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项债券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评分指标体系(参考)
2、专项债券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参考样本)
3、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自评表
4、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南
5、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6、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提纲)
专项债券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评分指标体系(参考)
论证要点 指标 评估要点 分值(分)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公益性、收益性必要性是否与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部门职能和规划相关325
①需求是否迫切5
②是否有可替代性5
公益性是否属于公益性6
效益性是否有明显经济效益6
项目建设投资合规性与项目成熟度投资合规性和可行性①资金来源渠道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资金筹措程序是否科学规范212
②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是否匹配2
项目成熟度①是否能在债券资金使用年度形成实物工作量6
②有关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否能够有效保障2
项目资金来源和到位可行性资金支持合理性①财政部门和其他部门是否有其他资金重复投入510
②资金支持方式是否科学合理2
筹资风险可控性筹资风险是否可控,筹措资金能否及时到位3
项目收入、成本、收益预测合理性收入实现可能性①项目收益测算是否充分621
②项目收益是否容易受到政策、市场环境等影响5
成本控制措施有效性①成本测算是否充分5
②成本控制措施是否科学有效5
债券资金需求合理性合理性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55
偿债计划可行性和风险点计划内容明确性内容是否明确、具体212
偿债计划可行性①偿债计划是否完整、可行2
②偿债计划是否经过前期论证2
过程控制有效性①组织机构是否健全、职责分工是否明确2
②实施单位各项业务和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2
③是否制定有效的过程控制措施2
绩效目标合理性目标明确性①绩效目标设定是否明确215
②与部门长期规划、年度工作目标是否一致2
③是否与政策、项目内容高度相关2
目标合理性①是否与申报预算的资金量相匹配3
②绩效指标是否细化、量化4
③指标值是否合理、可考核2
其他需要纳入事前绩效评估的事项指标一评估要点一10
指标二评估要点二
指标三评估要点三
指标四评估要点四
合 计110
注:总分100分,“其他需要纳入事前绩效评估的事项”总分10分,作为附加分。
XX专项债券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参考范本)
项目主管部门: (公章)
年 月 日
XX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一、基本情况
介绍项目背景、主要内容等
二、项目预算
介绍预算构成、测算依据和标准
三、评估内容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公益性、收益性
(二)项目建设投资合规性与项目成熟度
(三)项目资金来源和到位可行性
(四)项目收入、成本、收益预测合理性
(五)债券资金需求合理性
(六)项目偿债计划可行性和偿债风险点
(七)绩效目标合理性
(八)其他需要纳入事前绩效评估的事项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自评表
(****年度)
项目名称项目
类型
主管部门实施
单位
项目资金(万元)已投资
规模
当年投资规模全年执行数分值执行率得分
项目总概算
其中:新增专项债券规模
财政预算资金投资
其中:项目资本金
项目单位自有资金投资
其中:项目资本金
项目单位融资资金
绩效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年度指标值实际完成值分值得分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产出指标数量指标指标1
指标2
.......
质量指标指标1
指标2
.......
时效指标指标1
指标2
.......
成本指标指标1
指标2
.......
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指标1
指标2
.......
社会效益指标指标1
指标2
.......
生态效益指标指标1
指标2
.......
可持续影响指标指标1
指标2
.......
满意度指标利益相关方满意度指标1
指标2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1
指标2
.......
