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东韶关的有名诗句

关于广东韶关的有名诗句,第1张

1.和"韶关"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和"韶关"有关的诗词:第一首:七绝 《韶关》百丈崖边翠竹船,珠玑巷口暮村烟。

不知此日南华寺,几个幽人夜不眠 。第二首:时值重阳出韶关,层林淡染知秋寒。

元阳一柱擎天起,曲江清澈现龙潭。丹霞日出暖尘世,南华钟晚诵古禅。

人间最是夕阳美,洒尽关爱满河山!第三首: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韩愈)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第四首:丹霞日出访瑶家,犬吠鸡鸣赤土沙.庭院之中红一角,只因檵树艳开花.尘埃不惹问禅家,明镜如何辨浊沙.人到云门难品度,风声不让向阳花.原来风度自然家,形象工程万仞沙.掩笑游人知所欲,阴阳两界看春花. 第五首:秋阳和煦照山隅,久慕丹霞逸兴殊。飞鸟嘤鸣云脚过,游人信步谷腰呼。

寺烟缥缈生浓淡,雾霭迷茫若有无。归后幽情犹不倦,放歌长啸醉屠苏。

中国改革硕果丰,广东开放任先锋。珠汕深圳特区好,都会羊城气势雄。

南岭韶梅呈秀色,珠江虎豹显威风。神州今日真光彩,建设欢声处处同。

第六首:日升东海,月瞰丹霞。春华秋实,冬凛夏遐。

时日交替,流转飞雅。千年雄关,典故咏佳。

古道梅岭,溢香飘花。群山叠翠,尽显韶华。

昔春秋逢乱,夫战国云起,伍子胥过韶关,遂成飨古美谈。雄关拔地梅岭,虎踞山巅要塞;拓者越人梅姓,居兵此处扼守,引入中原文化,依姓植梅;一关隔断赣粤,脚踏鸡鸣两省;星分鹑首东南,逶迤凤翔粤北,蹄声嘚嘚夜探,物流铿锵罡天。

是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且作古今,豪杰屈魂归处;素有南北咽喉,京华屏障之称。扼一关而切断,南北陆路,通两郡则盘活,东西地源;唐宰相张九龄,越梅关叹其险。

