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焕新 集乐无穷!惠安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非遗焕新 集乐无穷!惠安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第1张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11日-12日,为期两天的2022年“惠游惠安”系列活动——“非遗进景区”圆满落幕。 汇集非遗新时尚、数字非遗、非遗市集、惠女游园会、水关游等精彩内容,集主题性、体验性和互动性为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全民共享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

11日上午,“非遗进景区”活动在崇武古城风景区入口隆重开幕。 泉州市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黄李炫、中共 惠安县 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东升,惠安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黄育聪,惠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荣煌,惠安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邱琳,惠安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叶逢伟、局长舒财锋,惠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黄丽蓉,崇武镇人民政府镇长黄高山莅临本次活动现场。随着领导们将福元素拼图组合成大“福”字之时,本次活动正式启动。

随后,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们在惠女的引导下进入景区,和游客一起参与各类活动,进行非遗互动体验。

非遗焕新  集乐无穷

在非遗体验市集区,惠安木制渔船建造技艺、 闽南传统 民居营造技艺(砖雕、堆剪)、 惠安女 服饰(小岞、净峰)、惠安女服饰(崇武、山霞)、惠安女银腰带制作技艺、 惠安石雕 (影雕体验)、泉州小吃制作技艺(崇武鱼卷)、渔家角力——顶肚脐等十多项非遗项目令人印象深刻。 游客们可在现场参观和体验,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在海边小舞台,木偶戏艺术传承中心的演出者轮番为观众上演木偶戏《大名府》《武松打虎》、高甲戏等展演, 让现场游客大饱眼福,连连赞叹。

此外,在景区以及水关海潮庵门口还设置了美食市集区。猪母粿、鱼卷鱼签、油酥炸、浮粿、菜头丸、烧肉粽等惠安当地美食, 让游客一站式尽享惠安好吃与好玩。

各展位上精美的非遗工艺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 带领游客感受非遗之美,享受文化滋养,汲取文化力量 ,同时也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工坊架起了展示、转化、交流和推介平台的桥梁。

新生代演绎   非遗新玩法

在汉服馆里租借一身惠安女服饰或者汉服,漫步于古城中来一次穿越时光的旅程!

走在崇武古城风景区,时不时能够在小路上看到风情惠女的美丽身影。沿路设置了别出心裁的拍照区,可供游客打卡。

文旅新生代更是手持喷绘罐在白色幕布上绘制新青年眼中的惠安非遗元素。 与古老非遗对话,用青春力量唤醒传统文化之美,原来非遗也可以用如此潮酷的方式呈现!

活动现场扫码关注“惠安文旅”公众号即可免费领取非遗盲盒,盲盒内随机放入惠安特定景区门票和各式小礼品, 用更与时俱进的方式传承非遗,让“非遗”成为 新国潮”。

景区里的数字非遗百科,一键点击查看惠安非遗大全。通过VR技术实现交互及动态虚拟现实演示, 把非遗玩出科技感。 体验者戴上VR设备,即可一秒穿越至惠安县文化馆, 享受沉浸式探索非遗体验。

同时线上邀请了知名达人主播进行现场直播,拉近了优秀传统文化与网友之间的距离,在影像展播、话题参与、平台互动等多样的网上体验中,共同了解、关注、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活化非遗资源   赋能文旅融合

“非遗进景区”是本次“惠游惠安”群众性文体系列活动之一,惠安县近期还举办了“匠心传承 开拓创新”惠安非遗传承人培训暨现场创作大赛、非遗进校园活动等13项活动。

6月11日下午,惠安石雕非遗传承人培训暨现场创作大赛的作品评选暨授牌仪式在崇武大酒店召开,此次活动共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

据了解,惠安石雕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因其深厚的历史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精湛的雕刻工艺而闻名海内外。主办方表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的创新、市场的调整,对惠安石雕非遗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和技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的挑战,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提升非遗传承人的创新理念、艺术基础、技艺水平,增强惠安石雕传承活力。

本次“非遗进景区”活动聚焦非遗文化展示的互动体验性和数字化,以“国潮风”为基调,围绕崇武古城旅游景区和水关特色,进一步盘活惠安非遗资源,融合旅游资源,实现创新型、潮流化的“非遗进景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的举办,让藏于乡野阡陌、都市街巷的非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让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新的光彩,推动惠安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寺内外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对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惠安石雕是中国福建省的汉族传统雕刻技艺之一,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一千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中国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至今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惠安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建国后,惠安石雕工艺精益求精、日臻完善,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物、著名侨领陈嘉庚的集美鳌园等,都闪烁着惠安石雕的艺术光辉。2006年5月20日,惠安石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福建惠安石雕,惠安传统石雕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优秀民间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堪称“典范”。惠安传统石雕艺术充分展现了勤劳智慧、善良朴实的惠安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惠安雕匠艺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蕴涵特定历史信息、题材丰富、异彩纷呈的作品,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212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