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数据分析指标有哪些?

销售数据分析指标有哪些?,第1张

1、售罄率

计算公式:售罄率=(一个周期内)销售件数/进货件数

售罄率是指一定时间段某种货品的销售占总进货的比例,是根据一批进货销售多少比例才能收回销售成本和费用的一个考核指标,便于确定货品销售到何种程度可以进行折扣销售清仓处理的一个合理尺度。

2、库存周转率

计算公式:存货周转率=(一个周期内)销售货品成本/存货成本

库存天数=365天÷商品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存货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

3、库销比

计算公式:库销比=(一个周期内)本期进货量/期末库存

是一个检测库存量是否合理的指标,如月库销比,年平均库销比等,计算方法:月库销比,月平均库存量/月销售额年平均库销比, 年平均库存量/年销售额,比率高说明库存量过大,销售不畅,过低则可能是生产跟不上。

4、存销比

计算公式:存销比=(一个周期内)库存/周期内日均销量

存销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商品库存与周期内日均销量的比值,是用天数来反映商品即时库存状况的相对数。而更为精确的法则是使用日均库存和日均销售的数据来计算,从而反映当前的库存销售比例。

5、销售增长率

计算公式:销售增长率=(一周期内)销售金额或数量/(上一周期)销售金额或数量-1%

类似:环比增长率=(报告期-基期)/基期×100%

销售增长率是企业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同上年销售收入总额之比。本年销售增长额为本年销售收入减去上年销售收入的差额,它是分析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基本指标。

6、销售毛利率

计算公式:销售毛利率=实现毛利额/实现销售额*100%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净值的百分比,通常称为毛利率。销售毛利是销售净额与销售成本的差额,如果销售毛利率很低,表明企业没有足够多的毛利额,补偿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也可能无法弥补期间费用,出现亏损局面。通过本指标可预测企业盈利能力。

7、老顾客贡献率

以销售额为例,计算公式=老顾客贡献的销售额/总体顾客的销售额 x 100%,分子分母也可以换成企业关心的其他指标,比如订单数、利润等。

8、品类支持率

计算公式:品类支持率=某品类销售数或金额÷全品类销售数或金额×100%

反应该品类对整体的贡献程度,越大说明对整体的贡献越大。

9、客单价

计算公式:客单价=总销售金额÷总销售客户数

是指店铺每一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也即是平均交易金额。

10、坪效

计算公式: 平效 = 销售业绩÷店铺面积。

就是指终端卖场1平米的效率,一般是作为评估卖场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11、 交叉比率

计算公式: 交叉比率=毛利率×周转率

交叉比率通常以每季为计算周期,交叉比率低的优先淘汰商品。交叉比率数值愈大愈好,因它同时兼顾商品的毛利率及周转率,其数值愈大,表示毛利率高且周转又快。

1、SKU:

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 ,即库存进出计量的单位以服装为例可以是以件为单位。

2、KPI:

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把员工的绩效与关键指标作出比较地评估方法。

3、VMD:

我们一般把它叫做“视觉营销”或者“商品计划视觉化”。

VMD不仅仅涉及到陈列、装饰、展示、销售的卖场问题,还涉及到企业理念以及经营体系等重要“战略”,需要跨部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我们狭义理解的“展示、陈列”,而实际它应该是广义上“包含环境以及商品的店铺整体表现”。

4、VP视觉陈列:

作用—表达店铺卖场的整体印象,引导顾客进入店内卖场,注重情景氛围营造,强调主题。

VP是吸引顾客第一视线的重要演示空间。地点是橱窗、卖场入口、中岛展台、平面展桌等。由设计师、陈列师负责。

5、PP售点陈列:

作用—表达区域卖场的印象,引导顾客进人各专柜卖场深处,展示商品的特征和搭配,展示与实际销售商品的关联性。

PP是顾客进入店铺后视线主要集中的区域,是商品卖点的主要展示区域。地点是展柜、展架、模特、卖场柱体等。由导购员负责。

6、IP单品陈列:

作用—将实际销售商品的分类、整理,以商品摆放为主。清晰、易接触、易选择、易销售的陈列。

IP是主要的储存空间,是顾客最后形成消费的必要触及的空间,也叫做容量区。地点是展柜、展架等。由导购员负责。

7、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一周期内)销售金额或数量/(上一周期)销售金额或数量-1。

环比增长率=(报告期-基期)/基期×100%

8、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实现毛利额/实现销售额*100%。

9、老顾客贡献率:

如果一家店铺一年有50万毛利,其中老客户消费产生毛利40万新客户产生毛利10万那么这家店铺的老客户贡献率是80%新客户贡献率是20%

10、品类支持率

=某品类销售数或金额÷全品类销售数或金额×100%

11、动销比:

动销比,即动销率。

公式为:(一个周期内)库存/周期内日均销量。存销比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

一是决定了订单供货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向订单生产延伸

二是企业是否能够真正做到适应市场、尊重市场,响应订单

三是在管理时库存企业能否真正做到满足市场、不积压、不断档。

12、动销率:

公式为:动销品项数/库存品项数*100%。

动销品项:为本月实现销售的所有商品(去除不计毛利商品)数量。

库存金额:为月度每天总库有库存的所有商品销售金额的平均值(吊牌零售额)

13、库销比:

等于(一个周期内)本期进货量/期末库存。是一个检测库存量是否合理的指标,如月库销比,年平均库销比等,

计算方法:月库销比,月平均库存量/月销售额年平均库销比, 年平均库存量/年销售额,比率高说明库存量过大,销售不畅,过低则可能是生产跟不上。

14、存销比:

存销比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商品库存与周期内日均销量的比值,是用天数来反映商品即时库存状况的相对数。而更为精确的法则是使用日均库存和日均销售的数据来计算,从而反映当前的库存销售比例。

越是畅销的商品,我们需要设置的存销比越小,这就能更好地加快商品的周转效率越是滞销的商品,存销比就越大。

存销比一般按照月份来计算,计算公式是:月末库存/月总销售。计算单位可以是数量,也可以是金额,目前企业多用数量来计算。

比如这个月末的库存是900件,而这个月总计销售了300件,则本月的存销比为900/300=3 个人以为,以金额来计算比较合理,毕竟库存在财务报表上是以金额的形式存在的。

15.售罄率

=(一个周期内)销售件数/进货件数,畅销的产品是不需促销的,只有滞销的产品才需要促销。

滞销产品可通过售罄率来确定。一般而言,服装的销售生命周期为3个月如果在三个月内,不是因为季节、天气等原因,衣服的售罄率低于60%,则大致可判断此产品的销售是有问题的,当然也不必等到三个月后才可以确定,

一般而言,三个月内,第一个月尺码、配色齐全,售罄率会为40~50%,第二个月约为20~25%,第三个月因为断码等原因,售罄率只会有5~10%。当第一个月的售罄率大大低于 40%时,且无其他原因时,就有必要特别关注,加强陈列或进行推广了。

16、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

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率

17、波段:

服装企业在店铺上新货的批次,一般人会认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就是天然的上货波段,如果品牌在全国各地有多家店,就要结合当地的气温变化上货。

18、库存周转率:

等于(一个周期内)销售货品成本/存货成本。

库存天数=365天÷商品周转率。侧重于反映企业存货销售的速度,它对于研判特定企业流动资金的运用及流转状况很有帮助。

其经济含义是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年之内周转的次数。从理论上说,存货周转次数越高,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水平及产品销售情况也就越好。

19:平效:

就是指终端卖场1平米的效率,一般是作为评估卖场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平效 = 销售业绩÷店铺面积。

20、交叉比率:

交叉比率通常以每季为计算周期,交叉比率低的优先淘汰商品。

交叉比率数值愈大愈好,因它同时兼顾商品的毛利率及周转率,其数值愈大,表示毛利率高且周转又快。

交叉比率=毛利率×周转率

21:季节指数法:

是以时间序列含有季节性周期变动的特征,计算描述该变动的季节变动指数的方法。

统计中的季节指数预测法就是根据时间序列中的数据资料所呈现的季节变动规律性,对预测目标未来状况作出预测的方法。

掌握了季节变动规律,就可以利用它来对季节性的商品进行市场需求量的预测。

利用季节指数预测法进行预测时,时间序列的时间单位或是季,或是月,变动循环周期为4季或是12个月。服装中计算公司是:(每月实际业绩/同期累计业绩)*100%。

22:连带率:

销售总数量除以销售小票数量得出的比值就称作连带率。

连带率 = 销售总数量 ÷ 销售小票数量(低于1.3说明整体附加存在严重问题)个人销售连带率= 个人销售总数量 ÷ 个人小票总量(低于1.3说明个人附加存在问题)

23:客单价:

是指店铺每一个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金额,也即是平均交易金额。

客单价的计算公式是:销售金额÷成交笔数

销售差异分析主要用于分析各个不同的因素对销售绩效的不同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商场销售业绩下降分析 范文 ,欢迎参阅。