谏言玄宗,修古道,历数年,呕血工完。是为千古梅关,便捷岭后坡前。

遂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盛传。绿萝散盖坡下,青藤缠绕山前。

脆宇鸣啾枫林,蜂蝶翻飞萧栏。轻霭盘旋聚散,蕴茵紫气环悬。

溪水潺流歌欢,曲径九转通丹。由史及今,叠浪湍湍。

历来文人,骚客款款。轻舒雅兴,赏梅探关。

每至腊月,寒风猎猎,瑞雪飘飘,奇葩斗艳。疏枝戏崖,浓香波欢。

如绸似缎,岭上坡前,十里不断,蔚为壮观。冰抱梅朵,玲珑光寒。

更有陈毅,三载转战,卧薪尝胆,谱就新篇。关下十里之遥,树掩青砖瓦雕,南雄珠玑,古巷坐落,俊雅古朴,祥瑞彩飘。

斜街石道点缀,正牌楼门楣高。凡千尺,围屯盈余,夫五百,公尺卓超。

错落雕梁,巧夺天工,典雅排列,风显明朝。繁衍变革其中,宗族列代编外,发祥起源之宗、姓氏渊源浩渺。

赵吴周王,陈刘高,多少华夏,儿女凋。盖百家之源,含迁徙之溜,溶中华精粹,携世纪波涛。

腥风血雨昨日,颠沛辗转何朝;尤如民间,历史珍馆,堪比树,撰史册丰碑,记录华夏,沧桑血泪,彰显民族,不屈之骄。北江飞素袖,南岭荡春潮。

华粤多才士,珠玑少碌夭。迁徙离战乱,住足太平牢。

历代故居在,子孙海外骄。南行二万盈尺,树覆峰峦妖娆。

曰中国,红石之祖,乃世之,名山丹霞;上溯千年历史,下贯东西地貌。纵数历代,英贤有序,横推华夏,名流尽列; 渊源人文荟萃,流长风物俊尧。

险境危岩登攀,盛景稀世远眺。雄劲鹤冲青天,堪与美男乱真;阴柔美轮美奂,竟与妙女比娇。

阴阳相对眺望,酷似夏娃亚当。

2.描写韶关阳石的诗句

游韶关丹霞山

贾忠勇

秋阳和煦照山隅,久慕丹霞逸兴殊。

飞鸟嘤鸣云脚过,游人信步谷腰呼。

寺烟缥缈生浓淡,雾霭迷茫若有无。

归后幽情犹不倦,放歌长啸醉屠苏。

中国改革硕果丰,广东开放任先锋。

珠汕深圳特区好,都会羊城气势雄。

南岭韶梅呈秀色,珠江虎豹显威风。

神州今日真光彩,建设欢声处处同。

丹霞山上砍过树,金鸡岭里盗过墓,此生行尽天涯路,韶关儿女就是酷。

风度商贸赶过场,五祖胡同嫖过娼,万里长城万里长,韶关儿女就是强。

南郊市场下过海,火车站旁挂过彩,青山颜色终不改,韶关儿女就是拽。

人工湖里洗过澡,风度广场赛过跑,天若有情天亦老,韶关儿女就是叼。

解放路口打过劫,一中门口飙过血,意气精魄坚如铁,韶关儿女就是烈。

曲江桥上练过武,大峡谷里嗨过舞,天下英雄皆入土,韶关儿女就是虎。

马鞍山上流过汗,莱斯酒店吃过饭,也曾弯弓射大雁,韶关儿女就是赞。

帽峰山上吹过风,市府门前耍酒疯,万山览遍此为峰,韶关儿女就是凶。

派出所里睡过觉,公安局里报过到,曾与将军驱虎豹,韶关儿女就是冒。

中山公园翻过本,水晶宫里吸过粉,千秋家国血未冷,韶关儿女就是狠

韶州韶阳楼夜宴

许浑

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

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

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

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

摘自《全唐诗》

登韶阳楼

刘沐清

拔地凌空气势道,历经风雨卧山头。

今番胜构宋唐韵,旖旎莲峰画涌楼。

摘自《东坡赤壁诗词》2010年第1期

雨后登韶阳楼

魏兵华

端午时节艾凄齐,又现韶州烟雨袭。

午后清风拂人醉,独叹娇荷不染泥。

登游韶阳乘天梯,上达空中娇汗滴。

秀色倚楼把镜笑,添得楼阁三分姿。

远瞭三江雾峦峦,俯望登台不见源。

风度狂歌合参差,客君念轻心自宽。

摘自《韶关日报》丹霞 2010年6月25日

咏韶阳楼

华元

倚天映日起新楼,拔地韶阳眼底收;

郡治曾开称古迹,关山已启号名州;

莲峰樵唱声清耳,岛塔澜回影动舟;

许浑还魂游故址,知应纵笔再歌讴。

摘自《妙石金声》广州出版社2010年8月

夜登韶阳楼

魏兵华

明月照星空,

闲逸风铃中。

劝君常登楼,

清心在莲峰。

3.描写韶关北江的诗词

第一首

丹霞日出访瑶家,犬吠鸡鸣赤土沙.

庭院之中红一角,只因檵树艳开花.

尘埃不惹问禅家,明镜如何辨浊沙.

人到云门难品度,风声不让向阳花.

原来风度自然家,形象工程万仞沙.

掩笑游人知所欲,阴阳两界看春花.

——广东韶关丹霞山

第二首

秋阳和煦照山隅,久慕丹霞逸兴殊。

飞鸟嘤鸣云脚过,游人信步谷腰呼。

寺烟缥缈生浓淡,雾霭迷茫若有无。

归后幽情犹不倦,放歌长啸醉屠苏。

中国改革硕果丰,广东开放任先锋。

珠汕深圳特区好,都会羊城气势雄。

南岭韶梅呈秀色,珠江虎豹显威风。

神州今日真光彩,建设欢声处处同。

第三首

日升东海,月瞰丹霞。

春华秋实,冬凛夏遐。

时日交替,流转飞雅。

千年雄关,典故咏佳。

古道梅岭,溢香飘花。

群山叠翠,尽显韶华。

昔春秋逢乱,夫战国云起,

伍子胥过韶关,遂成飨古美谈。

雄关拔地梅岭,虎踞山巅要塞;

