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镇平玉雕产业向玉文化产业转变

加快推动镇平玉雕产业向玉文化产业转变,第1张

镇平县人民政府

国际玉城

白水晶作品《千手观音》

镇平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历史文化悠远,人文积淀深厚,舜帝时境内为吕国,汉时境内设涅阳、安众侯国,金哀宗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改称镇平县,著名诗人元好问为首任县令,是一代名将彭雪枫将军的故里。镇平县先后荣获了“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中国玉雕之乡”、“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2008年,镇平玉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镇平玉雕荣膺“中国新锐城市名片”。

一、规划整合促突破

2006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把河南镇平确定为特色产业基地后,镇平十分看重这张金字招牌。六年来,镇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弘扬玉文化、壮大玉产业的难得机遇、核心任务和具体抓手,摆在突出位置,整合工作力量,实施重点突破,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一是高起点策划规划。统筹产业基地和玉文化试验区建设,聘请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进行总体策划,确定了建设“中华玉都”的发展定位、“一心六点”的总体布局和“创意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文化注入”的思路,先期启动5平方千米产业核心区。

二是实施项目带动。从文化与产业的结合入手,规划包装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协调整合、玉文化主题旅游、品牌体系建设等5大类70个重点项目,概算投资120亿元。其中,国际玉城,以玉文化展示传播、玉雕精品销售和旅游购物公园为基本定位,总投资30亿元,占地1300亩,整体建筑为明清风格,一期4万平方米,已经开市营业,并被评为4A级旅游景区。玉雕大师创意园,由江苏古建设计院按照江南园林风格和4A级景区标准规划设计,总占地600亩,是集大师创意、加工生产、展示销售、交流研讨于一体的经典文化景观项目,目前示范工坊、玉文化交流中心已基本完工。天下玉源,是我们为拓展玉料来源而策划实施的一个项目,由清华大学规划设计,以仿汉代建筑风格,玉料公园为基本定位,目前一期翠玉园、独玉园、碧玉园、和田玉园等10座商院组团建成营业。中华玉文化博物馆,根据试验区建设需要而启动的一个迁扩建项目,由同济大学担纲设计,整体造型为“国中藏玉”,主体建筑呈现出“玉与石”的交织状态,内部空间充分借鉴中国园林的空间概念,是弘扬中华玉文化之光和展示中国玉雕之乡风韵的主要窗口。玉雕湾商贸城,将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有机融合,融入和氏璧造型等传统元素,是一个集玉文化展示、商业贸易、写字办公、金融保险、餐饮休闲、文化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总投资18亿元。此外,中原石雕城、玉雕职教学院、玉雕工业园、玉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石佛寺古镇等项目也在有序推进。

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内景

三是加强文化注入和宣传。组建县宝玉石协会、玉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整理镇平玉雕文化,在玉雕技艺改进、玉雕工艺提升强化文化注入,在玉雕创作中注重中西文化结合、古今文化结合、民族文化结合、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结合,形成南北并蓄、中外兼容、多样并举的独特艺术风格,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佳作,在国家级大赛中屡获大奖,彰显了镇平玉雕的特色和魅力。编辑出版了《镇平玉雕志》、《玉乡千秋》等专著。与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合作,举办玉文化高峰论坛,推广普及先进的创作理念和加工技艺。创办《镇平玉文化》杂志,设立中华玉都网站,联合拍摄玉文化主题电影《石佛镇》,电视剧《经纬天地》在央视首播。与央视《中国古镇》、《流行时尚》和大河报《厚重河南》等栏目合作,推出了一批镇平玉文化专题报道。

四是注重品牌打造。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在名企品牌打造上,培育了“玉神”、“神圣”、“开元”、“醒石”、“三富”、“玉之魂”、“博奥”、“博涵”等知名品牌。在名师品牌培育上,专门制订了玉文化人才引进、培育规划,建立玉文化人才库,实施分类管理。依托县工美学校和18个短训班,年均培养初中级人才1000人以上。每两年评选一次玉雕创作新星,累计评选玉雕创作新星150多人,绝大部分成为支撑镇平玉雕产业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组织玉雕从业人员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和精品展评活动,指导申报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大师等高级职称。目前,全县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艺术大师2人,国家级工美大师1人、玉石雕刻大师15人、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3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42人、玉石雕刻大师90人,初中级工艺师1000余人、技术人才5000余人,一批新秀名师脱颖而出。

