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的详细工艺流程

印刷的详细工艺流程,第1张

印刷分为三个阶段:

印前→指印刷前期的工作,一般指摄影、设计、制作、排版、输出菲林打样等。

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出成品的过程。

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过胶(覆膜)、过UV、过油、啤、烫金、击凸、装裱、装订、裁切等,多用于宣传类和包装类印刷品。

扩展资料:

印刷(Printing,Graphic Arts,也用使用Graphic Communications即图形传播的)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在国家标准GB9851.1-1990《印刷技术术语》中,印刷的定义是:“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为此,最新的国家标准GB/T9851.1-2008中将印刷定义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参考资料:印刷-百度百科

输出

图像设计制作完毕后的首项工作便是输出,在这个过程中,被输出的图像一定要合并所有层(layer),一般需存成.tif或.jpg 格式,如果图像是在苹果电脑上制作的话,须有后缀。对于图像的大小,基本保持在100DPI上下即可达到输出精度,如果所要输出的图像的图面很大,点数不适当降低,保证图像的大小在40M以上。这个过程有几点需注意的问题:首先喷绘不同于印刷,喷绘的色彩要比印刷艳丽、好看得多。因此喷绘制图中一定要设成RGB模式,而非CMYK模式。喷绘图像的图面往往很大,一些在印刷品上不易察觉的瑕庇大放大输出后会变得很明显夸张,而这点又无法通过小样去发现,因此喷绘图像在制作完毕一定要放大到100%仔细检查一遍。对于文字很多的画面,更要仔细校对。因为喷绘输出中没有现成的色标,因此在色偏的把握上要凭经验,这才是打小样的目的所在。

剪裁

画面输出完毕,机器将自动裁纸。对于画面大小与纸张相差较大需剪裁的,要量剪整齐。在我们裁膜时,也应用剪刀沿着标线走齐,因为会方便在覆膜中的上膜工作,且更能保证质量与成功率。

覆膜

“覆膜”工作是个“三人行”的项目,它对人员的合作性要求很高,一个成功的覆膜工作是“进纸”“拉膜”和“摇滚”三者高度协调的产物。具体 *** 作如下:在保证画图宽度合适的情况下,膜的长度要适当加长一点(一般为500px)。首先是调节滚子的旋扭,到手感到完全没有阻力为止、微紧。将膜平展送入,保证在膜走动的过程中不产生侧偏,膜没有受挤压状。然后,将膜拉起,在膜即将到头时,将滚子稳住,用力拉一下膜,保证端部平齐。此时,拉膜者下垂护膜 同时“进纸”者可将画面进入(画面的一端应平齐),保证画面平展、两侧与膜平行,当准备就序,可让“摇滚”者缓缓摇动,看到没有问题之后即可匀速前进到头。这一过程中,进纸者要仔细检查画面上是否有头发之类的东西,尽量清去。膜覆完后,即进入“剪裁”工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10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