拓者越人梅姓,居兵此处扼守,

引入中原文化,依姓植梅;

一关隔断赣粤,脚踏鸡鸣两省;

星分鹑首东南,逶迤凤翔粤北,

蹄声嘚嘚夜探,物流铿锵罡天。

是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且作古今,豪杰屈魂归处;

素有南北咽喉,京华屏障之称。

扼一关而切断,南北陆路,

通两郡则盘活,东西地源;

唐宰相张九龄,越梅关叹其险。

谏言玄宗,修古道,

历数年,呕血工完。

是为千古梅关,便捷岭后坡前。

遂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盛传。

绿萝散盖坡下,青藤缠绕山前。

脆宇鸣啾枫林,蜂蝶翻飞萧栏。

轻霭盘旋聚散,蕴茵紫气环悬。

溪水潺流歌欢,曲径九转通丹。

由史及今,叠浪湍湍。

历来文人,骚客款款。

轻舒雅兴,赏梅探关。

每至腊月,寒风猎猎,

瑞雪飘飘,奇葩斗艳。

疏枝戏崖,浓香波欢。

如绸似缎,岭上坡前,

十里不断,蔚为壮观。

冰抱梅朵,玲珑光寒。

更有陈毅,三载转战,

卧薪尝胆,谱就新篇。

关下十里之遥,树掩青砖瓦雕,

南雄珠玑,古巷坐落,

俊雅古朴,祥瑞彩飘。

斜街石道点缀,正牌楼门楣高。

凡千尺,围屯盈余,

夫五百,公尺卓超。

错落雕梁,巧夺天工,

典雅排列,风显明朝。

繁衍变革其中,宗族列代编外,

发祥起源之宗、姓氏渊源浩渺。

赵吴周王,陈刘高,

多少华夏,儿女凋。

盖百家之源,含迁徙之溜,

溶中华精粹,携世纪波涛。

腥风血雨昨日,颠沛辗转何朝;

尤如民间,历史珍馆,

堪比树,撰史册丰碑,

记录华夏,沧桑血泪,

彰显民族,不屈之骄。

北江飞素袖,南岭荡春潮。

华粤多才士,珠玑少碌夭。

迁徙离战乱,住足太平牢。

历代故居在,子孙海外骄。

南行二万盈尺,树覆峰峦妖娆。

曰中国,红石之祖,

乃世之,名山丹霞;

上溯千年历史,下贯东西地貌。

纵数历代,英贤有序,

横推华夏,名流尽列;

渊源人文荟萃,流长风物俊尧。

险境危岩登攀,盛景稀世远眺。

雄劲鹤冲青天,堪与美男乱真;

阴柔美轮美奂,竟与妙女比娇。

阴阳相对眺望,酷似夏娃亚当,

4.在广东韶关有多少诗人或有名人物

陈朝重臣侯安都、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名臣余靖、清代文学家廖燕、佛教禅宗六祖惠能 侯安都(公元520—563年),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张九龄(公元678—740年),盛唐前期重要诗人。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世称张曲江。

张九龄的诗作前期温婉淡雅,后期质朴遒劲,雄浑刚健。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

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著有《曲江集》20卷。

《全唐诗》编存其诗为3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余靖(公元1000-1064年),字安道,号武溪,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是岭南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扬名之士,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外交家。 谭太初(公元1504-1588年),字宗元,号次川,始兴人。

历任江西按察副使、广西参政、工部右侍郎、户部左侍郎、南京户部尚书等职,是明代的一位享有盛誉的清官。 陈璘(1543-1607),字朝爵,号龙崖,翁源县龙田铺人(今周陂龙田村),抗日大英雄大明水师提督。

张发奎:又名逸斌,字向华,始兴县隘子镇采岭村人民国陆军上将。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广东韶关乐昌人。

抗日名将,国民党一级上将。 李任予(1903—1932),曾用李力一、李德山、李之道、黎亚克等名,新丰县丰城镇城东车田围人。

由于李任予参加革命时化名较多,至2000年5月才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余贵(1928—1952),广东省韶关市人,1951年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团侦察排战士,立过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

朱熹平,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兼任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顾问。朱熹平长期从事数学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和国际前沿核心数学中几何分析领域的研究,在几何热流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涂志伟,美籍油画家,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大师级会员,北美中华艺术家协会会员。他擅长创作历史文化题材的油画,闻名中外。