2011天工奖金奖作品《春》

五是强化市场整治。为推动玉雕专业市场上档升级,规范经营,我们一手抓市场建设,一手抓市场整治,着力改造建设了十大专业市场。其中,玉博苑市场,吸纳广东、湖北、辽宁、安徽等地经销商1000多家,主要经营各类玉雕摆件、挂件和奇石、古玩、木雕、根雕等旅游工艺品,日均客流量9000多人次。榆树庄小挂件批发市场,占地20多亩,吸纳经销商2000多家,主要经营玉镯、鸟兽、人物、首饰、生肖等十大类近千个品种,日客流量10000多人次。万玉市场,是一个配有中央空调、滚动电梯等设施的玉雕精品超市,可容纳2000个固定摊位。独玉市场,是为提升南阳独山玉的影响力而规划建设的专业市场,设计摊位280个。在市场管理上,我们编制了市场布局规划,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制订了市场集中整治方案,逐步完善市场自律机制和诚信体系,在破解市场杂乱无序、恶性竞争、盲目发展的问题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六是优化发展环境。向南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申请,出台了加快玉雕产业发展的意见。整合玉雕局等管理部门职能,成立了副处级规格的玉文化发展试验区管委会,统一协调指导玉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改进了税收征缴办法。投资3.2亿元新改建试验区道路46.2千米,绿化造景23万平方米,设立大型宣传广告60块,并启动了赵河主题公园、物流中心建设、赵河治理和4A级景区创建等工作,有效改善了玉雕产业发展的软硬环境。

石佛寺玉雕湾风光

二、抓住机遇促发展

六年的艰辛探索与实践、不懈努力与思考,我们深刻感到,镇平建设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既有独特优势、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优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化底蕴厚重。镇平玉雕加工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夏王朝的“圭形带穿玉铲”,5000多年的发展史可用四句话概括,即“始于夏商、兴于汉唐、精于明清、盛于当今”。春秋战国时期镇平玉的加工应用已经十分广泛。汉唐时期镇平“万户柴扉内、珠砂磨玉矶”,“珍馐琅珩、充溢四方、琢雕狎猎、金银琳琅”。清末民初,以仵永甲为杰出代表,镇平玉雕工艺逐步向立体圆雕和写实方向发展,并出现了人物、花鸟、炉瓶等新的作品类型,玉雕加工产品得到宫廷垂青,开始走出国门。新中国成立后,县乡相继成立7个玉器厂,从业人员最多时达到4000人。1992年,镇平在全国第一个举行以玉雕为特色的节会,镇平玉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历史传承有序,文化底蕴深厚,这是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

二是产业基础扎实。目前镇平玉雕加工遍布全县16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其中专业村50个,玉雕专业户近2万户,拥有10个大型玉雕专业市场,各类玉雕精品门店、摊位2万多个,基本形成了以规模企业为龙头,以加工小区和专业市场为龙身,以专业村、专业户为龙尾,集原料购进、人才培训、设计研发、雕琢加工、展示销售、文化助推、品牌战略、节会推广、质量检测、旅游观光、宣传推介于一体,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年均交易额200亿元。

三是广纳天下美玉。镇平与绝大部分玉料产地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有国内的和田玉、独山玉、岫玉、昆仑玉、蓝田玉、酒泉玉,也有国外的缅甸翡翠、巴西玛瑙、俄罗斯白玉、阿富汗白玉、加拿大碧玉,加工100多个品种的玉料。尤其是镇平距南阳独山玉矿26千米,有就近开采加工独山玉的便利条件。独山玉作为南阳特有的玉石品种,质地密致、细腻、坚韧、温润、光洁、状如凝脂,色彩丰富,素有“多色玉料”之称,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远景储量20万吨,是镇平玉雕重要的玉料原料。

四是从业人员众多。全县玉雕从业人员30万人,其中县外从业人员接近10万人,不仅为镇平,也为包括广东四会、云南瑞丽等地的玉文化产业发展输出了大量中高级人才。仅广东四会,镇平玉雕人员就接近4万人。目前镇平玉雕从业人员占全国玉雕从业人员的60%~70%。

五是艺术风格独特。镇平玉雕广泛吸纳京津、苏杭、岭南工艺之长,以内雕、透雕为根本特征,形成了自然美、创意美、技艺美为一体的中部风格。创作领域包括摆件、挂件、饰品等八大类型,体裁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历史故事、现实写意等10多个门类1000多个品种。尤其田园山子雕、黑白人物雕、生态俏色雕等,为镇平玉雕所独有类型和风格。精品力作在国家级大赛中屡获大奖。2008年镇平玉雕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荣膺“中国新锐城市名片”。

六是扶持力度较大。镇平玉雕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省级层面。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要求镇平玉雕产业要“培育市场、发展基地、挖掘文化内涵、提升艺术水准、展示河南形象”。新任镇平县委书记王玉献提出“中国第一、世界唯一”的发展目标,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玉雕这一提升镇平人气、名气、财气、商气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天下玉源古建大殿效果图

