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云南还能缔造烟草神话吗

巨变,云南还能缔造烟草神话吗,第1张

原文在这里

云南,因着天然种植烟草的有利资源优势,自红塔伊始,云南于国人的印象莫过于“烟草兴省”,不亚于对其带着传奇色彩的旅游资源的认识——从玉溪到昆明,从曲靖到红河,红塔鼎屹、红梅绽放、云烟映辉、红河激流、阿诗玛微笑、茶花飘香、石林威姿、小熊猫喜人…… “烟草王国”云南大省揽尽了烟草工业带来的无限风光。但九十年代末后,云烟高涨的声势开始沉寂,似乎在这几年变得“低调”多了,各种媒介上,渲染着的却是湘烟、广烟、闽烟等数品牌崛起的强大气势!云烟怎么了?虽然在云烟“九变四”格局的前后时间,云烟四巨头依然高调主张其“文化主义”的传播,虽然有了“山高人为峰、万流奔腾、向上突破”等嘹亮之口号,但气势,那种往昔同行惧而羡慕、渗透国人印象、互相口碑传播,真正成为“巨头”的大影响力烟草王国之势目前已风光不再。

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好,“品牌模式未能适应新市场发展规律,遭遇一定瓶颈”也罢,一个是政策与机遇;一个是创新与意识,云南烟草的辉煌与曲折,这种过程,不难让我们想起祖国的第一个特区城市——深圳

三年前,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了?》的网络文章,迅速在南粤大地掀起了一场激烈争议的风波,文章描述得很真切、感动,引起了时任深圳市长于佑军的重视。深圳,曾以闻名于世的“三天一层楼”之高速发展让人惊叹,“深圳”速度由此而来,从一个渔民小镇到现代化特区城市,辉煌二十载,深圳写下了太多的光辉荣耀。二十年后,随着祖国另一端长三角的繁荣与持续崛起,深圳的优势渐渐在一定的领域上开始“褪色”。这个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曾经创造了诸多奇迹的经济特区,曾经是光芒四射的年轻城市,但到现在似乎慢慢褪色……即便在今天,深圳的经济仍然是保持增长,只是当初的那种“世人瞩目、光芒万丈”之气势目前已风光不再!是否焦点大家已心中有数,缘归何处?深圳落后了吗?还是其他城市追得太厉害了?这之中夹杂着太多的因素,我们或许很难说清,除了政策与资源外,有一个因素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创新与意识。透过深圳的背后,我们来回顾云南烟草所走过的成长路,会发现两者之间竟有着太多的相似,并有着启发之处! 

深圳地理优势:紧靠香港,连接广州,在地理上的优越位置,可谓其他沿海城市无可代替;

云南地理优势:“彩云之南”有着烟草植物最佳气候、土地等环境的种植有利先决条件,在红塔九十年代鼎盛时期,在云南只要种烟的村就是小康村,云南烟草优势资源可谓得天独厚。

深圳辉煌:依靠优越地势,邓公南巡汇聚了全国精英,是眼光,是意识,亦是务实,扎根于此的建设者们与抓住机遇先富起来的粤人一起,整个九十年代可谓是深圳的最鼎盛时代,深圳及其周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曾是各路人才争相涌入的热土,导致中西部省市一度有“孔雀东南飞”之怨,高速发展的成果造就了“敢为人先“的广东精神! 

