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酸奶的“营销骗局”之解析及启示

所谓酸奶的“营销骗局”之解析及启示,第1张

引言: 酸奶的诞生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不管事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关于酸奶制作的悠久历史基础。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希腊东北部和保加利亚地区生息的古代色雷斯人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技术。后来,酸奶技术被古希腊人传到了欧洲的其它地方。1500年前,我国文学家著成的《齐民要术》也记载了齐地有关酸奶的制作方法。

在欧洲有关酸奶的第一个记载源自于法国的临床历史记录:弗朗西斯一世患上了一场严重的痢疾,当时的法国医生都束手无策,盟国的苏莱曼一世给他派了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宣称用酸奶治好了病人。

一、酸奶的盛行之始

1903年,梅契尼柯夫最早开始研究人的衰老与长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在他研究的国家中,生活在保加利亚的百岁老人最多。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于是他开始探讨当地人长寿的原因,发现当地人每天都饮用酸奶,他把这些老人健康和长寿的原因之一归功于当地广泛食用的保加利亚酸奶中的微生物,他将这种酸奶中培养的微生物命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1907年,他将上述发现写成一本书《The Prolongation of Life:

Optimistic Studies》(《延年益寿:乐观研究》),在书中他系统的阐述了自己有关乳酸菌和长寿的观点和发现。

他认为衰老过程是由于肠道中的腐败微生物的产生的有毒物质引起的,特别是蛋白水解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但它们会产生酚类,吲哚和氨等蛋白质分解后的有毒物质,这些毒性物质引起“肠中毒”并导致了人体的衰老。而这种乳酸杆菌能够消灭人体胃肠道里的腐败细菌,可能这就是保加利亚有这么多长寿老人的原因之一。于是他提出了“酸奶长寿”理论,认为酸奶中的乳酸菌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并且作为有益微生物能够减少有害微生物,从而降低毒性物质的产生进而延缓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使酸奶迅速流行。

二、酸奶的商业化传播

而酸奶的真正盛行是在20世纪初,一战后,这一研究被西班牙裔犹太商人伊萨克•卡拉索所发现,并且在认识到酸奶的重要作用后,他决定投资生产酸奶。1919年,他首先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建立了一个生产酸奶的小厂,并命名为Danone。十年后,他将公司搬到法国,并在法国建立了第一座工厂。二战爆发后,他将公司搬到美国纽约,为了适应美国市场,将名字改为Dannon。与此同时,他生产的酸奶不再在药店销售了,而是改在咖啡馆、冷饮店销售,并大作广告,很快酸奶就在美国打开了销路,并迅速风靡了世界。

作为一个营销人,我们应该思考的就是这个部分,这个企业是如何把这个历史悠久但是名不见经传的酸奶,塑造成一个风靡全球的产品的。

三、营销方式——病毒营销

(一)突出产品的价值

梅契尼柯夫对乳酸菌的研究和他的长寿理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夸大乳酸菌的作用,更没有夸大酸奶的作用。他研究说明,衰老可能是肠道菌产毒影响健康;减少肠道菌的毒可以健康长寿,为了抑制肠道菌的增殖,他建议人们喝含有乳酸菌的酸奶。核心点在乳酸菌而不是酸奶。但是这句话被商家过分解读,商家利用诺贝尔奖得主的言论为核心,过分夸大了酸奶在延年益寿方面的作用,那么这个诺奖得主的言论就如同病毒一般,被商家或者企业穿播到了世界各地,从而推动身产品的销量。

(二)信息传播速度快

二战爆发时期,全球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最终的大范围信息传播是从比较小的范围内开始的,美国为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科技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难度小。并且酸奶被企业吹鼓为延寿利器,在当时平均年龄普遍低下的时代。所谓的延年益寿的产品的传播速度则更加迅猛,公众的积极性和并且用户乐于传递这些信息的意愿也进一步提升了酸奶的传播速度。

