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兽】这届消费者不行,会让这些广告逐渐

【李叫兽】这届消费者不行,会让这些广告逐渐,第1张

【李叫兽】这届消费者不行,会让这些广告逐渐

如果你回到清朝末年,你会发现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在努力练习射箭,他们认为这样的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获得名利。但我可能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几十年,弓箭就彻底退出了军事历史舞台。

(图:1899年,外国人拍到清朝八旗子弟练习射箭。他们可能不知道,12年后破清的武昌起义,用的就是步q。)

同理,营销和广告也是一样的。许多正在努力训练的技能和技术正在迅速过时或失去实际效果;而很多一直不被重视的方式也在迅速崛起。

如果说武器的变化是因为新技术的出现,那么营销的变化一定是因为消费者的变化。

目前,任何一个营销者都不能忽视一个挑战:我们正面临着一大批更难被营销洗脑、更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的出现。它们的出现有以下重要驱动因素:

消费者更容易获得信息(搜索引擎、电子商务评论、他人评论)

消费者面对的信息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手持手机、播放音乐、聊天、同时看电视)。

消费者每天面对大量的情感刺激(一个文案能感动一代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量受过高等教育和知识的年轻消费者(如90后)走上舞台,影响了他们的父母。

这些不容忽视的趋势会导致与消费者沟通方式的哪些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李教授对这些趋势做了以下三个预测:

吹嘘营销VS创造兴趣

过度承诺与反向营销

增强情感说服与动机说服


1.吹嘘营销VS创造兴趣


在“如何赞美产品?”关于这个话题,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改变,相应的广告方式也在改变——


(1)早期的自夸营销:产品局部卖点的夸张术


在所有的广告中,如果有一种广告方式影响最深远,被使用最多,获得的创意奖最多,那一定是“土豪卖夸张”。

类似这种广告:

(图:某丰胸产品广告,胸太大,导致排队距离长)

这种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我们都夸同样的东西(比如我们都夸丰胸效果好),但我们会去争夺最优秀最有创意的人——你简单写一句“丰胸效果好”,我写一句“罩杯福音”,另一个人会创造一个“丰胸效果太好,导致顾客走不了路”的创意。

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一场持续了几十年或者上百年的文案创意军备竞赛开始了——看谁最有创意,把卖点夸到天上去。

但这种方法的重要前提是:消费者处于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只有选择单一方式或通过搜索来核实信息,他们才能信任你。

比如这个快递广告,暗示我们的快递很快:

在这一点上,你看到这个广告一定觉得好有创意。这个快递真快。如果以后有急事,就选这个吧!

但是如果在信息时代,你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广告,各种信息呢?

例如,你再次看到这个广告:

“哇!刚才广告是快递快如风。现在直接就要闪电了。闪电比风还快,就选这个吧!”

这还不是全部。你再看这个广告:

“更要命的是,火警要这个快递!”

还有一种——虽然没有闪电快,但也可以比地球引力强。

选谁?

这些快递员自称最快。作为消费者,真的按照创意夸张程度来选择吗?

大概不会。你会直接搜索或者问朋友哪个最快。

举个例子,如果微信上有10个相亲聊天,只有一个说她的优点是漂亮,你可能会信;但是,如果所有人都说自己漂亮,区别就在于夸张的程度不同(“模特级美女”VS“明星级美女”VS“天后级美女”VS“仙女级美女”),你不会相信任何人,没有选择。

当我们面对更多同质化的选择时,“卖夸张”就变得没那么有效了。


(2)表面传播定位:喊出不同的口号


既然很难从同一个卖点的吹嘘战中走出来,那么几乎再好的创意,自然也有人尝试其他方式——换个角度吹嘘。大家都夸手机信号好,我就不跟你比了。我赞音质好。

因此,开发了一种新的方式来解决大量品牌形象同质化的问题。

这种方法的一个典型成功案例就是当年的诺基亚手机,它生产了很多类似的功能手机。通过简单地改变外观和宣传口号,实施不同的定位,以创造差异化。


比如类似的带音乐按钮的手机就是音乐手机;改黑提价,就是商务手机;换个颜色降价,就是学生手机...

这些方法不仅在营销上,而且在企业战略上都是巨大的进步——终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差异化的作用。

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依靠表面差异化包装的方式也正在遭遇冲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不需要品牌来告诉他们谁的功能更好,我应该“识别”谁。

几年前上市的脸书手机,定位为“社交手机”,如果是10年前,很可能真的会卖得很好,因为它符合差异化,创造了新的品类。

然而现在,当用户打开任何一个评测网,或者看任何一个科技论坛,他们自然会在一瞬间知道facebook手机对于社交来说有多么实用——当然,他们不知道,因为所有的手机都有脸书。

比如定位优秀、形象差异化、品牌个性的锤子手机,如果是在10年前的信息化环境下,我觉得很可能会有很大的市场(如果忽略渠道垄断因素的话)——一款如此个性、如此广告的手机,相机性能都是顶尖的,太棒了。

但在目前真实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更多看到的是这类页面:

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量的导购网站、用户推荐、评价、电商好评率),让消费者越来越没有必要从品牌的口中知道“哪个性能好”、“哪个拍照好”。

也就是说,很多用户可能会认为一款广告主打“续航”的手机,续航不好,但是“CPU好”。或者相信“反应快”的手机其实“反应不算快”,但是“续航好”。

然后呢?若干年后,如果消费者更加不相信广告,我们是不是就不应该做广告了?

