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骗局”大起底,那些让你防不胜防的促销手段

营销“骗局”大起底,那些让你防不胜防的促销手段,第1张

《市场营销学》这门学科,自从建立到现在,仅有一百年的历史。但是,它发展非常快,每两三年,就有一大堆新理论出现。就拿营销组合来说吧,4P、4C还没被人们完全搞懂, 4R、4V马上又马上冒出来,你说头晕不头晕!

并且这门学科也不象《管理学》、《组织行为学》那么成熟,人家《管理学》已经固定在四大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行为学》也基本定型,包括个体、群体、组织等三部分。而《市场营销学》至今还没真正达成共识,一百个教授,就有一百种模式。

现代营销之父、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研究生院的教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学分为四大块:营销过程、理解市场、营销组合、营销延伸等。但是,国内那些知名教授也有他们的不同分类办法。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万后芬教授就认为,市场营销学应该包括理论篇、价值识别篇、价值创造篇、价值传递篇、价值监控篇等五大模块。本人综合了中国人民大学吕一林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万后芬教授、南开大学吴晓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方华教授等人的观点后,决定把市场营销学可分为如下五大部分:

也就是这门学科的导论。包括市场营销概论、消费行为概论和市场营销新观念。比如,学科历史、市场概念、市场类型,消费者购买决策、产业购买决策、中间商购买决策、政府采购决策,顾客让渡价值理论、全球营销、文化营销、、体验营销、绿色营销等。

也就是先预计这个市场有多大。包括管理营销信息、分析营销环境、进行营销调研、设计营销战略、编制营销计划等。

分销是让产品卖得更多。包括渠道、终端等。

促销是让产品卖得更快。包括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公共宣传、直复营销、网络推广等。

对营销活动的调控。包括营销计划执行、市场营销审计、经营业绩评估、营销道德评价等。

在上述的五大块中,促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天才策划大师就是靠这一环节出菜。曾有人说过:促销做不好就是促死。

以往的教科书认为,促销方式一共有四种:广告、公共宣传、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广告和公共宣传属于拉式策略,人员推销和销售促进属于推式策略。后来有人把直复营销和网络推广也拉了进来,于是,就有了六种方式,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前面的四种。

广告在八九十年代,对企业来说是最好的宣传方式。我们再看一下关于刘永好的创业故事:

通过人去推销产品,应该有两种模式:电话营销和面对面推销,简称电销和面销。根据本人的经验和阅历,觉得无论是电销或者是面销,都必须符合两个原则,即MAN原则和三对原则。

MAN原则就是顾客有没有购买力(Money)、有没有购买决定权(Authority)、有没有需求(Need),如果顾客没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那么,他肯定是不会购买的,就象某人对导购员说:“你的产品非常好,价格也很优惠,我就是口袋里没有钱,怎么办呢?”碰到这种情况,神仙都没有办法。

三对原则就是在寻找客户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如果这三点没有具备的话,结果还是“杨白劳”,白白劳动了。

先列举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吧!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你去卖某一大件商品,如果店家对你说,他们是不讲价的,一口价,你觉得爽不?尽管你心里非常清楚,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所谓的打特价都是骗人的把戏而已。

所以,先标出一个价格后,再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弄些所谓优惠的遮眼法,统统称为销售促进。当然,教科书上的定义不是这样写的。

那促销手段有那些呢?现罗列如下:

1)折价

这是一种最直接的销售促进方式,平淡无奇,但是,它会被商家经常使用。

其实,这种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国美新店开张搞促销活动的时候,不是也让老太婆凌晨三点钟排队去购买特价的电视,结果,长长的队伍,只是卖了两台电视机。

这些案例说明了商家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不惜使用了一些“高明”的促销手段,这也印证了生意场上那句话:不怕你不买,就怕你不来;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

2)优惠券

这也是常用的一种销售促进方式,是餐饮行业通用的促销手段。相信大家都接到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优惠券。

其实,这种优惠券被刮开后,全部是一等奖,店家早就印刷好了。所谓的五等奖为现金380元的奖项是永远不会被刮到的,商家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刺激消费者疯狂购买。

3)集点

这种促销手段是针对季节性很强的产品的。比如,饮料行业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当年,厂家健力宝曾经使用过,当拉开拉环后,出现“健”字会奖什么,如果同时拥有“健”字、“力”字、“宝”字,那你就中头奖了。