云烟辉煌:这原本是一个“布满山区、没有工业底子和产业条件、交通不便、几乎没有快速致富希望的山省”,从1987——1997年间,烟草给了云南10年的狂欢——在这10年间,借由烟草,云南的经济增长速度等五项指标一直位列中国榜首。云烟,以红塔为首的众烟厂缔造了中国烟草工业的神话。当时,整个九十年代可谓是云烟的天下—— “鼎盛”时期的云烟:红塔山送礼、阿诗玛自抽、红梅传递……等等,除中华外,(其时芙蓉王并未全国崛起)这都是在全国各地烟民们当时最为自豪的举动。

深圳今日地位: “深圳经济特区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也是金融业大发展的历史。”这个活力生机的魅力都市还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从数字看,深圳的人均收入与GDP仍然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深圳还有一个骄傲,目前仍是就业热点城市,但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却已今非昔比了,城市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已不日而语。

云烟今日地位:这个拥有亚洲最大烟草基地的烟草之省,从规模上,仍然保持着全国之最,从列入国家烟草百牌号的数量,也是全国最多品牌的烟草大省,只是在气势上似乎已黯然失色,渐以被湘烟、上烟所代替。这些年来对于云南省政府而言,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多产业发展,减少对烟草的依赖”,因为至今在云南的财政收入还有80%依靠着烟业,而云南的烟在整体上已经连续六年滑落了。从目前同档次单一品牌的竞争力与影响力,白沙小超红梅、红河;从数字看,上烟的销售收入也于近两年超越了数年连居全国之首的红塔集团。

不排除深圳跟云南烟草都曾有过“政策依赖症”,但这些已经是过去式了……

再次反思——

深圳怎么了?真的会被抛弃吗?03年时任深圳市长的于佑军先生在当时文章发表以后说了一句关键性的话:“谁也抛弃不了深圳!”同时还特别强调:“目前深圳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加入世贸后,外资进入中国投资取向发生了变化;二是深圳经济结构的变化;三是深圳面临向现代化大城市迈进的转折时机。我们的干部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确实需要有新的发展目标定位、新的思路、新的发展措施,要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知不足而后勇。”

这是一段意味深长的正面回应,深刻见证了深圳市政府更加务实的态度和长远的战略目光。《深圳,你被谁抛弃?》一文的关键引子是作者透过当时见证深圳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四大金刚”要迁移的消息,由此感触。作为今天深圳的官员和在深圳生活多年的“新深圳人”非常清楚: “四大金刚” 核心就算真的搬迁,深圳还是魅力的深圳,就算近年的政策与发展势头有所减弱,但深圳还有着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到了关键发展的特别时期,只会使深圳人自身意识更有归属感,从而促发危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深圳的优势依然有着厚实基础,但固然也要在不断发展中去求全面提升,创新模式,使其更有竞争力。重要的是:我们坚信,深圳会再创造经济神话!

透过深圳的前前后后,我们对云烟工业作一个前景的自省:云烟,还能缔造烟草神话吗?

云烟怎么了?被市场冷落吗?在云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烟草的巨大能量。云南烟草工业较之其他烟草“后起之秀”都有一定的长久历史,出现烟厂多、品牌多的烟草局面,每个烟厂背后都有着非凡的曲折与辉煌故事。故此,云烟在过往的十年间有所“政策依赖症”的模式使众烟厂很快发展起来。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种模式终究只是给云烟带来十年的狂欢,国家烟草推行全国工商分离,这是新形势下的统一发展之路,云南烟草政策回到与全国一样的标准。旧模式终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品牌竞争,令一下子还未来得及作出反应的众烟厂难免受到打击。云烟开始了连续六年的滑坡。2004年初,刚成立不久的云南中烟工业公司提出了云南卷烟工业要“做精做强大品牌,做实做强大企业”的发展战略思路。这是经历了重重起伏之后,市场带来的危机感与创新的意识使云烟上层有了高度的认识,云烟工业开始有了一系列的大变革。

