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为何火过《茅山后裔》?

《盗墓笔记》为何火过《茅山后裔》?,第1张

夏天在武汉的时候,正好光谷书城有“南派三叔”的签售,那里三层外三层的阵势,人都乌泱乌泱的。我发微信给在外地出差的广军,并拍了照片给他。他说好遗憾没能亲临现场,还说他是《盗墓笔记》的铁杆粉丝。

《盗墓笔记》早就听说过,从同门口中知道“三叔”和我师父还是同门师兄弟,最早在微博上还曾经相互留言。只是后来“三叔”走火入魔住了院,师父开了自己的公司。那次在签售会上,我远远地望见了“三叔”,感觉像个签名的机器,没有表情也没有与粉丝的互动。

《盗墓笔记》火了这么久,已经被营销成一个大IP,小说、电影、游戏等无不受到追捧,也让“三叔”荣登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到底这部作品有什么魅力呢?我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在喜马拉雅上听完了这部小说。在喜马拉雅上有周建龙、青雪和艾宝良三个版本,经过比较,还是周建龙演绎得更好一些。

《盗墓笔记》究竟讲了什么呢?

1、七星鲁王宫

50年前由长沙土夫子(盗墓贼)(金牙老头)出土的战国帛书,记载了一个奇特战国古墓的位置,50年后,吴老狗的吴邪在他的笔记中发现这个秘密,纠集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前去寻宝,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古墓竟然有着这么多诡异的事情:七星疑棺,青眼狐尸,九头蛇柏。发现了这神秘的墓主人,并找到真正的棺椁。故事悬念重重,情节跌荡。

2、秦岭神树

朋友老痒出狱,给刚从西礁海底墓归来、在家赋闲没有几日的主人公——“我”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诡异的六角铃铛,古老的厍族,巨大的青铜树,遥远的秦岭腹地……“我”不由得跃跃欲试。

接下来,“我”和老痒二人孤身深入到神秘莫测的秦岭探险。但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又是各种诡异事物,哲罗鲑,黄泉瀑布,尸阵,麒麟竭,烛九阴……

探险的过程充满了人性的挣扎和努力,可怖的人物与可憎的面孔交织出现。最后,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超乎所有想象都无法猜透,却又似乎是真实可信的结局……

3、云顶天宫

十年前,顺子的父亲带领一批神秘人进入茫茫的大雪山,闯入凶险莫名的地宫墓室,发现了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但他们非但不能带着这些财宝离开,反而被困此地,几乎全部死于非命。十年后,“我们”和顺子一行人再次踏足云顶天宫,这更是一次直逼死亡的惊险大穿越:昆仑胎、墙串子、百足神龙等前所未见的怪异事物接替出现,藏尸阁、排道、火山口、门殿、殉葬渠等诡异恐怖之所带来超强的感官刺激……云顶天宫是一代奇人汪藏海为万奴王修建的陵墓。上次出现在海底墓穴中的土夫子几乎齐聚云顶天宫,两地之间有着奇怪的联系。三叔总是在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时机出现。三叔的出现就意味着谜团的最后答案,但这些谜团意然又要追溯到五十年前,而真相远远不止这些。一切的现象表明,更加恐怖、惊悚的场景已经到来……

4、蛇沼鬼城

从云顶天宫顺利脱出之后,吴邪和苏醒后的三叔进行了一次长谈。吴邪了解到在二十年前海底古墓里发生的三叔没有透露的隐情。关于解连环的神秘死亡以及背后牵涉到战国帛书和老长沙的恩怨,也理出了端倪。就在吴邪认为事情接近真相的时候,两盘来自张起灵的录像带,又让事情重新进入了重重迷雾之中……寻着录像带中支离破碎的线索,吴邪只身一人来到了陌生的青海……顺着前人留下的线索,吴邪发现了考古队最后的去向。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吴邪混入了阿宁前往柴达木盐沼的探险队……

5、谜海归巢

深入西王母的蛇沼鬼城之后,吴邪一行经过三天三夜极其紧张的搜索,终于在隐藏于密林中的神庙附近找到了进入西王母宫的入口。在入口的泥潭处,他发现三叔的队伍几乎全部离奇死去,但他并没找到三叔的尸体。

他们继续涉险,进入西王母城庞大的地下体系,终于遇到文锦,得悉西沙的秘密,三叔鲜为人知的真正过去也浮出水面。事情并没有完结,路途的终极点就在前方,西王母古城承载一个诡异的文明。浮雕上的巨蛇是否真的存在过。那个如影随形的“它”,究竟来自何方。他们最终看到了一个颠覆一切的秘密。

