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滋公司(原卡夫)是五百强企业吗?

亿滋公司(原卡夫)是五百强企业吗?,第1张

是的,这么大的公司怎么可能不是呢?!

亿滋国际(Mondelēz International)是全球领先的饼干、巧克力、口香糖、糖果、咖啡及固体饮料制造商,2013年年收益约350亿美元。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迪尔费尔德(Deerfield, Illinois),业务遍及全球165个国家及地区。

亿滋国际的前身是全球领先的食品公司——卡夫食品,该公司于2012年10月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面向北美的杂货业务沿用卡夫食品的名字,而面向全球市场的零食业务则有了新名字——亿滋国际。

亿滋国际旗下拥有多个年收益超过10亿美元的明星品牌,如LU及纳贝斯克饼干、吉百利、吉百利牛奶巧克力、Milka巧克力、Trident口香糖、Jacobs咖啡和_珍固体饮料等。

亿滋国际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MDLZ”。 作为创新、营销、营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市场领先者,公司也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及Ethibel可持续发展指数中的一员。

11月10日,2020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火爆进行之际,京东超市与亿滋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用户运营、新品定制等方面实现数字化升级,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创中国零食行业零售新格局。

亿滋是全球领先的饼干、巧克力、口香糖与糖果、以及固体饮料制造商,旗下有奥利奥,趣多多,炫迈,太平等消费者熟知并喜爱的知名零食品牌。作为全球零食业的领导者,亿滋在品牌和产品方面有着卓越的影响力。京东超市作为中国线上线下领先商超,深受消费者信赖。依托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大数据和运营方面的优势,京东超市得到越来越多品牌的青睐,越来越多品牌和京东超市联手推出贴合用户痛点的定制化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和追捧。京东超市也是亿滋在中国销售增长和营销落地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也是亿滋中国最大的粉色奥利奥产品销售渠道。

2020年以来,亿滋在京东超市的产品和营销升级之路有了质的飞跃。

在产品方面,截止至2020年10月,亿滋品牌京东超市定制产品的销售占比已经达到30%以上,并实现了炫迈与京东超市深度合作的C2M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用户运营方面,2020年亿滋店铺粉丝同比增长100%,品牌会员同比增长5倍,粉丝会员的销售贡献超过30%,配合京东数坊、京准通、会员通、私域运营、内容平台、直播平台等及一系列投放及人群运营工具的升级,亿滋开启了多端人群联动共震的触达方式。

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运营合作,包括在精准人群运营,新品定制数字化对接等多方面继续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提升品类渗透率,优化运营效率。

在精准人群运营方面,京东超市将依托优质用户群体及数坊等工具,分析品牌的4A用户资产、新老客的用户画像及购买偏好、渗透最高的关联品类和品牌等,并与品牌共同进行各靶向人群的精细化投放策略制定,推动跨类目、跨品牌联合活动,协助品牌进行拉新及复购运营方案共建及资源整合落地,最大化提升人群运营的精准度和效率。

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代表型企业,京东以覆盖9亿消费者的狂欢消费主场,带动品牌获得庞大销售增量,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此次京东超市与亿滋的签约,将持续助力提升食品类品牌企业的数字化升级速度,作为品牌在快消行业的核心增量场,携手合作伙伴一起高质量增长。

如今,欧洲几乎不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轻工业而闻名。除了 汽车 和医疗设备行业,大多数出口导向型行业在几十年前离开欧洲,转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经济体。然而也有一些例外:就比如巧克力制造业。

自从有可靠的统计数据出现以来,欧洲一直主导着巧克力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在欧盟内部,仅德国、法国和英国每年用于制造巧克力的可可使用量就超过了第二大消费国美国, 整个欧洲几乎占了全球巧克力出口的70%。 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 1961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这个数字几乎没有变化。

与巧克力消费主要集中在欧洲不同的是,全球可可豆的生产和出口主要集中在非洲。 全球可可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来自非洲,在全球可可出口中所占比例甚至更高,其中大部分来自西非几个国家相对较小的土地,如科特迪瓦的可可产量仅占世界可可产量的三分之一。

与其他全球消费商品相比,巧克力的生产更依赖于横跨多个大陆的分散供应链。在一个集中化和垂直一体化对一个行业的生存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世界巧克力供应链怎么会是一个例外呢?它究竟是如何开始改变的呢?

部分原因在于可可本身的特质,可可的种植是出了名的挑剔。可可树原产于温暖而潮湿的亚马逊盆地,只能在赤道大约10纬度的范围内生长,那里的气温持续在21摄氏度以上,降雨量在1000至2500毫米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干旱和过度炎热或干燥的风,比如西非臭名昭著的哈玛坦季风,可以迅速大幅度降低大面积可可产量。此外,可可仍然需要人工收割,而在一个国家高昂的劳动力成本很快就会使种植可可在财政上变得不可行。

在 历史 上,巧克力是作为一种饮料准备的。但这种商品只有在欧洲工业革命期间才真正普及开来。 在1815年到1879年之间,雀巢、瑞士莲和吉百利等公司的创新迅速将巧克力从一种千年前的苦味饮料转变为今天随处可见的又甜又便宜又方便的巧克力棒。

