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怎么营销

旅游景区怎么营销,第1张

旅游景区营销方案 ——以三清山为例 一、产品分析 (一)景区简介 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景区总面积756.6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14亿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奇峰耸天、幽谷千仞的山岳绝景奇观,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其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她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二)景区特色 以“绝”惊世。峰峦“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奇峰怪石、古建石雕、虬松丽鹃、日出晚霞、响云荡雾、神光蜃景、珠冰银雪异美无比。“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观音赏曲”惟妙惟肖。旅行家赞曰:“揽胜遍五岳,绝景在三清!” 聚“仙”显名。玉京、玉虚、玉华摩天柱地,峻拔巍峨;蓬莱、方丈、瀛洲翠叠丹崖,葱郁流丽;瑶台、玉台、登真台松奇岩怪,空灵清虚;龙潭、玉帘、冰玉洞飞瀑流长,洒脱飘逸;猴王献宝、老子看经、妈祖导航氤氲飘缈,浑然天成。得“道”弥彰。东晋葛洪“结庐练丹”于山,自古享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誉。宋尤其是明以来三清宫等道教建筑依山水走向,顺八卦方位,将自然景观与道家理念合一,方圆数十里,道风浓郁,道境昭然,玄谜隐奥,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今有人考为明代失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终隐藏身之所。 二、市场现状分析 (一)交通位置分析 地当浙赣之交,东达沪杭,南通闽粤,西迎荆楚,北望苏皖,接黄山而携龙虎,近武夷而处其中。浙赣铁路、沪瑞高速、景婺黄常高速、320国道和205国

道,与景区旅游专线、环山公路紧密相连。 (二)景区客源市场分析 江西省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于所有周边省市,因此三清山景区在重视省内客源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周边市场的营销。尤其是东部发达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上饶位于浙江省与江西省的交界处,就更要重视利用浙江和上海的市场。其次,北京附近地区,居民有较高的消费力,也是重要的营销区。 一级客源市场:上海、江苏、浙江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武汉、以南昌为代表的省内地区;福建等地及其临近地区。 二级客源市场:广东、山东、河南等地区。消费水平高的北京、天津,沈阳等大城市。 三级客源市场:一、二级客源市场以外的其它省市,包括港澳台地区 (三)市场区位分析 随着近几年三清山景区建设的不断完善,景区知名度不断提高,独具特色的风光对周边地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加之交通网络的便利,已经与周边景区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旅游圈。 (四)品牌知名度,市场认知度分析 景区的广告投入不断增加,广告宣传特色明显,市场的冲击力已经形成,三清山旅游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并且影响其旅游消费的行为。在旅游市场,品牌知名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销售额。因此,应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工作,以品牌拉动市场的消费,提高市场认知度,才是景区的发展之道。 三、市场营销方式 (一)加大宣传力度 针对景区目前的市场现状,应采取区域广告宣传,选择区域广告性的媒体,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形成强劲的优势。 (1)新闻媒体(报纸、电视) 主要应用在景区的日常宣传和重要节庆优惠及影视拍摄状况的宣传上。 (2)中介机构宣传(旅行社) 旅行社是景区和游客之间的联系纽带,作为景区来说,旅行社是主要客户来源,因此,景区在市场开拓上应把重点放在与旅行社合作渠道的建设上。如果能与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其市场份额也得到了保证。当然,与旅行社合作,关系到彼此的利润空间的问题,因此,景区在给旅行社订价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步。 (3)网络

