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经历告诉你,思维和经验哪个更重要?

自身经历告诉你,思维和经验哪个更重要?,第1张

自身经历告诉你,思维和经验哪个更重要?

这篇文章是基于我自己毕业三年来的思考,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参考和启发。

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说:这是废话,当然两者都重要。潮哥不想争论更重要的思维和经验问题。写这篇文章,其实是对自己的思考和经历做一个系统的思考。相信大家看完这篇文章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一、从自己的招聘经历说起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做了一段时间的一些招聘工作,在一家品牌战略咨询公司工作。员工流动性很大,招的基本都是高端人才,招聘难度很大。这段时间,我会每天浏览通过智联和前程无忧投递的简历,同时每天在智联和前程无忧的数据库中不断寻找合适的简历。几乎每天都在浏览各种相关关键词搜索到的简历。你可能不相信。我们几乎是浏览一年前更新的简历,每天检查几百多份,总共检查几千份。从这几千份简历和近百人的面试中,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

所有职业者可以分为三类:纯经验输出型;主要思维输出型;思维+经验输出型。

1.纯经验输出型

这类人很快就会遇到职业发展的瓶颈。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基于以前的经验,缺乏创新。所以你会发现,这种劳动在工作7-8年后,依然是月薪几千块钱的基层员工。当然也有达到中高水平的,但是比别人多花了几年甚至十几年。

纯经验输出的人在职场上可以做很多事情,就像我们高中数学的时候一样。当你把几乎所有的数学题都做了,你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把看到的每一道数学题都解决了,最后也能得高分,但要达到这种程度,你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2.主思维输出型

我们以高中数学为例。纯经验输出的人,几乎什么题都做过,所以考试能拿高分。而有些聪明的同学,很多题型都没做过,甚至每次考试都会遇到新题型。但是,他们有了一定的思维和方法后,就能很快解决。这样的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到高分。

就像学数学一样,思维方式会让你少奋斗很多年,同样的时间你可以变得比别人优秀。

其实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是有联系的,但是第三种人必然会经历第二个阶段。第二种人多为职场新人,即工作几年后脱颖而出的人。这些人因为工作年限短,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但是他们的思维模式足以在很多事情上支撑他们。

3.思维+经验输出型

这类人一般都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人士,基本都是从第二类人成长起来的。他们有很棒的思维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不断地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内化为方法论,总结出很多规律和方法,然后用来指导实践。

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人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出版自己的书,然后热销。比如肖恩的《从零开始运营》,蒲进的《互联网运营之道》。只有不断提升思维,快速将工作经验内化为方法论,然后指导实践,才能成为这种人。

其实以上三类人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我们来说说思维方式。

二、从有限的工作经历说起

毕业时,我从众多offer中选择了一家名气不大的咨询公司,并参与了这家公司分公司的成立。严格来说,我是分公司的第二个员工。可惜第一个员工不是分公司总经理,开始在居民楼上班,分公司还没注册。好在这个分公司招到了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领导,就是分公司的总经理。因为分公司是白手起家,几乎什么都会参与。这段工作经历虽然只有一年,但收获颇丰。

之后做了跨行转型,进了现在的公司。我和很多优秀的领导共事过,向他们学习,总结了很多东西。在这两次工作经历中,我体会到三件事:

1.跟对人很重要

有句话叫“和谁在一起,决定了你会成为谁”,很有道理。

当时第一家公司的分公司总经理还不到30岁,但是我很羡慕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他的风度,所以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我不断学习他思考问题的方式并定期和他交流,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会了我他思考任何问题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形象地用了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作为比喻,即我们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去思考一切:

物理的:这个事情的外在和表象;化学的:这个事情的内在和本质,是在外在和表象基础上的升华;生物的:这件事情对我现有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是在升华的基础上再进行重组。

以一头牛为例。我们看到一头牛,首先看到的是它的身体特征,也就是说,它是由血、肉和各种器官组成的,是我们的眼睛实际看到的身体特征;让我们继续进一步思考。从化学的角度看牛,我们会想到什么?牛的性格,牛的精神,比如勤奋,踏实,和和气气的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生物学的角度去思考呢?牛的性格和精神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意义?比如工作上要勤恳踏实,生活上要敬业。

因为超哥也是从事运营工作的,我们就以用户运营的用户画像为例吧。

比如我们做一个产品的用户画像,也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物理的,就是我们目标用户的显性特征,如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等;其次是化学的,也就是我们目标用户的隐性特征,他们的潜在需求和行为喜好等;第三是生物的角度,就是基于目标用户的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基础上制定出的运营策略。

于是,通过这样的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做用户画像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从三个方面切入,即从显性特征切入,隐性特征切入,以及基于显性和隐性特征的运营策略的制定。这样做用户画像是不是清晰很多?

另外,我还从这位领导身上学到了做分析时的另一种思维方法论。比如在分析一堆企业的时候,我可以从类别、类型、内容、结构四个角度快速梳理出这些企业(具体方法由于文章篇幅原因,这里就不细说了,这些原理其实和金塔原理是一样的。每个人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

再说说我现在的公司:其实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可以从两家公司学到很多东西。我在这家公司待了两年多,和很多优秀的领导共事过。他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会经常有意识的思考,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他为什么会对一件事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没想到这个?他们通常是怎么想一件事的?他们有哪些我可以借鉴的思维方式?我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优化和改进什么?这样可以取长补短,然后内化衍生出自己的思维体系。

当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领导(出于隐私原因,这里就不出现她的名字了),她的思维方式给了我很多启发。就是能够快速明确做任何事情的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进行拆解;然后快速制定拆解目标的实施策略,也就是最后可以直接定义在人、钱、物上。也就是说,当你接到任何一个工作,你都可以先快速明确目标,然后基于这个目标进行拆解。也就是说,完成这个目标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这些公司如何快速实施?比如你需要谁?什么样的支持?什么样的分工协作?然后再考虑需要调用什么样的资源。当然,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遇到问题和困难,你会思考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需要怎么做才能解决。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来支持?