大师园外观

七是区位优势明显。镇平大体上处于郑州、武汉、西安三大城市群的几何中心,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比较突出,具备公路、高速、铁路及空运条件,交通物流比较发达,便于玉器产品迅速汇集和扩散。

当然,站在全国这个层面,用文化这个角度评估镇平玉雕产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大而不强、大而不专、大而不精、大而不优。

一是产业层次较低。从产业链条看,缺乏玉料拍卖、创意策划、包装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从档次上看,大路货居多,仿制品较多,有一定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较少,市面上尤其缺乏大师作品。

二是研究相对薄弱。对玉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具体,文化与产业如何融合,工艺技术研究、现代化科技运用、网络传输、玉文化产业与旅游城建如何互动,包括玉文化产业的策划规划、资本运作还没有真正破题。

三是品牌影响有限。除“玉神”、“博涵”、“开元”等商标具有一定知名度外,绝大部分产品没有自己的包装和商标。

四是规模化企业偏少。多为小作坊式加工,除开元玉业、玉神公司、神圣公司具有一定规模外,规模化批量生产挂饰件的企业数量偏少。

五是市场不够规范。目前镇平部分玉雕市场定位不够准确,管理水平较低,经营秩序较差,经营产品杂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镇平玉雕市场的信誉。

六是人员素质不高。接受过系统培训的玉雕从业人员只有2000余人,不足全县从业人员的十分之一,高学历、高职称的大师更少,这是制约镇平玉雕上档升级的核心因素。

七是基础功能薄弱。硬件建设滞后,软件提升较慢,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产业服务体系和连锁经营网络。

三、打造玉都促转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打造中华玉都为目标,创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抓手,坚持创意引领、产业支撑、项目带动、文化注入,努力推动玉文化与玉产业、玉产业与旅游产业、三产服务的深度融合,促进镇平玉雕产业上档升级,加快向玉文化产业转变,争取把镇平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玉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引领中国玉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榆树庄市场

玉博苑市场

1.产业升级促转变

一是加强战略研究。借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文化部等高端智力,吸纳先进理念,借鉴曲江经验,加强对镇平玉文化产业布局、产品调整、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品牌培育、资本运作等问题的深层次研究,以北大编制的策划大纲为路线图,完善提升产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尤其要加强文化与产业、市场与产业的研究,确定玉雕产业向玉文化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统筹做好石佛寺古镇和核心区开发,促进核心区与辐射区合理分工协作。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对策划的70个项目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名牵头县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种考核办法,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对正在建设的国际玉城、天下玉源、大师创意园、中原石雕城、玉文化主题公园、玉文化博物馆迁建、玉雕湾商贸城等项目加强协调服务,加快工程进度;研究优惠政策,扶持市场发展。对玉雕职教学院、玉文化研究院、玉雕工业园、玉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等筹建项目,开展专题招商,落实建设要素;加快规划设计,争取尽快启动。积极谋划玉雕包装及加工工具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玉文化主题酒店、产业联动研发基地、创意设计中心等产业项目,修补产业链条,提升承接能力。

三是发展规模经营。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域界限,规划建设玉雕加工专业园区。以开元公司、神圣公司、玉神公司、三富公司、醒石工艺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大行业整合力度,鼓励关联企业兼并组合,动员小而专的家庭作坊、工作室加盟龙头企业,引导分散经营加工户、加工厂点进区入园,逐步实现加工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聚化、组团化发展,解决目前玉雕加工规模小、散、乱、杂的局面。

2.弘扬文化促转变

一是组建研究机构。即以中华玉文化博物馆和玉雕大师创意园为主阵地,吸纳文物专家、宣传、文化、美术界名人等相关领域的精英,组建中华玉文化研究院,争取明年玉博会期间正式挂牌。

二是组织精品展评。争取珠宝首饰行业协会为镇平设立专门的奖项,继续组织玉雕精品参加全国天工奖、百花奖等各类评选活动,适时组织大师和精品在国内各大城市展示拍卖。组团参加香港、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珠宝展销和交流活动。

三是协办高峰论坛。建议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以镇平为永久会址,组织邀请国内外工美大师、玉石雕刻大师和行业龙头企业定期举行玉文化高峰论坛,研讨玉文化产业发展走势,交流玉文化最新创作理念。鼓励引导大师专家在镇平开班授课,设计创作。