所以说,集点是一种很好的促销方法,顾客由于很多原因,不一定能兑到奖项的。

4、退费

这种销售促进方式比打特价还好用,如果你给顾客打特价,尽管已经是打五折了,顾客好象还没有什么成就感。但是,如果这么做:你说,凡是买满一百就退五十元现金。那顾客就觉得赚大了。

5、付费

这也是店家屡试不爽的销售促进方法。比如,你已经购买一些商品了,再付出某个指定产品的部分费用,就可以将某个指定产品买走。

6)竞赛。 竞赛这种模式必须是举行大型的活动才能达到效果。蒙牛赞助超女比赛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案例,在此不想赘述。

7)赠送样品或免费。

8)抽奖。

9)DM杂志。

10)VIP卡。

由于篇幅的问题,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企业开展公共宣传活动,常见的形式有:新闻发布会、赞助活动、展览会、消费者座谈会、产品研讨会等。

在中国企业中,公共宣传做得最精彩的应该算加多宝集团公司了,尽管加多宝集团公司的广告词也写得很不错,“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但相比起来,公关关系做得更绝。

引言: 酸奶的诞生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不管事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关于酸奶制作的悠久历史基础。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希腊东北部和保加利亚地区生息的古代色雷斯人掌握了酸奶的制作技术。后来,酸奶技术被古希腊人传到了欧洲的其它地方。1500年前,我国文学家著成的《齐民要术》也记载了齐地有关酸奶的制作方法。

在欧洲有关酸奶的第一个记载源自于法国的临床历史记录:弗朗西斯一世患上了一场严重的痢疾,当时的法国医生都束手无策,盟国的苏莱曼一世给他派了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宣称用酸奶治好了病人。

一、酸奶的盛行之始

1903年,梅契尼柯夫最早开始研究人的衰老与长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在他研究的国家中,生活在保加利亚的百岁老人最多。这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于是他开始探讨当地人长寿的原因,发现当地人每天都饮用酸奶,他把这些老人健康和长寿的原因之一归功于当地广泛食用的保加利亚酸奶中的微生物,他将这种酸奶中培养的微生物命名为保加利亚乳杆菌。1907年,他将上述发现写成一本书《The Prolongation of Life:

Optimistic Studies》(《延年益寿:乐观研究》),在书中他系统的阐述了自己有关乳酸菌和长寿的观点和发现。

他认为衰老过程是由于肠道中的腐败微生物的产生的有毒物质引起的,特别是蛋白水解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但它们会产生酚类,吲哚和氨等蛋白质分解后的有毒物质,这些毒性物质引起“肠中毒”并导致了人体的衰老。而这种乳酸杆菌能够消灭人体胃肠道里的腐败细菌,可能这就是保加利亚有这么多长寿老人的原因之一。于是他提出了“酸奶长寿”理论,认为酸奶中的乳酸菌可能会改变肠道菌群,并且作为有益微生物能够减少有害微生物,从而降低毒性物质的产生进而延缓衰老,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使酸奶迅速流行。

二、酸奶的商业化传播

而酸奶的真正盛行是在20世纪初,一战后,这一研究被西班牙裔犹太商人伊萨克•卡拉索所发现,并且在认识到酸奶的重要作用后,他决定投资生产酸奶。1919年,他首先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建立了一个生产酸奶的小厂,并命名为Danone。十年后,他将公司搬到法国,并在法国建立了第一座工厂。二战爆发后,他将公司搬到美国纽约,为了适应美国市场,将名字改为Dannon。与此同时,他生产的酸奶不再在药店销售了,而是改在咖啡馆、冷饮店销售,并大作广告,很快酸奶就在美国打开了销路,并迅速风靡了世界。

作为一个营销人,我们应该思考的就是这个部分,这个企业是如何把这个历史悠久但是名不见经传的酸奶,塑造成一个风靡全球的产品的。

三、营销方式——病毒营销

(一)突出产品的价值

梅契尼柯夫对乳酸菌的研究和他的长寿理论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夸大乳酸菌的作用,更没有夸大酸奶的作用。他研究说明,衰老可能是肠道菌产毒影响健康;减少肠道菌的毒可以健康长寿,为了抑制肠道菌的增殖,他建议人们喝含有乳酸菌的酸奶。核心点在乳酸菌而不是酸奶。但是这句话被商家过分解读,商家利用诺贝尔奖得主的言论为核心,过分夸大了酸奶在延年益寿方面的作用,那么这个诺奖得主的言论就如同病毒一般,被商家或者企业穿播到了世界各地,从而推动身产品的销量。

