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0个热门选题,每年都能引爆多篇10万+,请公众号编辑认真阅

这20个热门选题,每年都能引爆多篇10万+,请公众号编辑认真阅,第1张

这20个热门选题,每年都能引爆多篇10万+,请公众号编辑认真阅

10W+的题目就是选对题。

每个编辑,最重要也是最难面对的工作之一,就是追热点。其实每年都有一些反复出现的热点,有几个切入的角度,被大量的读者验证过,一直很受欢迎。如果掌握了这些热点和切入角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找这些角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对全年的标题做词频统计,筛选出热词。但是,一个人很难做到。这时候可以使用一些统计工具

比如《新榜》已经统计筛选了2016年397.3万条原创内容的标题,总结出134个热点。

我把这134个热点列了出来,剔除了难以复现的、属于特殊行业的词语,把意思相近的词语组合起来,总结出了20类可以重用的热点,并列出了每类热点中阅读量较高的切入角度,供大家参考,希望在你策划选题的时候能节省你的时间。

节日热点

1.春晚

爆款剧情切入,很少涉及“春晚”这个大概念,而是针对春晚中具有话题性、争议性、具体的人物。例如:

1)节目、明星、情怀

猴年春晚,热词当然和“猴”有关。西游记和六小龄童,和很多人一起长大,本身就是很吸引人的怀旧话题。再加上“央视拒收六小龄童”,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

例01“央视春晚拒六小龄童,孙悟空再现却哭了无数人……”

2)节目、明星和广告

春节永远是推广品牌的好时机,各种花哨的广告既考验创意,也考验实力。比如“百事可乐”每年春节都有一系列以“把音乐带回家”为主题的广告片。猴年的广告主角是一个六岁的男孩,鸡年的主角是《家有儿女》的演员。

例02“春晚没请六岁小孩,百事可乐居然让中国人哭了”

3)吐槽核心事件

对待春晚,话题态度不是赞,而是吐槽。如果在春晚上吐槽新事物,不仅占用“吐槽”,还会引起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

例03“我以为福娃是极限,但今年的春晚吉祥物丑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世界读书日

每年的4月23日。像“阅读”、“教育”这样的话题覆盖的受众很广,可以引出很多话题,比如阅读的作用和心态、教育公平、家庭教育、个人成长等等。

例04“真正的教育是为父亲而战”

3.月饼

中秋节,最火的不是相对抽象的“中秋节”,而是具体的东西,“月饼”。特定主题有以下方向:

1)揭露负面细节

在全民送月饼的氛围下,曝光负面信息很容易吸引眼球。形式上,读者越来越理性,不再轻信。所以官方有视频素材的内容更容易传播。

广东月饼厂老板被抓。这样的月饼你敢吃吗?看完隔夜饭就吐了!》

2)活动创造力量表

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效果好的广告往往话题感很强。将这样的广告整合在一起,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例06“如果你这样做月饼,一半的月饼制造商将会失业”

3)对场合的情绪反应

中国人对节日的共同情感,比如向往、怀念、团圆。如果用文字,需要很强的文案功底,否则很难把读者带入情绪。相反,音频和视频的效率更高。

✎例07《一曲深情呼唤,中秋了,不管多远都要回家……》

另外还有各种电商软文,不多解释了。

4.十一黄金周

核心话题是玩。

1)结合一般话题

一般话题,比如情绪,加班等。假期的主题是休息,读者对理性干货文章不感兴趣。感性和感性的文章更有吸引力。

例08“结伴旅行是看人品的最好方式”

2)解决问题

对于旅游相关的问题,去哪里玩,玩什么,怎么玩等等。

例09“好吃好玩,离家近,这可能是国庆性价比最高的亲子游目的地”

5.圣诞节

关键词是“圣诞节”、“圣诞老人”、“圣诞节”。

1)节日装饰技巧

主要满足80后已婚读者的需求。

例10“如何在圣诞节装饰你的家|你不知道的小贴士”

2)商业活动

推广打折促销、圣诞特供产品等。

例11“这是一个有套路的圣诞杯!还有甜蛋!》

3)娱乐

包括幽默笑话、圣诞歌曲、鸡汤文章等。

小孩子不能过圣诞节,尤其是中国宝宝!》

4)相关知识

节日期间,不适合过于理性抽象的内容。甚至相关知识也是以娱乐性为主,比如分析节日购物数据,名人新年致辞,答疑解惑等等。

例13“在购物季结束时,你需要做这些功课来节省你的钱包!》

5)身份讨论

分为两类,工作身份和生活身份,把圣诞节和这些身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话题。

例14“圣诞节不给女朋友送礼物,等着分手?””(生活身份)

例15“党员应该知道的12个圣诞常识问题,不要稀里糊涂的犯错!(工作状态)

6.父亲节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这些关于长辈的节日,主题都是感恩。具体角度有:

1)情感导向

强调主父立场,直接表达对父亲的感情。

例16父亲节,给爸爸的情书!》

2)基于故事

回忆关于父亲的各种故事和细节,最后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17“爸爸说:系上安全带,带上安全套!》

以上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节日。

身份类热点

7.高考状元

“高考状元”的题目有两个特点。第一,他们身上自带的“状元”光环,在高考后的那段时间里,就像明星光环一样吸引人。

第二,我们都经历过高考。大部分高考状元的生活状态和我们差不多。他们励志的成功故事很容易给我们带来感动或回忆。所以高考状元永远是热点。

1)讨论社会问题

冠军成功了,但是其他人呢?我们普通人的教育和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例18“不考试,一穷二白还能拼什么?”(深度好文)”

2)大学之间的矛盾

冲突总是比平淡的叙事更精彩,尤其是名校之间的冲突,既吸引了名校学生家长的眼球,又满足了普通读者的“看热闹”心态。

例19“清华北大,这场撕逼大战,看了一年又一年,这叫爱与杀!》

定期明星参加活动太常见了,就不赘述了。

8.党员

每年7月,政治热点红色正能量,爆款文章主要回顾历史和重要人物。

例20《乔家大院的传说:24字“六不”家规,成就了晋商200年的龙头老大》

9.教师

1)回顾传统或个人经历

不管是幽默还是严肃,强调的都是情感真实,能打动读者。

例21“那些年各科老师的‘精彩言论’让我深信不疑”

2)结合当前热门话题

包括热门电影电视剧,社会话题等。

✎例22《看懂了,就看懂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

10.大学一年级新生

这类话题不仅涵盖大一新生,还包括家长和各年级大学生。

1)新生简介

虽然内容每年都有重复,但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新颖实用,而且经常与商业活动相结合。

例23“学长学姐不想告诉你的话……”这是饿了么的一个广告,融合了大一策略和“饿了么”服务。

2)幽默故事

传播量大的幽默故事往往内容简短,读起来很快。所以常见的形式有漫画解说、对比图片等。

例24“上个大学,我染上了那么多“病”

3)结合大一活动讨论相关数字。

具体有大学老师,军训教官,校园恋爱等。

例25“永远不要骂老师”

1.单身。

这是一个贯穿全年的话题,最火的时候是11月。

1)明星秀恩爱

这类话题,无论是“虐狗”还是八卦,一般一次介绍很多明星,图片多,文字少。

例26“刘青云买菜,陈建斌写诗,看你圈子里晒爱情的十级选手”

2)个人成长

这个题目,要解决一个问题,“单身怎么办”,主要是心灵鸡汤(这个没有错,“鸡汤”是刚需)。

例27“充实自己是单身阶段的重中之重”

3)从黑色中吐出

话题性和交流性都很强,很多单身大学生不仅自己黑,还喜欢转发。

例28“一句话证明你单身很久了”

生活热点话题

12.微信红包

红包使用频繁,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在春节期间。

1)红包活动

春节期间,商家联手微信官方账号,以H5形式发红包,推广品牌。

例29“宝马+one,发了100万现金充红包,快来抢!》

2)官方分析数据

在分析的时候,避免传统的商业分析风格,而是强调分析结果有趣,容易传播,能引起讨论。

例30除夕微信红包有趣数据:广东很多土豪,湖南人,广东人相亲相爱(微信公开课发布)

3)描述你的感受

关于发红包和微信表情的感受,结合各种生活场景,我立场明确。

例31“微信聊天最低级的部分就是这种行为”

4)活动策略

针对微信红包相关的大事件,推出活动攻略,为读者提供实质性帮助。

例32“新鲜出炉!除夕微信红包详细介绍(含时间表)(微信公开课发布)

13.房价和房地产市场

这是一个全民话题,一旦相关政策调整,“房价”“楼市”就火了。

1)宏观理性分析

专家分析比较抢眼,但需要注意通俗表达,减少术语。

例33《叶檀:我眼中最具经济前景的中国十大城市,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下)》

2)专业建议和个人经验

这些话题对于“房价是涨是跌”、“是否买房”都很重要,但很多读者都不清楚、不确定,需要专业的指导和他人的经验。

例34“房价涨这么多,最受伤的永远是我们想买但还没买的年轻人|财经话题”

14.双十一

大部分关于双十一的热门文章,不管是从哪个切入,最后都会出现在广告上。有以下入口点:

1)吐槽

主要方向是“单”和“买中买”。

例35“别忘了,双十一的本质是光棍节”

例36“再也不吃土了!手部恢复的终极绝招,拿走吧~”

2)介绍明星故事

大部分明星故事的目的是鼓励消费,关注“天猫双十一狂欢夜”。

例37“不高,不帅,不是王子,却把老婆宠成了皇后”

3)轶事。

介绍品牌相关趣闻,宣传品牌在双十一的活动。

例38“为了找到《来自星星的你》,他发疯似的跑遍了全世界,如果找不到所有的教授,那他简直就是一个比他更帅的偶像化人物”。本文介绍一个户外达人,最后引出户外服装品牌“北”。