随着“九变四”后,云烟“四大金刚”:红塔、昆烟、曲靖、红河,四大金刚的实力都为强盛,各显雄风,撑起云烟工业在全国烟草“一极”的种种殊荣。关键的是,“低调”多年的云烟如何能打破沉寂,再次气势浩荡地冲锋市场?非计划经济的年代,今天的市场竞争自然就是纯市场的智慧竞争(因为大家都是在同等的政策条件下)——品牌之争!品牌之争,意味着企业要不断创新与品牌时刻紧贴市场的共鸣意识。尽管今天,红塔两年前开始在全国就不断有了新的VI脸孔及新的理念,大肆“攀高”;红河依然天天在“万流奔腾”;石林开始在“向上突破”,但也仅仅是在某一领域上保住一定地位。对于目前全国无论是电视还是平面各种媒介(尤其高速公路户外),花花世界,“各自各主张,各有各演绎”的情况下,想要真正做到“舍我其谁”境界可想而知!在平等开放(无地方保护主义)的全国市场下,争取更多销售渠道,为未来赢取更多忠诚客户群和消费群,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及来自外烟入侵的压力,云烟要重振当年雄风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不再过多地作历史回顾了,还是那句老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云烟虽然“滑落”了六年,但自1987年以来累积的厚实基础,不是其他烟草工业所能完全取代或比拟的。历史遗留的问题,也在六年间慢慢过渡了。优势如何深挖,最大化利用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就正如深圳之与其他城市一样。

如今,上层有了务实态度和目标,关键是执行到下面每一个烟企,作为烟企领导层,面对烟草新政策的压力和危机,面对市场激烈竞争的挑战,在内部的管理与对外营销的品牌文化上是怎样的“新鲜”意识和执行态度。于此,笔者心想:深圳市政府领导人当年面对“风波危机”的例子可谓有所借鉴!现在,烟草同样面临三大挑战:一是自身不断提升,二是同行品牌与外烟的竞争;三是《烟控公约》。三项中一个是管理,一个是市场,一个是政策,最终最重要的还是市场,管理的最终也是为了提高企业与品牌;政策的限制无非目前亦是多在广告传播上,这就考验每个品牌的“智慧力”了; 故此,品牌行销市场,如何走得快(亮点,脱颖而出)、走得稳是云南卷烟“神话再现”的必修之课。

现在云烟四大金刚开始面临“四变二”的格局,昆明烟厂与曲靖烟厂已领先迈出了一步,重组成功的"红云"集团在国家局及全行业的瞩目下已盛大挂牌.在此基础上,强强联合再联合,在规模上想必是全国重量级了,但对于消费市场,不等于规模最大就是最强的,所谓做大不如做强,笔者一直认为:规模大不是最重要的,追求的是生命力与竞争力,因为企业与之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将是我们品牌渗透消费者的关键,这是一个活性演绎。现在既有了大,那么随之要来的是可以相适应“大“的系统管理,才能承受起企业整体的向前发展,这是一切前提。

  “曾踏过艰辛的每一步,仍然前去,仍然闯,不理多高……踏尽了许多的崎岖路,还要前去.才能知境界更高!但愿日后更好,我愿永远没停步,我要闯出新绩,要用实力做旗号”……云烟,前路如何,昔日烟草神话能否再现?

——伴随着徐小凤多年的经典旋律《每一步》寄予希望,一路走好!

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2021年,在中国不少城市的大街和商场中,新开了这样一种商铺。

这些商铺面积虽小,却装潢时髦、现代,乍一看像是卖数码产品的。可是却并没有标注“XX数码”“XX手机”的字样,让人一时间摸不到头脑,不知道它在卖什么。

直到你打开手机,搜索店面的名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卖电子烟的”。

有关电子烟的新闻,2、3年前曾一时霸榜网络。罗永浩、陈冠希为它站台,数家企业赴美上市,市值一度高达千亿。

可是此后,电子烟又突然销声匿迹,直到它以街边小商铺的形式,低调而又密集地回到人们的视野。

期间,电子烟行业究竟发生了什么?

不知不觉中,当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抽起电子烟时,这个极具争议、又注定暴利的行业,又是怎样悄悄入侵人们生活的?