(二)信息传播速度快

二战爆发时期,全球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最终的大范围信息传播是从比较小的范围内开始的,美国为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科技发展迅速,信息传播难度小。并且酸奶被企业吹鼓为延寿利器,在当时平均年龄普遍低下的时代。所谓的延年益寿的产品的传播速度则更加迅猛,公众的积极性和并且用户乐于传递这些信息的意愿也进一步提升了酸奶的传播速度。

四、为何称之为骗局

(一)夸大了其价值属性

酸奶中的乳酸菌,也就是益生菌,对人体又一定的益处,但是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如今,酸奶的营销已经把酸奶的那些一定的益处夸大了数倍甚至十数倍,减肥,延寿,治癌,等等,功能疗效全靠吹,已成为很多商家的营销策略,然而“神话”益生菌的功能,会导致消费者陷入“益生菌包治百病”的误区。益生菌的价值仍然在科学家的研究范围内。不实报道宣扬“益生菌无用”的观点,也会严重夸大益生菌的危害,这些都是对益生菌功能的不科学认识。事实上,大量的临床实验数据证明,针对特定的疾病(主要是肠道疾病),益生菌可以作为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在更多情况下,益生菌只应被认为是一种食品,可以提供一定的预防和干预的健康作用,但不能取代药物治疗。1960年,FDA对酸奶做了严格的科学分析到最后发现,酸奶和乳酸菌并不具有减肥、美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效果,营养价值也有限,高脂酸奶中所含的脂肪和糖反而会增肥。因此FDA下令规定从1962年开始,美国境内不允许出现任何宣传酸奶具有健康功效的广告,这也是营销骗局暴露的一个体现。

(二)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抗生素治疗后使用益生菌,肠道菌群可能会被破坏,还会抑制自体肠道菌群的恢复,而益生菌的使用对象可能有更多条件极端的人群,比如病人、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和肠道菌群尚未稳定的婴幼儿。也就是说,益生菌商品并不是对每个人有效果,而是因人而异,有的人身体可以接受菌群的留存,有的人则会直接排除体外,没有宣传中强大的神奇效果。益生菌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腹泻、便秘、肠道功能紊乱、肠道炎症等多种疾病是有治疗意义的。但是如今的酸奶不仅夸大了酸奶的功能,还夸大了酸奶的适用范围。

(三)将益生菌和酸奶捆绑化

益生菌不是酸奶的特有物,我们有益生菌药片,液体饮料,咀嚼片等等,为什么酸奶可以真正的进入千家万户,而其他的益生菌产品却无人问津?这也是营销的一种策略,利用梅契尼柯夫发表的言论和理论进行事件营销,将酸奶和益生菌捆绑在一起,这就使消费者心里产生了“晕轮效应”。研究学者的名气越大,那么这个产品的影响力就越广。

启示

随着人们对人体微生物的认识逐渐深入,会有越来越多的益生菌会被发现,酸奶不会仅仅是一种食品,它将来可能会是一种特殊健康食品,经过特殊配置和加工具有了特殊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商家所吹鼓的那样具有各种各样的神奇功效。酸奶的功效也仅仅是能够对身体的健康起道一个细小的调节作用,而不是能够保障身体健康的“万金油”。

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判断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擦亮眼睛,认清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切实际的广告宣传:是否真的能有一样产品有类似“包治百病”并且还附带减肥的功能,商家广告所宣称的一些功能是否符合实际。某些炫目且花哨的宣传方式,往往都能利用生活常识所破解,从而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还可以根据营销人的角度来看:这种营销方式是不是似曾相识,将书本的知识与企业的宣传手段相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甚至难以接受的事实。要用营销人的眼光去看待事务,从而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一是可以提高自身对营销的见解,二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应用水平。

而我在翻阅和查找资料的期间,看到的一些有关酸奶营销骗局的文章,大都有明显的倾向性,要么是一边倒的贬低酸奶的营销方式;要么是一昧吹捧,认为酸奶的价值属性是值得肯定且几乎没有问题的。但是以一个营销人的角度来看,两者之中,前者是在为自己个人品牌做营销,蹭热度。通过贬低曾经的诺奖得主,否定风靡全球的酸奶品牌来吸引眼球,从而达到个人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的结果;而后者则是支持酸奶的各种言论并指出各种数据,其实有可能他们只是酸奶企业的代笔,用以减轻前者言论的负面影响的。而我认为,酸奶营销确实是一个被人精心设计的骗局,但是酸奶本身的价值确不能够被否定。