4)购物策略

包括购物清单、体验教学、曝光黑幕等。

例39“促销|今年双11最早最权威的榜单,来了!》

例40“八·一八年买的教训”

例41《焦点|央视曝光“双十一”四大乱象你遇到过吗?》

5)消费观念

常见于感性、时尚类微信官方账号,通过传递消费理念来诱导和刺激消费。

例42“女人可以赚钱,但必须花钱”

6)总结评论。

分析数据和预测趋势,从而扩展到热门话题,如商业,消费,马云和阿里JD.COM。

例43“1207亿!2016“双十一”圆满落幕:马云许愿“新常态”,阿里却没有“新突破”

15.秘密天使

这是一个“男女通吃”的话题,与时尚美妆商家息息相关。

1)揭示细节

揭示“优雅”、“奢华”的秘密天使背后的细节,满足读者的窥探欲,让读者感受到“原来如此”或“仅此而已”。

例44“除了秘密天使,你还能有这种东西”

2)介绍特殊人群

比如中国秘密天使的经历,热门秘密天使的励志故事等。

45《吉吉·哈迪德,这个21岁的女孩是如何从一只微胖的丑小鸭变成秘密天使的?》

此外,还可以提供秘密的完整视频。

16.年刊

1)年终奖

这是职场人普遍关心的话题,包括吐槽,炫耀,讨论,商家借机组织活动。

例46“请领取您的年终奖:20部iPhone7plus”

2)年度库存

盘点形式有吐槽、感悟总结、年度汉字等。

例47“年度游戏吐口水大会”

会议和竞赛的热点

17.两会

每年三月,每五年,每年一次。两会讨论的话题影响广泛,尤其是教育、医疗、工资、保险等现实生活话题。

例48“六种人的工资都在涨!6级收费应该降低!2016两会将这样改变你的生活”

18.博鳌亚洲论坛

每年三四月份举行,为期三天。爆款文章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方面。

1)介绍会

介绍会议中的一个热点,如重要问题、领导讲话等。

例49“原博鳌首相提出要撼动日韩,背后有这样的玄机!》

2)与其他热点相结合

论坛期间,相关主要热点发生在中国。比如2016年3月,论坛期间,国内股市暴跌。结合这个热点,就有了下面这篇文章。

例50“终于有人把中国股市不敢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博鳌史上最好的对话之一)”

19.世界互联网大会

每年在乌镇举办一次。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上,这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关于互联网大会,有以下切入点:

1)描述会议细节。

虽然人们关注互联网大会,但是IT,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话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太遥远,太陌生。相反,与普通人日常生活相关的细节更容易理解。

例51“‘乌镇之夜’的大佬们都吃了什么?最引人注目的是……”

2)介绍老板

主要是大人物和他们公司行业的故事。前者讲述伟人奋斗的故事,给读者一剂鸡血。后者介绍他们的特殊行业,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例52“中国价值5000亿的IT大佬:“大马、小马、强子、胖丁”,曾经的混社会。

例53“厉害了我的猪!一个人头11万,你怕不怕?》

3)展示结果

一篇文章解决了一系列问题,这种一站式服务提高了阅读的“性价比”。

例54“将改变世界的15大科技成果,本次大会将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

20.美国总统选举

每四年一次。美国的地位使得美国大选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通常是两个选举人之间的戏剧性竞争。通常从以下几点切入:

1)预测分析

内容往往神秘、刺激、富有戏剧性。

例55“川普又有戏了?三个新提示,第一个太可怕了!》

2)背景故事

向小白介绍选举常识。

例子56梁宏达:美国总统大选是民众折腾政客的必要闹剧。

3)摩擦热点

介绍与大选有关的话题,如演讲技巧、政治电影、正装等。

例57“这出戏让美国总统的脸肿了起来”

4)选举结果

描述关键媒体、市场、人员等的反应。为选举结果干杯。

例58“特朗普当选美国新总统!全球市场崩盘对中国有四大影响。

写在最后

本文提供了20种热点,53个切割角度和58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都和时间有关,这也是经典选题的特点。

如果你多想几个步骤,你会发现很多步骤的切割角度都差不多,比如以下几类:

1.幽默,吐槽,自黑,立刻产生阅读快感,立刻刺激转发;

2.盘点,一站式获取知识,或者解决问题,让读者觉得这篇文章“值得”;

3.介绍核心人物和关键事件,满足好奇心;

4.揭露细节或黑幕,利用读者对未知的恐惧;

5.针对具体问题提供策略、专业建议和个人经验,解决小问题;

6.以上内容都可以写成商业软文。

这些内容的背后是读者共同的心理,好奇、收藏、迷茫、恐惧、追求快乐等等。这些经典的题目,也就是在特定的、重复的时间点上,不断满足这些心理特征。

你明白吗?

作者:张

来源:外挂学院(ID:chazumba)

注:阅读相关建站技巧请移至建站教程频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04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