庭联盟。
【4】产品或服务极为有利,如考研互助团。
Q2。社区适合所有领域吗?
-大叔:不可以,社群只适合高层次的会所,或者小规模的链接,无法大规模变现的产品是无法追求的。比如你见过电饭煲这个社区吗?
Q3。田琦:一开始可能也是老师+学生+助教的模式,不符合好的社团结构。我该怎么办?
——大叔:谁告诉你学生群要按照社团来管理的?那群学生的管理方法很简单,只要听话,就按照社团管理赔钱。
Q4。田琦:对了,现在大学生面对五花八门的考研机构,有很多选择。比如我们通过线下讲座,招募500人进入微信群。如果按照学生服从的管理方式,学生会不会因为太强而退群,所以不和我们一起学习(反正选择很多)?我们将无法实现转型的目标。
-叔叔:
1)坚强与否。那就是学生是否认可老师的管理和 *** 作水平的问题了。在秋叶PPT组,言论自由必须约定在我们指定的时间,大家都觉得这样比较好。
2)同学,你不服气,你走。网上,好学校都牛逼,不是学生。我们应该关心的是你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网校,而不是学生退群。而如果学生不遵守教学秩序,我们和线下一样,主动开除他。
第三部分
3.1一个社群如何生存,不至于很快消亡?
【1】通过改变模式来刺激,避免新鲜感迅速消失,在群内搞分享,尤其避免只有分享的模式。很容易审美疲劳。想想你们在IP营都玩了多少花样?
【2】尽快建立线下链接,让线下见面产生情感认同,延长社群活力。拍照也会增加网络社区的归属感。
【3】还需要定期引入新鲜血液,尤其是软妹,定期淘汰人。
【4】卖货,好产品是拉长社群生命周期的好桥梁,但必须是好产品。
3.2如何保持新鲜感?
只要明白如何设计游戏,自然就能创造出新的花样。
3.3怎样才能有耐心一直和别人互动?怕以后连利益都驱动不了?
如果你和你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玩,你会缺乏耐心吗?你没看到我把我所有的好朋友都带来了吗?我的第一营长,肖秋水的第二营长,小川奈那叔叔的第三营长,都是朋友,也是保持新鲜感的方法。在第三营营长,我和小川奈那叔叔调情。
3.4如何把握社群运营中互动频率与占用过多成员时间的矛盾?
【1】坚持由专人整理精华,避免让人以为这是水团。
[2]积极诱导大家做高质量的发言,逐步形成良好的群体发言文化。
【3】安慰没时间爬楼梯的会员。通知重要消息会一对一。不要着急。
【4】重要的不是他爬了多少楼,而是他没有存在感。找机会让他在楼里有存在感。一个人一旦有了存在感,就不会抱怨社区里的新闻了。
3.5我的社区的理想状态是:运营最少,规则最少,玩法自我成长,长期可持续。如何连接线上社区和线下社区?
一个好的社群一定是重在运营,没有运营,没有重链接,没有深度交流,没有深度沟通,没有价值认同,没有情感交流,没有情感沟通,没有化学反应,没有玩乐,没有自我成长。最少的后期运营来自最重的前期投入,这就是IP阵营的模式。
3.6社区死了。怎样才能增强活跃度和粘性,从而实现知识的变现?
首先,如果一个社区的人很有钱,动员他们去变现知识是最愚蠢的事情。卖课不如卖货。
另外,一个团体死了,请放弃,按我说的重建。振兴一个老集团的成本比建立五个新集团的成本还要高。
3.7如何动员社区大多数人参与互动?而不是每天只有几个种子群友在发言?
【1】刚开始的时候,社区要不要太大?要一点点加人,让老人有机会调戏新人,让新人融入社区。只有当他找到一个存在的地方,他才会说话。请回忆一下IP阵营加人的过程。
【2】社群运营者要设计不同的玩法来刺激大家,让不同的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激活自己的发言。
【3】社区运营人员发现有新人发言,一定要及时泡泡互动,让他感到被尊重,然后愿意多发言。
[4]应该有一个核心小组。大家一看到发言就要主动@各种人煽风点火,把大家拉进来说话。
3.8都市综合微信官方账号,活动中建立的粉丝群,目前停留在发微博,偶尔和粉丝聊天。有没有什么价值需要维护或者实现?
有效性取决于四点。
【1】有没有后续产品可以推广变现给粉丝群?
【2】能否借助粉丝能量帮你传播能量?
【3】能不能组织优秀的粉丝帮你创意?
【4】能否借助粉丝势能与他人交换能量?
3.9一些热心的粉丝主动提出帮我们开不同的兴趣主题群。和群主有没有更好的合作模式?
请不要被粉丝的热情所欺骗,粉丝不知道运营有多辛苦。社区不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基本上是虎头蛇尾。不谈合作模式,只谈社区运营效果差如何关闭止损。
第四部分
4.1社区如何与训练营、课程等产品有效融合?
在线上,教育产品变成社群的模式是现成的,就是班级管理。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圈子,需要一个班主任,一个班长,一个学习委员,一个文体委员,班花,班规,班级活动。如果这些安排都表现为学生自发成立,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社团自治。
4.2如何从免费交流社区发展成付费社区?需要注意什么?
把愿意付费的人从免费社区引导到付费群体,而不是把免费社区变成付费群体。你唯一要注意的是,付钱就像从银行取钱一样。你前期要刷社区信任度,你的导流才能建立。
4.3免费社区和收费社区的重点应该是什么?作为主办方,能量分配和干货输出应该如何选择?还有,某些类型的IP领域是不是没有必要利用免费社区来建立品牌公信力?
[1]长期免费出口干货本来就是亏本生意,社会上的人都觉得你应该免费买单。
【2】作为培训班,不筛选学生就让人进去是老师的错,哪怕是免费的。你不能指望不同水平的玩家有共同语言。
【3】因为是免费的,所以他们违纪其实是零成本。而你的势能又没有大到让他们珍惜和你的链接。反正你的是免费的。结论是,如果你的天赋真的很好,就不应该免费赠送。
第五部分
最后几个问题是新朋友提出来的。
5.1我是一个自媒体人。社区的运营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我拉了几个自己的粉丝团。除了请群里的成员帮忙转文章,我还渴望在社区里找到更多的现金。由于人力有限,我不可能一直一个人盯着小区;我尝试过发红包,抛一些共同话题,借助第三方工具推出一些群内游戏。但就像双手捧水一样,大部分群体逐渐沉寂,最终成为广告群和死群。我想知道如何让社区保持活跃。另外,有没有可能通过社群成为存在?
保持社区活跃需要持续的运作。要让运营保持新鲜感,就要不断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直接接触,让社区成员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自发营造积极良性的氛围,降低运营成本。这就需要前期的大力投入,而社群组织者普遍低估了社群运营的投入和专业能力,导致新鲜感消失后,群体成为水团或死团。即使群体活跃,很多运营商一开始也没有计划好的产品对接,不足以获得稳定的收入。也就是说,是运营商自己先放弃运营的。
5.2秋叶老师如何提高社团的活跃度?或者说已经沉默的群体有没有重新活跃起来的可能?
早点解散,免得心烦。
5.3社群的变现呢?有什么建议吗?
先想好变现模式,再组建社群。不然就是辛苦了。还不如养一堆铁粉,乐一乐。
作者:秋叶
来源:秋叶大叔(ID:qiuyedashu)
注:阅读相关建站技巧请移至建站教程频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