6、阴山古楼

在十万大山的腹地,在广西巴乃,为了帮助闷油瓶找回记忆,吴邪与胖子再入险境,搜集西沙事件残存的蛛丝马迹。死而复生的考古队队员,充满奇怪气味的铁块,离奇暴毙的当事人……经由盘马老爹的口述,一切更加扑朔迷离。而噩梦只是刚刚开始,他们几入魔湖,发现了位于水下数百米的瑶族古寨,发现了隐藏其中的汉式大院,更发现了比古墓更令人胆寒的所在!惊竦的事件远不止此:铁人葬、雷王像、石中影、活人祭……他们九死一生,它的意图如此不可捉摸……

这个被水淹没的千年瑶寨到底隐藏了怎样的大阴谋?随着麒麟文身与古寨的呼应,闷油瓶的身世前所未有地明朗起来……

7、邛笼石影

回到北京,我们和老九门后人的约见正撞上拍卖会,由于误“点天灯”,我们不得不携拍卖的玉玺逃走。然而,随后交换到的消息,却令双方都大吃一惊!神秘失踪的考古队,闷油瓶非同寻常的身份,连续多年收到的录像带……所有的秘密,最后竟都指向同一处!为了得到这一切的答案,无邪和闷油瓶兵分两路,前往四川和广西。 样式雷上的张家古楼究竟承载 过往。幕后 *** 纵的势力难道另有其人。折损了老九门上代全部精英的墓穴吴邪将如何面对?嗜血的毛发、移动的铁衣、诡异的浮雕……谜题终结之前的最后一步,一切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道石壁后!

8、大结局(上)

吴邪戴上了三叔的人皮面具,以三叔的身份整顿了三叔在长沙的产业,三叔手下盘口的马仔无不归顺。吴邪、潘子和小花等人兵分三路,从杭州、长沙和北京出发前往广西。在广西巴乃的村寨中,吴邪假扮的三叔再遇裘德考的队伍,并见到了一个肩膀融化垮塌的鬼影。他们发现,这个鬼影就是三十年前张家古楼考古队的队员,名叫张起灵!

鬼影是解开这一切秘密的钥匙吗?在鬼影的推动下,他们终于深入这苍茫诡异群山中的巨大秘密——在群山中有一群以食人为生的密洛陀,前往古楼密境的通道在它们的遏阻下凶险万分,波诡云谲!

吴邪和胖子终于进入了张家古楼,他们能救回闷油瓶吗?关于三十年前的那支考古队,他们又将有怎样的发现?

8、大结局(下)

吴邪戴上了三叔的面具,冒充三叔的身份整顿了三叔的产业,那些手下的马仔无不归顺。吴邪带着潘子和小花等人终于到了巴乃的大山中,企图进入张家古楼寻找三叔、胖子和闷油瓶等人。而在巴乃的村寨中,吴邪他们见到了一个肩膀都融化塌掉的人,并且最终发现,这个人就是二十年前考古队的队员,并由他揭示了张家古楼大山中的秘密,由此,吴邪和胖子再次进入到张家古楼,他们能见到三叔、小花、潘子他们,并且找到自己要找的东西吗?

为了不透露剧情,让大家领略小说阅读的乐趣,我引述的是官方给出的疑问版本。

如果把《盗墓笔记》与《茅山后裔》相比较,我觉得其实还是后者更胜一筹。

1、《盗》在故事开始的时候非常吸引人,设置了很多悬念,但是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释,到后面竟然不了了之了。《茅》的结构安排的比较完整,前面的包袱后面都给出了解释。

2、《盗》在故事中也有很多易学风水的内容,因为三叔本人也是道门弟子,但是很多东西也不能自圆其说,也可能是由于一些原因不愿意写出来。这些没有解释清楚的内容让读者感到费解。而大力则将道术用通俗的语言和生活中的常识来描述,《茅》看起来趣味性就强了很多。

3、《盗》紧跟《鬼吹灯》后,在情节安排和人物设置上都有模仿的地方,而且由于结构架构缺乏巧妙安排,会给人一种作者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感觉。读完看个热闹,很难让人回味。而《茅》则有更多的研究趣味,上次笔记写到有网友将书中的道长与现实中的真实人物进行一一对应研究,还有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成语,大力也都给了解释。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提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写作准备。

那么,为什么《盗墓笔记》火过《茅山后裔》这么多呢?

