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解药难得,华北制药“掉队”:销售费用猛涨90%负债超百亿

转型解药难得,华北制药“掉队”:销售费用猛涨90%负债超百亿,第1张

在子公司河北华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民公司)被财政部列入77户医药企业检查名单后,一向低调的华北制药(600812.SH)也被拖至台前。

只是如今,老牌药企华北制药早已不复当年“医药界共和国长子”的风采,在业绩上被同处石家庄的石药集团(01093.HK)碾压,业绩长期依赖政府补助;负债总额上涨、负债率迫近70%;频繁换帅都给华北制药未来发展画上了问号。

负债总额高达124.05亿元

2018年,华北制药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大幅上涨超7倍,靓丽的数据背后是水分巨大,其归母扣非净利润仅2249.07万元,同比仅上涨2.45%。

华北制药给净利润“化妆”的手段则来源于政府补助,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高达1.3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90.07%。

而依赖政府补助,华北制药也曾扭转了本应亏损的局面。2014年、2016年,华北制药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53.87万元与-5122.59万元;而从政府获得补助分别1.62亿元及5620.15万元,上述两年的净利润“进补”后分别达到3852万元及5442万元。

另一方面, 近5年来,华北制药的负债率分别达到66.29%、67.06%、67.89%、69.21%及69.24%,持续走高。与此同时,华北制药的负债规模在增大,2018年,负债总额高达124.05亿元,比年初增加 5.34 亿元。

数据显示,2018年,华北制药融资总额达到90.5亿元,其中银行借款71.2亿元,公司债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融资租赁4.3亿元,而2018年,华北制药的营收仅为92.14亿元,相比之下流动资金融资规模过大,资金需求与融资规模不匹配,形成一定融资风险。

对此,华北制药曾在公告中直言,由于新园区项目尚未达到预期效果,项目贷款已经陆续归还,公司利用其他资金置换该项目贷款,导致融资结构不合理,也存在短贷长投风险。

2019年,华北制药将调整融资思路,“一方面,加大直接融资力度,调整优化融资结构,一是通过战略合作,实施股权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二是通过债权投资计划引入保险资金,继续发行公司债券,接续到期融资租赁,提高期限较长资金比例;三是通过信用发行短期融资券置换担保发行的超短期融资券,压减股东担保额度。另一方面,压减传统银行借贷融资额度,降低融资风险;同时通过加大金融机构授信规模,压缩高成本贷款比例,降低资金成本。”华北制药方面表示。

销售费用上涨超90%

2018年,华北制药销售费用为26.39亿元,比上年上涨92.56%,占营收的比例为28.64%,其中,营销费为7.98亿元;销售服务费为7.63亿元;会议费为2.26亿元。

对此,华北制药解释,主要为适应行业政策变化,逐步调整营销策略,加强精细化招商和终端销售,加大学术宣传及推广力度,重点提升制剂药、生物药销售力度,销售费用增加。

2014年-2017年,华北制药的销售费用一直持上涨态势,分别为7.58亿元、7.10亿元、7.59亿元13.71亿元。

在销售费用涨幅将近翻倍的同时,研发投入仅为销售费用的12.62%。2018年,华北制药研发投入为3.33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3.61%,其中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高达78.48%。

不过,6月3日,华北制药表示,早于2014年3月报国家药监局并获受理的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项目,因注册申报时为原化药6类,根据目前医药政策的变化以及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向药审中心主动提交了撤回注册申请,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385.7万元。

上述医药公司董秘表示,新药研发就是有风险的,此次撤回注册申请,意味着该药品不会再上市。

华北制药解释,药品的前期研发以及产品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容易受到技术、审批、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款用于治疗局限晚期或已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的药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趋于饱和。Pharmarke数据库国内样本医院数据显示,2013年-2018年注射用吉西他滨全国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销售数据分别为6.01亿元、6.32 亿元、6.24 亿元、6.56亿元、6.71亿元及6.56亿元。

掉队的华北制药

华北制药前身为华北制药厂,是中国“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953 年筹建,1958 年建成投产,结束了我国青、链霉素依赖进口的 历史 ,为改变中国缺医少药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医药界共和国长子”。

但属于华北制药的荣光早已消逝,从业绩看,同处石家庄的石药集团都已碾压华北制药,2018年,石药集团录得销售收入210.28亿港元,同比增长36.0%;股东应占溢利约36.55亿港元,同比增长31.9%,远超华北制药。

但在转型的过程中,华北制药遇到了一把手的走马灯式的更换。2015年1月,王社平辞任董事长一职,集团产权与资本运营部副部长杨海静接任华北制药董事长,并于2016年10月辞职;2016年11月,集团原副董事长郭周克接任华北制药董事长,2017年2月辞职。

如今,处于转型中的华北制药,制剂的营收占比也在提升,全年制剂收入63.16 亿元,收入比重超过 69%。

而事实上,华北制药也仍在“吃老本”,2018年,抗感染类产品务收入高达56.42亿元,占营收的比重为61.23%,远超过其他类别产品。

在解决了积重难返的环保问题后,销售费用蚕食利润、如何根据市场更好的确去定研发项目,解决高企的债务等问题仍亟需华北制药来破解。

要论近年来一直牛股辈出的优质赛道,就要数医药行业了,我们假如以10年作为一个期限,不难看出,涨幅达到10倍以上的企业比比皆是,涨幅达到20倍以上的企业也有很多,但是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产业链条长,细分行业间差异大,受政策影响的医药行业,投资也会变得不那么简单容易。因此,我们今天的主要内容,便是关于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华北制药,值不值得投资?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关于华北制药,在开始分析之前,整理好的医药行业龙头股名单先给大家分享一下,限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医药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华北制药,是国内最早进入生物制药领域的制药企业之一,在化学制药企业当中算是我国最大的之一了,不过公司还有其他的项目,公司采用产业链一体化商业运营模式,它包含了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涉及产品的范围有化学药、生物药、健康消费品等,除了心脑血管药物,公司所涉及的治疗领域非常广泛,还有肾病、免疫调节类药物等700多个品规,公司的综合实力蛮不错的。