利用网络高速、及时、全球性、全天候的特点,进行覆盖面较广的宣传。借热门网络提升“三清山旅游网”的点击率。 (4)宣传牌 在通往景区的公路上制作宣传牌。 (5)行业的DM杂志 现在每个城市,针对每个行业,都有行业的DM杂志,选择DM杂志,一方面,其有针对性,免费投递到旅行社,高档写字楼、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酒吧等这些具有一定消费水准的准客户手中。另一方面,DM杂志相对于公开发行的媒体来说,广告宣传费用要低一些。 (6)墙体广告 在周边地区书写墙体标语和广告。 自申遗成功以来,为进一步提升三清山在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风景区高起点定位、大手笔策划,与央视、江西电视台、江南都市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等上百家媒体展开深度合作 ,邀请韩国KBS电视台和全国网络媒体走进三清山采风。同时,在全国投放宣传广告,在上海,各主要地铁站和黄浦江都出现了“三清山——家门口的 世界遗产地”的大幅广告;在广东,数十辆载有三清山广告的旅游大巴车穿梭在番粤城市间;在沪昆高速,全新自助式三清山旅游形象店正式落户三清山服务区。 (7)建立客源地办事处 利用办事处,实现景区与游客零距离接触,并实现游客天天发。 同时,为充分利用好“世界自然遗产”这一国际品牌,三清山乘势而上,将营销目光瞄向了世界舞台,尤其以日、韩市场为重点。三清山充分发挥驻沪联络处的平台作用,抢抓南昌昌北机场开通首尔到南昌航班的机遇,通过成功举办中韩友谊登山赛等活动加深韩国游客对三清山的认知,跟进出台开拓日韩市场优惠政策,打通了日韩市场营销渠道。同时,三清山赴澳门成功举办“三清山(澳门)旅游推介会”和“三清山风光摄影展”,进一步加强了与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联系和合作,也为三清山开拓境外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8)印制宣传画册(风光片、宣传页、折页图、海报、年票、纪念币等) (9)提升销售额和投资回报率的其他营销方式

顾客参与。由一些传统(广告)途径向非传统广告途径的转移,迎合了实现与客户一对一对话技术的出现。比如,通过将你的产品发布到网站上,鼓励顾客评论,从而跟上社会化媒体趋势。社会化媒体加入了公平元素,并日益被看成是一种可靠的信息来源。 整合你的离线和在线(营销)活动。寻找途径利用离线媒体吸引网站流量,使用特别的登陆页面讲述深层的故事。使用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print and TV ads )启动顾客培养过程,让潜在直接客户从网上了解更多,并采取下一步购买行动。向现有客户**起电子邮件(营销)活动,来填补直接邮递的费用。电子邮件和(传统)邮件交替使用构成经济划算的“组合拳”(one-two punch)。 将一些离线支出投入到网上。现在在线广告提供了一些传统媒体(比如印刷黄页)的有力替代品。考虑一下将一些传统目录广告支出转移到在线目录和搜索引擎当中去。很多美国人在购物之前都会上搜索引擎搜索一番,付费搜索营销活动是一种理想的方式,确保你出现在搜索结果中的靠前位置。 跟踪顾客。非传统户外广告机会可以让你把信息放在客户要去的地方。你可以把你的名字和公司LOGO印到城市街头小贩的遮阳伞上面,或者给荒野中的徒步路线冠名。有效使用这些机会的关键在于,你的信息要出现在合适的情况下,并且能够到达你的潜在客户,而且他们兴致勃勃。 未来一年充满了高回报的营销机会。通过仔细观察热门趋势,你就能做出明智的选择,让你把行动迟缓的对手甩在身后。 (二)特色主题活动 1、道教文化风情旅游节。通过极具特色的道教文化吸引各地游客,展示道教千年底蕴,出售特色纪念品,办成广大旅游者的节日和广大商家的节日,使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更好地体现。 2、在不同的国际、国内节庆日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三)景区旅游线路: 线路A:从东部索道上山,然后游南清园的女神峰和巨蟒出山后就往东海岸 走,再转到西海岸,西海岸下山后又回到玉皇顶,再从东部索道下。 线路B:从东部索道上山,然后游杜娟谷,看完玉女开怀后往一线天下,走 到南天门后往西海岸上,再转到东海岸回到玉皇顶,从东部索道下山。

线路C:从南部索道上山,游南天门后前往西海岸,再游三清宫和东海岸, 往玉皇顶下到女神峰和巨蟒出山,上到杜娟谷后往一线天下回到南部索道。 线路D:从南部索道上山,游南天门后往一线天上到玉台,再从杜娟小路来 到女神峰,又往玉皇顶上到东海岸和西海岸,再回到南部索道下山。 (四)营销计划 针对每个季度不同特色,旅游景区营销宣传相应时段都应有相应的宣传主题,在各主流媒体视频播放景区风光,充分利用好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同时,还应做好游客的宣传工作,使游客成为景区的“义务宣传员”! (五)营销目标 响亮三清山品牌旅游,创赢未来江南第一仙峰!

