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金茂多重顽疾缠身 涉嫌欺诈遭起诉

杭州金茂多重顽疾缠身 涉嫌欺诈遭起诉,第1张

1月28日,杭州金茂MALL,一场谈判正在进行。谈判的一方是浙江金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茂商业)总经理陈晓(微博)东,另一方为10余位商铺业主。因为没有兑现承诺中的商铺返租租金,业主们已经多次来访,讨要租金。但2个小时的唇q舌剑后,谈判无疾而终。

杭州金茂多重顽疾缠身 涉嫌欺诈遭起诉

据一位业主介绍,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金茂提出的‘租金延迟三年再付’的方案实际上就是在打白条,我们不可能答应”。而在多番谈判无果后,业主们已决定走法律途径,将金茂告上法庭。

押宝商业地产

杭城东部九堡商圈,一个占地40万方的 家具 市场颇为引人注目,但华丽外表下,整个市场却鲜有人至,生意十分冷清。这就是浙江金茂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茂实业)曾经力求打造的华东第一家居航母——金茂MALL,一个号称投资20亿、总开发规模达60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但自2011年一期项目建成开业以来,至今一直未能完成招商。

“这个项目的失败,首先定位就有问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产人士对21世纪网表示。在其看来,九堡商圈的商业项目早已过剩。2006年,杭州市政府提出了“1500亿决战东部”战略之后,作为“东城”核心区块的九堡就成了地产商眼中的香饽饽,商业地产项目一度井喷。

“专业市场大大小小的有30多家,仅家居市场就有4、5个。但是杭州的家居市场早就饱和了。金茂实业还要上这么大体量的市场,前期显然缺乏足够的论证。”上述地产人士表示。

一个例证是,离金茂MALL500米远还有一个恒大建材市场,投资8亿,面积为28万方,2007年开业至今,生意也一直不景气。据了解,为了引入恒大这个项目,杭州市政府在批文中(府办简复第B20061421号)曾明确指出今后江干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不再兴建新的陶瓷品和建材市场。

“(这个区域)养活一个家居市场都困难,何况现在一上就是4、5个。”该人士指出,“金茂虽然是做房地产起家的,但是并没有运营过商业地产项目,步子迈的太大。”

根据21世纪网获得的一份工商资料显示:金茂实业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一亿元,出资方为刘巧铭、陈文武、郑光善、陈晓东。金茂MALL是其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

但对这个观点,陈晓东并不认同。

“这个项目前期是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只不过赶上了不好的经济形势。”陈晓东解释道。按照金茂实业的预先设想,一期40万方的市场,投资在15亿 左右 ,对外出售40%的商铺,可以回笼资金10个亿,租金收入保守估计每年在2个亿左右,刨除每年各2000万的运营费用和土地租金,3年就可收回投资。

但令陈晓东没有想到的是,市场建好后,招商工作却并不顺利。“第一年整个市场的商铺出租率在40%左右,主要集中在市场的一层。现在你看到的已经是出租率最高的时候了。”业主陈静(化名)告诉21世纪网,业主们认为金茂并不具备运营能力。

对这一质疑陈晓东则表示,该区块的配套一直没有跟上以及低迷的经济和行业形势,才是招商不利的主因。“九堡这两年发展的太慢,比如市场前面这条高架,早在两年前就应该建好了,但它现在才开始建。”

事实上,金茂MALL的窘境也是现今家居市场现状的一个真实写照。据了解,2012年以来,家居行业持续低迷,外资巨头家得宝、百安居相继败走中国,本土龙头东方家园、居然之家等也相继陷入经营困局。

多重顽疾缠身

不过,即便陈晓东百般解释,但如今金茂MALL项目深陷危局已是不争的事实。资金链断裂、业主讨租、商户退铺是金茂必须要解决的三大顽疾。由于招商不利,预想中的每年2亿租金已经打了水漂,而过高的商铺出租率加上低迷行业形势,又加大了市场的运营难度。

21世纪网调查当日,整个市场异常冷清,一个小时内只有几个客人光顾。生意萧条也让商户萌生了退意。“因为生意太差,商户的意见也很大,有的拒不交租,有的则要求退租,撤出这个市场。” 业主于守刚(化名)对21世纪网表示。

而为了挽留商户,金茂方面不得已推出了3年免租的政策。这就意味着金茂之前制定的“以租养市”的盈利计划完全落空,直接影响到了金茂的现金流,也导致了金茂不能履行当初和业主签署的商铺返租合同。

据于守刚提供的合同显示:前两年固定收益为7%、8%,第三年至第六年保底收益6%,第六年可以申请退铺,若不退铺,第七年至第19年,收益部分开发商和认购方按1∶9分成。

按照承诺,业主6年内投资收益为70%,如果六年期满后退铺还可以拿到50%的收益,她所签订的合同回报更为诱人。“我们09年买的前三年都是8%,第四年是11%,第五年是15%,第六年是20%。第四、五、六年末两个月可以申请退铺。”