一个是营销策略:《盗》的营销团队将其打造成一个超级IP,“三叔”也被要求频繁与粉丝互动,各种电影、游戏不断增加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影响力。《茅》则只是网络连载和图书出版,还由于政策原因(建国以后,动物不能成精)导致多次被毙掉。《茅》其实已经写到第七部大道归元,但是由于政策问题,出版依然受阻。

二个是作者性格:无论是当年的《鬼吹灯》还是后来的《茅山后裔》都干不过《盗墓笔记》与作者的性格和自我选择有着很大的关系。“三叔”在网络上与粉丝互动非常频繁;天下霸唱和大力金刚掌则非常低调,没听说他们参与过什么签售或者见面会之类,连网络互动都很少。(也可能是我没听说过。)面对出版政策,《茅》的受阻也与大力不愿意妥协有关系。上次在台湾,我看到了两本《茅》的前编,在大陆根本没有听说过,很可能仅仅在台出版。

综上所述,真的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盗墓笔记》系列我是这些年非常钟爱的题材。几乎每一个版本都没有落下,而其他小伙伴也是如此。

早在2014年,由李易峰和杨洋等人衔接主演的电视剧《盗墓笔记》进行拍摄,其开端讲述一名叫吴邪的人在三叔吴三省的率领下闯入七星鲁王宫探寻地下宝藏秘密的故事。

这部剧在当时可谓是热火朝天,因为按目前看来,中国的剧本还没有想到盗墓这种新颖的题材。即使想到,也是效仿西方国家的吸血鬼亦或是香港的恐怖片之类的电影题材,所以没有任何的人流量。于是盗墓笔记便取代了之前的陈旧想法,成为影视界的里程碑。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盗墓笔记》系列一直火?下面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盗墓题材本身就具有吸引力

不可否认,像《盗墓笔记》此类小说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受众群体,而且群体基数庞大。

首先要考虑的是必然是基于人类原始欲望的好奇心理。好奇心理也可以称为猎奇心理,由于此场景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更能够吸引人类了解探索的欲望。

再加上,此类小说的特点是一个故事发生在某一个特定场景,一般来说都是人迹罕至且无人居住的地区,因此上人们的好奇感爆棚。

另外,此类小说一般采取“打一q换一个地方”的策略,通常是一个从极端场景变化到另一个极端场景,例如,从海底变化到沙漠,又或者深山等等。

因为只有荒无人烟的地方才能让人脑洞大开,给了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而《盗墓笔记》就能够很好的融合这些地区的优势特点展开想象力,当你完全被吸引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被作者的思维完全的带走了,所以你会一部接一部 去看,去探索里面的奥秘。

二、里面的取材很特别

很多人对于《盗墓笔记》里面的故事都是非常感兴趣,而且作者南派三叔非常喜欢将现实融入到小说中,阅读时就会有超强的代入感。但其实小说里面的灵感真的来源于生活的一些事。

长沙战国帛书,裘德考

湖南省长沙市子d库战国楚墓,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确实出土了一份战国帛书,后被考克斯带回美国。而考克斯的中文名字就叫裘德考,是从美国而来的传教士。这是真人真事儿了,南派三叔以战国帛书案为引子,开启了《盗墓笔记》的世界。

吴中,水底墓

明朝有位大臣,名叫吴中,主持修建了明皇宫、长陵、献陵、景陵等多处建筑,在我国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明朝沈万三的墓是在周庄古镇浜底水下。南派三叔将这二者联系在一起,创作出了汪藏海,海底墓。

西王母,周穆王

西王母本就是神话故事传说没错,但神话通常是把人,神话了。《左传》记载周穆王喜欢征战,一直向西打到了西王母的国境。传说西王母是拥有长生秘术之人。南派三叔将此创作出了一个女人为和心爱之人天长地久,于是送给爱人长生术,最后无疾而终的凄惨爱情故事。

南派三叔不仅将历史人物融入,而且将地名也带入小说,让你在地图上真真切切的能找到他们去过的地方。

三、紧随时代潮流

《盗墓笔记》无疑是完美结合的作品,从七星鲁王宫的探墓追寻到十年之约的各自安好,每一处情节都串联着故事的脉络,成为盗墓小说的载体。正是因为这些生动故事铸就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使盗墓笔记达到了巅峰。

四、不只是小说更讲人性

尽管这是一本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但是我认为书中最吸引的人的并不在于这点。书中的谜团一环接着一环,惊心动魄,让我们惊叹于古人无尽的智慧以及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弦,并给读者留下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吸引着我们不断地读下去。

而故事中也存在着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正如书中所说的,“比神鬼更可怕的,是人心”,为了个人的利益,长沙盗墓贼们争的你死我活,使我们感觉到人心的险恶。同时跟其他盗墓小说一样,这本书也不乏对古墓的描写,那些精巧的机关、设计,也令人叹为观止。

追了这么长时间,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得不说盗墓题材的电影真的很好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2469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4
下一篇 2023-04-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