总分100
年度总体目标预期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目标1:目标2:目标3:......全年总目标计划各项目指标完成情况,总得分为全年执行率得分和各项指标得分汇总形成。
注:1.“偏差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一栏,如字数过多,可形成单独材料附后。
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南
一、项目单位自评
(一)指标权重。 项目单位自评指标的权重由项目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全年执行率和一级指标权重统一设置为: 全年执行率10%、产出指标60%、效益指标20%、满意度指标10%。如有特殊情况,一级指标权重可做适当调整。二、三级指标应当根据指标重要程度、项目实施阶段等因素综合确定。
(二)分值计算。 项目单位自评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比较法,总分由全年执行率得分和各项指标得分汇总形成。
1.全年执行率得分=全年执行数/当年投资规模×分值。
2.时效指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得分。及时完成预期指标的,按照分值的100%—80%(含)确定得分;未及时完成但对项目开展影响较小的,按照分值的80%—60%(含)确定得分;未及时完成但对项目开展影响较大,按照分值的60%—0确定得分。法律法规及相关办法有明确时效要求但未能完成的,得分为0分。
3.成本指标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得分。在成本控制范围内完成预期指标的,按照分值的100%—80%(含)确定得分;超出成本控制范围3%以内,但对项目开展影响较小的,按照分值的80%—60%(含)确定得分;超出成本控制范围3%以上,并对项目开展影响较大的,按照分值的60%—0确定得分。超出法律法规及相关办法规定成本控制范围的,得分为0分。
4.定量指标得分按照以下方法计算:与计划指标值相比,完成指标值的,记该指标所赋全部分值;对完成值高于指标值较多的,要分析原因,如果是由于计划指标值设定明显偏低造成的,要按照偏离度适度调减分值,偏离度超过30%的扣减该项指标分值的20%,同时要说明偏差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未完成指标值的,按照完成值与指标值的比例记分。
5.定性指标得分按照以下方法计算:达成年度指标并具有明显效果的,按照分值的100%—80%(含)确定得分;部分达成年度指标并具有一定的效果,按照分值的80%—60%(含)确定得分;未达成年度指标且效果较差的,按照分值的60%—0确定得分。
二、项目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重点绩效评价
(一)指标权重。 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各项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相关性及重要程度确定,应当突出结果导向。一般情况下,产出、效果指标权重不低于60%,其余为决策和管理指标。因专项债券项目支持领域各异,不同评价对象根据专项债券项目目标、资金用途或支持方式,结合绩效评价重点,可按照决策、管理指标权重占30%—50%,产出、效果指标权重占70%—50%进行合理选择。同一评价对象处于不同实施阶段时,指标权重应体现差异性。其中,分期实施项目的评价更加注重决策、管理和产出,合计权重不低于80%;已完工项目的评价更加注重产出和效果,合计权重不低于70%。
(二)指标制定标准。 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绩效评价标准通常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用于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
1.计划标准。指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作为评价标准。
2.行业标准。指参照国家公布的行业指标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
3.历史标准。指参照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为体现绩效改进的原则,在可实现的条件下应当确定相对较高的评价标准。
4.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确认或认可的其他标准。
三、绩效评价方法
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是指将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关联性分析的方法。
(二)比较法。 是指将实施情况与绩效目标、历史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情况进行比较的方法。
(三)因素分析法。 是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部因素的方法。
(四)最低成本法。 是指在绩效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成本最小者为优的方法。
(五)公众评判法。 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判的方法。
(六)标杆管理法。 是指以国内外同行业中较高的绩效水平为标杆进行评判的方法。
(七)其他评价方法。
四、绩效评价环节
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评价工作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一)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
(二)下达绩效评价通知;
(三)研究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四)收集绩效评价相关数据资料,并进行现场调研、座谈;
(五)核实有关情况,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六)与被评价对象交换意见;
(七)综合分析并形成最终结论;
(八)提交绩效评价报告;
(九)建立绩效评价档案。
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解释说明 评分标准 评价分值设定 原则 参考系数
建设期 运营期
合计 100 100% 100%
决策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的政策依据与程序规范性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部门职责,项目立项前期准备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依据和规范情况。专项债券项目是否属于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项目是否符合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和方向情况;项目立项审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市县区城市发展规划;项目是否列入政府投资计划和中长期财政规划;是否纳入财政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系统项目库和发改委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库;项目资金是否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项目前期准备是否有选址意见书和用地审批文件;是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文件是否批复;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等是否有相关批复文件。24725%15%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与指标明确性项目主管理部门和项目单位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专项债券项目申报时是否制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指标值是否与债券资金投入的项目内容相符;项目预期产出的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项目所申请的专项债券资金与项目概算需求的资金量是否相匹配;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的具体指标是否真实反映该项目相关信息;细化分解的具体指标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可量化的指标值体现;绩效目标指标值的设定是否与项目目标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10
