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设计准则从何而来(一)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设计准则从何而来(一),第1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设计准则从何而来(一)

最近看了《认知与设计》,了解UI设计指南。主要内容是从底层分析设计原则:为什么设计原则是这样的?为什么这是一个原则?

就像时间一样,你有一块手表会问你现在几点了。如果你有两块不同时间的手表,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

而这本书试图从一个更低的层面来解读设计准则,让你明白为什么会衍生出设计准则,无论是本质还是对人类心理、视觉、生理的习惯、方式、本能等因素的回归。掌握这些因素会让你更深刻地理解设计准则的意义和目的,甚至总结出自己的设计准则。

再多说一句。作者:杰夫·约翰逊,《GUI设计的禁忌》是他的作品。

我们感知我们的期望

人类对外界的感知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描述,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期望”感知的东西,也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

  • 过去:我们的经历
  • 现在:当前环境
  • 未来:我们的目标
  • 再举一个例子

    受经验影响:看看下面这幅被泼墨的画。第一印象就是形成了各种无序的墨点。

    如果我告诉你花园里有一只斑点狗,你看到了吗?因为你已经对场景和主体有了自己的概念,也就是有了自己的理解。

    受环境影响:

    同样一个不完整的字母,放在不同的场景,第一个会被认为是H,第二个会被认为是a。

    同样,海底捞有句话:客人接受的服务好,就会觉得味道好~

    受目标影响:

    这个例子更简单直接:新浪微博人人用。顶部导航中的第三个是什么?有印象吗?如果不是那个渠道的目标用户,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印象,因为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不会关注别的;这是一个目标影响视力的例子。同时,这也是“网页是为了扫描而设计的,不是为了阅读”的理论支撑。

    对于设计这些意味着什么?

  • 避免歧义:避免显示歧义信息,通过测试确认所有用户对信息的理解是一致的。
  • 保持一致:将信息和控制放在一致的位置。这种一致的性能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并识别。
  • 理解目标:用户使用一个系统是有目标的。在交互的每一个点上,都要保证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并且明确对应一个可能的用户目标,让用户注意到并使用这些信息。
  • 优化我们观察结构的视野

    20世纪初,一个由德国心理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试图解释人类视觉是如何工作的。他们观察了许多重要的视觉现象,并编制了一个目录。一个最基本的发现是,人类的视觉是整体性的:我们的视觉系统自动构建视觉输入的结构,并在神经系统层面感知形状、图形和物体,而不仅仅是看到不相连的边缘、线条和区域。这些理论统称为格式塔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 邻近性: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影响我们对它们是否以及如何组织在一起的感知。
  • 相似性:如果其他因素相同,那么相似的物体似乎属于一个群体。
  • 连续性:我们的视觉倾向于感知连续的形式,而不是离散的片段。
  • 闭合: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尝试闭合开放的图形,从而将它们感知为完整的物体,而不是分散的碎片。
  • 对称:我们倾向于分解复杂的场景来降低复杂度。
  • 主体/背景:我们的大脑把区域分为主体和背景。主体包括场景中占据我们主要注意力的所有元素,而其余的都是背景。
  • 共同命运:对于运动物体来说,一起运动的物体被感知为属于一个群体或者彼此相关。
  • 格式塔原理是可以合成的。
  • 看上面的界面。你可以用格式塔原理来解释中间的很多设计方式和方法,比如位置、背景、相似、接近等等。

    对于设计这些意味着什么?

    我们通常的设计可能会导致无意的视觉关系。为了满足人类视觉的这些特性,推荐的方法是在设计一个界面后,利用每一个格式塔原理,考虑各种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否是设计的初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33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04
    下一篇 2022-05-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