“很多人就是看中这样的高收益才决定投资的。”陈静表示,“她手上的两个铺位是父母为她准备的嫁妆,一共花了近200万,不成想,被套进去了。”据了解,像陈静这样被套住的业主一共有2300户。“2010年、2011年都按时返租了,可现在却出了问题,2012年上半年的租金现在都还没有返。” 陈静表示。

为了讨回租金,陈静和众多业主已经多次找金茂和陈晓东进行交涉,但结果并不理想。“陈一直以资金链紧张为由做搪瓷,拖欠租金,只是给了一部分人滞纳金。现在他连滞纳金也不愿意付了。”

对这一说法,陈晓东坦言,“金茂的资金链的确有些紧张,整个项目我们都是自有资金开发,没有银行贷款,市场建设已经投入了15个亿,加上两年返租的1.8个亿,以及在银行里做保证金的1个多亿,金茂现在真的很困难。”

谈判陷僵局

但对陈的这一回应,业主们并不买账。

“当初只是卖了40%的铺位,还有60%在手里,为什么不出售这些铺位以换取资金?”一位业主如此建议道。但陈晓东对此建议则完全排斥,“这60%的铺位我肯定不会卖掉,40%的我已经卖后悔了,要是当时不卖就没有这笔返租的支出,即使现在市场不好,撑个两三年起码还是可以的,我们经营房地产多年,积蓄总还是有点的,我巴不得把这些铺位都买回来呢!”

根据陈的这一表态,业主们一致认为,金茂的资金链并未断裂,只是赖着钱不给。为了讨回租金,业主们每天都去陈晓东的办公室追债,而陈也不回避,每次都是笑脸相迎,并许下还款日期,但事后这些承诺大都没有兑现。

一位业主已拿到了十几张承诺函,但租金却是一分都没拿到。她告诉21世纪网,“金茂的做法让她感到很失望,不仅不够诚信,每次都许下承诺给钱,但是到了日子却又赖账;而且对待业主并不一视同仁,闹得凶的就有钱拿,老实的反而拿不到钱。”

在此期间,金茂也提出了解决的方案:给金茂三年时间,返租的钱延后三年再付,在这期间可以支付返租资金的利息。对于这个方案,业主质疑金茂是在打白条。“3年以后,谁能保证市场会好起来,而且那时候周边的几个家居市场也都起来了,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业主们要求金茂履行合约,一部分业主则要求退铺。而金茂一直咬住“三年延付”的方案不松口。

双方各不退让,谈判一时陷入僵局。

据了解,在多番谈判无果后,业主们已失去耐心,开始寻找法律途径来进行维权。对于业主们的这一做法,陈晓东表示,如果法院立案,金茂一定会破产,他恳请业主们放金茂一马。

但据21世纪网调查了解,金茂仍然有腾挪的空间。在投资了杭州金茂MALL项目之后,金茂实业还先后投资了乐清金茂商务广场和大连金茂世纪广场等项目。这些项目现正处在回报阶段,可以为金茂的杭州项目输血。

其中,乐清金茂商务广场A、C两幢楼盘在1月29日刚刚拿到预售证,并将于2月2号开盘。根据温州市房产管理局的资料显示,将有45686.47平方米的房源可供出售,而以其公布的14000元/平方米的价格来计算,全部售出后将可回笼资金6.4亿元。

被隐藏的乱象

据于守刚介绍,业主们决定寻求法律途径还有一个原因。“随着事态的进展,业主们发现这个金茂MALL项目实际上的风险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一些原本被隐藏的乱象甚至违法行为被一一揭开。”

首先在于“售后返租”的营销方式。据了解,这种营销方式在2001年9月就已被国务院颁布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叫停。

而现在的金茂 *** 作的“售后返租”模式不是以往通过房地产开发商来运作,而是以重新注册的一家商业运营公司(金茂商业)和购房人签定租赁合同,并许诺高额租金回报。

即甲方“开发商”(金茂实业)卖给乙方“投资人”(购房人,业主) ,甲乙双方共同找到丙方“运营商”(金茂商业),由丙方代为经营,回报出自丙方,如此 *** 作,使开发商合理规避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高息集资的禁令。

在双方签署合同后,金茂实业只开具了收据并没开具发票,涉嫌偷税漏税。“在此前的谈判中,金茂曾同意对财务进行审计,但后来又不同意审计了,可能就是跟此有关。”于守刚表示。

此外,金茂MALL还在没有市场证的情况下,已经开业运营一年,直到去年12月才取得市场证和消防证。而根据国家规定,没有市场证和消防证,商家是不能开业的。

在众多维权业主中,还有一些业主正在起诉金茂实业“涉嫌欺诈销售”。“我是2012年7月签的合同,金茂实业在明知已经付不出租金之后还跟我签所谓的‘售后返租’合同,完全就是在欺诈。”在谈判现场一位业主愤怒的表示。而在这方面,金茂早有前科。2008年,陈晓东和刘巧铭旗下的公司就因虚报年检材料而被乐清市工商局处罚。

莫天全: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十六年回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联席组长、中指研究院院长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由TOP10研究组对中国最好的开发企业进行研究,已经进行了16年。

