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带给中国农机工业的多多少少

外资企业带给中国农机工业的多多少少,第1张

与外资企业相比,我们较大的一个差距表现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培育。有的国有(集体)转制企业,改制多年了,企业的机制还换汤不换药,思维固化,穿新鞋走老路,在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变革滞后,缺乏创新的活力,企业发展缓慢。一些民营企业重生产轻管理,重利润轻研发,决策短期行为非常突出,产品一概抄袭模仿。管理不到位,市场应变能力差,缺乏竞争内涵。要参与国际竞争,我们必须学习、引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内力,坚持长远发展。

国外先进的农机具,并不是都在国内水土不服,久保田农机就在国内卖的很火。久保田,是日本品牌,创立于1890年,距今已经100多年了,是日本最大的农机制造商,在全球有150家公司,他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企业之一,在中国的销量一直很好,主要是小型农机方面有优势,毕竟日本的农业也是以小型农机为主。

中国的农机水平,整体实力虽然不强,但是“学习”的能力非常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基础工业底子非常好,啥都能制造,而中国的农机企业常常去德国汉诺威国际农机展、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农机展等展会,学习各国的先进农机技术。只要用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人在拿着皮尺直接测量国外农机产品尺寸,甚至拿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将外国先进的农机细节都拍个遍,然后拿着这些资料回国,通过各种不屑的“学习”,开发出各种“独立研发”的农机产品,所以从规模上来讲,我国农机装备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只是竞争力极差。

国外先进的农机具,在国内难以普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保养”问题。中国人喜欢一次性投入,不喜欢花过多的分期“保养”费,这使得国外先进的农机具,在国内故障率和事故率居高不下,所以造成国外超大型农机具在国内的口碑并不好。另外,国外先进的农机具一般都要配套设施,而这部分成本也非常高,同时配件极其昂贵,这也是国外先进的农机具不能在国内普及的重要原因。

总体来看,国内农机水平在步步高升,目前国内中低端农机基本都是国内品牌,而国外品牌虽然占据了高端品牌,但是销量相对较少,整体市场占有率并不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3680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5
下一篇 2023-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