四、为何称之为骗局

(一)夸大了其价值属性

酸奶中的乳酸菌,也就是益生菌,对人体又一定的益处,但是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如今,酸奶的营销已经把酸奶的那些一定的益处夸大了数倍甚至十数倍,减肥,延寿,治癌,等等,功能疗效全靠吹,已成为很多商家的营销策略,然而“神话”益生菌的功能,会导致消费者陷入“益生菌包治百病”的误区。益生菌的价值仍然在科学家的研究范围内。不实报道宣扬“益生菌无用”的观点,也会严重夸大益生菌的危害,这些都是对益生菌功能的不科学认识。事实上,大量的临床实验数据证明,针对特定的疾病(主要是肠道疾病),益生菌可以作为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在更多情况下,益生菌只应被认为是一种食品,可以提供一定的预防和干预的健康作用,但不能取代药物治疗。1960年,FDA对酸奶做了严格的科学分析到最后发现,酸奶和乳酸菌并不具有减肥、美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效果,营养价值也有限,高脂酸奶中所含的脂肪和糖反而会增肥。因此FDA下令规定从1962年开始,美国境内不允许出现任何宣传酸奶具有健康功效的广告,这也是营销骗局暴露的一个体现。

(二)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抗生素治疗后使用益生菌,肠道菌群可能会被破坏,还会抑制自体肠道菌群的恢复,而益生菌的使用对象可能有更多条件极端的人群,比如病人、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肠道菌群尚未稳定的婴幼儿。也就是说,益生菌商品并不是对每个人有效果,而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身体可以接受菌群的留存,有的人则会直接排除体外,没有宣传中强大的神奇效果。益生菌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腹泻、便秘、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炎症等多种疾病是有治疗意义的。但是如今的酸奶不仅夸大了酸奶的功能,还夸大了酸奶的适用范围。

(三)将益生菌和酸奶捆绑化

益生菌不是酸奶的特有物,我们有益生菌药片,液体饮料,咀嚼片等等,为什么酸奶可以真正的进入千家万户,而其他的益生菌产品却无人问津?这也是营销的一种策略,利用梅契尼柯夫发表的言论和理论进行事件营销,将酸奶和益生菌捆绑在一起,这就使消费者心里产生了“晕轮效应”。研究学者的名气越大,那么这个产品的影响力就越广。

启示

随着人们对人体微生物的认识逐渐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益生菌会被发现,酸奶不会仅仅是一种食品,它将来可能会是一种特殊健康食品,经过特殊配置和加工具有了特殊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商家所吹鼓的那样具有各种各样的神奇功效。酸奶的功效也仅仅是能够对身体的健康起道一个细小的调节作用,而不是能够保障身体健康的“万金油”。

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判断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擦亮眼睛,认清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是否真的能有一样产品有类似“包治百病”并且还附带减肥的功能,商家广告所宣称的一些功能是否符合实际。某些炫目且花哨的宣传方式,往往都能利用生活常识所破解,从而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还可以根据营销人的角度来看:这种营销方式是不是似曾相识,将书本的知识与企业的宣传手段相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甚至难以接受的事实。要用营销人的眼光去看待事务,从而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一是可以提高自身对营销的见解,二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应用水平。

而我在翻阅和查找资料的期间,看到的一些有关酸奶营销骗局的文章,大都有明显的倾向性,要么是一边倒的贬低酸奶的营销方式;要么是一昧吹捧,认为酸奶的价值属性是值得肯定且几乎没有问题的。但是以一个营销人的角度来看,两者之中,前者是在为自己个人品牌做营销,蹭热度。通过贬低曾经的诺奖得主,否定风靡全球的酸奶品牌来吸引眼球,从而达到个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的结果;而后者则是支持酸奶的各种言论并指出各种数据,其实有可能他们只是酸奶企业的代笔,用以减轻前者言论的负面影响的。而我认为,酸奶营销确实是一个被人精心设计的骗局,但是酸奶本身的价值确不能够被否定。

那么只有当人们以最中立最客观的角度,才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各个信息中什么是有用且可接受的,什么是无用的信息。所以,保持一个客观且深入的眼光看代世界。

by 八月

笔记内容之前想说的一些话:

关注小马宋老师,因为罗辑思维,当然你若要问我具体是什么原因,文章推荐还是其他,自然是不记得了;他的微信推文,也是跟罗辑思维一样,总是积攒很久,虽然红色标记很多,但是一直关注,然后借着上下班出行的时间,细心却又相当粗略的阅读完所有。为什么说粗略,因为在拥挤的地铁里阅读时,无暇背写笔记和所想,阅读成效不大。所以当知道小马宋老师,要来深圳开分享会的时候,开心不已。

得知消息的时候,他还未在公众号进行分享会的推文。说来恰巧,好久未打开微信公众号的我,那天鬼使神差般准备看看,如此一眼便看到公号底部的菜单栏-深圳分享会。

秒速和朋友一起下单,不过其实对于此次的分享会有少许的失望。

以下为小马宋老师分享会的内容笔记,共享学习。(若需要ppt或录音视频等,留言)

主题:2016年小马宋的所见所闻。

内容介绍:聊什么?——小马宋2016年的个人思考

1、被大多数人忽略的营销常识

2、广告投放的复利法则

3、如何让产品设计自带营销能力

4、互动讨论

笔记内容:

• 为什么要来听小马宋的分享会?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不论这场分享会是否值得,但是你的购买理由是什么?

• 你能说出2016年10个热点营销吗?

不要指望事件营销?本就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将品牌和产品爆红的原因不要过分指望事件营销。而且靠营销起家的公司微乎其微,产品才是公司生存的本钱。

•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70000000万个注册公司,广告公司有30698个 

• 仔细想想依靠营销取得最终成功的没有几个,追求引爆热点,是因为我们太懒了。世界上永远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

• 我们产品很好,就是不太擅长做营销

经常会听到这句话,但是我本人不认同这句话。产品好,消费者认为好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不一定是因为产品好,只是在当时场景下,消费者赋予了你的产品一个购买理由

• 提问,产品好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有没有认真想过,消费者为什么会购买你的东西?我们的衣服要不要做到经久耐用?

• 内在视角

不要陷入内在视角,不要以为自己是乔布斯,已经被证实,要学会果断放弃。

• 营销的误解

我们总以为营销就是传播,就是作广告+公关。

• 越听越糊涂的营销理论 

推荐一本书《营销管理》,我们看书的时候不能总抱着自己的成见去看一本书,得到的还是原来的观点,没办法吸收想要的知识。

• 4P 营销方法

第一个P: 产品(product)

产品是营销的基础 ,不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不会成功的,产品的改变才是让客户产生购买理由的真正原因。

举例:

1》乐纯酸奶营销方法? 用户评价,产品经验。好吃,健康,逼格高 创始人 刘丹妮

2》一撕得 纸箱公司

3》小米插排 等距离usb插口

4》微店、有赞。

第二个P: 价格(price)

为什么价格是营销?价格既是战略也是营销的工具,定价影响了消费者对于产品的感知;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消费者期望低价格,但对于高档耐用品而言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更高的,即使两者成本相同,购买者心理也会觉得贵才是好的。

还有就是边际成本和价格歧视也应该纳入考虑范围,如第二份半价和优惠券,这样既能获得利润,也给了消费者选择的自由,从而扩大了消费群体。为什么麦当劳长期用优惠券而不是打折?因为打折对用户来说是二次伤害,客户心里会有落差感,从而可能不会再二次购买。但是优惠券不一样,大家不会产生价格歧视,同样消费者付出了选择成本和时间成本

定价的基本:原料成本+设计生产人工成本+广告成本+渠道成本

第三个P : 渠道(place)

创意有时候是营销的敌人,熟悉容易带来好感和消费者粘性的,语言比文字更有传播性,更好的渠道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同时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好的产品激发消费者的分享欲望,让其在消费产品的同时获得意料之外的享受和服务,这样在消费者个人的熟人社区里也能占据新的渠道,举例:背景的表妹餐馆;不同的销售渠道对产品有不同的要求,不不能跟风随大流,要针对不同特性的渠道来对自己的产品进行相对应的包装;渠道对软件的推广也极其重要,如搜狗输入法借助番茄花园进行推广。