不,事实上,我相信广告的角色可能会改变。


(3)在优势环节创造兴趣


我们知道,只要同质化还存在,战略定位就会很重要。然而,定位的传输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未来的广告最重要的不是夸你的某个属性(因为消费者自然会从其他渠道知道,不会相信你的吹嘘),而是对你的优势环节产生兴趣。

如果你是汽车厂商,为了解决同质化问题,找到市场空缺乏然后定位“越野车”

在过去信息相对封闭的时代,广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人相信你的越野是最好的(加强定位),然后消费者自然会相信。

然而现在,越野到底好不好,其实你去汽车之家这样的评测网站上搜索一下就知道了,而仅仅因为你说你擅长越野,消费者就更难相信这一点了。

那么广告的重点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时候的广告应该是在优势环节(比如越野)创造用户兴趣。

如果你最大的优势环节是越野(用户是从论坛上知道的),那么为了扩大销量,你需要让越来越多的人对越野感兴趣(比如让他们觉得自己宅在家里的行为不合理)。

当更多的人对越野感兴趣时,他们会在买车时增加“越野性能”这一属性的权重,从而更容易选择越野性能好而不是更省油的车。

但是,如果你的真正优势不是越野,而你在广告中把自己定位为“越野”,想让用户认为你是第一个越野,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用户因为你的广告而对越野感兴趣。结果他们发现Jeep越野更好,最后买了Jeep。

所以,在设计一个广告的时候,你应该问自己的问题不是:我应该如何赞美我的卖点?

而是应该问:如何才能让消费者对某个优势环节(比如越野)产生兴趣,让他们最终比较的时候更多的考虑越野。

(PS。篇幅原因,如何在消费者不信任的情况下产生兴趣,完整的培训方法会在2周后发出,这里就不赘述了)


2.过度承诺与反向营销


一直以来,广告大多以“你答应,我放心”为核心,通过掩盖自己的缺点,展示自己的优点来促进与消费者的交易。

比如开头的“丰胸广告”,暗示丰胸效果好到排队的时候看起来像空一个人。

然后,当消费者开始怀疑它的某个缺点(比如用起来很麻烦)时,他们很快就说:“不会,不会,虽然我们的主要定位是‘效果好’,但其实用起来很方便。”

嗯,简而言之,你有的都是好的,你的竞争对手有的都是坏的。

但是很抱歉,这种方法会逐渐过时失效,因为消费者越来越有可能怀疑和验证你说的话。

通过这样大量的过度承诺,包装自己,自封,很多原本可以更贴近消费者的品牌,逐渐被消费者疏远了。

而这个时候,获得信任的关键不是继续说好话,而是做“反向营销”——直接承认自己的不好。

比如上面的丰胸产品,并没有反驳“我们其实用起来很方便”,而是直接说:

“是的,它的性能很好,但使用起来很麻烦。这个产品不适合想丰胸但是太麻烦的人。”

这样用户可能更相信你说的其他东西是真的,就可以购买,然后发现其实没那么麻烦,只是超出预期。

所以,在信任越来越珍贵的情况下,有时候逆向营销,承认自己的不足,比过度承诺更好。

就像你相亲的时候,对方特别喜欢你,什么都喜欢。当你最终质疑你的农村出身时,你不应该说:“我...事实上,我后来搬到了这个城市...虽然我妈是农村的,但我有个哥哥不是……”来涵盖这一点。

而是应该做反向营销——“嗯,确实虽然我现在有北京户口,但是我确实来自农村。以后我们在一起了,这可能会让你在闺蜜面前丢脸。你在乎吗?”

所以,现在很多让消费者感到“真诚”和“亲近”的品牌,并不是通过过度的承诺和吹嘘,而是通过直面自己的缺点,甚至有时会“拒绝部分消费者”。

比如很多人买车的时候都有买敞篷车的想法,但是因为担心“容易被太阳晒”和“不实用”而不买。

这个时候,最容易打消别人顾虑的方法,反而不是勇敢的承认这些缺点。

迷你敞篷车是这样说的:

反而容易打消人的顾虑,觉得“不就是被晒伤了吗?现在一看,其实也没什么。”

比如ge这个不生产大众产品的品牌,往往有“在GE做工程师,优化XX电网,你的工作别人看不到”的劣势。不像做互联网APP公司,朋友都能看到。

在拍摄招聘广告时,葛并没有用过度承诺(比如“我们其实很出名”)来掩盖这个缺点,而是直面这个缺点,真诚面对,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为什么在这个“信任弥足珍贵”的时代,我们在做产品营销的时候,有时候要做“反向营销”来表现一些劣势?