今天,柏年就来带你一窥电子烟行业背后的资本秘密。

2004-2013 电子烟“先烈”

和原产自美洲的烟草不同,电子烟并不是什么舶来品。2003年,一个中国品牌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支电子烟,至今不足20年。

拉开序幕的这个中国品牌,叫做“如烟”。

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如烟的诞生,颠覆了整个烟草行业,让巨头垄断的烟草市场,未来看起来扑朔迷离。但它也如一阵烟一样,迅速升起又迅速消散,彷佛从来没存在过一般。

和后来的逐利者不同,如烟诞生的初心,其实并不是为烟草市场添一把火,而是为了让人“舒服”地戒烟。

发明它的人叫做韩力,是一名中国药剂师。和很多成年人一样,韩力在步入 社会 之后,深感生活的压力,烟抽得越来越凶。

就在这时,父亲因吸烟患癌的消息,让他产生了戒烟的念头。

但戒烟是一个无比痛苦的过程。韩力尝试过尼古丁贴片,但每晚当他把贴片贴在肚子上后,却总是浑身冷汗地从噩梦中醒来。

戒烟失败了。作为药剂师的韩力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既保留爽感同时,又能降低吸烟的危害呢?

于是,他尝试使用高浓度尼古丁溶液作为烟油,并采用发热电阻丝为热源,就这样设计发明了世界第一款基于尼古丁的电子烟产品。

同时,韩力还设计了高、中、低、微弱4种型号的尼古丁烟d,通过逐步降低尼古丁含量,帮助人们摆脱对香烟的依赖。

一年后,也就是2004年,韩力将这款倾注了自己心血的产品命名为“如烟”,并顺利将产品量产。在那个中国人均年收入还不足万元的时代,如烟的定价是599元一支,最贵的烟斗型产品则高达16800元,俨然是一副奢侈品的姿态。

“如烟”对电子烟用户的定位是:中年烟民、有钱、有品位。 如烟进入市场的最初,围绕“戒烟”功能大肆宣传,并念出那句奠定品牌基调的广告语:知心关爱,如烟。

是不是听起来很有中年人色彩。

如烟出现后,电子烟“无明火、无焦油、无二手烟”的优势,迅速颠覆了人们对于烟草的认知,使得它仅用了7个半月就销售2.3亿元。

电子烟技术,似乎即将在传统烟草市场中掀起一阵风暴。

但遗憾的是,电子烟是不是真的无害呢?并不是,只不过“如烟”的广告,对电子烟的危害闭口不提。

2006年,央视曝光如烟戒烟效果造假,著名打假斗士王海也披挂上阵,控诉如烟产品本身有害,涉嫌欺骗消费者。

国家烟草专卖局则对多家媒体表示,如烟的宣传涉嫌失实、并有违科学理论,并要求管制电子烟市场。

在被舆论控诉后,如烟的品牌价值一落千丈,公信力瞬间跌到谷底。

绝境之中,韩力把如烟的销售重点,从国内转移到消费水平更高的海外市场。

这次转移,给如烟带来了短暂的翻盘机会。

在成立的第三年,也就是2007年的这一年,如烟全球年销售额冲破10亿元,销量超30万支,同年,它还以 “叁龙国际” 的名义在香港成功上市。

但如烟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200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电子烟下达全面进口禁令,这道禁令直接封死了如烟的活路。

同时,如烟企图通过申请世界专利来保护产品,但迟迟审批未过,导致海外模仿品不断出现。

这一年,如烟年亏损高达4亿元。

此时的如烟,里外不是人。国内市场遭遇名誉风波,国外市场又被封杀,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最终,在2013年,如烟被全球第四大烟草公司“帝国烟草”以7500万美元收购。

在创业圈里有这样一句话, “快一步是先驱,快三步是先烈” 。韩力和如烟,固然发明出世界上第一款电子烟产品,但是市场还没有完全做好接受电子烟的准备。

就在如烟被收购的前一年,美国两家烟草企业向法院起诉FDA的“进口禁令”,FDA败诉,美国电子烟市场重新打开。

但如烟,再也没能东山再起。

2014-2018 疯狂的资本

如烟虽然倒下了,但资本却看到了电子烟市场的巨大蓝海。

菲莫国际、英美烟草、帝国烟草、日本烟草四大国际烟草巨头,开始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电子烟市场。