编制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平衡方案科学性和资金分配的合理性项目单位编制的平衡方案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有明确标准,申请的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额度是否与制定的年度绩效目标相适应,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分配使用是否有测算依据,与该项目所需资金的真实性是否相符,用以反映和考核新增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编制和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项目单位编制的平衡方案是否经过科学论证;编制的内容与申请专项债券项目内容是否相匹配;申请专项债券额度测算依据是否按照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规定编制;申请的专项债券项目资金额度与当年专项债券项目任务是否相匹配;专项债券资金分配使用依据是否充分;预算资金、银行贷款、自有资金、债券资金额度分配是否合理。7
管理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制度健全性及组织实施有效性使用专项债券项目实施单位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专项债券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能力及有效执行情况。项目实施单位财务和业务管理部门是否制定专项债券资金使用计划;专项债券收支、还本付息及专项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情况;项目变更调整理由是否充分,手续是否完备;项目结束后,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是否齐全并归档管理;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是否落实到位;项目竣工后资产备案和产权登记情况;专项债券项目信息公开情况;外部监督发现问题整改情况;信息系统管理使用情况;其他财务、采购和管理情况。16820%15%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1.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实际支出与债券资金总投入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使用管理情况;2.预算资金(银行贷款、自有资金)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落实资金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3.专项债券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专项债券资金管理规定。4.专项债券项目存续期期是否按要求在网站上进行信息公开。专项债券项目资金建设运营期间是否按照计划执行;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是否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定;项目单位或项目实施企业是否被中国人民银行列入征信系统黑名单;项目单位在项目建设运营期间,地方政府是否擅自变动项目资金;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与项目建设进度匹配情况;专项债券资金是否严格按照专项债券资金专户管理办法拨付至项目施工单位;专项债券本息偿还计划执行情况;项目收入、成本及预期收益的合理性;项目年度收支平衡或项目全生命周期预期收益与专项债券规模匹配情况;专项债券期限与项目期限匹配情况等。8
产出产出数量使用专项债券资金项目是否按建设计划完成建设内容,是否达到预期投入运营使用状态,用于反映和考核专项债券项目建设状态及顺利运营使用的情况。项目形成资产情况;项目建设进度情况;项目建设成本情况;考虑闲置因素后债券资金实际成本情况。36940%45%
产出质量使用专项债券资金项目是否达到质量检测标准,具备设计中的功能要求,是否存在后续风险隐患,用于反映和考核专项债券项目建设质量及存在的风险情况。完工工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行业的质量检测标准;完工工程是否符合计划设计中的功能(可据项目类型和需求做具体描述);完工工程是否存在后续可能存在的其他隐患(建设前期的拆迁补偿款到位情况、具备运营资质情况等);项目建成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情况;项目运营成本情况等。9
产出时效使用专项债券资金项目是否按期完工,是否受到了风险因素的影响,用于反映和考核专项债券项目完成时效和使用债券资金单位防范风险的能力。专项债券项目是否按计划期限开工;是否按照计划期限完工;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因素是否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进度;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阶段性工作。9
成本使用专项债券资金项目是否落实了项目资本金的使用,是否合理使用项目建设资金,工程结算是否与计划总投资基本吻合,用于反映和考核专项债券项目建设成本及使用项目资金的情况,项目收益是否能完全覆盖项目融资成本,债券使用的机会成本分析。项目资本金安排的建设部分是否已全部落实到位;项目预备费是否按规定用于工程建设中;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是否充分(专项债券资金按计划支出情况,需以百分比判断);是否按计划分配使用项目建设资金;项目建设成本情况;考虑闲置因素后债券资金实际成本情况;考虑项目收益对项目融资成本的覆盖情况;考虑分析债券资金投入本项目的机会成本等;完工结算与计划总投资的比例是否低于**%(用于衡量计划制定的合理性和项目成本的节约率)。9
效益社会效益使用专项债券项目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正负面影响情况。如新增就业、社会荣誉、公众舆情与群体性事件等。项目综合效益实现情况;项目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情况;项目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情况。24515%25%
经济效益使用专项债券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正负面影响。如对产业带动及区域经济影响等。5
生态效益使用专项债券项目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正负面影响情况 。如节能减排、环保处罚、防涝受灾、美化绿化等。5
可持续影响使用专项债券项目完工后,项目单位是否做好项目运营准备工作。如资源配置、潜在风险及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等。5
满意度政府相关部门、项目实施部门、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项目直接服务对象满意程度。4