张颂文,广东韶关新丰人,著名演员。张颂文从小喜欢电影,1999年以全国专业第一名的优越成绩考上亚洲最高等的电影学府: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成为粤北地区建国以来,唯一一位正式考入该所名校的高才生,毕业后,因在校期间的优越表现被留校任职,成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研究所的表演老师。

侯晓兰,女,1981年6月生,广东省韶关市人,广东省曲棍球运动员,曾获全国曲棍球联赛获得冠军、第十届世界冠军杯女子曲棍球比赛获得冠军、第十四届亚洲运动会女子曲棍球比赛获得冠军、国际级运动健将等荣誉和称号。 潘晓玲,女,1963年8月生,广东韶关人。

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后。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疆植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景观生态学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分类专业委员会委员。

5.描写韶关北江的诗词

第一首丹霞日出访瑶家,犬吠鸡鸣赤土沙.庭院之中红一角,只因檵树艳开花.尘埃不惹问禅家,明镜如何辨浊沙.人到云门难品度,风声不让向阳花.原来风度自然家,形象工程万仞沙.掩笑游人知所欲,阴阳两界看春花. ——广东韶关丹霞山第二首秋阳和煦照山隅,久慕丹霞逸兴殊。

飞鸟嘤鸣云脚过,游人信步谷腰呼。寺烟缥缈生浓淡,雾霭迷茫若有无。

归后幽情犹不倦,放歌长啸醉屠苏。中国改革硕果丰,广东开放任先锋。

珠汕深圳特区好,都会羊城气势雄。南岭韶梅呈秀色,珠江虎豹显威风。

神州今日真光彩,建设欢声处处同。 第三首日升东海,月瞰丹霞。

春华秋实,冬凛夏遐。时日交替,流转飞雅。

千年雄关,典故咏佳。古道梅岭,溢香飘花。

群山叠翠,尽显韶华。昔春秋逢乱,夫战国云起,伍子胥过韶关,遂成飨古美谈。

雄关拔地梅岭,虎踞山巅要塞;拓者越人梅姓,居兵此处扼守,引入中原文化,依姓植梅;一关隔断赣粤,脚踏鸡鸣两省;星分鹑首东南,逶迤凤翔粤北,蹄声嘚嘚夜探,物流铿锵罡天。是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且作古今,豪杰屈魂归处;素有南北咽喉,京华屏障之称。