那么只有当人们以最中立最客观的角度,才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各个信息中什么是有用且可接受的,什么是无用的信息。所以,保持一个客观且深入的眼光看代世界。

整形医院传销骗局

整形医院传销骗局,随着现在很多人观念的改变,整形美容市场成为了商家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以至于现在的整形医院鱼龙混杂,很多人都被骗了,下面是整形医院传销骗局。

整形医院传销骗局1

骗局一:制造新名词,故弄玄虚

有的整形美容机构专门在广告的字眼上面做文章,制造各种生僻晦涩的新名词、新概念,故弄玄虚。把某个手术的过程或者深奥的专业名词抽象出来,当作他们引进的新方法、新技术,因为普通的消费者不可能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但当我们专门采访青岛市第一位整形科博士——青岛盈海医院医疗美容科王波涛教授时,他指出:比如一个简单的拉皮除皱手术,非要搬出“筋膜悬吊除皱”这种专业名词唬人,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听来好像只有他们的手术才需要悬吊筋膜。实际上所有的拉皮除皱手术都要悬吊筋膜,这层筋膜实际上就是皮肤下面的一层结缔组织,如果不做适当处理会影响手术效果的,这是拉皮手术的必然步骤。

再比如双眼皮手术,手术方式总共三种:埋线双眼皮、全切双眼皮、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点式双眼皮,而很多整形医院通常会把他们包装成各种不知所谓的名字来提高价格、像6D原生、韩式隐痕、5s重睑术……再加上推销产品的咨询师一包装,消费者就会高高兴兴地奉上钱包。

骗局二:大打专利技术牌

在一些整形美容机构的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语,“本医院的某某医学专家拥有几项国家专利美容技术”,“某某面部美容方法是我们拥有的专利技术”,“永久化妆术的发明人”等等。

一位从事专利事务的李律师对此提出了质疑,根据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医疗器械可以申请专利,但是医学上的手术方法是不能申请专利的,手术方法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

记者也咨询了青岛知识产权局专利代办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容手术方法不能申请专利,只有能通过工业生产出来的物质和技术才能申请专利。所以消费者们再看到此类宣传,就要注意甄别了。

骗局三:拉大旗当虎皮

“欧美美容协会会员”、“录入世界名医大辞典”、“某某国际美容大赛几项冠军”等等,整形美容机构的医生给自己安上各种子虚乌有的头衔和名号,怪不得我们周围常常有人开玩笑说,看到这些广告不得不感叹,高手都汇聚青岛了。

许多专家学者们大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人主动给他们打电话,声称只要交纳 5000 元就可以把他的名字录入某某世界名医大辞典等等,只是这些头衔是不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的。当然像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之类的奖项是可信的, 是国家统一颁发的。所以,消费者不要被某些大大的“头衔”或者“帽子”唬住。

还有很多所谓的专家通常还会带着某某协会会员的名头,“中国医疗美容保健行业联合会”“中国医疗整形美容协会”“中华美容协会”“中国美容协会”……是不是听起来很厉害?其实这些都是“离岸社团”“山寨社团”所谓的山寨社团是指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的组织,这些社团多数都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与国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相近甚至相同。敛财牟利是这些社团的主要目的。目前民政部公布的山寨社团名单就已多达1292个,那么成为一个“山寨社团”会员需要什么流程呢?①填个申请表②交上几十元、上百元所谓工本费③入会成功。所以当我们再看到这些所谓的某某协会成员时,不妨先去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网站上查查这些社团是否是正规的社团。

骗局四:夸大手术效果,违背医学原理

很多整容机构都宣称自己的手术无痛、无痕、无风险,想靠这个来吸引“求美者”。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些都是违背整形外科学这门医学科学的规律的,因为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应用现代麻醉技术是可以做到无痛的,但是无痕是绝对做不到的,任何美容手术,不管是动刀、动针或者注射式手术,都有创伤,都会留下痕迹,都有风险和并发症,只是说技术高的整形外科医生可以把损伤限制到最小,把手术的.切口隐蔽得非常好,例如把它们设计在不明显的位置,比如说留在鼻腔内、口腔内、眼睑内、发际线内、腋窝内以及皮肤褶皱等不明显的地方,同时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罢了。