因为知道至少一些缺点会帮助人们建立持久的信任。

例如,Reevoo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电子商务的研究,发现一些差评反而会增加购买。

当时的研究表明,电商页面上95%的用户,如果看不到差评,就会怀疑好评,从而减少购买。68%的用户只是因为少量的差评才决定购买最终产品,他们相信的是好评。

这项研究还发现,普通用户在电子商务页面上只浏览两页,但那些寻找差评的人平均浏览九页——他们是真正想买东西的人,所以他们一定会看到差评,知道潜在的负面有多大,才会购买。

(注意:这项研究的来源是在socialbeta的一篇文章中找到的)

而如果你承诺所有的优势,所有的好处,消费者可能会怀疑你所有的话。

即使事实如此明显(过度承诺会降低信任度,不利于品牌等。),直到现在还是主流方式——大量广告会过度承诺。

想要获得用户的信任,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直接真诚地说出一些其他品牌不敢说、不愿意说、或者讳莫如深的话。


3.情绪激励说服VS动机说服


在信息越来越嘈杂的时代,第三种逐渐失去效用的广告是情感说服。

一般来说,有两种说服策略,一种是与对方选择你的原因相关的说服,称为“动机说服”;另一种与对方选择你的原因无关,叫做“助推说服”。(关于boosting的理论,可以看Boosting这本书了解详情)

比如为了说服你购买高清电视而不是非高清电视,动机说服就是让你在心里感受到对高清电视的需要动机,比如让你觉得“这个时代流行高清”(从众动机)、“高清电影更过瘾”(实用动机)。

而增强说服力就是让你以与产品利益无关的理由购买。

比如线下业务员先给你倒一杯茶,然后给你一个蜂蜜蛋糕,再劝你买一台高清电视。你最终可能会买,因为你对接受别人的好意有负罪感。

比如,美女业务员一次次夸你,说“一看你穿得像个大老板,买高清电视肯定不缺钱”,让你买是因为“一贯承诺”(这也和产品利益无关)。

还有,创业者说“我是90后,没什么背景,最后创业了,支持我,买了高清电视”,从而为了支持他的梦想(这也和产品利益无关)让你买。

但是,一个正在发生的重要趋势是,这种与产品利益无关的助推说服的直接效果会越来越少。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面对的信息越复杂多样,他们的消费就越不集中。

情绪上的助推,本质上相当于给消费者打了一首催眠曲,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即使他们没有动机,也可能因为莫名的好感而购买我们的产品。

这在过去当然是有效的,因为在过去,信息很少,媒体很少,消费者的注意力很集中。这就像在一个安静封闭的房间里给一个孩子播放摇篮曲,他肯定会受到影响。

但如今,消费者拿着手机,打开电视,播放音乐,同时面对众多复杂的信息。这个时候试图用这种手段影响消费者,就像给一个背着包走向嘈杂的地铁检票口的孩子播放摇篮曲。他仍然能听到摇篮曲,但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比如下面这个广告(李教授修改),看到这个文案,你一定会对这个品牌产生强烈的好感。因为它唤起了你的情绪,即使这种情绪与产品完全无关(增强说服力)。

如果你没有手机,处在一个封闭的信息环境中,而你此刻又受到推销员或广告的强烈影响,我想你一定会有购买这台电视的冲动——它打动了我,我喜欢它,就这么简单。

但在现实环境中,一旦信息变得复杂,情绪助推的效果就会迅速打折扣。比如我下面有一张图有更多的信息。你还会被这种情绪深深打动吗?

甚至当你看广告的时候,你真的只看了上面的感动信息,但是因为上面的信息和“购买理由”无关。等你真正买电视的时候,情绪已经消散,那时候的广告可能就失效了。

那我们该怎么提供动机呢?是感动还是错?

不会,当然,如果你的触达和用户购买的最终动机有关,那就更容易真正影响用户。例如,上面的广告更改为:

你刺激别人有补偿孩子的动机(产生兴趣),然后当人们有更多这样的动机时,他们就想换一台更高清的电视。即使这时候他可能已经把你忘了,但是实际下单买电视的时候,他可能更多考虑的是买一台更贵的高清的,而他一搜索,你正好符合要求,于是就买了。

也就是说,你在你面前引起的用户的情绪,与终端用户购买你的动机(优势)有关。

但如果你的广告与最终的购买动机无关,单纯通过“感动用户”等助推方式,确实越来越难以说服消费者。


结语 


我们曾经认为我们可以控制消费者。所以我们选择了很多吹嘘营销、过度承诺、否定缺点、被产品动机感动等方法,衍生出很多优秀的创意。

这当然是在信息闭塞、消费者怀疑度低的时代,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现在,消费者面对的是嘈杂的信息,通过搜索就能轻松比较商品,还能看看各种评价和导购。所以以上方法会逐渐失效。

因此,这些方法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多的兴趣创造、反向营销和动机说服。

毕竟摇篮曲在封闭的房间里是有效的,但是在嘈杂的地铁站里,就另当别论了。

(好了,预测完成了。等几年再打脸。)

注:阅读相关建站技巧请移至建站教程频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27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