第四个P : 传播(promotion)

在市场消费习惯和方式改变的情况下,商家也要对自己产品的结构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可以找寻创造公关产品的机会获得关注和流量。西贝莜面村就是一个成功的转型者。

西贝莜面村,通过迎合市场需求更改场地大小和菜品数量、以及打造公关事件(走进联合国、情人节亲吻打折)、创建公关产品(舌尖上的中国,买断了纪录片中的面),从而成功转型。

另外一方面是调研,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每个人都有美化自己的倾向,因此不要完全相信调研的结果;答案在现场,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去现场观察消费的全过程

• 公号

在公号大肆横行的年代,你应该停下来思考一下:你是否真的需要一个公号?你的目标客户是什么?做了公号之后是否会起到实质的作用?

• 公关

最大的公关就是把产品做好

• 竞争

创业公司尤其是初期的创业者要把眼光放到更广阔的市场上,不要局限在一小块蛋糕,永远记住你往往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

• 品牌

世界上不存在品牌忠诚,品牌只是产品和标签的结合。个人觉着品牌代表着市场对你产品特点的认可度,还是挺重要的

• 广告投放的复利法则

之前也说过,丽人丽妆的投放法则?

10万输出,如何10万广告能售卖12万的货

1》罗胖跨年演讲会最大的赞助商是谁?——其实真正是vivo和宝马,但是受益最大是阿迪达斯(衣服的品牌logo),阿迪达斯和耐克哪个设计好?往往回答是耐克,可是往往有人记住的阿迪达斯,因为有很好的视觉延伸。

延伸:由于我们的品牌知名度永远都不够,市场份额永远都不够,因此产品要自带传播能力,因为只有自己的产品才是唯一可以使用的免费渠道

2》产品自传播的几个阶段

购买阶段:货架思维,包括物理货架和虚拟货架。其中最关键的两点就是既降低发现成本,又给出购买理由

开箱阶段:社交货币,激发消费者分享传播的欲望(那些能够让他人羡慕、嫉妒、甚至觉得你是自己人的内容,都是社交货币)

使用过程:多看效应——强化分享,增加曝光度;使用中可以公开的产品,就是要不断的强化认知,要想法设法曝光,不仅从视觉而且要从听觉,产品的衍生体,所有的动作都是期待过程曝光

使用结果:口碑营销——给予用户使用完后的成就感。

其实分享会,很认证的准备了几个问题,想问小马宋老师,但是这场分享比较适合甲方爸爸。

后记:

来自公众号内容观看的问题,

1、写文案一定就要些搞笑的,您认可吗?

2、传统而直接,是三四线城市目前广告的现状。简单低级却能大行其道,而且大多数靠熟人经济,你如何看待二三线城市的广告营销现状?

3、深圳做营销的互联网公司很多,但是做的好的没有,您觉得不能比堪4a公司的最大原因,您觉得最大问题点是什么以及对现有创业互联网营销策划公司有什么建议?

分享完,回答小马宋老师分享前问的问题。

--借用小马宋老师今天所讲,给这场分享会一个购买理由,因为期待值,或者老师自身的个人魅力。给期待值打分,疑惑,小马宋老师说不能陷入内在视角,那他个人色彩极浓的营销观点,是否等同陷入内在视角,不过作为乙方的我来讲,4P原则受用致极,感谢小马宋。

通过微信关注“伊利好酸奶”公众账号的步骤如下:

1、打开手机微信,在登陆窗口输入微信号和登陆密码,然后点击登陆。

2、来到微信首页,点击“通讯录”,再选择打开上面的“公众号”。

3、来到公众号页面,点击左上角的“+”,进入查找公众号搜索步骤,输入公众号名称并点击“搜索”,然后在搜索结果中打开要添加的微信公众号,拉到最底部,点击“关注”就可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458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