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背后总有原因
恐惧,是人的一种情绪。情绪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信息时代为何产生了电话恐惧症,其实跟电话本事无关,跟人有关。
你害怕的不是电话,而是电话那头的人!
人在情况明朗的社交环境中,最容易做出正确决定,面对面交流,除了声音以外,还有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环境等因素可以帮助你判断,而电话中很多情况不明,可控制因素变少,人往往采取保守的态度。而电话的另一方,就是一个情况不明的“未知”。因此作为主动期望用电话联系的一方,就会对未知的人际环境产生顾虑和猜测:对方要是正在忙怎么办?对方对我的意见不感兴趣怎么办?对方要是正在气头儿上怎么办?对方拒绝我怎么办?尤其当电话是打给重要客户或上司时,这种潜在的忧虑更让人犹豫不决,生怕时机不对撞在q口上。
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怕给陌生人打电话
怕给陌生人打电话的起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常常并不在于对方如何,而是在于我们自己对自我的习惯性贬低。有些人总是在打电话之前,对自己很多负面假设,例如:不被别人认同、不被别人喜欢等等。不难想像,总是背着这些负面的假设,与陌生人的电话交往一定是一件非常“压力”的事情,能有的心态自然是能逃则逃,能避则避了。如果不幸遇到其中一种情况,就会大大加重自己害怕,同时也是对自己害怕打电话行为的一种强化!
2、既怕打又怕接领导的电话
与同陌生人通话不同的是,怕给接打领导电话可能会有两种心理在作怪:一种是惧怕权威。如果我们从小就在某个“权威”的影子下生活,那么工作之后过去的经验还会迁移到工作中来。另一种则是在领导面前力求完美形象,由于总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别人面前,结果就会放大了对不完美的关注,总觉得还不够好,导致的结果就是不愿把不完美的自己呈现给领导。
3、怕给所有人打电话
怕给所有人打电话其实是选择放弃了打电话这种社会沟通方式,人类的功能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某种原因之下我们放弃了一种能力,而这一功能久而久之地不用,结果可想而知。尽管我们也有很好的补偿能力,就算不用电话这种方式照样可以生活,就好比某些盲人虽然眼睛不行,但触觉会特别敏感一样。但是,这种没有“残疾”却自己把自己弄“残疾”了的做法总归不是值得推崇的可取之道。选择“放弃”不仅仅是丢了功能,还输了“心态”,要评估下来,后者的危害就大得多了。
有电话恐惧症怎么办?
系统脱敏法
不要把改变这种状况仅仅看成是多了一种沟通方式,改变的意义在于我们努力保持自己良好社会适应的心态。试着寻求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心理治疗中的系统脱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脱敏方法通常包括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掌握一些放松技巧;第二步,把自己对打电话的恐惧情境划分等级;第三步,让自己想像引起恐惧的情境,同时进行放松训练。最后则要在实际情境中反复练习,逐渐从过去对打电话的害怕中脱敏。当然,这个方法如果能够有专业的心理人员帮助,那么改变的过程会更容易实现些!
认知行为疗法
人们对电话交流的忧虑和恐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样一种认识:通话过程中如果没有迅速准确地回应就意味着失败,沉默是非常尴尬的,它会把事情搞砸。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合理,用它来要求自己也是没有必要的。
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来改变这种认识,从而减轻对电话的恐惧,这个过程也称“认知重建”。
拿电话中的“沉默”举个例子,沉默是否给对话带来了实际伤害?对方有没有因为沉默而停止过通话?产生沉默的其他原因有可能是什么?通话中暂时的尴尬真的会伤害双方的关系吗?在思考完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寻找其他解释的可能性来替代原来的看法。如“沉默好像是日常对话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没人能一直说话,况且我们有时也需要时间仔细思考刚才双方说过的话,这样反而更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话的效率。即使沉默是因为没有话题,这也很正常。沉默和尴尬都没有对通话产生什么本质上的伤害。”
提前准备好话术
打电话的时候提前准备好电话话术,提前练习好,打电话的时候直接念着纸上的话术,时间久了,这种恐惧感自然就会消除。
如果想要改善自己的对电话恐惧的状况,可以尝试挑战自己对电话的看法,并进行系统的练习。而如果对电话的焦虑太过严重、无法控制,还需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话恐惧”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我们只要坦然接受它就好,不需要太过担心。
脱敏呼叫是顺丰快递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而实的方案,目的是不让快递小哥知悉客户的电话号码,让快递小哥通过顺丰自家的APP自动拨打客户电话,即能在送货之前用公司的通讯工具联系上客户,又能有效避免客户电话号码的隐私泄露。人们对电话交流的忧虑和恐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样一种认识:通话过程中如果没有迅速准确地回应就意味着失败,沉默是非常尴尬的,它会把事情搞砸。而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合理,用它来要求自己也是没有必要的。
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来改变这种认识,从而减轻对电话的恐惧。拿电话中的“沉默”举个例子,沉默是否给对话带来了实际伤害?对方有没有因为沉默而停止过通话?产生沉默的其他原因有可能是什么?通话中暂时的尴尬真的会伤害双方的关系吗?在思考完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寻找其他解释的可能性来替代原来的看法。
沉默好像是日常对话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没人能一直说话,况且我们有时也需要时间仔细思考刚才双方说过的话,这样反而更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话的效率。即使沉默是因为没有话题这也很正常。沉默和尴尬都没有对通话产生什么本质上的伤害。
而在行为方面,系统脱敏法也可以帮助我们逐步缓解对打电话的恐惧。例如从接听亲密朋友的电话到拨打相对较不熟悉朋友的电话,这样逐步阶梯式的练习可以提高自己对电话交流的适应程度。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尝试在电话交流过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或是在打电话前事先准备一下谈话内容,这些都可以使“电话恐惧”的状况得到改善。
所以,如果想要改善自己的对电话恐惧的状况,可以尝试挑战自己对电话的看法,并进行系统的练习。而如果对电话的焦虑太过严重、无法控制,还需要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话恐惧”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我们只要坦然接受它就好,不需要太过担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