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的目标市场是什么呢?

民宿的目标市场是什么呢?,第1张

如下:

1、对标追求个性化出行的人群。

2、对标追求休闲度假出行人群。

3、对标追求康养养生出行人群。

民宿的基本客群定位是在项目选址设计阶段需要明确的,是未来民宿运营过程中稳定的基础客群。这一客群的定位需要遵循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流量,考虑如何将当地的自然客流吸纳到民宿中来。这项逻辑看似简单,在现实中却不乏反面案例。

然而很多民宿主认为民宿的主要消费目的就是休闲旅游,商务客人更追求快捷舒适的酒店。虽然品牌连锁酒店的标准化品质保障的确可以为商旅客人节约大量的选择成本。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年轻的商旅客人不乏追求工作与生活的进一步融合,这就给民宿进入商务区提供了良好契机。毕竟商务区内的民宿可以提供给出差在外的客人更加温暖的服务,更放松的环境。

近年来商务亲子客群,即带上家人孩子一起出差的客人逐渐增多就印证了这一生活观念的转变。而民宿比传统商务酒店更具人文关怀和特色,能够更好地为随行亲子提供服务和文化体验。同时商务客人本身就是这一区块的主要天然客流,消费能力更强,应该成为这一区域民宿最佳的基础客群。

民宿的缘起发展

民宿在台湾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最早大规模民宿发展的地区是垦丁国家公园,时间约在1981年左右 ,当初是解决住宿不足的问题。只是一种简单住宿型态,没有导览或餐饮服务。

起因于游憩区假日的大饭店旅馆住宿供应不足或缺乏服务,或登山旅游借住山区房舍工寮缘起,有空屋人家因而起意挂起民宿的招牌,或直接到饭店门口、车站等地招揽游客,而兴起此行业。

1981年原台湾省政府原住民行政局在其部落产业发展计划中自订规则,进行辅导原住民利用空屋与当地特有环境经营民宿,增加原住民收入。

而除了原住民地区在非原住民地区,风景特定区、国家公园内及各观光景点亦有不少人将空置之房舍改建或以新建楼房出租旅客住宿。

因民宿主人多半是在地人,藉此进而藉势推动当地的观光旅游产业,同年间农委会大举鼓吹传统农业转型观光农业,进一步刺激了民宿发展,成为台湾一个新兴的乡村旅游经济产业。

民宿业因平民化、平价化、亲民化而广受游客之喜好。惟初期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消费者权益毫无保障。

政府于2001年12月12日颁定《民宿管理办法》,就民宿之设置地点、规模、建筑、消防、经营设施基准、申请登记要件、管理监督及经营者应遵守事项订有规范,设定为农、林、渔、牧业的附属产业,正式辅导台湾民宿产业合法化,期透过辅导管理体系之建制。

以提升民宿质量与安全,促进农业休闲、山地聚落观光产业发展,至此民宿产业正式成为台湾一个农业的新行业。

运营“互联网+民宿” 民宿经营营销策略:在做好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推动顾客的传播行为,鼓励顾客在互联网销售平台做出良好的评价,写出产品体验。    

1、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个顾客都有自己的社交圈,顾客在社交媒体上的记录和展示都会给民宿品牌累积不少名气。做好口碑营销,不断丰满品牌价值,是民宿品牌推广的有效路径。

2、消费者成为品牌营销代言人的最根本原因是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对民宿价值的认可,所以民宿经营者要做好从预订到售后的每一个服务环节,在日常经营中务求顾客满意。

3、通过互联网,游客可以在出发前了解各个城市和景区的民宿情况,利用网络支付手段,提前预订客栈民宿,并安排好以民宿为中心或节点的旅游路线和计划,与原来通过互联网来预订机票、酒店、景点门票等一样方便。

4、整体来看,“互联网+民宿”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行业。与传统酒店经营较高的互联化程度相比,相当多的民宿经营还处在较低程度的互联化水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在良好经营的条件下,民宿连锁会带来更大的品牌价值和收益。但民宿最大的魅力是个性化与人文特征,在民宿的复制过程中,如何防止其成为流水线产品,保障个性特征是很大的课题。

2、放眼民宿市场,在政策和资本的积极推动下,部分民宿必然走向品牌连锁的道路。真正走向连锁的民宿最终会逐渐脱离原本民宿的概念,转型精品酒店或度假村,着重品牌价值的输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410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