国家两部委联合印发《太行山 旅游 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

河北27县(市、区)迎太行山 旅游 发展良机

10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 旅游 部联合印发《太行山 旅游 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规划范围包括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共78个县(市、区)。河北省涿鹿县、阜平县、平山县等27个县(市、区)迎来太行山 旅游 发展良机。

河北27个县(市、区)纳入发展规划

太行山绵延400余公里,是具有国家文化标识性意义的重要山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传承地和太行精神重要发祥地。其中,东太行山区包括河北省的27个县(市、区),分别是涿鹿县、怀来县、蔚县、涞源县、易县、涞水县、满城区、阜平县、顺平县、唐县、曲阳县、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井陉县、井陉矿区、鹿泉区、元氏县、赞皇县、临城县、内丘县、信都区、沙河市、涉县、武安市、峰峰矿区、磁县等。

规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太行山 旅游 形象初步树立,多样化 旅游 产品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机制逐步完善,太行山东西部重点 旅游 交通通道全面畅通,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旅游 业在促进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转型和生态功能区建设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力争实现 旅游 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到2035年,太行山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展示国家形象、彰显文化自信的标志性山脉和国际知名的山岳型 旅游 目的地。太行山东西部安全畅达 旅游 交通网络全面形成,成为交通 旅游 融合发展和国家 旅游 风景道建设样板。 旅游 产品体系和 旅游 产业体系不断健全, 旅游 业成为太行山区最重要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和幸福产业。力争实现 旅游 总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规划明确了发展定位:把太行山区建成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山脉 旅游 区,践行“两山理论”绿色协同发展的先行试验区,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示范引领区。

实施6项主要任务,推动 旅游 业转型升级

大力传承弘扬太行精神,完善全国红色 旅游 经典景区建设。其中,平山县西柏坡、武安市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阜平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易县狼牙山风景区、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涞水县野三坡平西抗日根据地等被列为太行红色文化 旅游 基地。

丰富特色 旅游 多元供给。加快发展生态观光 旅游 ,开发山地休闲度假 旅游 ,创新文化遗产 旅游 ,提档升级太行乡村 旅游 ,拓展山地运动 旅游 ,发展研学 旅游 。其中,河北省野三坡景区、白石山景区、西柏坡景区、娲皇宫景区等被列入太行山特色主题 旅游 。

培育现代 旅游 产业体系。实施“大景区”提升计划,有序推进国家全域 旅游 示范区创建,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 旅游 产业集聚带建设。其中,北京房山十渡—河北保定野三坡等被列入优化提升型 旅游 产业集聚区;山西忻州五台山—河北保定大茂山、河北石家庄西柏坡—山西阳泉娘子关等被列为重点建设型 旅游 产业集聚区;北京门头沟百花山—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山西浑源县恒山、河北邢台崆山白云洞—山西晋中昔阳大寨、河北邯郸娲皇宫—山西长治黄崖洞等被列为大力培育型 旅游 产业集聚区。

完善公共服务和市场体系。改造提升 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完善 旅游 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跨区域 旅游 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规范 旅游 市场秩序。其中,重点建设环太行山国家 旅游 风景道,连接昌平—门头沟—房山—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济源—晋城—长治—晋中—阳泉—忻州—大同—张家口—昌平。重点建设跨省市东西向国家 旅游 风景道、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跨省东西向待贯通公路和其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助推乡村振兴和城市转型。实施乡村 旅游 振兴行动,助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其中,河北省涿鹿县黄帝城、蔚县小五台、涞源县白石山、阜平县天生桥、顺平县伊祁山、唐县西胜沟、灵寿县五岳寨、行唐县升仙桥、赞皇县嶂石岩、临城县崆山白云洞等被列入乡村 旅游 振兴工程。涿鹿县、怀来县、蔚县、信都区、沙河市、临城县、内丘县、涉县、武安市、峰峰矿区、磁县、鹿泉区、任丘市、易县、涞源县、曲阳县、井陉矿区等被列入资源型地区 旅游 转型工程。