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标、对象和范围。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论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二)项目过程情况。
(三)项目产出情况。
(四)项目效益情况。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六、有关建议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015年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来,专项债券的比例大幅上升。据财政部统计,2021年1-9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6155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22385亿元,发行专项债券33770亿元。截至2021年9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8958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36181亿元,专项债务153403亿元。由于专项债券要求项目融资与项目有收益相匹配,随着专项债券发行量的大幅度增加,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的绩效评价问题,开始受到 社会 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就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问题展开探讨。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进展
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开始,我国各地就开始了专项债券项目的绩效评价的 探索 。目前取得全国层面制度性成果主要有两项,构成各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的基本依据。
一是财政部2013年颁布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中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其一级指标主要包括投入、过程、产出、效果。
二是财政部2021年颁发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该办法中对绩效管理的原则、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及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强调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和绩效评价提纲,由省级财政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参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有关范例,并突出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特点。管理办法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绩效评价提供了基本依据,特别是决策、管理、产出、效益等一级指标体系建设有了明确的思路。
与此同时,各地区根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的需要,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地方性的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管理制度,并设计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北京、山东等地较早发布了地方政府债券绩效管理办法。各地区的实践和 探索 ,为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
根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以及各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践,目前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项目建设的跨年度性与财政绩效评价的年度性,在指标设计和运用中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专项债券项目当年能够完工、投入使用得较少,大多数项目建设运营的时间一般在2年以上,且专项债券的期限最长的可达30年。但财政部门为主体的绩效评价是每年都开展,且作为下一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把全生命周期周期评价和年度评价相结合。
2、项目事前绩效评价环节的选择与指标设计。专项债券项目项目事前绩效评价,关系到项目是否符合专项债券管理要求,能否按期偿还债券本息等重要决策事项。但专项债券项目决策较为复杂,其属于政府投资项目,立项由发改部门审批,政府投资项目涉及环保、土地、规划等诸多部门的审批,如委托其他部门开展事前绩效评价,指标不宜繁杂。
3、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目标、行业绩效指标的设置与部门之间的配合问题。从目前专项债券项目涉及的领域来看,较为广泛,除土地储备、棚户区改造和公路专项债券外,还包括高校建设、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等三十多个具体的行业,其绩效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建立就较为复杂,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就十分重要。
4、专项债券参与资金拼盘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设置问题。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政府投资项目来源较多。有的项目既有中央和省财政投入的资金,也有市县政府的预算安排。在专项债券资金参与资金拼盘项目的情况下,其绩效评价就面临绩效分摊的标准、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的准确性等问题。
5、专项债券具体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与宏观、中观角度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问题。目前财政部发布的《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都是具体项目的微观评价。但专项债券项目都是公益性项目,除项目本身的绩效外,还有很强的外部性,在评价指标设计上面临如何处理微观评价指标与宏观、中观角度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问题。
三、积极推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思考
针对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结合“十四五”时期经济 社会 发展对专项债券资金的需求,以及开展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我们认为,可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进度,将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分解到各个年度,开展年度的绩效评价,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在项目建设阶段,就评价资金使用进度、工程使用进度、工程建设质量、风险管理等指标,而不考核其 社会 经济和生态效益指标。