商场销售业绩下降分析范文篇1

从提高门店商圈渗透率的角度来考虑

1. 门店营销工作的精细化

站在顾客的角度切实了解顾客需要并满足每位顾客的需求,把每一位顾客当做唯一的顾客,才能真正实现营销和服务管理的精细化。

2. 提升门店的服务质量,提供顾客溢价的服务体验 门店服务质量在于每一个细节,从顾客踏入门店到离开的一整个过程都构成了服务质量监控点。

3. 提供顾客高性价比的产品 提供给顾客高性价比的商品是构成顾客满意度的核心,毕竟顾客到门店来时为了买东西。企业需在各个环节如商品采购、物流配送、门店管理、信息管理、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门店选址扩展等等环节加强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集中优势资源在自己的产品上,为顾客营造独特的高性价比商品,凸显门店特色和独特优势。

4. 应用产品视觉效用,无形中巧妙推销

超市的商品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最快引起顾客注意。它包括货架卫生、商品陈列、商品的品种、商品的说明以及价格标签明晰度等。让顾客对超市的商品感兴趣,货架商品要保持干净,商品陈列整齐丰满,价格清晰明朗,巧妙摆放一些宣传手册,使顾客产生良好的视觉效应。超市产品的包装和产品本身本来就非常吸引顾客的目光,再加上端头的配合,所以效果是很明显的。 除此之外,若站在顾客的角度,从顾客的购物体验感受和顾客购买超市产品的角度上来考虑。

超市是销售下滑分析的原因

1、天气下雨:统计进店率,调解卖场氛围,做产品知识培训,陈列跟换

2、客流很少:统计进店率,分析进店顾客,提升试穿率,卖场可以做一次大扫除

3、导购状态不好:沟通状态不好的原因,是生活还是工作,进行调整、跟进

4、货品问题(畅销款补不到货、断码严重):开发类同款的卖点,进行重组搭配销售

5、VIP消费下降:每周短信回访、了解顾客的需求,购买时适当送点小礼品

6、连带:提升导购的搭配能力、备选意识的加强,成套给顾客试穿

7、要求打折:介绍产品的优点和做工,和其他同类品牌对比,利用空余时间到其他品牌去试穿衣服,了解别人的优质服务,优点可以学习

8、卖场没有活动(缺少赠品):根据店铺的需求和做好促销计划的同时适当配一些对销售有提升的赠

9、衣服做工、质量差:每上新款陈列完后,导购修剪衣服线头和确保衣服没有次品的情况下上架,有问题的收进仓反映到公司从而提升做工和品质感)

10、备货不足:上货3天内做完新款的FAB和搭配,同时看中畅销款补货,或是一周内根据销售补货,每次搞活动前补足货品

11、库存掌握不熟:每周考核库存一次,交接班会议中店长通报库存较大的款和畅销款的库存量

12、试穿率低、成交率低:培训导购与顾客的沟通和赞美顾客,从中了解顾客的需求,提高试穿和成交率。空场店长带领导购一起做销售演练

13、 销售技巧 弱:针对销售较差的导购,店长在现场做销售培训和导购在接的每一顾客店长或销售强的导购帮助 总结 和分析每一单从中得到提升

14、团队配合差:大家讨论配合之间存在的问题,通过沟通和班次的调整,利用互补来进行调整

15、专业知识不强:通过公司的培训和定时的检查

16、非销售语言较少,不了解顾客的需求:规定每进店顾客都要赞美2点以上,空场做演练

17、空场店铺氛围没有调整好:利用空场,做销售演练、导购试穿卖场衣服做FAB和培训

18、店铺人员的调动,人员不稳定:让员工有较强的归属感

19、店长的管理能力:通过培训提升店长的能力

20、附加推销和备选做的不够到位:规定店铺对每一顾客试穿做好两套左右适合的款作为备选。

商场销售业绩下降分析范文篇2

一、对顾客购买进行深入分析,做到灵活应变

1. 分析调查产品市场,了解产品销售不佳的详细原因。比如:是不是竞争对手一下子多了好几家,让市场份额占的比例缩小?或者是不是对手的产品比我们的更好,性价比更高等等。

2. 管理好公司的业务团队,提高业务部的业务能力,提升超市业务的效值。

3. 把握好供与销这条黄金链。处理好与经销商之间合作关系。

4. 根据顾客的购买心理,站在顾客立场,为顾客所关心的切身利益着想,体谅和关心到顾客。

二、大面积的进行媒体 广告 和网络广告的宣传

广告的效应是毋庸置疑的,最显著的当属电视广告,在黄金时段的天价广告费用足以证明他的价值,其次是平面广告,纸质媒体的广告和公车广告等,这些广告对提升销售额的作用比较显著。网络广告相对于媒体广告,花费相对少一些,效果也很显著。网络广告有在网站平台上的付费广告,还有的做竞价排名,费用相对媒体广告来说,会更少一些。