严格保护各类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保护自然遗产资源,全面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立生态 旅游 发展机制。其中,河北省灵寿县、赞皇县、阜平县、涞源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蔚县、涿鹿县、怀来县、信都区等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实施五方面保障,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规划提出,随着太行山周边城市群崛起,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太行山 旅游 业发展迎来难得的 历史 机遇期,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国家将从五个方面进行保障。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立4省(市) 旅游 协作机制,加强在市场监管、品牌营销、产品建设、 旅游 救援、信息服务和交通设施共享等领域的通力合作。鼓励 旅游 企业开展合作经营、收购兼并等,培育跨区域市场主体。支持4省(市) 旅游 协会或者分会,建立 旅游 行业联盟,搭建 旅游 企业合作平台。

合理保障用地需求。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统筹考虑 旅游 业发展用地,科学合理保障 旅游 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设施和重点 旅游 项目用地需求,落实支持 旅游 业发展用地政策。充分盘活利用“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废弃学校、废弃厂房等。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国家通过现有经费渠道,支持 旅游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扶持太行精神文化产品、乡村 旅游 产品、生态 旅游 产品开发。鼓励地方统筹相关资金支持 旅游 业发展。因地制宜规范推广运用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市场化方式设立运作 旅游 产业促进基金。积极推进国有 旅游 景区市场化改革。

加强统一宣传推广。加强太行山 旅游 统一宣传,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推动成立“太行山 旅游 推广联盟”,完善区域 旅游 推广机制,拍摄一部 旅游 宣传片,推出一档 旅游 宣传栏目,构建一套多语种网络营销终端平台,设计一本 旅游 图册。

尽管旅游是人们的休闲方式,但是人们还是希望将更多的时间放在景区内的活动上,而不是耽误在路上。那么,旅游景区存在哪些营销问题呢?

摘要:文章通过亲自调查后分析了山西灵空山旅游风景区的营销策略,指出了一些问题:即旅游景区的市场定位要注意与周边景区市场定位的区别旅游景区的营销要注意对组织市场的营销在旅游景区的营销过程中要形成整个企业的vi识别系统旅游景区的营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市场营销市场定位

1 灵空山风景区简介

灵空山亦名九顶山。在山西沁源县城西北30 km处的五龙川乡,是一处风景名胜区。为太岳山支脉,方圆20 km2。山上松林密布,远望千峰迭翠,古木参天,四周峭壁如削,山涧幽深,清泉潺潺。灵空山中心处3座孤峰突起,如倒置的3只鼎足。峰下,两条深谷由西、北而来,相交汇合,向东南而去。深谷汇交处,形成一个巨大的空谷,如巨窟石井,宛若神工鬼斧开凿。灵空山的树,称雄山西,冠盖华北,不仅树木种类繁多,花草遍地。

中草药近百种,素有“四十里林子不见天”之说。而且出名的大树都各具名堂典故。国内最为珍贵的“油松之王”九杆旗立于山颠、一基出土、派生九枝,棵棵笔直,高达40多m。除九杆旗外,这里还有八树并列的“八大金刚”,阴阳相错的“哼哈二将”,一根三茎的“一炉香”、三兄次弟的“三大王”、崖畔独秀的“招手奇松”及“一佛三菩萨”等珍奇古松,各具形态令人惊叹。它们都是别处极难寻觅到的原始大树,赋予灵空山—种原始气质苍劲虬曲的自然美。

山上寺院、茅庵、仙桥、峦桥、东钟楼等建筑,经历代修缮,至今尚存,总体布局错落有致,建筑颇为壮观。圣寿寺,坐落在悬崖腰畔,半掩半露,颇有韵味。wWw.133229.COM据《沁源县志》等记载,唐懿宗第四子李侃于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避黄巢起义到此,削发为僧,死后谥封先师菩萨。唐景福二年建先师禅院,宋端拱二年赐额“圣寿寺”,相沿至今。由于历代的增补修缮,圣寿寺的现存殿宇经不是唐代原建筑了。但其规模之大,建造之巧,仍然是一处较有价值的寺庙建筑群。茅庵建于寺东崖畔石洞之中,曲阶而上,步步登高,庵中地净尘绝。这里是游者最感兴趣的地方,它凌空高建,半掩半露,入庵小坐。顿觉神清气爽。