刘洪玉:新形势下中国房地产企业发展策略探讨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联席组长、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目前,各地在中央因城施策、分类指导的调控方略指导下,正在研究适合本地情况特点的一城一策。

袁东明:打造世界一流房地产企业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核心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要从过去注重规模、注重快速扩张转变为注重质量,注重效率。

黄瑜:百强企业稳健谋发展 提质开新篇 2018市场占有率超50%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办公室主任、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百强企业销售再创佳绩,销售总额已达8.7万亿,行业集中度还在持续提升中。

白彦军:发布2019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中指研究院研发中心总经理

2018年从全国房地产市场来看,是大年的过渡周期,经历了2016年的高歌猛进,2017年的惯性增长,2018年基本上回归了平稳。

傅林江:大国小镇,路在何方

蓝城房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小镇应该如何做,未来才能有希望?根据我们的分析和实践,未来理想的小镇,应该是“三镇”融合的做法。围绕小镇开发过程中如何把“三镇”有机融合,放在大的策划定位当中,这是未来的方向。

曾景:国内持有型不动产的资产证券化探索

光大安石执行董事

伴随房地产开发逐步进入下半场,房地产和金融领域融合成为未来地产开发的重要途径,也是房企占据市场的突破方向。

侯云春:房地产行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角色新使命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房地产行业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其实新形势、新挑战也就是新机遇,就看谁能看得准、抓得住、转得快、做得好。

邓郁松:房地产市场的新变化与政策取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国内整个房屋的新开工和销售到了峰值,将要出现一个正常的、自然的回落的过程,整个市场形势正从以往供不应求转向供求总体平衡,区域分化。

王晞:新加坡仁恒国际化社区的价值观和产品观

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在用心造好房的理念下,开发了仁恒的国际化社区的开拓旅程,我们带来了新加坡的城市居住理念,建造了一批高容积率、低密度的、适宜人居的社区。

刘道明:服务城乡建设 让更多人生活更美好

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3年进行改革的时候,定位是三句话,第一是服务社会化,第二是产品工厂化,三是投开市场化,也就是把房地产公司的物业公司剥离出去做社区服务。

梁环宇:行稳致远,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联东通过打造"招商体系"和"服务体系"构建核心能力。未来,联东将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开发和独立拿地,进行城市的低效僵尸企业的存量盘活。

袁春

鸿坤地产集团总裁

鸿坤作为一个合伙人企业,整体来看发展速度并不是特别快,周转的急迫性也不是特别强,展现出了"稳"的特点。

甘玫

中南置地副总裁

中南置地近五年进入快周转的跑道中,其中战略的文化传导是关键。未来,中南置地将在组织和团队建设、赋能方面会做得更好、更稳、更快。

张岩

奥山控股副总裁

奥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和住宅高端地产,目前已经很扎实的做到了湖北省武汉地区的第一,现在布局全国,像成都、重庆、长三角等。

姚科

金科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

结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金科将坚持“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四大经营准则”、“五大投资策略”,来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李峰

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

近几年,金茂保持比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总体在稳扎稳打地开展各业务,今年金茂将继续做好城市运营的引领,做好优质城市深耕、打造优质的产品线。

赵照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外贸信托2019年的目标是希望再增加几个战略级客户,在选择好产品、好区域、好主体的情况下,服务规模到年底再翻一番。

宋丽明

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助理总裁

上海建工房产刚刚走过了20年的周年庆。我们经历了市场的疯狂,也度过了最难熬的时间,但是每一次的市场调整最后都给了我们巨大的机会。

刘策:大势之下的变革与机遇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经济研究院院长

佳兆业非常尊重城市群的逻辑。在这样的逻辑下,我们的基本策略是“深耕湾区大本营+扩张大城市群重点城市” 1+1的模式,继续深耕粤港澳大湾区。

韩飞宇:当代置业绿色科技进化之道

当代置业(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2019年,当代置业将以绿色科技建筑为制高点,并利用绿色全装修和全龄景观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何亚东:探索助力绿色地产升级新趋势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老板电器与85%的百强房地产企业深度合作。2019年,老板电器的目标是为超过50%的精装修市场提供服务。

刘朝晖

金侨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金侨集团是一个成长了29年的企业,我们怎样理解提质增效呢?从以下方面:第一,企业价值观。第二,优化管理。第三,模式转型。最后,模式创新。

张帆

保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

核心能力最关键的,无论是大房企还是一般的房企,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练好内功,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最根本的。

杨宇

国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对房地产企业提质增效打造核心竞争力:第一,专业专注;第二,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特别是和保险资金开展股权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郭国强

福晟集团董事、福晟地产集团执行总裁

福晟最核心的竞争力体现在人才、资本、土地这三个方面,战略牵引、以人致胜。其中人才最重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夏添

上坤集团执行副总裁

上坤集团是这次参会的百强企业里面最年轻的一家公司,从09年在上海成立开始,到今年不过十年的时间,我们用5年的时间在上海做到上海排名前25强。

陈成

黑盛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黑盛控股发源于上海,上海目前排名前三的房地产私募基金,目前已经跟百强房企至少有20家签过战略合作,最大合作企业合作金额已经超过百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123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