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制作经验,这些巨头纷纷把代工厂放在了中国的制造中心: 深圳 。

根据2014年纽约时报的统计显示,以深圳为核心的电子烟供应链,生产了全球市场九成产品,总产量已经超过3亿支。

而大批量的海外订单涌入,也刺激中国代工厂技术飞速发展。而它们,将成为国内电子烟品牌重新崛起的重要基石。

就在如烟被收购的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电子烟以欧美潮流文化的形式重新进入中国,深圳也开办起第一届电子烟博览会。

刹那间,国内电子烟品牌从如烟一家,一下增加到400多个。

只不过就如智能手机诞生前,华强北的“山寨机杂牌军”一样,此时大多数国产电子烟品牌,没有内涵、没有营销、没有推广,以为海外巨头代工为生。数十家电子烟代工厂,甚至挤在深圳一个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小 科技 园内,以家庭作坊的方式来生产电子烟。

中国电子烟品牌化的道路,直到2018年才开始。

这一年,美国烟草巨头“阿尔特里亚”收购硅谷电子烟品牌Juul 35%的股份,使得Juul的估值一度高达 380亿美元 。

这一事件,让中国资本看到了电子烟品牌巨大的增值空间。要知道彼时在深圳,电子烟创业门槛低, 500万就能收购一个品牌,5000万甚至能拿下头部品牌 。

随着资本的涌入,诸多国产电子烟品牌,从海外代工重新转向聚焦国内。其中跑在最前面的品牌,当属“悦刻”。

悦刻,创始人汪莹,曾是优步中国区高管。

嗅觉敏锐的她选择电子烟进行创业时,第一时间找到了掌握核心制作技术——“电子烟雾化器”制作工艺的深圳公司“思摩尔”,来为悦刻进行代工。

在悦刻诞生之前,国内的电子烟产品以开放式为主,俗称“大烟”,热量高、体积大但使用不方便。

而悦刻则采用了更便于携带的小烟技术。通过与思摩尔的合作,悦刻的产品第一时间搭载了行业最先进的陶瓷雾化芯和尼古丁盐技术。

这种技术产生的蒸汽量减少,不会过度刺激喉咙,被宣传“相对 健康 ”,却可以像真烟一样让尼古丁被血液吸收,缓解烟瘾。

除了搭载新技术,悦刻在产品设计、包装、营销上也下足了功夫。

与如烟不同,悦刻将目标客户定位为追求 时尚 的年轻人。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审美,悦刻采用了类似苹果手机的极简工业风来进行包装,同时还推出了水果、汽水等新奇口味。

据报道,当悦刻推出第一款产品时,当时电子烟行业平均的包装成本是两块钱,而悦刻足足用了13元,还配上长达九页纸的产品说明书,完全颠覆了烟民群体对于电子烟粗糙简陋的第一印象。

在中国电子烟这个赛道,悦刻可谓占尽了先机。

从创始人汪莹决定入局、到悦刻推出第一款产品,仅仅用时三个月。如此雷厉风行的创业速度,要得益于电子烟产业代工模式的盛行——新品牌可以依靠成熟的代工厂节省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2018年,悦刻创业第一年就卖出了50万个烟杆、590万颗烟d,收入1.33亿元。

一个企业,创业第一年就营收过亿。如此诱人的前景,吸引着刚刚经历P2P爆雷潮的资本们,像鲨鱼一样极速涌来。

一时间,电子烟行业掀起的 “万烟大战” ,只能以“疯狂”来形容。小野、雪加、柚子、魔笛等新品牌纷纷涌现,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而他们背后的创业者,有来自互联网的高管、有从业多年的工程师、甚至还有微博网红,五花八门。