寺院山门对面悬崖壁立,枯树青藤倒挂,一道幽谷横在寺院前沿,相距数丈,古人在寺院左右修建了仙、峦二桥,勾通南北。贯连三山。仙桥“仙”在其险,下临数十丈深的峡谷,底宽上窄、峡端仅隔三尺多,一条一尺多宽的石条拱悬其上。相传,从前仙桥脚下对峙的悬崖相距甚远,沟内风景迷人。灵空山住着位五龙王,其母见此处景美,常来赏玩。

后来她与山庙中的老和尚相识,彼此就在这里对弈。五龙王对此十分不满,一天趁其母与和尚下棋之际,运用法力将灵空山上的第一川、韩洪川、猫尾川、水洞川、五龙川等五川的河水聚拢而来,企图淹死其母。其母听到水声,抬头见洪水已汹涌而来,忙取头帕一蘸,便将洪水吸尽。所以现今五遭川水贵如油。五龙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将相隔千尺的两座高山迅猛挤来。其母取下头上金簪向空一扬,金簪立刻化作现在仙桥底下的巨大石条顶住两山。

其母见儿子如此残毒,一把抓住龙身扯得四分五裂。龙头、龙背、龙尾均化为山丘之石。成为灵空山一处处名胜。仙桥绝壁下一块石头上至今还留有棋盘的痕迹。过仙桥向圣寿寺走,必经一座木构“峦桥”。桥为单拱。桥上建丹柱棚式长廓3间,宽2m多,雕龙绘风。

桥基用14根40 cm粗的圆木构成桥梁,不要一钉一铆,桥结构十分科学简单,却雅观坚实,远望如一牙儿蚀月,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是我国现存古桥珍品。峦桥、仙桥飞跨一线天上,成为绝景。跨过峦桥,穿林海沿小路东行,再过仙桥,就到了东峰脚下。从山脚到峰顶的东钟楼,要攀援陡峭曲折、宛如飘带的“十八盘”。人言“不上十八盘,未到灵空山”。由于日久天长,岩石风化,路址更迁,至今山路已变成整30盘、555个台阶。登盘观山、盘盘有景,景景各异,一盘胜似一盘,一景强似一景。登上盘顶,隐约可见沁水南奔。耸立于峰顶的东钟楼,亭阁由四根丹柱支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中梁悬一口大钟,撞之轰鸣,声震四方,余音不绝。

东钟楼以南,是苍黄色的“舍身崖”,如切如削。再向南,山峦之中有一四面峭壁的孤峰,峰顶树木葱茏,据说那是李太子初到时结庐的地方,名叫“唐山寨”。还有盖海洞,仙人洞。

五龙池,石门,龙尾等20多处景观,山幽水清,云霞缭绕,为天然胜景。古人张震写有一首《游灵空山》诗赞道:“阔步灵空上绝巅,始知名胜不虚传。奇峰路险才通鸟,古寺云深别有天。户外松风涛处处,窗中溪雨雾绵绵。须眉前后真如画,看到浓时万虑捐。”石灿东在《灵空滴翠》中也描绘了“图画天然列眼中”的灵空山:“一色浓徐新水墨,四周环绕翠屏风。末云竞落当阶雨,不霁何来跨涧虹。”这些诗篇毫不夸张地写出了灵空山的神奇与壮美。每到秋日,红叶满山,又为灵空山增添了一份宜人的色彩。

2 灵空山风景区营销方案失败的原因分析

灵空山风景区是山西省的老景区,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开展旅游业务,在山西省小有名气。从1997年开始该县旅游局为了发展旅游业,开始组织在该旅游区搞一年一度的“灵空山避暑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8年该县集中财力和民力。花费300多万人民币修建了长度达40 km的进山公路,从根本上改变了该景区的硬件设施,使旅客进山更加方便,旅客的车辆可以直接开到离景区核心区仅有2 km的停车场。1997年以后,该景区接待旅客人数连续以每年30%的比例增长,到2002年接待旅客人数达到5万人,旅游经济总收入达到1 000万元。倒是,2002年以后,该景区年接待旅客人数却逐年下降。到2005年年接待游客人数降到了不足3万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7990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