骗局五:声称材料全部进口,手术中调包材料

整容手术选用的材料并不是进口材料就好,越贵越好,很多整容机构的医生在材料上面做文章,做一个下巴要收费一万多元,光是材料费就要收近一万块钱。很多医生就遇到过这样的病人,在别的整容机构做完下巴,后来打开一看,用的就是很普通的硅胶材料,并非所谓的进口新材料。

医学整容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呢 ? 第一要安全 ; 第二容易放进去,容易取出来 ; 第三没有排异反应 ; 第四医生容易雕塑形状 ; 第五临床应用已经有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人数,一般要求临床应用时间在 5 — 10 年以上,研究的样本人数越多越好。

近年来整容热,开发了很多新材料,有些材料还是非法使用的,因为国家药监局规定,一种新材料真正应用于临床,必须先经过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然后才能到人体使用,很多爱美的女性没有意识到自己无形中花高价充当了实验动物的角色。

骗局六:形象设计师指手画脚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位在国外有过较长时间行医经历的整形医生刘博士,他指出,如果是到国外比较正规的医学美容机构去做整容手术,惯常的做法是,整容机构接待后,先会安排“求美者”进行心理咨询,如果没有心理问题,才能安排会见医生,预约时间进行手术。

现在国内有些整容机构,设置了很多类似中介角色的所谓形象设计师,在见到整形医生之前,这些形象设计师先会对前来整容的人指手画脚,告诉整容者脸应该整成什么样,眼睛应该设计成什么形状,鼻子要垫多高等等,形象设计师设计完了之后才会安排整容者去见整形医生。

实际上,整容手术不是设计一个产品,必须遵循医学科学规律,医生和形象设计师不能混为一谈,形象设计师仅仅限于生活美容,医学美容中并不存在形象设计师。形象设计师设计得美轮美奂,由于医疗技术的限制,整形医生可能根本就做不出那种效果。

整形医院传销骗局2

介绍5个人可免费整形?小心陷入传销陷阱

现代整容整形虽然不是什么新词,但是绝对是一个热词。经常能看到“某某疑似整容”的新闻头条。虽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是德家君没有很排斥整形的人,这一生是自己的,想要自己变得美一点,有什么错呢?只要不要太过,保证自己的安全,就好。现在大学生整形基本上是主体,在这个追求美的年纪,但是又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的大学生,想整容都是怎样做的呢?介绍5个人可免费整形?签“美容贷”,可信吗?德家君提醒,小心陷入传销陷阱。

“成都一家美容门诊正在做活动,只要在术后介绍5人去做美容项目,就可以免费整容。”禁不住室友的诱惑,德阳某高校大一女生小文不久前前往名为“成都东某某医学美容整形门诊部有限公司”的机构做整容,一次性注射了3支玻尿酸,1支瘦脸针。说好的免费美容,聊了不久,涉世未深的她就稀里糊涂地贷款两万多元。成都商报暗访调查了解到,这种以人头带人头的营销模式,被东某某整形誉为“首创”,早在今年5月份已经启动。目前至少500人卷入其中,他们既是介绍人,又是被介绍人。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这种营销已涉嫌传销,存在非法经营的嫌疑,同时给社会带来隐患。成都高新区卫生与计生处执法监督部门负责人9日表示,“首先要请公安部门就其性质是否为传销予以查实,一旦甄别界定为传销,会依照法律法规予以相应处罚。”

轻信“介绍5人可免费整形”,大一女生欠2.9万元网贷

18岁的小文是成都人,在德阳绵竹市一所民办高校上大一。10月21日,室友丽丽告诉小文称,成都一家美容门诊正在做活动,参与者只要在术后介绍5人在该门诊做美容项目,就可以免费进行整形。在带小文去之前,丽丽已经接受了微整形,并向她保证整形效果,同时以朋友身份,拜托她帮忙完成介绍5人的任务。

不好意思拒绝好友,小文同意先去看一看。当天下午15时,在丽丽的带领下,小文来到了成都东美整形。小文说,门诊空间不大,医生也不多,非医生的工作人员却很多,等待的人排起了长队。直到晚上8点,才轮到小文,一名自称姓刘的医生接待了她。在与医生的沟通中,小文再次得知,介绍5个人到医院整形,就可以进行免费注射玻尿酸等微整形。