扼一关而切断,南北陆路,通两郡则盘活,东西地源;唐宰相张九龄,越梅关叹其险。谏言玄宗,修古道,历数年,呕血工完。

是为千古梅关,便捷岭后坡前。遂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盛传。

绿萝散盖坡下,青藤缠绕山前。脆宇鸣啾枫林,蜂蝶翻飞萧栏。

轻霭盘旋聚散,蕴茵紫气环悬。溪水潺流歌欢,曲径九转通丹。

由史及今,叠浪湍湍。历来文人,骚客款款。

轻舒雅兴,赏梅探关。每至腊月,寒风猎猎,瑞雪飘飘,奇葩斗艳。

疏枝戏崖,浓香波欢。如绸似缎,岭上坡前,十里不断,蔚为壮观。

冰抱梅朵,玲珑光寒。更有陈毅,三载转战,卧薪尝胆,谱就新篇。

关下十里之遥,树掩青砖瓦雕,南雄珠玑,古巷坐落,俊雅古朴,祥瑞彩飘。斜街石道点缀,正牌楼门楣高。

凡千尺,围屯盈余,夫五百,公尺卓超。错落雕梁,巧夺天工,典雅排列,风显明朝。

繁衍变革其中,宗族列代编外,发祥起源之宗、姓氏渊源浩渺。赵吴周王,陈刘高,多少华夏,儿女凋。

盖百家之源,含迁徙之溜,溶中华精粹,携世纪波涛。腥风血雨昨日,颠沛辗转何朝;尤如民间,历史珍馆,堪比树,撰史册丰碑,记录华夏,沧桑血泪,彰显民族,不屈之骄。

北江飞素袖,南岭荡春潮。华粤多才士,珠玑少碌夭。

迁徙离战乱,住足太平牢。历代故居在,子孙海外骄。

南行二万盈尺,树覆峰峦妖娆。曰中国,红石之祖,乃世之,名山丹霞;上溯千年历史,下贯东西地貌。

纵数历代,英贤有序,横推华夏,名流尽列; 渊源人文荟萃,流长风物俊尧。险境危岩登攀,盛景稀世远眺。

雄劲鹤冲青天,堪与美男乱真;阴柔美轮美奂,竟与妙女比娇。阴阳相对眺望,酷似夏娃亚当,。

6.描写韶关风景的句子,段落

说到韶关,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历史名城、山清水秀、民族风情”,它的历史可上溯至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 这里原先被称为韶州,是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底”形城市,在军事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势;在商贸上则是“一吏当关,万物难出”,各种商品货物,均有东、西、北三关把守,后来商贾们就将这里称为韶关。

由于韶关地处山区,因而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加之韶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而当地的旅游景观十分多姿多彩,是粤北的旅游中心。韶关有国家级风景区丹霞山,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发祥地南华寺,著名的“马坝人”出土处、“石峡文化”遗址狮子岩,有“地下宫殿”之称的古佛岩,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梅岭古道,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珠矶巷,南方第一家天然狩猎场乳源南水狩猎场,乳源的必背瑶寨等等。

7.被称为布衣文人的韶关籍名人是

只帮你知道到了 一个布衣诗人的 可能与楼主所说的是同一个人!

下面是摘录的相关报道:

布衣诗人杨民生

在革命老区乐昌市梅花镇大坪村杨家寨,有一个80岁的布衣诗人杨民生,他神采奕奕、健谈幽默、治学严谨、妙语连珠。他那跌宕起伏、斗志昂扬、充满诗意的人生,既有喜悦的泪水,亦有悲苦的伤痛;有搜集文史的艰辛,亦有吟诗作对的乐趣;有颂扬革命烈士的宏篇,亦有“写好黄昏一卷诗”的情怀……

莫嗟岁月头披雪

杨民生生于1931年10月,乐昌市梅花镇大坪杨家寨人。1950年9月,就读于叶剑英任校长的南方大学,1951年8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两广盐务局高雷盐场管理处。

1958年,他被划为“右派”分子,并被送进陆丰劳教所,后又被送到远隔万里的大西北青海。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他被平反昭雪,恢复了政治名誉。至此,自他被扣上右派帽子至复职,足足度过了艰难困苦的二十个春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乐昌市云岩镇有位老教师廖谨为先生,擅诗词,精音律。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每当廖老师吟咏古诗,杨民生对中华诗词就多一分热爱。党的开放政策为传统诗词的发展铺垫了无限生机。良好的诗词创作氛围又一次吹绿了他这颗“蓬勃”的诗心。

1997年夏天,杨民生在韶关认识了一位老乡、老革命余焕章先生,他们常去拜会时任韶关诗社社长、韶大教授黄志辉先生。黄教授看过他的诗作后十分高兴,同意他加入韶关诗社。从此他就成了《韶音》的忠实读者和作者。

2004年初,他加入了全国诗社组织——中华诗词学会,入社后很受鼓舞。从此,吟诗写诗就成了他退休后的主要内容,以诗为乐,以诗言志,吟古颂今,有感而发。他要以诗陶冶自己,以诗启教社会,因为他深深懂得,诗可以催人奋进,催人上进。

他现在是韶关诗社社员、乐昌诗社副社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鸣声心曲》五卷,约有诗词共2000余首,而今打算出版《鸣声心曲》第六卷,约有诗词300余首。其诗词作品多首发表于《韶音》、《韶关日报》等省市级报刊,其中《古柏赞》等6件作品入选《世纪诗词大典》第二卷。在2008年乐昌建县1500周年之际,他创作的《乐昌赋》获《天籁诗韵》特等奖,他被授予“锦绣文人”荣誉称号。现在他正着手整理从古至今吟咏梅花以及歌咏红七军的红色诗词,准备编辑出版《诗韵梅花》。