1. 进行大力度促销活动。例如广场前销售促销活动,吸引顾客,增加人气。

2. 实行每日特价活动。每天推出一款超低价产品(蔬菜,大米,鸡蛋等日常必须消费品)来吸引顾客。

3. 还可以通过发传单,在电视台进行宣传等方式,扩大产品知名度。

4. 事先进行客流量调查,分析购物客流结构,再针对主要客户群,提出相应的促销方案。例如,针对青年人的时尚感,增加时尚产品的促销力度。

三、努力做好售后服务,让每一个顾客得到最大的满意

卖出去产品,并不是企业销售的终结,或者说,仅仅只是销售的开始。一款好的产品,不仅体现在过硬的品质上,更体现在高质量的售后服务上。售后服务做到位,用户的口碑好了,那么会为超市带来更多的客户,这也算是一种小范围的口碑营销。

除上面之外的因素,还有超市与其他品牌方面的客户代表的客情关系,以及完善的会员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提高超市客流量的影响因素,我们就不做具体的探讨分析了。

商场销售业绩下降分析范文篇3

一、销售额分析:

首先可以从每日的销售额在本周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率,看出一周中销售是好的时间段在哪几天,这样有助于安排门店员工的工作与休息,但是也须在分析报表的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日子,如节假日、突发性的集团购买、发工资日(主要是在大型厂矿机关的门店,销售主要来自于此)。大部分在周五、六、日三天的销售要高于其他时段,故应该在繁忙时段到来前,备足商品,并减少员工休假,以增加服务人员等举措

二、毛利率分析:

从毛利率可以看出超市每日的毛利率和各部门毛利率的高低。现在大型卖场的综合毛利率在13~18%,标准超市的毛利率在16~20%,便利店的毛利率可能会在22%左右。其实综合毛利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而随之提升。一般来说,节假日时,高

毛利的商品会有较大提高,从而对门店的毛利有一定的补充,这样就有助于超市的管理人员合理补货和安排利润计划。

三、贡献毛利率分析:

部门的贡献毛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列可以看出,一般的排列为:文具、塑料五金、针织品、休闲食品、曰化、烟酒、肉食、副食品、粮油。管理者由此可以逐步调整单品价位和普通商品与利润商品的结构,促使其在综合毛利贡献率上减少差距。对于贡献毛利率较高的部门应加大要货的力度,对于贡献毛利率较低的商品部门应加大调整力度,了解目标顾客群的消费需求。例如:肉食品会因夏季的到来而销售下滑.就应通过增加夏季的畅销品来转移定位。某一部门可能会因利润商品的断货,而使整个部门的贡献毛利率下滑(有时即使是销售额不变,但是利润率却下滑很多),这就要求超市根据自身的情况,重视利润商品的库存,合理提出要货需求单以便配送中心配送。

四、提高毛利率:

报表可以有效地提高毛利率。如果一周的毛利率低于预计指标,就可以对各部门的毛利率和销售构成比进行人为调整。例如:一周的整体毛利率为13%,低于预计毛利率15%,而其中休闲食品的销售构成为13.71%,但是毛利率为11%,为了提高总体毛利率,就可以增加休闲食品的品种和数量及展示的排面,以促进销售,提高这一部门的销售构成比,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毛利率的目的。有效提高毛利率的 方法 为:(1)提高高毛利率商品部门的构成比。应当注意的是:a.毛利率虽高,可能季节性商品(如雨季到来,雨伞销售增加)较多b.毛利率虽高,但是易成为损耗高的商品(2)降低低毛利率部门的构成比(3)提升高销售构成比部门的毛利率(4)若有构成比相同的部门,应发展高毛利率的商品。但是不能完全绝对为了提高综合毛利率,而使销售构成比下降。要对不同个性、特征、用途的商品进行有效的组合,能够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使综合毛利有所增长。

五、经营指标:

超市情况设定经营指标及达成率,以决定商品的库存。各部门商品的库存是否适当,库存是否能有效发挥效率等,这种商品成绩判定的指标我们谓之交叉比率。商品的交叉比率越高,就表示越有效率交叉比率最少也要确保在200。

>>>下一页更多精彩“提升卖场销售业绩的技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0029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