2、项目事前绩效评价环节,除一般评价项目的投入产出、经济技术和生态等方面的可行性外,需要重点设置的指标包括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项目的合规性。项目的重要性、紧迫性,就是论证是否有必要使用专项债券资金;项目的合规性,就是要论证是否属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注意与一般债券的界限,能够满足项目融资与项目收益相匹配,是否存在包装项目的问题。
3、在专项债券项目绩效目标、行业绩效指标的设置中,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特别是在产出类的指标设置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产出数量、质量指标能够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如环保、医疗、文化类的项目等。(2)指标设置能够兼顾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成本,如文化类项目的 社会 效益的绩效评价,数据获得难度较大。(3)产出数量、质量指标能够准确计量。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治理项目,评价其绩效时,有关重点污染物如化学成份等,能够够准确计量,以反映项目的实际绩效。此外,在绩效类指标设置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经济效益指标,要能体现项目还本付息的能力;生态效益指标和项目的性质相一致,如治理水体污染等; 社会 效益指标反映项目建设的侧重点。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部门合作,特别是充分发挥各个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仅依靠财政部门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不现实的。
4、开展专项债券参与资金拼盘项目的绩效评价时,其绩效目标和效益指标的设置,需要准确反映专项债券资金在项目中的作用。如按总投资中专项债券资金所占比例等方式,准确体现专项债券资金对项目建设目标和绩效的贡献,才能体现绩效评价的精准性。防止将整个项目的经济 社会 和生态绩效与政府债券资金的投入进行比较。也需要注意因其他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使用不规范,而导致项目不能按期开工,或者不能按期完工交付使用所给项目带来的绩效损失,明确划分各自的责任,使项目的绩效评价更为精准。
5、针对专项债券的特点,在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中,设置特定指标满足其绩效评价要求。主要体现在:
(1)在过程类指标中需要设置的指标包括预算执行率、预算调整率、制度建设状况等指标,以考核项目是否存在资金等项目、闲置等问题,是否存在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是否具有本地区专门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特别是近年来在专项债券资金审计中发现,有些地方资金闲置的时间长达一年以上。这种状况在绩效评价中需要高度关注,专项债券资金安排的项目与正常预算资金安排项目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是有成本的资金,如闲置不仅是浪费,政府还要为之支付利息。(2)公众满意度类指标设置,需要注意调查问卷的实际代表性、调查对象的直接性、满意度的真实性。要能体现专项债券建设项目的公益性。(3)项目的 可持续类指标设置,需要注意项目可持续的必要性、资金的可持续性。需要跨年度建设的项目,需要关注地方政府连续发债的可行性。
6、在目前以项目微观主体为主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适当加入一些体现区域性、宏观性绩效的指标,如 社会 效应中对本地区就业增加的带动、示范效应;公共文化类项目对国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推动作用的等。并在评价报告中反映一些项目微观项目评价指标难以涉及的长远绩效、间接绩效和无形绩效等,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微观评价指标与宏观、中观角度绩效评价的矛盾。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发行1.35万亿元专项债券是年初既定的计划,并非最近才确定的“刺激”措施。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专项债券在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上大有可为。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早见成效。近期,多个省份均加快了专项债券发行步伐,有观点认为这是“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事实究竟如何?
我国地方政府举债采取政府债券方式,包括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其中,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确需政府举借一般债务的,由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融资,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确需政府举借专项债务的,由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2018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宏观政策取向。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18年经济发展目标,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20.98万亿元,增长7.6%;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保持上年规模。另安排不列入赤字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3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500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发行1.35万亿元专项债券是年初既定的计划,并非最近才确定的“刺激”措施。当前,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从1月份至7月份数据看,投资增长有所放缓,特别是短板领域投资明显不足,其中原因包括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不足等。与此同时,上半年专项债券的发行进度较慢,因此有必要加快发行和使用进度,把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
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注重的是精准调控,并非“大水漫灌”。比如,在聚焦减税降费方面,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创业创新、稳定就业为重点,精准施策,提升效能。在支出方面,则是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民生的投入,强调发挥支出效益。具体到专项债券,体现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以及精准扶贫、生态环保、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领域,优先用于在建项目平稳建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