2019-2021 从全网封杀到卷土重来

2019年,也就是悦刻成立的第二年,“万烟大战”如火如荼。

例如原新东方讲师、曾创立锤子手机的罗永浩,也瞄准了电子烟这个赛道,并成为电子烟品牌“小野”的合伙人。

但罗永浩不愧被称为“行业冥灯”。

2019年11月1日,老罗刚转发一条微博,打算高调宣布小野电子烟在京东预售时。20分钟后,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 要求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电子烟,不得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烟广告。

这一禁令,基本宣告了小野等电子烟品牌的死刑。

2018年以来,为了实现快速扩张,大多数电子烟品牌玩的都是一套 “轻资产” 的打法。表现为品牌方负责把控营销和销售环节,而把研发生产这些有技术、需要资金的“重活累活”,一揽子外包给代工厂。

在此种情况下,线上营销和销售,就成为一个品牌是否能存活的关键。

然而随着政府禁令的出台,电子烟品牌们线上扩张的道路被彻底封死,剩下的就只有花重金开拓线下门店。

于是,电子烟行业也和共享单车、网约车一样,随后衍生出一场经典的 “烧钱大战” 。

不得不说,作为互联网“正规军”,前优步高管汪莹对于此种“烧钱大战”得心应手。

就在禁令颁布的同时,悦刻启动新零售“361计划”,宣布将在未来3年累计投入6亿,开拓1万家悦刻线下门店。

悦刻的竞争对手柚子,也旋即放出“万店”计划,宣布为每位店主提供最高118万的开店补贴。

此种烧钱大战,比拼的就是谁的财力最为雄厚,期间会有大量小品牌被洗牌出局。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2020年上半年,就有1800家电子烟企业被工商注销。

与此同时,伴随着烧钱大战越来越激烈,资本的贪婪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获取新客户,电子烟品牌们开始将店铺开到年轻人的身边,比如大学城、电影院、网红街附近,甚至还出现在小学门口的小卖部里。

另据2019年新华社的报道, 我国使用电子烟的人数已经达到1000万,其中15至24岁年龄组的使用率最高。 那些曾经标榜“ 社会 责任感”的电子烟品牌,最终没有让多少人真正的戒烟,反而打着 时尚 、潮流的招牌,成为 “年轻人的第一口烟” 。

电子烟,此刻终于显露出它的“原罪”。

电子烟会有未来么?

中国电子烟行业发展到今天,商业格局似乎“大局已定”。行业领跑者悦刻,如今占据了近八成市场份额,而小野则和柚子等公司,分食剩下的两成市场。

此外还有大量小公司命悬一线,即将被扫地出局。

然而,真正能够颠覆行业的“监管重锤”,还没有到来。

就在2021年3月22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在附则中增加一条: “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未来,电子烟行业如果完全“参照卷烟”进行管理,品牌商们将会迎来两个致命打击:一是 重税 ,二是 专卖 。

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推算, 国内传统卷烟的整体税负,占终端零售价的 62%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电子烟按照传统卷烟征重税,电子烟价格将被迫上浮2倍左右,

此种价格冲击,不是年轻的电子烟消费者,和品牌商们可以承受的。

除此之外,如果国家针对电子烟实行“许可证制度”,并让各地烟草公司加入到行业竞争当中。那么凭借着传统烟草公司遍及全国的生产和零售渠道,到时候即便是行业龙头悦刻,也将难以抵挡“国家队”的入场。

当然回过头来看,电子烟行业被严格监管,总是好事。

在资本的怂恿下,如今的电子烟产业,已经从“戒烟”的初心,异化为“年轻人的第一口烟”, 社会 已经不能再容忍电子烟产业继续“野蛮发展”下去。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监管重锤落下,那些贪婪而又疯狂的资本,终将迎来它们的末日。

而电子烟,也将会回归它“戒烟”的初衷。

~全文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566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