再趁晚晴负重驮

梅花地区近700年来,先人们留下了许多文物故事和文化遗产。可惜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除各姓各自修纂的谱牒记载和口头流传的一些文史外,几乎是别无他录,尤其经过“文革”的十年浩劫后,许多书籍谱牒被烧毁。为了挽救梅辽文化遗物、文史民俗,杨民生不辞辛苦深入民间,查阅族谱,访问老人。以诗会友,以文结谊,虚心请教,勤于研讨。他编著的《梅辽风情录》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原乐昌文联副主席沈扬在杨民生编著的《梅辽风情录》的序言里写道:“本书记录了梅辽地域某一时期之历史文化,弥补了地方史籍之阙如,他勤于创作,刻苦学习,一丝不苟地编撰文史资料,作为一位年届古稀之老者,确乎难能可贵,他为子孙后代进一步了解梅辽四地的历史,作出了无私奉献,此精神非常可嘉。”

除了搜集本地的文史,他还写了洋洋数万言的《布衣诗人廖柴舟生平事略》发表在《韶关文史资料》第25辑上,还编写过《家礼应酬》、《新篇岭南即事杂撰》等书籍。

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激战梅花80周年,缅怀梅花地区的革命先烈,以激励后人,他主编出版了《梅花革命斗争史》一书,这些史料,为教育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梅花,扩大梅花革命史迹对外影响,弘扬梅花的历史文化,宣传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起到良好的作用。

10多年来,杨老先生走遍了梅花镇的山山水水,出于对红七军的敬慕,无论清明祭扫或有感而发时,都写诗词,仅对红七军的赞颂诗,就曾写下16首。在烈士碑下,老人念诵一首他写下的纪念红七军的诗作:“巍巍碑塔耸云天,铁火硝烟忆昔年。百战风云笼武水,七军血汗洒梅山。生前浩气吞狐鼠,死后英魂化杜鹃。天若有情思猛士,丰功永远万民传。”

希望采纳!~

8.韶关的著名人物

侯安都(520—563)始兴曲江(今韶关)人。

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开国元勋。张九龄(678—740)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始兴县隘子镇)人,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宰相。

邵谒(约公元860年前后在世)韶州翁源人。 唐代“岭南五才子”之一。

余靖(1000-1064)曲江(今韶关)人,是岭南继张九龄之后的又一扬名之士,北宋政治家、外交家。谭太初(1504-1588)始兴人。

官南京户部尚书等职,明朝享有盛誉的清官。陈璘(1543-1607)翁源县龙田铺人(今周陂龙田村),抗日大英雄大明水师提督。

廖燕(1644-1705)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

张发奎(1896—1980)始兴县隘子镇采岭村人,民国陆军上将、北伐名将。薛岳(1896—1998)乐昌人。

抗日名将,国民党一级上将、北伐名将。李任予(1903—1932)新丰县丰城镇城东车田围人。

2000年5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廖介 *** (1907-1951)乳源县( 今乐昌市罗家渡 )人。

民国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总司令部咨议。蒋士云,1921年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祖籍紫金县,居广东韶关,韶关市书法协会名誉主席等。

余贵(1928—1952),韶关市人,立过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涂志伟,1951生于翁源县六里龙船村。

美籍油画家,美国油画家协会主席。擅长创作历史文化题材的油画。

朱熹平(1962-)始兴人,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等。潘晓玲,1963年8月生,韶关人。

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张颂文(1976-)韶关人,演员。

1999年以全国专业第一名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汪东城(1981-)祖籍韶关,台湾男歌手、演员、模特以及男子演唱团体飞轮海的成员之一。

侯晓兰,女,1981年6月生,韶关市人,广东省曲棍球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马丽芸,女,1988年7月1日出生于南雄。

中国国内唯一代表中国参加北京奥运会女子小轮车比赛的运动员。华婷婷,女,1988年出生在广东韶关,是一位特技赛车手,参加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走红。

个人喜欢诺庭,曾住过诺庭风采路店、东岗岭店,标间是120元(会员价2010年),下面分享我的感受,希望能帮到你。

1、东岗岭店临街,附近有小学,比较吵,而且房间向东,早上会晒到,交通没那么便利;优点就是停车方便,楼下有个停车场;

2、风采路店是最早开的店,在市中心,不临街,比较安静,交通便利,缺点是房间相对较小,没停车场,停车不方便;

3、另外解放路也开了间分店,我没住过;不过也是靠街边的,估计会比较吵,停车也不那么方便了;

其它的新店就不清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295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