从那时起,欧洲一直是巧克力的中心,尽管最近的可可种植园也在数千英里之外。世界十大可可消费国中有六个都在欧洲。按人均计算,世界上最大的十个可可消费国都在欧洲。排名第一的是爱沙尼亚人在2015/16销售年度的人均可可消费量为6.8公斤。巧克力对欧洲也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根据粮农组织的最新数据,“巧克力产品”是欧洲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加工食品出口产品(192亿美元),仅次于“未注明其他用途的加工食品”(276亿美元)。

也就是说,还有其他地区大量生产巧克力供出口。北美是世界第二大巧克力出口国,以加拿大和美国为首,分别在2016年出口了359.5万吨和323.1万吨巧克力。亚洲不仅自己生产可可豆(几乎只在印尼生产),而且自己也越来越多地生产和出口巧克力。

尽管如此,欧洲在全球巧克力市场中的地位依然强劲。该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最终取决于有效的生产和规模经济,而这反过来又鼓励进入全球市场和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在1970年到1990年之间,巧克力行业发生了200多起兼并和收购,而全球巧克力市场的大约50%是由17家公司供应的——其中大多数是欧洲公司。2017年,费列罗集团(120亿美元)、雀巢公司(88亿美元)、瑞士莲公司(41亿美元)和Pladis公司(28亿美元)的净销售额均超过10亿美元,按该标准衡量,它们已跻身世界十大巧克力公司之列。

东南亚许多地区的条件是可可种植的最佳条件。从 历史 上看,只是亚洲地区对这种 美食 的不熟悉,阻碍了该行业的大规模发展。然而,随着全球化继续改变该地区的经济,巧克力的格局也开始迅速发生变化。

对巧克力的需求通常反映了一个国家中产阶级的规模,而日本作为东亚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是该地区第一个真正拥抱巧克力的国家。 2017年,日本明治株式会社和江崎格力高株式会社分别是全球第四大和第七大巧克力公司,净销售额分别为96亿美元和32亿美元。2015/16年度,日本消耗了1.763亿吨可可产品,在世界上排名第七,但人口下降和市场饱和不太可能成为全球巧克力生产商的目标。

相反,随着世界经济继续向东亚其他地区转移,以及整个地区可支配收入的稳步增长,一些国家已经对巧克力产生了兴趣。到目前为止,该行业最大的发展前景是中国,它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当然, 在中国,“缓慢”意味着中国已经是全球第11大可可产品消费国,仅2009/10年度以来,中国可可产品的总消费量就增长了一倍以上。

其他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甚至拥有欣赏巧克力的文化和在国内生产和加工可可的能力,这对目前的产业结构构成了巨大威胁。 事实上,印度尼西亚是西非以外最大的可可豆生产国。虽然种植条件在印度尼西亚的许多热带岛屿中是最佳的,但可可在该国面临激烈的竞争和进一步扩张的重大障碍。可可豆是劳动最密集的作物之一,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来保持低生产成本。中国和东亚其他地区的巧克力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可能赶不上印尼工资上涨带来的价格大幅上涨。

到2050年,非洲人口将翻一番,届时非洲大陆将成为唯一一个“人口大幅增长”的地区。此外,研究普遍认为,非洲的中产阶级只会继续增长,一些研究甚至表明,到2050年,非洲大陆将只剩下一个低收入国家。 鉴于巧克力是一种可靠的廉价奢侈品,到2050年,非洲每年生产的大部分可可豆可能仍将在非洲大陆上进行加工。

尽管非洲在全球巧克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在1961年至2016年间只增长了约0.9%,但该地区的巧克力出口总额在同一时期翻了一番。自那以后,非洲生产的巧克力的几个新品牌相继推出,该地区的增长潜力显然远未耗尽。印尼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土地和劳动力已经面临着来自其他经济作物(如棕榈油种植园)和其他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与东南亚相比,西非在这两方面都很丰富。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欧洲在巧克力生产方面做出了无数的创新,大多数人都认为欧洲赢得了巧克力的桂冠。虽然欧洲巧克力的宏观经济趋势在不久的将来仍将保持强劲,但有迹象表明,它的主导地位已经开始轻微削弱。

按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计算,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 这帮助欧洲及其巧克力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欧洲大陆主要生产商之间的激烈整合也使得生产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使得欧洲企业能够在新兴市场与新的竞争对手进行良好的竞争。

有效的市场营销和消费者对欧洲 历史 悠久的巧克力制造商的偏爱也将继续支撑这个行业。品牌和原产国保持着正相关关系,欧洲巧克力制造商肯定会从他们的感知质量中获益,尤其是在他们的高端巧克力中。2010年,美国食品巨头卡夫食品公司(现为亿滋国际)收购了拥有近200年 历史 的英国糖果公司吉百利(Cadbury),目的之一就是利用吉百利在海外的声誉。最后,新一代高端手工巧克力正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而欧洲的标准和经验使其巧克力制造商处于有利地位,以攫取可观的市场份额。

从长期来看,非洲具有最大的增长潜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西非国家毫不意外地将该地区的石油工业置于可可之上。因此,全球石油价格的持续暴跌可能会重新激起各国政府的兴趣,它们希望通过发展可可等其它原材料加工行业来实现制造业的多元化。如果非洲各国政府真的想实现经济多元化,并为本国人民提供薪资更高的制造业工作,巧克力生产显然是一个值得追求的行业。特别是西非,几乎所有的可可都产自那里,而且这里有许多非洲大陆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这里为巧克力生产商扎根提供了完美的条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285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