四是培育骨干人才。我们计划利用民间资本,筹建全国唯一的以玉雕为特色的职教学院,如果能与珠宝首饰行业协会这样的中字号、国字号协会、企业合作更好。通过内育外引,实现由单向师徒传承向多维培养转变,壮大从业人员规模,提升创作人员素养。

3.创建品牌促转变

目前镇平玉雕注册商标不超过200个,没有一件中国驰名商标和上市企业,与镇平庞大的加工规模、市场规模和对外影响很不相称,是镇平玉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鉴此,我们建立了“名师、名企、名品”培育评选机制。

一是在名师培育上,坚持宁缺勿滥,从严审查,突出业绩,对有发展潜力的创作新星重点培养,指导帮助其申报国家、省级工美大师、玉石雕刻大师等高级职称,参加国家级、国际级评奖活动,到中央美院、天津美院培训进修。

二是在名企培育上,规划建设玉雕工业园等加工园区,吸引骨干企业集聚发展,做强主导产业,打响自主品牌,争创驰名商标。制订文化企业上市规划,建立上市后备企业目录,扎实做好万国玉宝和大师园等企业的上市基础工作。

三是在名品培育上,牵头制订玉文化产品,特别是独玉产品鉴定及分类标准。在镇平组建国家级珠宝专业鉴定机构。加大产业标准的推广普及力度。每年至少组织1~2次玉雕精品评选活动,对获奖作品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物质奖励,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评奖活动,并由县财政拨付专款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作品予以收藏。

第五届“陆子冈杯”银奖作品《心路》

天下玉源开工

天下玉源奠基

4.管理服务促转变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南阳市委、市政府建立玉文化产业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争取提高玉博会规格。配足配强玉管委领导班子和内设机构,全权负责玉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规范市场管理。借助现代技术和通讯、手段改造传统的玉文化产业流通体系和营销体系,探索建立专业市场和经营门店数据库和从业人员名录,以及产品追溯制度,建立诚信经营保证金和保险制度。开展“名市、名店”评选活动,计划制定示范店创建标准和评比、管理办法,建立动态管理制度,率先推行“一书两证”制度,一书即产品说明书,两证为产品质检证、产品合格证。与国内外知名电商、超市对接合作,健全销售终端,加大网络营销,做大电子商务。以市场手段整合遍布全国的营销资源,发展连锁经营,实行整体营销。持续开展玉文化市场秩序整治规范活动,升级原有市场,取缔马路摊点。整合质检机构,规范鉴定程序。加强市场监管,打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非法经营行为。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广大商户划行归市,启动繁荣国际玉城、天下玉源、玉雕大师园等新建市场,营造放心购物环境。

三是创新融资模式。组建拍卖行、典当行、中小企业贷款公司,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支持服务玉雕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和资金。县财政设立玉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玉文化产业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以此逐步完善试验区道路、交通、物流、餐饮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培训、商务贸易、创意设计、观光休闲、文化演艺功能。

国际玉城实景

四是建立激励机制。设立扶持玉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奖励、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玉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设立著名商标奖、大师职称奖、获奖作品奖、返乡创业奖、突出贡献奖、引进人才奖等奖项,分别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鼓励支持相关部门向上级争取财税等特殊扶持政策,争取将试验区项目列为省市重点项目。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增减挂钩建设用地优先支持试验区建设。对试验区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所有手续由行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限时办结。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作为玉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高领导机构,汇聚了玉文化学术研究、加工、创作和质量鉴定、宣传推介各个方面专家学者,为镇平玉雕人才的培养、产业的升级、市场的规范、项目的策划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给予了倾力支持和无私帮助,为镇平玉文化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镇平玉雕产业向玉文化产业转变,对我们是挑战更是机遇,是责任更是使命,是压力更是动力,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镇平的工作做好,争取把镇平建成全国重要的玉文化人才基地、创作基地、展示基地、销售基地和观光基地。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之路

首先,要说明的是,淘宝所谓的拍卖只是商家的行为,毫无公正和正规,甚至里面有抬价的托。而且,不能够直观的看到实物。玉石很多时候受光线影响,视频图片和实物相差巨大。所以,这个拍卖只是一个营销手段,东西怎么样还是看你对玉石知识经验的考验。另外,即使再正规的鉴定证书也只是说东西是天然的,并不说明他的价值。所以,图片视频购买玉石需谨慎,不懂最好还是观望为主。

方法问题也就是解决“桥”和“船”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确实是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研究和探讨的。近几年来,我县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也探索了不少好的途径,如充分利用人缘、地缘、亲缘、血缘关系的以情招商;动员已在我县投资兴业的老板,引荐新的投资者滚动发展的以商招商;对客商说到做到,表里如一的以诚招商;委托在外务工和工作人员捕捉信息,回报家乡的委托招商;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挂职锻练、帮助工作的阵地招商;优化环境,营造一种“招商、敬商、亲商、富商、安商”的环境招商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涌现出了许多不怕“千辛万苦、千难万险、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的感人事迹。值得发扬,下面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就招商引资方法问题讲几个方面:

第一、载体的选择问题

招商引资作为组织经济工作的手段,必须选准动作载体。纵观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无不是选准了一种适时、合情、可行的运作载体,通过载体,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相会、相识、相知、合作的机会和空间。南阳为什么要把中医药、玉雕作为“两节一会”的主题?因为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里,中医药已逐步成为南阳既有国粹特色又有现代化基础的产业;“独山玉”素有东方翡翠之称,属中国四大名玉产量之最,玉雕业已成为吸引中外客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因此,南阳“两节一会”的运作载体实质上是建立在对南阳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的定位、挖掘、培育和张扬上。有这些产业支撑,八方来客就有可看、可观、可谈的客观物质条件。所以说,我们选择运作载体的时候,应建立在对我们优势资源,名牌产品的挖掘,宣传上。善用优势,立足“卖”点,这样才能用较少的成本取得较大的收益。

第二、项目的运作问题

项目的运作就是项目的选定、推介、鉴定、投资、竣工、管理等一系列过程。在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上要踏踏实实,不张扬,不能图大。如果贪大,求虚名,三五年过后大的没引来,小的没抓住,就会影响人们的积极性。但是,目前在项目运作上,确确实实一些单位战略规划上的短视与轻率,缺乏实力支撑的“做大”情绪,往往使项目不能成为引领开放,促进发展的龙头。就我县而言,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上,要重点解决好三大问题:第一,政府要加强对项目的规划指导,建好项目库,做到“在建一批、储存一批、争取一批、前瞻一批”。筛选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必须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必须依托资源优势,使项目引进与开发优势资源相结合,与拉长产业链条相结合。不能为了应付而拉夫凑数,不能脱离实际而盲目上项目,不能为了“政绩”而是面子工程和面子项目。第二,对项目要进行分类包装,搞好市场化运作。现在,咱们出去招商用的还是招商引资手册,但先进地方的境外招商活动,都是以制作精美的国际通行的“商业计划书”和光盘代替了过去的招商项目手册。商业计划书它不同于写给政府看的可行性报告,而且直接写给投资人看的。现在制约招商引资的瓶颈在哪里?我认为就在于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投资者不了解创业者,创业者打动不了投资者。所以,在“两个转移”即国际资本向周边转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大好时机,我们在项目、资金的引进上要解放思想,放宽视野,按照国际通行规划,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外商在洽谈项目的时候,不仅看你项目本身如何,还着重你的设备、生产、成本、营销等,所以要从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成本、消费、营销、竞争对手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阐释,让投资者感到“把钱投到这个项目,肯定能赚钱”,使项目引进开发由“我要他来”到 “他要来”。第三,要建好项目督查台帐,落实项目责任制。对项目进行经常性跟踪问效,对可性性项目扭死不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雷厉风行,“引”则必成。

第三、招商的主体问题

我认为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招商工作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当前,要改变招商引资的被动局面,千方百计把企业推向利用外资的主战场,使之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变配角为主角,变被动为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参加招商活动。怎样才能使企业成为招商主体?就是对企业进行改制,变成股份企业,使企业彻底从政府的怀抱走出来。现在企业出去引资,外商首先问的是私有还是国有,是国有就免谈,因为人家知道“公”鬼难缠。二是实现“大众”招商向专业化招商转变。招商队伍专业化,是提高引资质量的关键所在,是招商引资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程序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各单位都应建立一支由具有一定政策水平、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组成招商小分队,专门从事招商引资活动,他们应具有独立的决策权,内部有一整套严格的 *** 作规则和信息网络;这样的小分队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作用,开展工作比较灵活、机动。

第四、招商的环境问题

现在,“营造小环境,实现大开发”,“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人,以优越的条件留住人,以优惠的政策发展人”,“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等等,只要我们翻开报刊杂志,到处都能看到各地招商引的优惠政策各地都在报刊杂志,到处都能看到各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各地都在打环境牌,都在积极营造一种环境经济。我认为,目前在我县还没有真正形成“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的工作理论,还没有真正形成“项目至上,客户至尊”的服务理念还没有真正形成“诚实可信,服务到位”的信用理念。鲁迅先生曾说,“仓促迈步,是要摔跤的而能迈大步却走碎步,是过于保守的”。所以说,创优环境,应把软、硬环境都做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84579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6
下一篇 2023-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