以持续经营为例。比如我们在做用户运营,首先我们要明确用户运营的目标是什么?一般来说,它的目标是活动,当然有些产品也会涉及更新和转换。

这里就以在线教育运营为例,先只考虑活动目标。首先我们明确了用户运营的目标是提高用户活跃度,那么我们会考虑影响用户活跃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比如内容、活动、产品。在内容方面我们要做的是提高内容质量,做好内容的包装、整合、推荐和呈现;在活跃度上,要着重提高用户的活跃度。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用户的喜好和特点。其次,考虑活动的形式、参与门槛、奖励、过程控制;这个产品需要考虑哪些功能可以提升用户的活跃度。我们可以根据人性的傲慢、偷窥、好色、惰性、贪婪、虚荣来优化和考虑产品功能。

2.学习和思考很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段对话:

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了。读书的意义何在?”

答:“小时候,我吃很多东西。现在不记得吃了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些已经长到我的骨子里了。读书思想的转变也是如此!”

其实做咨询的人应该深有体会。当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变化太快,互联网从业者必须不断学习,快速学习。

在线教育产品(职业教育)运营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用户分为两种: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对于同一门课程(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它是一门优质课程),有的人认为这门课程很好,很有启发性,甚至可以基于这门课程的启发,很快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门课不接地气,毫无价值。这些用户其实有两个特点:一是不愿意思考,而是被动接受;第二,他们不会举一反三。他们认为我学了这门课,就一定能复制这门课教的方法,然后在工作中出成果。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行业,发展阶段、规模、速度、资源、客户类型都会有差异,很难复制一门课程。

那么怎么学呢?我前面提到过,我们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角度去思考。这个思路也适用于学习。

比如我们拿到一本书,首先可以从物理的角度快速了解书的知识框架、章节设置、重点;其次,从化学的角度,可以看出作者是如何在这些框架、章节设置、重点下进行深入思考的。再次,从生物学的角度,可以考虑作者的思想和观点是否可以用来解释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现象,这些观点是否可以被我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这里就以克莱·舍基的《认知盈余》一书为例。

首先从物理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作者分为两部分33章,然后全书的重点是“认知盈余”。

其次,从化学角度看,是作者对“认知盈余”的深度思考。

第三,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中的那些现象都可以用认知盈余来解释。如何利用“认知盈余”?解释现象比如为什么维基百科在短短几年内收录的词条远多于历经数百年成功改版的大英百科全书。

一组名为《互联网上的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内,互联网产生的所有内容可以刻成1.68亿张DVD;发了200万个社区帖子(相当于《时代》周刊770年的写作量)。根据IBM的研究,整个人类文明获取的所有数据中,有90%是在过去一年中产生的。

以上两种现象可以用“认知盈余”来解释,这种现象正在发力。我们如何利用认知盈余?现在比较热的共享经济概念,就是认知盈余的运用。比如豆瓣、知乎、微博、游航、缔安娜,以及现在流行的直播平台,都是认知盈余的应用。

3.好的思维方式很重要

良好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他可以让你做任何事。首先,你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可以让你思路清晰;三是让你考虑的更全面。

目标更明确。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没做过或者不熟悉的工作。我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如前所述,我们要做的就是迅速找出做这件事的北京,然后确定做这件事的目的,围绕目的明确我们工作的目标,然后基于这个目标进行拆除。具体思路如下:

清晰的思维

当你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考虑更全面

这一点我用案例分析的方式直接和你讨论。

第一个例子,用“苹果”这个词进行联想,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的习惯做法是:大脑不断d出一些不规则的关联词。这个习惯会让整个联想不完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为了更好的表达,我用思维导图来展示:

第二个例子,如果要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你会怎么做?

其实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路可以很清晰,即使我们对宏观经济学一窍不通。

首先可以想到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比如影响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内需、出口。

那么,可以从投资、消费、出口三个方面来分析。如果投资太冷,内需不足,出口减弱,那么宏观经济形势一定不容乐观。但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游客赴日抢购马桶盖和高价电饭煲。

对此,我接下来可以分析:中国低品质消费品产能过剩,高品质产品短缺。不是,中国坚持了十几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从需求侧刺激转变为供给侧改革,从不断吃伟哥转变为吃保健品,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供给侧改革是必须的了!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如果培养自己的思维呢?因为文章篇幅太长,这里是一些方向,不做具体讨论。

首先,你需要和牛逼的人在一起,不断向他们学习;

其次,不断学习;

第三,有意识地思考和总结,不断将所学和工作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方法论。

好了,文章写完了。希望对大家有用。其实无论是思维还是经验,核心都是不断学习和总结。我们应该永远渴望知识。那么,当你饿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当然,努力寻找食物!

文章作者是@超哥杰森。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注:阅读相关建站技巧请移至建站教程频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0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