在刘姓医生和室友丽丽的劝说下,小文同意注射3支玻尿酸,对自己的下巴和鼻子进行微整形,除此之外,还注射单次瘦脸针。

小文向成都商报记者展示了自己手中的一份“协议” 。 成都商报记者发现,这份名为《医疗美容整形提成协议DM—001》的协议,既像DM单,又像合同。

条款中提及,凡在“成都东某某奥拉克医学美容整形门诊部有限公司”有偿消费美容整形项目,一年内推荐5名客户做美容整形项目,若低于自己消费金额的,可按5名客户消费总金额的20%提成;若推荐的5名客户消费金额与自己的消费金额等值,将对本次的全部消费金额进行提成。自签订合同起一年内有效,未在期内完成合同,则由顾客本人承担后期费用。客户方随时可以终止关于推荐客户的条款,但无权终止有偿服务条款,一旦进行消费后,院方不予退还已经消费的价款。

在合同的第二页,有一段话,“以上内容本人已经详细阅读,并且看清楚合同,本人同意以上条款。”按照工作人员提示,小文抄写了一遍,并签字按上手印。

“刘医生说注射的是‘贝拉斯特’玻尿酸和‘保妥适’瘦脸针。”由于感觉不适,小文在家人的带领下到医院求医,不过由于不知道小文注射的到底是什么,医生也无法给出治疗方案。小文说,整容后回家让姐姐看了自己所签的协议,才发现自己和美容院签订的是“美容贷”。

父亲雷先生很生气,他和女儿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取证维权。“小文的分期贷款为24期,一共要还29000多元。”小文的堂姐马女士说。

德家君总结:我们都知道传销的本质,但是界定有一定的难度。像这样贷款加传销模式的 *** 作,肯定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隐患,希望有关部门能尽早引起注意,提高警惕,同时,德家君提醒大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消费一定要理智,一定要找正规的机构,有保障的机构,切勿贪便宜,签合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清楚条款,如果自己是比较拿捏不定的,找其他朋友帮您分析。德家君最后想说,不管你长得好不好看,自信有头脑的女孩,看起来更美!

整形医院传销骗局3

整形医院是指专业从事整形美容业务的医疗机构,必须具有从事医疗卫生资格及施行外科手术条件,经卫生部门许可建立。

根据《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规定,依据功能性的不同,中国将整形医院分为一、二、三等级进行管理。

整形范畴

通俗的讲整形美容就是人体雕刻,就是把自己不满意的部位(面部或身体)通过手术的形式矫正达到期望的样子,与普通整形不同的是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美容,使面部或身体某部位更加美观。

整形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进而增强人体外在美感为目的的科学性、技术性与艺术性极强的医学科学。

整形美容主要内容有隆胸整形、彩光嫩肤、眼眉整形、颧骨整形、鼻部整形、额面整形、口唇整形、除皱美容、注射美容微整形、下颌角整形等。

发展前景

全世界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接受整形美容手术,它在国内也越来越被爱美人士接受。如隆乳术、除皱术,还有脂肪抽吸术等都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经成为常规的整形美容手术。它们疗效确切,见效快,而且效果持久,这是丰乳霜、除皱霜、瘦身霜等保健产品无法相比的。

整形历史

第一个把整形(plastic)这个词应用到医学上的人是Zeis医师,他在1838年出版一本书“HandbuchderPlastischenChirurgia”使用这个词来描述外科医师修补或改造被疾病或外伤侵害的身体部位的能力。虽然整形外科手术是十九世纪才出现的用词,整形外科的观念则自几千年前即开始发展

最早的手术--10,000B.C.:南美Peruvian族人在颧骨上凿洞,而且洞旁已经有新骨形成显示病人事后仍健在。虽然我们不知道手术的目的,这种手法跟现代神经外科医师治疗硬脑膜下血肿的方式非常相像。

最早的整形重建手术--1,000B.C.:印度开始有重建战争中受伤的外耳或鼻子的记载。大约400B.C.时期,印度外科医师Susruta描述使用脸颊组织重建鼻尖及外耳的做法。这些手术的尝试甚至要比外科缝线的发明还要早。

因为在用剑决斗中被削去鼻尖的病人需要,中欧在十五世纪发展以上臂皮瓣重建鼻缺陷的方法,因为意大利的Tagiacozzi大力倡导而被称为“意大利式”鼻重建法。”

不过Tagliacozzi的手术被当时的教会指责为“冒犯上帝的旨意”。他也被很多当代人士看轻,例如法国文豪伏尔泰在诗中嘲讽他,而发现现代伤口照顾技术的Pare医师也批评他的作法。据说Tagiacozzi的遗体后来甚至被挖掘出来丢弃到荒野以示惩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428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