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思维的应用:为什么设计师需要理解产品业务?

结构化思维的应用:为什么设计师需要理解产品业务?,第1张

结构化思维的应用:为什么设计师需要理解产品业务?

本文介绍了结构化思维的定义和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结构化思维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最后,它列出了其他几种类型的结构化思维及其最佳应用场景。

一、写在前面

在我们开始之前,让我们做一个小测试:

以下是一组英文字母(共14个)。你能在3秒钟内读完并记住它们吗?

你的名字是什么?

有没有觉得有点吃力?

如果我改变一组字母,再试一次。

的,的,的,的,的,的,的

现在是不是好记多了~

两组字母其实是一样的,而第二组更有规律,信息分组分类更清晰,符合普通人的记忆习惯,所以更容易记住。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棘手的事情。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往往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或者可以想出很多点子和思路,却无法组织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另一类人,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会不慌不忙,思路清晰,处理各种问题恰当有序,能流畅表达。因为他们聪明?还是有三头六臂?都不是!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

二、定义与价值定义

“结构化思维”是指在面对工作任务或问题时,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快速、系统地解决问题。

价值

1.清除层次结构

帮助我们更全面、更系统地思考问题,简化复杂问题,快速完成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解决方案。

2.轻松沟通

方便我们和别人交流,让别人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意思。有人认为自己沟通能力弱,其实不是沟通问题,是思维问题。几乎没有想清楚却沟通不清楚的人。

3.形成知识体系

互联网时代,信息碎片化。如果没有结构化的思维,信息只是信息;如果你有结构化思维,你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无论何时接触到碎片化的信息,你都可以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应用举例

作为一名视觉与交互设计师,经常听到有人说:懂产品。

懂业务。但是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为什么设计师需要了解产品业务?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

因为了解产品业务有利于和产品经理沟通;很容易做出正确的设计,因为你了解产品业务,等等。

这些结论是对的,没错,但是不够全面,不够深入,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没有规律可循。更多的是空想象出来的。利用结构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对这个问题进行拆解和深入分析,最终得出一个清晰完整的结论。流程如下:

第一步:分解

为什么设计师需要了解产品业务?“这个大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取“理解”、“产品”、“关系”三个关键词,将其分解为三个小问题:

人为什么需要理解某件事?产品是什么?设计师与PM之间是什么关系?(注:PM是产品需求的提出方)

第二步:深挖

人为什么需要理解一些东西?

对于这个小问题,我们结合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自问自答:

问:为什么人们需要理解某些东西?答:通过了解,可以掌握更多、更全、更有效的信息;问:为什么设计师需要掌握这些信息?

答:可以规划设计方向,确定设计目标;

问:如果没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会怎么样?

答:事倍功半甚至什么都不做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结论:通过对产品业务的了解,有助于设计师把握方向,设定目标,做出正确的设计,更好地解决问题。

人为什么需要理解一些东西?这个小问题还有其他结论吗?当然:

问:为什么人们需要理解某些东西?答:了解之后,可以顺利与人沟通;

问:沟通顺畅有什么好处?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结论:为了高效地与其他部门的小伙伴合作,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成本,设计师需要主动了解产品业务。

到目前为止,对于第一个小问题,我们已经得出了两个结论。然后,我们来深挖第二个小问题!

产品是什么?

产品主要分为有形产品和互联网产品。有形产品包括实物,如桌子、电脑、书籍等。,但这些内容超出了本次讨论的范围,所以我们重点分析互联网产品:

问:互联网产品有什么特点?答:包括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

问:对设计师有什么要求?答:用户体验和商业目标的关系需要平衡;

问:如何平衡?答:设计师要在了解产品业务的基础上,在不伤害用户价值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商业化存在于无形的旅程中。

结论:行业要求设计师要有产品思维,这也是优秀设计师需要的素质。

至此,我们对第二个小问题有了结论。然后,我们来深挖第三个小问题!

设计师和PM是什么关系?

问:设计师和PM是什么关系?答:相互合作的关系;

问:设计师如何与PM合作?答:要求设计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争取话语权;

问:设计师没有话语权会有什么影响?答:很有可能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俗称美工。

结论:只有在了解产品和业务的基础上,设计师的建议或方案才更有说服力,容易被业务方认可和采纳,同时也能体现自身的专业性。

设计师和PM除了相互合作还有其他关系吗?当然:

问:设计师和PM的另一个关系是什么?答:相互促进的关系;

问:Q:PM对设计师有什么影响?答:通过与PM的密切沟通,产品思维会被设计师不断学习和吸收;

问:这对设计师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帮助?答:为设计师的职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比如PD(产品设计师)、UXD(用户体验设计师)。

结论:通过对产品业务的了解,设计师有了一定的产品思维,在职业发展上有了更多的优势和选择。

最后,我们来整理一下结论:

通过对产品业务的理解,有利于设计师把握方向、制定目标、做出正确的设计,更好地解决问题;为了能与其他部门小伙伴高效地合作,降低不必要的沟通成本,需要设计师主动了解产品业务;行业要求设计师具备产品思维,同时这也是优秀设计师需要具备的素质;设计师只有在理解产品和业务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建议或方案才更有说服力,容易被业务方认可和采纳,同时也能体现自身的专业性;设计师通过对产品业务的理解,具备了一定的产品思维,在职业发展的路上便有了更多的优势和选择权。

为什么设计师需要了解产品业务?用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对这个大问题得出了至少五个结论,而且每个结论都经过了深入的推导和分析,思路清晰完整。

四、结构化思维的其他类型1.层级结构

有时被称为树结构或中心辐射结构,在一个节点和其他相关节点之间存在父或子关系。(以上对案例的分析采用了这种类型的层次结构)

2.矩阵结构

允许用户沿着两个或多个“维度”在节点之间移动。例如,如果你的一些用户想按价格浏览产品,而另一些用户只想按品牌或颜色浏览产品,那么矩阵结构可以同时容纳这些不同用户的需求。

3.自然结构

不会遵循任何一致的模式。节点是一个一个连接起来的,这种结构并没有很强的“分类”概念。如果要鼓励自由探索的感觉,比如游戏和娱乐产品,自然结构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4.线性结构

连贯的语言流是最基本的信息结构类型,处理它的装置早已深深植入我们的大脑。书籍、文章、音乐和视频都被设计成线性体验。

五、回顾小结

本文介绍了结构化思维的定义和价值,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结构化思维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最后,它列出了其他几种类型的结构化思维及其最佳应用场景。

结构化思维的使用非常广泛和高效。我主要从设计师的角度和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交心分享。当然,结构化思维的知识远不止我说的这些。比如也有“MECE”的基本原理,“2H5W”的分析过程,“TOPS”的表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谷歌一下。

最后给大家留个思考题:

同样的工作内容,有的人需要1天才能完成,有的人只需要2小时,完成的工作是优秀的。为什么?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按照上面说的两个步骤(分解和深挖),试着从时间管理、任务规划、精力分配等方面进行分析。你会发现很多以前想不到的问题都可以结构化的分析和理解,或许对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帮助~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里和我交流。谢谢~

作者:周鹏,饿了吗?UED高级视觉设计师。

本文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合作媒体@饿了么UED,作者@周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04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