这样我们就了解了这家公司的基本情况,接下来看看这家老牌药企还具备了哪些闪光点。

亮点一:软硬结合,集品牌与技术于一身

公司从事医药制造的时间长达60多年,产品在医药市场上有着较为广泛的认知和良好的美誉度,到目前2020年年底,公司获到了华北牌、爱诺2件驰名商标,还得到了青帝、强林坦、智舒等20多件著名商标,这为产品的一个推广和销售塑造了一个很强的基础。

在对于研究技术这一块,公司特别重视研发创新,是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时拥有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药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国内规模最大的微生物新药筛选用菌种库和代谢产物库,关于微生物来源的新药筛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亮点二:强者更强,不断寻求向上破圈

公司在抗生素领域这块是一个亮点,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在行业里属于比较超前的,不过公司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借着这个基础大力改革创新推进营销,使制剂药的营销资源整合速度得以加快,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对销售渠道和终端覆盖面进行不断的扩展,大力发展国际市场。公司在品牌、技术、营销、渠道四者相互结合下,将起到1+1+1+1>4的巨大作用,让公司的未来发展得到更坚实的基础。

当然,公司的多重强大优势还体现在管理、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篇幅不可以太长,其他和华北制药相关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概括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就能马上浏览:【深度研报】华北制药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

学姐在开头跟大家说过,医药行业是一个经常出现牛股的行业,不论对美国股市还是日本股市实行跟踪,均出现了这样的盛况,随着国内老龄化的加剧,再有 国内创新药的发展不断加速,不久后的医药行业的向上空间是宽阔的。

可惜行业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因为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就例如国家为了减少医保开支,缓解群众治病负担,推行大规模集采,让药企的价格变低,以此来强制压缩药企利润。以后有没有新的政策扰乱药企盈利节奏,一切未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存在着无法预知的情况。华北制药在2021年8月20日因断供某一集采药品,所以限制了它未来九个月的集采资格,公司股价在2021年8月23日迎来跌停。

于是在政策变化无穷的医药行业当中,想具体了解华北制药未来行情,直接打开下面的链接,有专门的投顾为你诊股,看下华北制药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华北制药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要说牛股辈出的优质赛道,那就要属医药行业无疑了,我们假如以10年作为一个期限,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涨幅达到10倍以上的企业真的很多很多,不在少数的企业涨幅已经达到了20倍以上,就医药行业而言,其特点就是产业链条长,细分行业间差异大,受政策影响,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投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主要讲一讲,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华北制药,值不值得投资?大家可以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分析华北制药之前,一份整理好的医药行业龙头股名单先分享给大家,大家不要错过哦,抓紧时间领取吧:宝藏资料:医药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绍:在国内华北制药是最早一批进入制药领域的制药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化学制药企业之一。公司还有其他项目的存在,公司采用产业链一体化商业模式,覆盖了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化学药、生物药、健康消费品等产品都被涉及到,治疗领域覆盖多个方面,心脑血管药物、肾病,以及免疫调节类药物,足有700多个品规,公司的综合实力很棒了。

对公司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接下来看看这家老牌药企的其它优势在哪里。

亮点一:软硬结合,集品牌与技术于一身

已有60余年的医药制造史产品在医药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良好的美誉,截止目前2020年底,公司获取了华北牌、爱诺2件驰名商标,另外还有青帝、强林坦、智舒等20多件著名商标,给产品销售以及推销这方面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研究这方面,公司非常重视研发创新,这是国家首批认同的企业技术中心、微生物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同时拥有国内医药行业最大的药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国内规模最大的微生物新药筛选用菌种库和代谢产物库,在微生物来源的新药筛选领域做的是挺不错的。

亮点二:强者更强,不断寻求向上破圈

公司在抗生素领域这方面优势很强,在国内有着先进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不过公司并未因此就满足,反到在这个基础上大力推进营销改革创新,让制剂药营销资源的整合速度获得提升,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不断地把销售渠道与终端覆盖面进行扩展,积极扩大国际市场。让公司拥有的品牌、技术、营销、渠道这四项紧密结合,将产生1+1+1+1>4的巨大作用,使公司未来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当然,公司还在管理、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具备强大的优势,篇幅不允许过长,其他关于华北制药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内容,我总结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就能阅读:【深度研报】华北制药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

前面学姐已经说到,医药行业是一个牛股多出的行业,不论是跟踪美国股市还是说跟踪日本股市,出现了这样的盛况均,随着国内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和国内创新药的不断发展,医药行业的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宽阔。

但是行业存在一个显然的毛病,政策产生的影响很大,例如国家为了降低医保开支,降低群众治病负担,全面实行大规模集采,让药企的价格降低,从而压缩了药企的利润。以后是不是有新的政策干扰药企盈利节奏,仍然是未解之谜。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存在着无法预知的情况。缘于制药在2021年8月20日因断供某一集采药品,所以限制了它未来九个月的集采资格,在2021年8月23日公司股价迎来跌停。

因而在政策变化万千的医药行业内,想要进一步了解华北制药未来行情,直接打开链接,会有专业的投顾帮你出谋划策,判断华北制药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华北制药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09-0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8904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1
下一篇 2023-04-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